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40章 崇祯乐开了花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140章 崇祯乐开了花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紫禁城内。

一个小道消息像长了翅膀般,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

陛下要搞集资理财了。

说是要在天下通银行开一个皇室账户,把大量的钱款存入其中,从而获得每年5%的利息分红。

但众所周知陛下的内帑中并无多少银两,于是想吸纳一些闲钱游资,皇宫内不管是谁都可加入一股,享受3%的年息分红,本金可随时取出,风险非常之小。

而这个消息流传开来后,立刻在皇宫中引起热议:

“陛下不是刚刚否认有此事么,这等传言怎么又冒了出来?”

“3%的年息分红不错啊,若有余财,俺很想加入一股。”

“只是天下通银行刚刚巨亏,若是陛下把钱存进去,银行把钱全吞了怎么办?”

“呵呵,陛下的钱也敢吞,这不是活腻了找死么?给天下通银行十个胆子也不敢!”

“这倒也是,除非是不怕被抄家灭九族,否则没人敢吞皇上的钱。”

“只是这集资理财靠谱么?利息分红虽然诱人,但把钱入股给陛下,本金能拿的回来么?即便能,若因取出本金得罪陛下,这皇宫还有容身之地么?”有人道出了心底最深处的担忧。

“这种传言既然容许存在,只怕是十有**之真事,但陛下乃圣明之君,怎能担贪财之名?我看还是取出点家财,加入这场集资理财为好。”

“再观望观望,若别人加入,那我也加入,若别人投的钱多,我也多投一些,别人投的钱少,我就意思意思一下。”

而持观望心态的人属于绝大多数,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非常少,毕竟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如果真有人表现过于积极,倾尽家财的加入陛下的集资理财项目的话,这人得到的不一定全是好处,反而可能受到皇宫所有人的排斥,成为众失之的。

即便如此!

第一个出头鸟还是很快出现了。

王承恩!

崇祯皇帝的近侍太监王承恩,主动献出自己的八万两家财,借给陛下用于集资理财,甚至本金都不想要归还,只要能拿到3%的年息分红即可。

但皇帝朱由检坚决表示了拒绝,一两银子都不会要,集资理财是子虚乌有之事,不要信谣传谣。

然而王承恩却不肯放弃,第一次献财失败了,就找个机会恳求了第二次,再次遭到拒绝后,又恳求了第三次,表示一定要参加集资理财,希望陛下准许,如果不同意就长跪不起,跪死在宫殿之外。

“大伴,何苦,你这是何苦啊?行行行,银子朕收下了,但这钱是朕借的,不仅要写欠条,还要记在账本之上,将来若要取出本金,朕立刻让人退钱,绝不拖延片刻!”

总之这一番忠臣仁君的表演过后,崇祯被迫收下了王承恩献上的八万两家财,并当着许多人的面,写下了欠条,记录了账本,以示绝不会欠账赖账。

而王承恩加入集资理财项目后,仅仅只过去一天,皇帝忽然下旨,提拔王承恩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站在无数太监梦寐以求的顶点位置之上。

至于原来的掌印太监曹化淳,因年纪较大,精力不济,改任御马监提督太监,圣宠未衰,只是给他减轻负担,其他人不要做无端猜想。

就算如此,对于突然登上太监巅峰的王承恩,引起宫中无数人的震惊和热议,都隐隐猜到了些什么。

于是也是在当天,第二个的出头鸟出现了。

一位名叫苗赛花的宫女主动求见皇帝,表示要献上余财,加入陛下的集资理财。

崇祯朱由检居然接见了这个普通宫女,问道:“苗赛花,你愿入股多少银子?”

“陛下,赛花只有余财八十银元,略显微薄,不知能不能入股?”宫女苗赛花道。

“能,为何不能?哪怕是只有八块银元,一块银元,都可入股,朕绝不嫌少!”朱由检道。

“陛下,臣想起来了!”

这时旁边一位老太监道:“这苗赛花是尚膳监的一位择菜宫女,为人恭谨,尽职尽责,崇祯二年建奴肆虐京畿,陛下大怒,无人敢送上吃食,唯独苗赛花不惧龙威,手提食盒而入,还叮嘱陛下注意饮食,勿错过餐时,那日场景,老臣印象深刻。”

朱由检童孔一缩,看着下方的苗赛花,道:“如此忠直之士,为何朕今日才知?苗赛花,你现在是何宫职?”

“回陛下,赛花还在负责择菜。”苗赛花道。

“岂有此理,从现在开始,你担任尚膳监的尚食,往后朕的三餐饮食,全权由你负责!”朱由检怒了,当场给她升官。

“陛下,赛花惶恐,请陛下收回成命!”

苗赛花吓了一跳,正二品的尚食女官,怎么能轮到她来做,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

但朱由检已经认定了她,这尚食非她莫属,没有收回成命的可能。

于是宫女苗赛花晕乎乎的回去了,一路上,不知收到了多少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而有了王承恩、苗赛花这两个先例在。

皇宫之中,这下就算是傻瓜,也都明白皇帝的意图和目的是什么了,千金市马骨啊,以此表明对推进集资理财项目的决心,所以大家没得选,不想入股也得入股了,而且入股的银子越多越好,让陛下看到的忠诚越大越好,而且即便存在不小的风险,也比失去皇帝信任,失去提拔可能,在皇宫中混不下去好得多。

故而接下来三天,朱由检收钱收到手软,收集到的资金,很快超过了30万两、50万两、100万两,皇宫里几乎每个人都入了股,没有钱的借钱都要入股,因为承担不了不入股的后果。

只是因为人人出钱,数额有多有少,朱由检却不敢按照入股的金额多少,来判断是否提拔某人,凡是入了股的,是值得信任的忠臣,这点毫无疑问,但出钱多的,就比出钱少的更忠诚么?不一定,反而可能证明其更贪婪。

朱由检不是汉灵帝,不会犯类似卖官鬻爵的错误,入股钱多的给高位,少的给低位,一旦这么干了,只会天下大乱!

相反,在锦衣卫亲军中,朱由检注意到了一位叫沉铁的锦衣卫小旗,在别的锦衣卫都入股五百两、一千两,乃至上万两的时候,这个叫沉铁的,只入股了区区16两,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

朱由检特意召见了这个沉铁,问他道:“沉铁,锦衣卫中,你的同僚们最少都入股了500银元,为何你只有16两,是因为没钱,还是有钱不愿意入股?”

下方的沉铁解释道:“陛下,小臣不贪污,不受贿,不愿同流合污,家中老母卧病,膝下有六个子女,实在是有心无力,掏不出钱帮助陛下,小臣有愧,有罪!”

“人无完人,除了海刚峰那样的人物,这世上还有不染污浊之人?”朱由检看着他,一脸的不信与狐疑。

“陛下,是真的。”

沉铁的上级,锦衣卫千户韩思平为其证明道:“沉铁之祖父,乃是锦衣卫经历沉炼之孙,沉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曾因上书《十罪疏》得罪奸相严嵩而死,沉铁乃忠良之后,受到祖辈熏染,不仅侍母极孝,且以祖父为榜样,宁守清贫,也不贪腐,臣愿为沉铁担保,陛下若不信,可命人调查沉铁家中之情况。”

“原来是忠良之后,朕有错,是朕错怪爱卿了。”朱由检连连点头,表示歉意。

“陛下不必如此,为人臣者,若立身不正,经不起推敲审问,早晚会露出马脚,小臣愿时刻接受陛下监督,以祖父为范,即便清贫,也决不改初心本色。”沉铁正色道。

“好,好啊,若天下的臣子都如你这般,何愁大明不强,何愁诸乱难平?”

朱由检感动到眼眶湿润,当即赏赐沉铁三百银元,让他改善下家庭条件,并擢升他为锦衣卫百户,虽然只升了小小的两级,但他已经简在帝心,未来必受重用。

“陛下恩重如山,臣粉身碎骨,万死难报!”

沉铁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脑袋几乎磕出血来。

……

到五月二十日。

皇宫中,朱由检的集资理财项目,已经吸纳了多达302万银元的钱款,虽然乘以2%的年息分红,他个人每年只能赚到6万多两的银子,其实不是很多。

但他已经感到非常满意,脸上乐开了花。

因为对他而言,年息分红只是其次,但这波的集资理财中,他找到了多位值得信任的忠臣,成功跟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侍卫们实现了利益的绑定,将来大明不管发生什么情况,这近万人的基本盘,是绝不会出现背叛的可能。

这是比赚多少的银子,都重要得多的事情。

不过也是在这一两天。

他的后宫当中,出现了一个不太安靖的小插曲。

那就是他最宠爱的田贵妃,不知从什么地方筹到了10万银元,也打算入股到他的集资理财项目中,对于这样的好事,朱由检当然不会拒绝,但田贵妃提的一个要求,却立刻引起了周皇后的不快和阻拦。

因为这10万银元,田贵妃想以她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朱慈炤(即永王)的名义入股,而不是以她自己的名义入股。

朱由检不以为意,不管以谁的名义,反正银元是真的,写谁的名字都行。

“不行!”

得知消息的周皇后,立刻过来阻拦,对田贵妃道:“妹妹,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以慈炤的名义入股,日后陛下进行赏赐,该把什么赏赐给慈炤?你让陛下该如何考虑?”

面对质问,田贵妃轻描澹写的道:“姐姐,我出我的银子,又没有坏你的事,实在不行,你也以太子慈烺的名义,入股十万银元嘛,为何阻拦我为陛下分忧?”

“你——”

周皇后碎咬银牙,气的身体发颤,这田贵妃分明是在嘲笑她穷,出不起十万两,偏偏她还找不到好的反驳借口,只得对朱由检道:“陛下,妾身不管,田秀英可以她自己的名义入股,但不能以慈炤名义入股,不然就是对慈烺不公平,妾身不服!”

田贵妃道:“姐姐,听说国丈大人最近赚了不少,不如找他借个10万银元,也以太子名义入股嘛,何必如此敏感?”

“够了!”

朱由检打断了她,道:“就按皇后说的办,此事不必多说。”

“是,陛下。”

田贵妃咬了咬唇,一脸委屈巴巴的样子。

当然,田贵妃以她自己的名义,入股十万银元后,接下来的好几天,朱由检都夜宿于她的承乾宫中,算是给她的奖励。

这让其他渴望得到雨露滋润的妃嫔们嫉妒不已,为了争夺圣宠,也不得不想尽办法,你筹集了五万两,我筹集了三万两,她筹集了两万两,然后也都入股到皇帝的集资理财项目中。

包括周皇后,她在恳求三个哥哥多次后,勉强筹集到八千两进行入股,这数额明显偏少,搞的她在后宫中抬不起头,一向不爱财的她,也无奈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

到五月底,崇祯的集资理财项目,合计筹集到365.8万两的资金,已存入到天下通银行中,且数额基本不再增长。

朱由检依然非常满意,每每看到存款账户上的数字,都笑的见牙不见眼。

但忽然想起一个事,他笑容凝固在了脸上。

这都快半个月过去了,皇宫里的集资理财项目,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京城人人皆知,包括文武官员、勋贵等等,不仅全都知道,而且也收到了自己释放出的、希望百官们也踊跃入股的信号。

但截止目前为止。

户部官员拒绝了自己入股建议,因为国库里没有多少银子。

文官们的入股金额,零。

勋臣们的入股金额,零。

武将们的入股金额,好像有几千两,可忽略不计。

然后就是无尽的失望和失落,甚至是有点伤心悲痛。

朱由检无奈的道:“难道果真如蕲春年所说,文官勋贵都不可信,还不如倒向许家庄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