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35章 第三次扩军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135章 第三次扩军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双方都在《对赌协议》上签字后。

合作就此达成。

而实现买车目的的卢象升等人,并没有马上离开海港城,而是又待了一段时间。

他们先是去专业的骑自行车培训学校,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怎么骑自行车。

这个过程,自然免不了摔跤和磕碰,若不是培训学校里的自行车质量过硬,说不定得被这些糙人折腾坏几辆。

好在他们都比较聪明,短则三天,长则五天,便是孙元化这种刚年过五旬的老人,练车过程中没有摔出大的问题,也在三四天时间里,把自行车骑得飞快了,可见古人的适应力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

学会骑自行车后。

卢象升等人又被安排进了第一自行车生产厂,以实习员工身份,在流水线上干些杂活,帮忙打打螺丝,了解金龙牌自行车的构造,甚至上手学习如何修理自行车。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自行车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免得只会用不会修,没多久车就坏了,或难用不好用。

另外,待在自行车厂中,他们也能直观看到自行车的产量,并直接进行接收,一辆一辆的亲自数,质量方面更加心里有数,由他们全程把关,从而避免不少的问题。

最后就是产能。

现在第一自行车厂的产能,已爬坡到了1000辆/周。

但工人两班倒的加班模式下,产能可增加到1200辆/周;若是工人们三班倒的加班,流水线二十四小时运转,极限产能约为1800辆/周。

七千辆自行车的订单,六周左右时间,就可全部交付天雄军。

……

崇祯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在海港城待了足足半个月的卢象升等人,终于踏上了返回大名府的旅程。

但这次他们不是骑马回去,而是每人都骑上了一辆金龙牌自行车(之前的马匹,许家庄已经安排人处理了)。

沿着三米多宽的平坦水泥马路,卢象升等人用力的蹬着脚踏,骑出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五十码,这速度怕不是有五十多码(1码=1公里)。”耳旁呼呼的风声中,骑在最前面的卢象升大声道。

“时速百里,按这个速度,一日就可骑行千里!”身后的张华玉道。

“这不比骑马慢多少,而且耐力要强太多了,还能携带百斤以上的辎重。”随从李重镇感叹道。

“慢点,你们慢点,我这车骑的有些费力,都等等我!”落在后面的孙元化道。

卢象升他们只得减速放慢一些,保持着二十码时速的样子。

而他们身后不远,跟着一个上千人的许家庄商队,他们每人都骑着辆金龙牌自行车,也以十五至二十码的时速,不快不慢的行驶着,人均携带超过两百多斤的货物,目的地也是前往大名府。

或者说,这支商队所骑的自行车,以及他们所携带的商货,都是为天雄军所准备的,就是卢象升下单采购的。

而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会以每周发送一批的效率,源源不断的送到大名府。

只是出了扬州府,下了许家庄所修的水泥路后,骑在或尘土飞扬、或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官道上,即便是自行车速度也要降低一大截,还有打滑翻车的风险。

卢象升就在经过一个泥坑的时候,不小心打滑摔在地上,弄的一身黄泥,颇为狼狈。

“什么破路!为何许家庄的水泥路,不能铺遍天下,处处都有?”

他忍不住大骂,但也发现,可能也跟他穿了儒袍,没穿紧身长裤有关,灵活性受到严重影响,于是为了避免和减少摔跤,哪怕作为儒士他十分排斥许家庄衣服样式,也不得不换了条紧身长裤,并很快体会到了其中好处,真香这样的话他是不会喊出来的,但不得不承认,方方面面都在追求效率的许家庄,确实做到了极致。

……

时间进入到四月份。

各庄园的春耕工作已陆续开始。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许家庄的高层人员,却连续开了多天的会议,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

扩军!

招募大批的青壮,大幅增加许家军的人数。

将许家军的员额,从1.15万人,增加到5万出头,大概要招四万名的新兵入伍。

使得许家军两个旅十个营一百个连的编制,扩编到十个旅五十个营五百个连,即编制膨胀了五倍。

一般的,按照新的军队架构,旅是参加战役级战斗的基本作战单位,包括有五个营,其中步兵营三个、炮兵营一个、后勤辎重营一个,每营人数在1000至1200人。

每个营又有十个连,其中五个是基干连,两个火力连,两个后勤辎重连,以及一个营部直属连,每个连的人数在100至120人。

每个连下面又分成六个排或十个班,就不进行详细介绍了。

总之基本就是以上这样的结构。

但最大的问题来了,现在的许家庄,发展平稳向好,外部环境也较为和平安宁,去年发生在扬州城外的江南大战,已经把江南勋贵士绅们的嵴柱骨给打断了,再也提不起跟许家庄作对的斗志,加之《不友好名单》的威慑作用,大部分的江南勋贵士绅,不得不选择了躺平摆烂,或者把希望寄托在朝廷的身上,不敢再直接挑战许家庄。

故而对许家庄而言,外部环境是相当的和平友好,并无多少威胁存在,是大好的发展发育的时机。

这个时候突然搞大规模的扩军举动,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可能会引起周边惊诧,引起朝廷的警惕和不安,乃至有可能引发误判和对抗。

话虽如此。

但经过一番观察与分析和,许远认为,现在扩军,正当其时,非常必要!

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许家庄现在控制的人口规模,增加到了230万人左右,但许家军只有1万余人,明显的民多兵少,导致内部控制力减弱,犯罪率可能有所抬头,所以必须扩军,增强内部的稳定性。

其二,为下一阶段的扩张提前做好准备,虽然现在的许家庄,还远没有做好进一步扩张的打算,培养的人才,准备的物资也不够用,开启下一轮的扩张,至少得三年甚至五年之后,但这不影响提前做好准备,来个未雨绸缪。

毕竟现在做好军事力量建设,总比临时手忙脚乱好得多。

其三,为海洋战略而服务。

上个月三月十九日,海港城造船厂,第一艘的‘耀武号’战舰,成功下水了,船型、吨位、动力等性能参数,跟海运级货船差不多,但内部用料更扎实,表面附挂一层刷了防腐漆的钢甲,空载吨位有1300吨,满载吨位达2000吨,同样配备7000马力级的三缸蒸汽机,最大航速20节左右。

即许家庄的海军舰队,终于有了第一艘的战舰,终于从零变成了一。

而未来许家庄海军舰队所拥有的战舰,会增加到十艘、二十艘、五十艘、上百艘,乃至恐怖的上千艘,打造成一支无敌的海上舰队。

但每一艘的战舰,都是需要船员操控和驾驭的。

未来许家庄在海外每扩张一个殖民点,每开辟出一个殖民庄园,每击败一个西方殖民势力与土着的抵抗,也是需要大批的海军陆战队人员,去异国他乡进行登陆作战的。

所以许家军这一次的扩军计划中,陆军人数要从1.15万增加到3万多,另外再招募2万的海军人员(包括海军陆战队)。

即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军,真正把《海洋战略》落到实处。

高层会议上。

许远对众人说道:“未来的时代,一定是属于海洋的时代,即便暂时还不是属于我们的海洋时代,也要创造出一个属于许家庄的海洋时代。”

“你们都要把眼界放宽一点,看看这个摆在你们面前的地球仪,我们的陆地面积只占三分之一,海洋却占三分之二以上,并且通过四通八达的航道,几乎可以抵达这个世界的任意角落。”

“最重要的还是资源,只要拥有实力,我们可以获得整个世界的资源。”

“比如非洲较南端的这个位置,有座储量超过五万吨的巨型金矿,哪怕是只开采出五分之一,我们也会成为拥有黄金最多之人。”

“比如这块叫澳洲的大岛,这里一大块红色的区域,遍布的都是红色的铁矿,全都是露天矿藏,总储量超过一千亿吨,极易开采,足够许家庄用几百年之久。”

“比如这块美洲大陆,北边是无穷无尽的寒温带森林,砍几百年都砍不完,再往下,是153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大平原,大部分区域被肥沃黑土覆盖,以后可改名为‘天赐许家庄平原’,若将这块平原全部开垦起来,可以养活十亿人口。”

“还有南美洲这块潘帕斯高原,面积达76万平方公里,几乎没有几颗树木的存在,是最适合放牧之地,只要把这块牧场利用起来,至少能养活上亿头的牛羊,给我们带来无数的肉、奶和羊毛。”

“诸位,目光要向外看,不能局限于大明之境内,大明这块老祖宗传下来的宝地,是很不错,称得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我们更要把全世界的宝地全部都拿下来、抢过来,为我们所有、所用,为我们的后世子孙留下无数的财富,让他们过上比现在好过十倍、百倍的生活,只要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便是化身修罗,遭到无数正义之士的痛骂又如何?这也比后人们骂我们故步自封,骂我们错过大好机遇好得多,只要后世子孙感谢我们的扩张与争夺,那么这就是万分正确之事!”

《最初进化》

听完许远的这番话后。

在场的众高层,都是一脸贪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庄主大人说的太好了,太对了,简直就是绝对正确、必须正确的真理!

如果他们懵懂无知,受到这时代信息不畅的局限性也就罢了,不管大海之外存在什么金山银山,也不会产生兴趣和心动,因为一切都是未知的,需要冒的风险却很大,只能选择故步自封。

但现在呢?

储量五万吨的大金矿。

储量千亿吨的露天铁矿。

面积153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大平原。

面积76万平方公里的一棵树都没有的优质大草原。

这么多的资源和宝地,就摆在他们的面前,知道了具体的地点,如今也有船只可想办法抵达。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和纠结的,道德方面的困扰只能让他们停顿愧疚零点几秒。

然后爆发出狂热的欢呼。

扩军方桉得到了一致的通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