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28章 金龙牌自行车投产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128章 金龙牌自行车投产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六年,二月底。

海港城,轻工业区,第一自行车生产厂。

这天,许远带着多名的高层人员,前来进行视察,出席了第一批100辆金龙牌自行车批量下线的剪彩庆祝仪式。

许远对这座自行车厂十分重视,从厂房的选址建设开始,就非常关注工厂的建设进度,工人的培训进度,研发团队的研究进度,并且先后投入了近10个亿的资金,从现代社会采购了各种各样的机床设备、生产加工设备、流水线设备,甚至是原材料等,缺少什么就提供什么,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行车在明末世界的本地化生产。

包括研发人才的本地化,技术工人的本地化,大部分原材料的本地化。

最终生产出几乎不依赖现代社会的自行车出来,不说实现100%的本地化自主生产,也要把依赖度大幅的降低。

那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被命名为金龙牌的自行车也成功量产了出来,许远最初设定的目标都实现了么。

宽敞的工厂厂房中。

对着组装流水线上,一辆辆的半成品自行车。

厂长曾孝平亲自为许远介绍道:

“庄主,构成一辆自行车的零件,大大小小约有300多个,但我们经过设计上的简化,在对自行车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去除掉部分的零件后,成功减少到了153个。”

“原材料方面,也尽量寻找本地化替代,并与炼钢厂那边合作攻关,冶炼出了性能达标的锰钢和弹黄钢。”

“再利用切削机床、冲床、钻床、拉丝机床、激光加工机床等先进设备,加工出了所需要的各种零件。”

“到目前为止,组成金龙牌自行车的153个零件中,锰钢车架实现了自主生产,28寸轮毂实现了自产,还有辐条、刹车片、车铃铛、齿轮盘、脚踏、挡泥板、弹黄坐垫等150个零件,都成功实现了自主生产!”

“仅剩下滚珠轴承、链条、橡胶轮胎,这3个零件,暂时还无法实现自产,但只要给我们时间,并解决了橡胶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后,我们一定能攻下这三大核心零件,造出百分之百自主化的自行车!”

《极灵混沌决》

曾孝平一脸自信的说道。

许远则被吓了一跳。

153个零件,能自主生产出150个,从零件数量的层面看,自主生产率已经达到98%的夸张程度了。

这已经非常不错,相当可以,远远超出许远的预期了。

剩下的滚珠轴承、链条、橡胶轮胎这三大核心零件,在现代社会的采购价格并不贵,下跑量订单的话更便宜,他不需要花多少的钱,就能购买几十万、几百万件,占据的仓库空间也不大。

“够了够了,这三个核心零件,你们暂时不用急着攻关,我这边会给你们大量提供,你们接下来工作的重心,是想办法提高金龙牌自行车的产能,流水线的产量越大越好,也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不管你们一年生产出十万辆、百万辆,全都能卖得出去,只管开足马力的生产就行。”

许远大手一挥,一脸豪情的道。

“庄主,目前有几家配套零件厂的产能有限,零件合格率也不是很高,我估计,现在的产能只有每周五百辆左右,后期会增加到一千辆,但要想继续提升,就有些困难了,必须得再采购一些机床设备。”

曾孝平苦笑道。

每周生产千辆。

那么一年的产量就是五万辆,对比大明两亿左右的人口基础与消费能力,这个产能暂时是完全够用了。

“成本呢,制造这么一辆金龙牌自行车,生产成本大概是多少?”

对着一辆外形锃光瓦亮,已组装完成的金龙牌自行车,许远又问道。

“除三大核心零件外,造这么一辆自行车,各方面的成本加起来,大概要50银元,等产能提升,效率提高,成本可降低到30银元左右。”厂长曾孝平身旁的一位工程师回答道。

“还行,这成本控制的还可以。”

许远点了点头,就算按50银元的生产成本算,而从现代社会购买一套的滚珠轴承 链条 橡胶轮胎,最多只要百元左右,即实际的生产成本是50银元 100RMB,较之于以600至1000元/辆的价格,直接从现代社会购买整车,其实成本并没有降低,甚至付出的货币成本更高,但98%的零件自主率啊,不知省去了他多少的麻烦。

至少对许远而言,这样的结果是让他非常高兴和满意的。

这也证明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华夏先祖,是绝不会弱于现代人多少的,因为只有优秀的基因才会流传下来,现代的华夏人能行,那古代的华夏人也一定能行!眼前这座自行车工厂里的工人和工程师们,就是非常好的证明。

而自行车的本地化生产基本实现。

加上前面的生物柴油厂。

以及接下来就会开始进行试生产的合成氮肥厂。

成功实现自主或即将实现自主的项目,已增加到三项了,相当于心中的三块大石头落地了。

当然摆在许远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得到自主生产的,也远远不止这三项,不过生物柴油代表能源;自行车代表人流物流货流,代表着经济的活力;化肥则代表稳定高产的粮食。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能源、物流、粮食这三大块,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别的领域出现点问题没关系,若是在这三个方面也出了问题,哪怕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国家,也会迅速的崩溃,陷入人间地狱的状态。

相反,只要能确保能源、物流、粮食这三大块不出问题,哪怕是这个国家受到全世界的封锁,内部也不会出现大的乱子,因为只要能吃饱喝足,加上少量的娱乐就够了,在生存问题面前,高端芯片不重要,电脑游戏不重要,吃不到洋快餐买不到西方奢侈品更不重要,离了这些不会影响正常人的生存,所以完全不必对什么芯片战、科技战之类的感到担忧焦虑。

扯远了。

而只要能源、物流、粮食这三块基石实现稳固,接下来许远就能从容不迫很多,哪怕后面的发展节奏慢一些,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必处于火急火燎,过度忙碌的状态,甚至可以有时间享受一下人生。

摇了摇头。

甩掉脑中纷乱繁多的想法。

视线又落回到面前这辆造型跟二八大杠颇像,略显傻大笨粗的金龙牌自行车上(但没有中间的那根横杠)。

“对了,我们这款金龙牌自行车的质量怎么样,载重情况如何?”想到一个问题,许远忽然问面前的一位年轻工人道。

“庄、庄主大人,这、这个车质、质量非常好……”这位年轻工人吓一大跳,最受人尊敬的庄主老人家,居然亲口问他问题了,他当即激动的面红耳赤,说话结结巴巴,脑袋一片混乱。

“不要急不要害怕,慢慢回答,我又不是老虎,不必如此紧张。”许远笑着安抚一句道。

年轻工人脸更红了,但口齿明显利索了很多:“庄主大人,我们这个自行车质量是非常不错的,主体车架是撞不坏的龙骨,故称之为金龙牌,载重的话,车头可坐一人,中间的斜杠可蹲坐一人,后座能坐一人,加上骑车者,最多可坐四人,载货的话最多能载300多斤,不会把轮毂压弯……”

“好好,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许远又问起这位工人的个人情况。

“回庄主,我叫陈剑南,今年十八岁。”

“这份工作干的还习惯么,能吃的消么?”

“能!这份工作不累,不用在外面晒,还能天天摸到自行车,我可喜欢这份工作了,收入也不少,每月18块银元,知道我在自行车厂上班,左邻右舍们可羡慕了,上门给我说媳妇的媒婆也不少,可我不想太早成亲,可烦这些媒婆了……”陈剑南眉色飞舞的说起了自己的情况和烦恼,引来一片善意的哄笑。

“哦,那你有梦想么,给我说说你的梦想。”许远和蔼的问。

“有有,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攒钱买一辆我亲自组装的金龙牌自行车,第二个梦想是学习怎么造出更好的自行车,第三个梦想是想造出更多轮子的车,不仅能装很多很多的货,也能装很多很多的人,还跑的特别快,跟那些挖掘机、收割机一样!”

年轻工人陈剑南完全放开了,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

“好,有志气,有志气啊!你的这些梦想,一定能全部实现。”许远竖起大拇指道。

“哈哈哈哈~”

厂长曾孝平等人也都开怀大笑,厂房们顿时充满了欢乐轻松的气氛。

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不仅被一旁的记者拍摄记录了下来,也会以新闻广播稿的形式,在晚上七点,通过设立在上百座集体庄园中的无线电接收装置和扩音喇叭,准时播放给两百多万的许家庄庄民听,成为每天饭后睡前的固定收听节目,而工人陈剑南今天的活泼表现,在广播播出后,他定会成为一位小小的名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