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23章 文官们的弹劾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123章 文官们的弹劾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宫内气氛如过年一般,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笑容。

便是那些平时活的小心翼翼的太监宫女,胆子也都变大了些,不必担心因犯小错而受重罚,就算因马虎大意不小心弄出一些失误,管事太监最多责备几句。

哪怕是住在冷宫里的罪妃,被罚到浣衣局洗衣的宫女,也在伙食条件上得到了改善,发下了一些取暖的煤炉煤炭,甚至有赏钱若干。

而这就是胜利带来的变化。

当一个机构单位或国家系统,在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统治者管理者都会颇显大度和仁慈,而如果经常是失败的噩耗的话,统治者往往苛刻、暴戾、格局狭小,变成可怕的暴君都有可能。

因为人性往往就是如此,不能对外取得胜利,那就只能对内重拳出击了,而以前的崇祯就是这样的性格,受到不少诟病,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缺点,不过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共性罢了。

现在流寇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去年制定的剿贼战略,已提前实现了一大半,上千万的钱粮却还剩下不少,拿去继续围剿残余的流寇,肯定绰绰有余,中原流寇这股大患,算是基本得到了根除。

大明三大巨患,只剩下建奴、许家庄。

三座大山成功解决一座,只剩两座。

朱由检如何不感到高兴和放松?

不过……

他也就高兴了两三天的功夫。

正月十二的早朝上。

朱由检就被文官们的集体弹劾给打懵了。

而被弹劾的主要对象,不是他这个皇帝,也不是被经常针对的许家庄,而是杨御蕃、王洪、邓玘这三位朝廷总兵,与大名知府兼天雄军治军按察使卢象升。

怎么回事?

这几位总兵将帅,明明打了一场大胜仗,为什么会遭到弹劾?

“陛下,太行山大捷,根本不是如前线所奏的那般状况,而是三位总兵与卢象升,勾结许家庄进行合作,由许家庄出钱、出物资、出兵甲,三位总兵与卢象升统率的数万兵马,甘愿堕落沦为商人打手,受到许家庄的驱遣,不仅大肆抓捕俘获流寇,还大量抓良冒功,把太行山内的山民百姓尽数抓光,全部以青壮三十银元,老弱妇孺十银元的价格,卖给许家庄作为矿奴,所谓的歼灭五十余万流寇,其实是抓了五十多万的良民百姓,这才是这场大捷的真相啊!”

“杨、王、邓三位总兵与卢象升天雄军,不思忠君报国,反生贰心,受许家庄蛊惑驱使,以打击流寇之名义,行贩卖人口,戕害士绅百姓之事,迫使数十万良民为奴,太行山之地,无数士民嚎哭,无数村舍绝户,欺民欺君,罪大恶极啊!还请陛下派官员彻查此事,解救黎民百姓于水火!”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勾结商人,戕害士绅百姓,抓良冒功,杨、王、邓等总兵所做所为,桩桩件件触目惊心,如同谋反,请速速将他们召入京中,拿下审问,治军按察使卢象升也一并拿下!一旦证实他们与许家庄有所勾连,当严刑峻法,以谋反罪诛三族,抄家产!”

“贼亦赤子,不可否认三位总兵是剿除了一些流寇,立了些许功劳,但多数仍是普通百姓,是忠于陛下的良民赤子,如今却沦为了许家庄的矿奴,若不妥善处置,朝廷将民心丧尽,后患无穷啊!”

“陛下,请派出得力干将彻查,绝不可姑息养奸!”

“许家庄今日收买朝廷兵马,明日就可收买百官,宫中禁卫,收买走我大明的江山,此乃更卑鄙险恶的田陈代齐之计啊。”

“若不严惩这些背叛朝廷之辈,大明社稷危矣!”

“请陛下派人彻查,如若属实,必严惩勾结许家庄者!”

“……”

朝堂上,文官们发动了最激烈的弹劾。

并且提供了不少惊天爆料,证实许家庄掺和到了这场战争之中,而且起主导作用,以区区商人身份,以金钱物资作为引诱,居然让数万的朝廷精锐大军,乖乖的成为了许家庄的鹰犬棋子,为许家庄的利益而服务,让大明的数十万良民百姓沦为了受害者,导致太行山区成为了无人区。

震惊。

崇祯极其的震惊。

虽然文官们掌握的证据还不是特别充分,但已展示了大量的蛛丝马迹,具有了足够的说服力,而且逻辑上也说的通。

一个青壮三十银元。

一个老弱妇孺十银元。

面对许家庄拿出的如此可观的真金白银,朝廷大军岂会不积极表现,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所谓的太行山大捷,看来存在巨大猫腻,即便流寇是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这样的胜利是崇祯想看到的么?

最大的受益者难道是朝廷,而不是许家庄么?

五十多万的良民百姓啊,全部沦为许家庄的矿奴,这难道不是大明的损失么?站这个角度来看,太行山大捷是属于许家庄的大捷,于大明却是一场实打实的大败!

想到这里朱由检坐不住了,原本满心的欢喜现在消散的一干二净。

“诸位臣工,这该如何是好,你们可有应对之策?”

慌张中,朱由检只得站起身,询问文官们如何进行应对。

“当派出特使前往许家庄交涉,让他们归还这些百姓。”

“暂且停止剿寇,先调遣二十万的精锐大军,一鼓作气灭了许家庄!”

“不错,许家庄稍稍以利相诱,便让四万朝廷精锐听其驱使,再放任容忍下去,还会有忠于朝廷的军队么?”

“朝廷与许家庄必有一战,但时间不在朝廷一边,我们当早做准备,不然等许家庄发动,朝廷将毫无抵抗之力。”

有少部分的文官,还是老一套的打打杀杀,先下手为强理论,不断制造出焦虑。

朱由检表示可以给他们这个机会,派他们前往江南对付许家庄,组建灭许大军,要对他们委以重任。

“咳咳,老臣老矣,不晓兵事,无担任江南督师之才能。”

“陛下,臣需要三千万钱粮,三十万兵马,才有三五成之把握。”

“灭许家庄不难,但需要十年谋划、十年积累、十年苦战,合计三十年才可成功。”

听到要来真的,这些文官不敢打嘴炮了,纷纷开始强调实际困难,甚至前后矛盾,逻辑混乱不堪。

而大部分的文官,则主要把矛头,对准了向杨御蕃、王洪、邓玘这三位朝廷总兵。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陛下,许家庄我们暂时奈何不得,但还奈何不了杨、王、邓这些吃着朝廷粮饷,却干着出卖大明利益的武臣么?请陛下即刻下旨,急召三位总兵回京,再立刻拿下抄家,定罪斩首,以儆效尤!”

“不错,只要严刑峻法,斩了杨、王、邓这等吃里扒外之辈,后来者必不敢效彷,从而斩断许家庄蛊惑朝廷兵将之手。”

“以后许家庄蛊惑收买一个,我们就斩杀一个,看看会冒出多少不怕死的脑袋!”

“只要杀尽与许家庄勾结之将,挖出和处理所有吃里扒外之辈,许家庄就得不到足够的流民和矿工,发展便会缓慢下来,从而达到削弱许家庄之目的,乃最为可行之法。”

“那卢象升也一并斩了,此人虽有能力,也属文官,但凡是与许家庄有染的,尽诛杀之,绝不容忍!”

文官们杀气腾腾的道,听的其他武将和武勋们瑟瑟发抖。

没错。

文官们的想法非常简单:他们是拿许家庄没有办法,但治不了许家庄,制裁惩罚那些跟许家庄合作的武官武将,还不是轻轻松松,简简单单?

别人家的孩子打不到,但可以打自己的孩子嘛。

而且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寒蝉效应,让武将们不敢与许家庄有任何牵扯,从而达到削弱和限制许家庄的目的。

听到文官们的这个建议。

朱由检十分犹豫。

他倾向于采纳这个建议,立刻把杨、王、邓三位总兵召回京城,再施加惩罚,抄家灭族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朝廷武将勾结敌对势力,这在任何皇帝眼中,都是触犯大忌,难以容忍的事情!

但……

三位总兵刚立下大功,已经露布飞捷,昭告天下,却突然把他们召回,全部下狱,天下舆论会如何看待这事?

再者大明跟许家庄,目前并不是公开宣布的敌人,反而存在非常多的合作关系,一旦拿下三位总兵,拿下大名知府卢象升,会不会被许家庄视为不友好行为,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行动?

所以不顾文官们的全体敌视,兵部尚书张凤翼,不得不站出列劝谏道:

“陛下,三位总兵与卢象升的手中,有足足四万的精锐大军,他们与许家庄合作甚深,获利巨大,早就深得将士之心,朝廷急召三位总兵回京,只怕引起猜疑,而许家庄情报收集能力极强,只怕今日朝堂探讨之事,已被许家庄知晓,随时可告知三位总兵,让他们畏惧害怕之下,说不定干脆背叛朝廷,投入许家庄的怀中,若逼迫的再急切些,三位总兵与卢象升反戈一击,以四万精锐大军的实力,可比五十万流寇强的多啊。”

“望陛下三思,此事当徐徐图之,慎重处置,若意气用事,只会坏了这好不容易才有的局面。”

听到这话。

朱由检迅速冷静了下来,乃至冒出一身冷汗,是啊,一旦听从文官们的建议冲动用事,又以许家庄那些神鬼般的手段,朝廷绝占不到任何便宜。

“退朝!”

匆匆结束这场朝会,心情如过山车般落到一个谷底的朱由检,立刻派人把方以智与许家庄商事代表蕲春年叫了过来,他要亲自交涉和质问:许家庄勾结朝廷大军,大肆购买人口,究竟意欲何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