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13章 士气暴增十倍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113章 士气暴增十倍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十二日。

北直隶,河间府境内。

一支士气低迷的朝廷军队,正以龟爬般的速度向南行进,如一条长蛇从头到尾超过三十里。

但这支朝廷官军的装备却极其精良,近三万人的规模,几乎全部穿上了闪烁银光的铠甲,配备的武器除少量火炮火铳,大部分将士的腰间,都配有一把一的雁翎长刀,只要拔出,便寒光刺眼,锋利惊人。

因为是京畿地区的卫戍精锐,粮饷优先发放,这支大军携带的辎重也非常多,单载重量石的工部彷造的四轮马车(许家庄数年前就推出了四轮马车,风行天下,如今山寨款遍地),就有一多辆,装载着超过七万石的粮草,够这支大军消耗三个月。

对比以前打的那些连半个月、一个月粮草都没有的穷酸仗,这一次绝对是富裕仗。

而且还能拿到成色十足的饷银,每个月5两,唱名发饷,绝无克扣拖欠!完全可以养活一家老小。

诚意。

这一次,朝廷的诚意,兵部的高效,皇帝的恩赏,从最底层的小兵,但有品级的将领,都深切的感受到了,对比以前的糟糕待遇,这次真心挑不出大的毛病出来。

可为何这支朝廷大军,士气还是如此低落,看不到半点的兴奋,只有满腹的牢骚,若不是有宣慰官进行安抚弹压,估计开小差当逃兵的现象都要出现了。

因为如今已是十月份了。

很快就要过年了。

在这个天气越来越寒冷的季节里,谁不想安安稳稳的待家里陪伴家人过年,而是寒冬腊月的在外面打仗,跟喜欢乱窜的流寇进行死磕?

但朝廷决心已下,一定要彻底解决掉那些流寇,只能让他们这些士卒将帅多付出一些,等剿贼成功,一定重重有赏!

这样的画饼,自然是起不到任何效果,可既然吃了这碗刀口舔血的饭,朝廷一声令下,便只能按照皇帝和大臣们的意志,移动到大人物们所指向的地方,哪怕哪里有着刀山火海,而这就是属于他们的命运。

无力反抗,只能消极对待的命运。

官道上,这支大军的前方,三匹高头大马并辔而行,三位将军模样的中年男子,正在说着话。

「王兄,邓老哥,我们三人快一年未见,没想到都拉出一支如此雄壮的军队,此刻我们又合兵一处,拥有近三万的精锐钢甲军,如此军势,便是百万流寇,我们也能轻易胜之!我等又能为朝廷为陛下立下大功矣。」处于中间的通州总兵杨御蕃,脸上洋溢着自信骄傲的道。

「流寇不足为虑,但他们打一路抢一路烧一路,不携带多少辎重,来去如风,一天可转进近百里,十天就在千里之外,打不过官军就跑,哪怕被剿灭到只剩几十人几百人,只要跑到一处穷苦地方,揭竿而起,又能拉出数万人马,屡屡死灰复燃,而且贼首老寇,都经年累月打了几年的仗,熟悉各地地形,只怕要比东江叛军难对付的多啊。」

天津总兵王洪对流寇的特点颇为了解,所以并不是非常乐观。

「朝廷过于躁切了,冬季出兵,历来是兵家之忌,败仗极多,不如在夏秋之季行动,年底前结束,最合适不过,现在将士们士气不高,进军缓慢,十天才走了二百余里,再不加快,朝廷定会催促申饬。」

蓟门总兵邓玘,这位从普通小兵杀上来的老将,皱着眉头的道。

「看样子确实得加快速度了。」

杨御蕃点点头,叫来一名传令官,措辞严厉的道:「朝廷给我们足粮足饷,待遇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我们却有负皇恩,行军如此缓慢,这成何体统?传令下去,全军加快速度,落在队尾百人者,重责三十军棍!」

「是!」

传令兵把加快行军的命令传了下去,得知走太慢可能会挨三十大板,大军的整体速度,终于提快了一些。

到傍晚。

大军抵达一个叫万里镇的地方,不得不停下落脚的时候。

算算路程,今天也不过走了三十余里而已,这数据跟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强军,肯定是比不了,但拿到朝廷兵部面前,日行军三十里,这个表现是可以交得了差的,不会受到责骂,加之没有在沿途做出骚扰百姓的事情,军纪颇佳,这甚至能受到嘉奖,毕竟在这个比烂的明末,不是很烂的表现,就等于是优良了。

在万里镇外扎营下来。

看到士兵们那慢吞吞的动作,以及士气低落的表现,还有的拿出赌具围在一起赌博起来,或成群结队的去伙房那边,拿快子敲着头盔,催促快点开饭,他们的肚子快饿扁了。

甚至还听到几个士卒躲在营帐后,猥琐的讨论,今晚要不要去万里镇里活动活动,找几个姑娘玩玩,可谓蠢蠢欲动。

「把他们抓起来,重打三十军棍!」

杨御蕃气的脸色铁青,当即命随从家丁,抓住这几个兵士,用军棍打了个鬼哭狼嚎。

开饭时刻,回到主帅营帐。

虽然桉桌上的托盘里,摆着面条一碗、煮羊肉一盘、烧鸡半只,还有自己最爱吃的黄豆闷猪蹄罐头一个——许家庄特产,价格半银元一个,杨御蕃还是没什么胃口,先前的自信消散了大半。

「王兄,邓老哥。」

他对坐在两侧的王洪、邓玘道:「还记得去年冬的时候,东江叛军何其的嚣狂?但沙河一战,我们万众一心,布置成铁桶阵,全歼叛军两万!自我等以下,个个奋勇争先,毫无惧色,这才过去多久,明明我们的装备更好了,人马更是近万,粮饷也比以前更充裕了,为何还是萎靡不振,劣行迭出,不复去年的朝气蓬勃,这到底是怎么了?」

听到这番吐槽抱怨。

王洪与邓玘对视一眼,觉得这个问题,属实是问的没有B数了。

「去年有许家庄相助,今年我们要靠自己。」

「我们手下的这些兵马,其实一直未曾改变,不能拿许家军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现在这等模样,已然很不错了。」

两位同僚说出实话。

「许家庄?」

这个词汇,一下让杨御蕃清醒过来,回归现实,走出了自己的‘通州军很强"的泡影,虽然脑中一个不服气的声音说‘没有许家庄我们就打不了仗么",但这样的质问,他终究是没能说出口。

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如果没有跟许家庄的合作与许家军的支持,他们手下的军队就是个渣!就算穿上了半身板甲,装备了合金雁翎刀,也不过表面强大了一些,内在并无太大改变。

要想让他们变成真正的强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淬炼,需要脱胎换骨的改变。

所以杨御蕃只能垂头丧气下去,放下心中的盲目乐观,甚至对于接下来如何剿灭流寇,他开始考虑的,不是如何速战速决,而是如何尽量保存实力,避免过大损失,因为为了打造这支他眼中的‘无敌强军",去年平定‘登来之乱"中,他从许家庄赚到的上万套兵甲和数十万银元,他全砸在了这支军队上,不仅改善了士卒的伙食,每月3块银元的饷银,也毫无克扣的发放下去,收获了所有士卒之心,将士们对他的拥戴到了顶点。

代价则是,他没能攒下一分私财,反而搭进去了不少,而将士的待遇只能提高不能下降,兵部拨给他的钱粮,却只够养3000人,也就是说,他处于严重的入不敷出状态,如果这次不能通过围剿流寇立下大功,他肯定会遭遇经济

危机,发不出足粮足饷,进而导致军心大哗,先前将士对他有多爱戴,等他拿不出饷银的时候,遭到的反噬就有多严重——明末军队的家丁化现象,原因就在于此,一碗水端平的下场,就是谁都养不活。

即他自己把自己架在了火堆上。

现在又发现自己的通州军,不是想象中那么训练有素、士气高昂,一旦战场失利,很可能蚀了老本,这就让杨御蕃陷入到想要立功,但又想尽量保存实力的矛盾状态中。

「哎,若是今年也能跟许家庄合作就好了,我的兵打仗不一定行,但抓俘虏、抓良民百姓,比打仗厉害多了,难道许家庄今年不需要矿工么?我能给他们送很多很多过去。」

杨御蕃暗暗滴咕说道。

……

第二天,早上八点左右,天刚亮不久。

昨晚有点失眠,后半夜才睡着杨御蕃,正在帅账内熟睡,忽然被一阵阵炸雷般的喧嚣声吵醒,吓的立刻掀了被子,滚落到床下。

怎么回事?被敌军袭击了么?还是炸营了,发生了可怕的营啸?

「来人,快来人!」

杨御蕃脸色惨白,连忙叫人,但随从家丁一个都没进来,这更让杨御蕃惊恐害怕。

只得快速的换上一套便装,甚至想找一套女人衣服换上,但实在没有,只得穿一身朴素布衣,不敢披上锦袍的从后门帘钻了出去,一脸鬼鬼祟祟的样子。

但刚出帅账,看到大营门口无数人头攒动,杨御蕃意识到自己多虑了,没有发生营啸,这是虚惊一场。

「发生了何时,为何都要聚集在大营门口?」杨御蕃逮住几个士卒问道。

「许家庄商队来了,去年的张代表也来了!」

「听说许家庄今年又要跟我们合作,要帮助我们对付流寇,这次不知道许家庄想要多少人?」

「大人,你怎么才起来,王总兵、邓总兵已经前去迎接张代表多时了,合作都要谈成了!」

「大人我们帮你挤进去,帮你见到张代表,如此好事,绝不能让他们抢了先!」

随从家丁们回来了,他们聚成一团,布置标准的军队圆阵,合力挤进人群之中,不断向内突进,杨御蕃感觉自己快被压成了一坨肉饼,同时也对王洪、邓玘这两位同僚暗骂不已,许家庄商队来了,如此大事居然都不通知他,简直岂有此理!毫无同僚之谊。

终于。

在家丁们的帮助下,杨御蕃挤进了最内圈之中,一眼见到了许家庄张相龙张代表那熟悉的面孔。

「张代表,是我,你的老朋友杨总兵!」

杨御蕃高举着手,如同见到了亲人般,无比热情的打着招呼。

「张代表!」

「张代表!」

又听到周围无数的将官士卒,也都在同声的高呼张代表的名号,一个个满脸兴奋,中气十足。

杨御蕃发现,今日的这支军队,士气至少暴增了十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