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03章 笑容逐渐凝固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103章 笑容逐渐凝固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海运1号海试取得圆满成功!

空载情况下,甚至能跑出25节(46.3km/h)的夸张航速,可见动力系统是完全合格够用的。

而山东半岛那边,矿商联盟的矿商们,一边让矿工们大力的开采出铁矿、煤矿、石灰、金矿等矿石,一边组织招募了大批人手,正在修建多条的道路,并在来州、登州、威海卫、灵山卫(青岛)、安东、日照这些靠海之地,修建了足足六座的港口,哪怕还没有完工,但大部分都能靠港使用。

主要的目的,就是绕开漕运限制,通过海运,源源不断的把矿石运到海港城。

现在海运1号下水了,动力测试证明没问题,故而海试只进行两天,便径直北上,跑去山东装运矿石了。

接下来造船厂也会开足马力,争取以每月至少下水一艘的速度,至少建造一百艘的海运系列货船,打造一支庞大的货运船队。

又以海港城到山东诸港口的距离,从300~1000公里不等,海运系列货船来回的跑一趟,算上装货卸货的时间,最多只要一周。

每年至少能跑五十趟。

即至少带来5万吨的矿产资源。

再乘以上百艘的货船数量,一年就是500多万吨的货运量,可大大缓解许家庄原材料不足的困境。

……

情报部,还是上次的那间办公室。

“章大人,在下已经想好了,愿意加入许家庄,愿为许家庄赴汤蹈火,浑身碎骨也再所不惜!”

郑彩跪在了水泥地面上,发出他的效忠誓言。

他考虑好了,就在海运1号狂飙出高速的那一刻,他的忠心就属于了许家庄,现在就是别人阻止和强迫他不要加入,他也不会答应了。

许家庄,他加入定了,谁都不能阻挡!

“不错,是个识时务之人,你起来吧。”

章国岩点头,很满意他的转变,接受了他效忠许家庄的申请,随后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资料,说了下福建郑芝龙的最新动态。

为了给兄弟郑芝虎报仇的郑芝龙,还是做出了北上攻打海港城的决定!

打算亲率大船一百艘,携带大小火炮超千门,要把海港城轰成废墟!

只不过征讨舰队还在准备阶段。

又或许是在了解到许家庄的强大之后,郑氏集团内部,也开始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尤其是郑家火器军五百多的残兵败将,狼狈逃回福建后,极力渲染许家军的强大,如同神魔般不可战胜,再去找许家庄的麻烦,不过是自寻死路而已。

这些残兵败将,在郑氏集团内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让原本上下一心、失志报仇的团结氛围,一下变的杂音众多,动摇者甚众。

更有甚者,说郑家就不该接受江南勋贵的雇佣,派出火器军跟许家军打仗,双方原本没有任何矛盾,甚至还有一些生意上的往来,若不是郑家火器军主动进攻许家军,也不会损失如此惨重,还搭上了主将的性命。

早知如此,就不该派火器军前去掺和!

而许家军只是正当防卫,你都派大军前去攻打了,难道许家军还不能反击么?

郑芝虎不幸战死,只能怪他运气不好,而战场之上的厮杀,赢了狂欢,输了倒下,十分公平,怎么就结下死仇了呢?以这作为报仇理由,着实是过于牵强,顶多作为开战的借口。

只是打仗是会死人的!为了你郑芝龙的个人私仇,去招惹一个同样强大的敌人,要用郑氏族人的性命,满足首领个人的目的,这显然是难以服众的。

面对这些的质疑之声,郑芝龙只得换个理由道:“许家庄正在大建港口,大造海船,也欲在海上发展,争夺我郑氏的地盘和空间,若不及时摧毁,待其发展起来,郑家又多一大敌矣,再看看许家庄对付江南士绅的手段,若是用在我们身上,这片辽阔海疆,会有我们郑家的生存之地么?”

许家庄威胁论!

郑芝龙的战略眼光是很不错的,一眼就看出了许家庄的潜在威胁,若现在不趁着许家庄舰队,尚且弱小,来个先下手为强,等许家庄的海军舰队打造出来了,再装备那些犀利的快枪快炮,一旦跟郑家舰队爆发冲突,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打了个哆嗦。

所有的郑家高层,都忍不住打个哆嗦,不敢想象下去。

支持攻打海港城的意见,一下变成了多数。

但还是无法形成压倒性的多数,反对者依然很多。

因为郑氏集团面对的威胁巨大的敌人,不是只有许家庄一个。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一直在袭扰东南沿海,妄图攻占大明的一处地盘,再直接从茶叶、丝绸、瓷器等原产地购买这些货物,从而结束郑氏集团这个二道贩的价格盘剥。

另外荷兰东印度公司还扶持起了南海巨寇刘香老,虽然实力较弱,但也有大小船只数百,每年都向郑氏集团发起袭扰,规模一年比一年浩大,严重破坏郑氏集团的海上秩序,损失十分惨重,已经到了无法容忍,必须发起一场决战的程度。

许家庄固然是个威胁,但对比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刘香老的联合舰队,还是后者的威胁更大,且近在眼前。

现在南边的威胁没有消灭,又增加许家庄这个对手,两面树敌,何其不智?

而且把主力大船与炮船,全部调去进攻许家庄海港城,福建的泉州港大本营,只剩中小船只,万一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刘香老得到消息,趁虚而入,届时又该如何应对?

情报信息听到这里。

郑彩便一脸笃定的道:“章大人,郑芝龙断不会率舰队来找许家庄的麻烦了,我对此人性格十分了解,郑芝龙一向小心谨慎,绝不做无把握之事,若是前些年他愿意冒一些险,但自去年开始,他在老家安海镇置豪宅建园林,纳美妾买土地,一心求稳享乐,已无雄心大志,更不可能做出孤注一掷的事情,海港城已然无忧矣。”

“言之有理。”

章国岩点点头,这郑彩是个聪明人,他的分析,跟情报部门的精英情报分析员们的结论一样:郑氏集团面临的海上威胁并不少,远未到海上无敌的程度,他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避免两面树敌,先解决南边的威胁再说。

“章大人,这场危机固然消弭,但双方矛盾还在,小人愿意居中说和,化解许家庄与郑家之间的恩怨,建立合作互惠的关系,为许家庄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郑彩主动请缨,希望为许家庄效力办事,他如此年轻,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怎么可能愿意一直待在战俘营?

“你有这个心思很不错,这样,我会派人对你进行一些培训,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线人,然后送你回福建,作为对郑家示好的诚意,并主动提出合作,以后互不侵犯,我想,看到许家庄的这些诚意后,郑芝龙得到了一个缓和之台阶,报仇之事,他大概率不会再提了,至少短期内不会采取敌视许家庄的行动。”章国岩道。

“大人,在下还有一个更好的主意。”

郑彩却眼珠子一转,放出精芒的道:“若是许家庄愿意把海运1号,借给在下一用,我带着这艘船,还有那一千三百多的郑家火器军俘虏,一同返回泉州,让郑芝龙等人,看到郑家与许家庄在造船上的巨大差距,定会惊骇不已,受到巨大震慑,届时再提出合作、互不侵犯,才会起到最好之效果,郑家上下,定然不敢再有丝毫的轻视和敌对。”

“把海运1号借给你用?”

章国岩眼睛微眯,感到好笑的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海运1号已经出发去山东运矿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怕借不了你了。”

“大人,只是借几天而已,等我到了泉州,船马上会开回来的。”郑彩只得道。

“不行,许家庄极度缺矿,这件事更重要,你不要再想了!”章国岩摆手。

“这……”

郑彩失落的低下头,想到一个事情又道:“章大人,船借不了就算了,但那一千三百多的郑家火器军俘虏,我能不能把我们带走?这些人对我很重要,若能全部收为部下,到了福建之后,我有了这些人手,定能为许家庄做出更多的事情!”

“可以,那些俘虏想跟你走的都可以走,不过如果他们当中有人不愿意回去的话,你不能强求。”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郑彩感激涕零,太好了!许家庄对他还是不错的,只要有了这一千三百多人作为部下班底,将来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郑芝龙,此刻他因为过于的兴奋激动,以致于完全忽略了章国岩话里的后半段。

……

三天后。

别人需要五天时间才能完成的线人培训,郑彩只用三天就完成了。

然后迫不及待的来到海边港口,看到那上百艘的捕鱼船队,都满载鱼获归来,缓缓的靠上码头之后——现在海港城的捕鱼船队中,那二十艘的电动渔船,在数量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新增的八十多艘普通木制渔船,全都是海港城造船厂建造出来的一百吨级渔船,跟古代渔船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尾部装了台20马力的低油耗柴油机(最大速度8节),船舱内有个30立方米容量的塑料鱼箱,再加上一套低功率的增氧装置,就能确保大部分的鱼获活着抵达岸边。

至于捕鱼的主力,依然是那二十艘的电动渔船,这八十多艘的木船,起到了随行仓库的作用,不具有捕鱼的能力。

如此,电动渔船的捕鱼能力,被最大化的发挥了出来,现在每次出海,都可获得以前三四倍的鱼获。

而电动渔船上的船员,全都是海港城的本地人员。

普通渔船上的船员,以郑家火器军被俘的水手居多。

所以等这些普通渔船靠岸后,郑彩便登上了船,找到那些熟悉的旧部,开口就是拉拢,要带他们一起回福建,回到大家的老家。

郑彩本以为自己的招揽,肯定会极其顺利,因为没人不想回到家人的身边,没人愿意在外漂泊浪荡,受到白眼和欺压。

然而他得到的反馈,却是让他大吃一惊。

“我不回去了,现在我每个月能赚30多块银元,收入是以前的十倍!而且干满两年就能获得许家庄户籍,还能把家人接过来享福,我为什么要回福建?”

“这里比福建好太多了,回去也只是个苦力水手,船长、掌舵、管账、老船手,谁都能骑在头上剥削我们,我觉得这里挺好的。”

“我也不回去了,听说海运型货船要造很多艘,但水手眼中不足,我肯定有机会登上海运1号那样的大船,到这种大船快船上工作。”这位水手满是憧憬的道。

“没错,留在这里的机会太多了,而我们很有用,许家庄的人没欺负过我们,反而对我们很好,而且这片大海,往后定是属于许家庄的,最多只要十年。”这位名叫施琅的十二岁少年道。

“彩少爷,要不你一个人先回去吧,帮我们报个平安,我们可能会过个两三年,再自己开着船回福建,把家人们都接过来,没错我们是想回家,可这边的机会,谁都不想放弃啊。”

“……”

郑彩辛苦拉拢了一圈,费尽了口舌,最后愿意跟他一起回福建,只有区区十几个人——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实在放心不下家里,不得不回去。

像是被浇了一大盆的凉水,郑彩的心都要凉透了,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

最后。

到七月底,他只能带着十几个人,骑着许家庄提供的快马,踏上了返回福建的路途,划时代意识的海运1号没有借到,一千多的俘虏也没带回几个,心中的美好意图全部落空。

不过郑彩不敢对许家庄有半点的不满和怨恨,反而下定决定,一定要当好暗线,卖力的为许家庄效力,只要他干得好,只要为许家庄做出重大的贡献,他相信许家庄不会亏待自己。

他暗暗道:大船会有的,水手也会有的,这些东西早晚会属于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