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00章 郑彩的战俘体验记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100章 郑彩的战俘体验记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七月中旬。

海港城,战俘营地。

这处占地上百亩的临时营地,最多时容纳了47000多名的战俘,可谓非常的热闹。

不过经过半个多月的处理,已有超过40000名的普通战俘,在签了一份《雇佣合同》后,被送到了山东工作——其实就是去矿上挖矿,但为了避免引起他们的集体反抗,《雇佣合同》规定,这些战俘每人欠许家庄100两的‘赎身银’,只要他们到山东挖矿,工作努力点,月赚5两是没问题的,干个两三年就能恢复自由身了,当然,如果他们能直接拿出100两的赎身银,就可直接释放,不用被送去山东了。

只是拿得出百两的普通战俘,几乎一个都没有,毕竟若不是穷到没办法,他们也不会加入江南大军,只是没想到会输的这么惨,所以被送往山东的路上,他们除了自认倒霉,也只能认命了,另外每月工资5两,早知道挖矿工资这么高,他们直接去山东矿山打工算了,还当什么炮灰兵啊,只希望在攒够‘赎身银’后,再多干几年,实现翻身。

而这便是华夏普通百姓的特点,只要能活下去,只要能看到一点点的希望,他们便不会反抗,是最能隐忍的一个群体。

当然,给许家庄高层带来惊喜的,还是那些高级俘虏。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近千名的高级俘虏中,陆续有117人的家属,支付了1万两的黄金,把人赎了回去。

许家庄进账117万两的黄金。

许远暗地里笑开了花,要知道1两黄金等于37.5克,乘以117万,那就是足足4387.5万克,也就是43.875吨的重量——不过古代的黄金纯度普遍只有80%左右,实际只相当于35吨的纯金。

即便如此。

这批黄金也大大改善了许远在现实社会中的经济状况,扭转了入不敷出,至少今年内,他不用再担心钱不够用了。

只是一百多个的高级俘虏被赎走后,再来赎人的家属就不多了,能得到的赎金越来越少了,甚至有些高级战俘,恐怕都没人来赎他们,要么是家里没钱,要么是觉得不值这么多钱,干脆放弃掉算了。

不过三个月的期限还没到,在最后期限到来前,这些高级战俘,还是会得到一个合适的照料,不会把他们送到山东挖矿,但最后期限到了赎金还没送到,呵呵,那只能恭喜他们转职成为一名光荣的矿工了。

《仙木奇缘》

另外,作为战俘营的战俘,自然不是弄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平时什么都不用做的,这想的实在太美了,而战俘营中,不管是普通战俘还是高级战俘,他们都是要去干活,都是要必须付出他们的体力劳动的,且安排的都是些脏活苦活累活。

比如去砖窑厂搬砖。

比如用粪车把粪便输送到沼气池填料口。

比如修马路时,一群战俘们推着十几吨重的大石碾来回压实路面。

等等等等。

而一众的高级战俘中,郑彩,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属于较为特别的存在。

他是郑家火器军的副将,是福建泉州总兵兼大海商郑芝龙的侄子,更是在如今称霸东南沿海的郑家海军中,有着较为特别受到重用的地位,本是一个前途十分光明的年轻人。

奈何在扬州城下翻了车,搞好跟江南官绅的目的没达到,反而沦为了许家庄的俘虏,生死不再掌握自己手中,遭遇了一场重大的人生挫折。

但郑彩不担心郑家拿不出钱来赎自己,区区万两黄金而已,富可敌国的郑家轻松就能拿出来,伯伯(郑芝龙)肯定会派人带钱来赎他。

只是福建较远,来回得一个多月,要想等到赎金,最快也得七月底了。

总之郑彩丝毫不担心赎金问题。

而这半个多月的战俘生涯,对于他郑彩这么一个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原本前途无限的年轻人而言,既是一种挫折和打击,也是一种淬炼。

吃苦他是不怕的,作为一个十岁就上船在海上讨生活的人,吃苦不比陆上的任何人少!经历的厮杀更是有几十场,上百场,天天与老天爷争命,与其他海贼海寇拼命,与朝廷水师拼命!这才有了今天的一切,且全是靠自己一刀一枪争出来的。

区区苦役对他根本不算什么。

而这段时间,郑彩也以一个战俘的视角,观察着许家庄中的一切,发现了诸多的独特之处,并暗暗感到吃惊。

惊讶于许家庄的富庶。

震惊于许家军的强大。

且通过许家庄对战俘的管理方式,意识到了许家庄在组织管理上的强大,不仅远超官府,也远超福建的郑家。

他为何要这么说?

举个例子,前几天战俘营管事,带着三千多的战俘去修一段马路,这种要付出很大辛苦的工作,战俘们的积极性肯定不会很高的,但管事把高级战俘编成一队,最累的推石碾的活交给高级战俘,中等累的砸碎石子的活交给普通战俘,较为轻松的活,则交给许家庄的罪犯和苦役。

这样在干活的时候,罪犯苦役们,看到战俘们的待遇,再看看自己的待遇,会觉得自己就算是罚了苦役的罪犯,也是比外来的俘虏们强得多的,不仅干活会比较卖力,也会产生改过自新,再也不会犯罪的想法,决定要成为一名守法的好庄民。

普通战俘们呢,虽然很累很辛苦,但看到那些高级战俘们的待遇,看到这些朝廷的大官、勋贵、士绅老爷,不仅沦落到跟他们一起干活,而且承担最苦最累的活,心里一下平衡了许多,消极抱怨都少了不少,甚至会去挖苦嘲笑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老爷们。

而高级战俘们,自然是叫苦连天,各种抗议和怠工,但泡了水的麻绳鞭,重重的抽打下来,惊天动地的惨叫声响起,消极怠工现象立刻减少。

“老夫不服,你们不能这么对待老夫!”

挨了一鞭的扬州知州张士俊,冲着抽他鞭子的管事道:“我是扬州知州张士俊,是你们头顶的父母官,是朝廷命官,是读书人!你打我是大逆不道,是造朝廷的反,会被凌迟处死诛九族!你们马上放了我,老夫或许会对此事既往不咎。”

“张士俊,你家里把一万两的黄金送来了么?”

管事却讽笑的问道:“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把这里当成了你的知府衙门?”

“黄金会送来的,马上就会送来,区区万两而已,何必如此催促?”

张士俊马上说道:“今天晚上我就书信一封,让家人把钱送来。”

“扬州城离的这么近,能送早就送了,别偷懒,给我老老实实干活,不然我抽死你!”

那管事鞭子在空中抽出一个炸响,吓的张士俊面如死灰,本来他家里是绝对有钱的,但扬州城被许家军攻下后,他的家就被抄了,财产损失超过五十万两,所以赎金方面,只能指望魏国公徐弘基,会不会出钱拉他一把,可是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徐文爵都被赎回去了,魏国公似乎把他给忘了,或者说,他已经沦为了一颗弃子。

想到这里张士俊满脸的绝望,但为了不挨鞭子,又不得不豁出老命的干活。

在一旁观察着这一切的郑彩,自然是明白,这个张士俊肯定是完了,不然管事的鞭子也不会老是落到他这类家里拿不出赎金的人身上,而那些不用担心赎金的,比如说他自己,则一次鞭子都没挨,管事对他还颇为客气,甚至关照过他好几次。

由此可以看出许家庄管理手段上的高明,区别对待做的非常好。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郑彩印象深刻,受到巨大的震撼。

就是昨天他跟着一众俘虏,在海港城外的拦海大堤上,用肩膀扛着一根根粗壮的白色风机叶片,然后在工程吊机的操作下,一根根的大叶片被组装在一根白色大柱子上,拼装成一台完整的30KW风机,最后再五六级的强劲海风中,源源不断的发出电能,再驱动抽水机抽取海水,驱动扬水机加快海水的晒干速度,以及给电热器供电,让制盐厂实现日产雪盐1万吨。

就是这次作为苦力协助安装风力发电机的经历,让郑彩第一次见到了在他眼中如同神迹的科技,见识到了工业化大生产的实力,受到了难以想象的冲击与震撼,让他一整晚都翻来覆的去睡不着,很想抓住点什么东西,但就是抓不到。

第二天上午。

郑彩没有被继续安排去干活,而是战俘营蔡管事把他叫了过去,告知了他一个消息:“你被俘的事情,福建那边的郑芝龙已经知道了,但他好像没有出黄金赎人的意思,而是准备率领郑家舰队前来攻打海港城。”

“攻打海港城?”

郑彩大惊,脸色大变,脱口而出道:“不可,此事绝对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