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失格魂萦 > 第九章,孤勇

失格魂萦 第九章,孤勇

作者:金顶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朋友,好久不见了啊”...

邱睿面前的一位年轻男孩子说道。

“臣...老奴一把年纪还能见到少爷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邱睿正准备要磕头拜首这位年轻男孩,

却被男孩一手拦住扶起了身子...

“少爷,看到你现在身体很好老奴就放心了”!

邱睿高兴的说。

“这次找你去北疆,我想也只有去最合适了。

“都是老熟人啊。一定把他们安全的都带回来!”

年轻男孩说着招呼下人给自己和邱睿沏茶。

“老奴领旨...”

“哈哈哈哈“领旨”...都十多年过去啦你怎么就没记住”!?

男孩听着邱睿的话语不禁大笑道...

“听说北疆都司因粮食紧缺,逃兵过多引发的兵变...”

“但不知少爷为何要极力找到他们呢!?”

邱睿疑惑的望着身边这位少年...

“西域”...

“因为早在我登基那年,有西域的使臣进谏”!

邱睿听完少年的话,似惊醒般领悟后说:

“大炮!!!火铳”!!!

“是”...

少年低头沉默了一会。

“他们曾经可都是朝堂的栋梁,并且都是少爷的忠臣”。

“把他们找回来,老奴不辱使命。”

邱睿激动地说。

邱老对面的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少年,清秀的模样不减“曾经”的英姿,一对柳叶眉下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斗志”。他就是前朝皇帝“建安”....“斗笠”们常提起的“少爷”,亦是江湖称颂的“步祖”仙君...

火铳,又称“火筒”世界最早的金属射击火器,属于火门枪。火铳是越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兵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对后来的战争形式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开展了新的篇章。

古文献曾这样记载:

初谓铳手自装自点放,不惟仓卒之际迟延,且火绳照管不及,每将火药烧发,常致营中自乱。且一手托铳,一手点火,点毕且托之,即不中诶!今炮手另聚为伍,四人给炮死管,或专用一人擎,一人点放,二人专管装药抽换,其点火一人兼传递,庶无他失,可以成功。但此法只可施于城守,若临阵,不无人路错乱,引军度夺气。边铳可用此法,鸟铳还是单人自放乃便。”

虽然火铳有其自身的弱点,但仍然是古代战争中强烈的杀伤利器。自装自填的火铳更是打仗首选。事实上,当时的古越国时期的“西域”,就以鸟铳分排循环齐放的战术,已在战场上证明可有效遏制数量占优势的敌人。可惜,“永庆八年”的“京师戡乱”,京师部队虽然有足以有取胜的优势条件,但在“巷战”的战术运用上却未能善作因应。

京师戡乱的被俘兵士曾反省两军的优劣,指出“京师戡乱”之役的鸟铳手,在遇敌军时,才放铳一次,还来不及再装药,众马奔腾而来的铁骑与士兵就冲入阵中。据被俘士兵回忆道,武式“禁林卫”所用的弓其实并不特出,但其精壮战马所提供的快速移动力,常令敌方反应不及。

永庆八年的“京师戡乱”中,京师士兵火铳普遍错误的运用,使建安皇帝被突入袭来的兵变致“退位”逃难。然而经过十余年的隐忍及“卧薪尝胆”,“建安少年”已经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在民间风声鹤唳。如江湖的“步祖”和各大势力。“少年”并没有放弃火器的运用,他已经做到了翻手如云。决心与“武式”一决雌雄。

“老邱,明日就请你特地跑一趟,去搭救北疆的“老人”。”

“那里会有咱们的人和你接头。拜托了”...

邱睿对面的少年说完起身拜谢道。

“哪里,哪里,这些都是微臣应该做的本分事,”

“这十余年,老臣风风雨雨和少爷一路走来”,

“此次北行一定不辱使命”。

邱睿此时开始跪拜这位年轻退位的“皇帝”!

一时感动的激动涕零...

“邱老,来,咱们十余年的努力,总归是要回来的,”

“好戏也要开始了...”

男孩扶起曾经的老臣邱睿走到主船的屋帐门前,撸起衣袖手指北方说道。

“那老臣即刻启程,明日一早出发”!

“一定会把北疆的弟兄们找回来”...

邱睿说道。

“那就等邱老的好消息了”!

“此地我不能停留太久,会被当地官府发现,”

“到时听斗笠的信号,我们在“墩子”碰面”。

少年说完被身旁的“斗笠”护卫至一旁的快帆渔船,

在大雾的“掩护”下,不见了踪迹...

一时间,只剩下“赋予重任”的“老臣”邱睿在船头。

“北疆都司”,位于“越国”最东北边境,“明江”下游地区。“永庆八年”,正式设立“北疆都司”。

“北疆都司”是越国时期单独设立的承担“明江”河岸流域的招抚机构,“北疆”以北数百个“卫所”听命于中央政府,直接与“越廷”官方建立联系,而无需经过“地方使司”这个中间环节。同时,越国也建立了数千里的驿站系统等则是“北疆都司”方面全权办理。

“永庆九年”,“越廷”决定升“北疆都卫”为“北疆都卫使司”,由地方转升中央号令机构。“北疆都司”由此为地方最高一级军政合一建制,直属于“越国王朝”中央政府。同时,还开通了东西两条驿道,保证文书的传递、贡赋粮饷的运送。

由此,“北疆都司”成长出了一只特别的部队“护印军”。故都司驻地的常备戌军,数量逐渐由两千人涨到最高的三千人。最少时也不减于五百人,每两年轮换一次,戎期满归还北疆的官兵都以厚赏。文献有这样的记载:

“整往北疆官军三千人,人给行粮七石,总二万一千石,宜徇例于北疆都司支给。从之。”

足以看出,“护印军”的队伍壮大和朝廷的重视封赏。然而,在这个北方极其极端寒冷的地带,那里的士兵闹了“兵变”。原因很简单,“夺印”!

调动军队,需要军队的“印章”,但是在“北疆都司”成立之前有着当地的少数名族所在“都司”争夺权力,导致“北疆”政权极易崩塌。从此在“武式”皇帝的强制手腕下派驻“禁林卫”,地方民族必须朝贡听命于北疆都司。有了官印才能有效管辖人民,“北疆都司”由此实行“世袭制”。少数民族族长世袭管辖北疆,年年进贡“大越”朝廷,另外承担大越朝廷重犯的“奴役”、“劳役”。

清晨,江案边鸟啼的叫唤声将万物苏醒。一切的事物在晨曦中醒来,开始一天的感召...芳子随邱睿一家从江岸启程了,开始了去北疆的计划...

“这个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邱睿朝芳子抛了个话匣子。

“我姓余,余文芳,叫我芳子吧”!

芳子一阵乐呵的回应道。

“你说你来自五百年后”!?

“那边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卉微在一旁作思考状的问向余文芳。

“那边啊...有很多大都市,高楼大厦”!

“大都市?是什么?高楼大厦又是什么?”

“就是...就是那样的草屋有一百多层,而且每层都有“茅厕”!

余文芳用自己感觉恰当的方式比喻起她所在时代的生活。平时

爱宅家里的芳子,总幻想着仙侠情缘浪迹天涯。结果这次的故事女主角是余文芳自己,她开始觉得兴奋甚至想给卉微解释她所在世界的生活,是那么的绚丽多姿五彩纷呈。

“那么高的屋子,你们怎么爬得上去,会很累吧”!?

邱卉微一脸好奇的问芳子。

“哈哈哈哈姐妹,我们的高楼大厦都有电梯的啊”。

“电梯”!?

此刻的卉微没有了平日的理性与孤傲,与芳子相处久了倒像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娃娃。卉微打出生起就开始随父亲熟读四书五经,七岁便作画吟诗可谓信手拈来。而面对这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姑娘时,她开始显得那么稚气和求贤似渴般的好奇。

“电梯。额...电梯就是会飞的梯子,可以听我们的话,想飞几层就飞几层。很厉害的嘿嘿”。

余文芳笑呵呵的回答卉微。一边却暗自想整一整这个好让她吃苦受累的父女。

“骗子,楼梯会飞?难道它自己长腿了不成?小心收拾你”!

卉微当场警觉了一番说道。

“不信你看,就是这个东西,能让楼梯飞起来,你看”!!!

余文芳吓得当场在衣服兜里掏出家里随身带的上电梯的“门禁卡”。不然也差点就被卉微随身带的藤条抽在自己瘦弱的身子上....

“这个是啥东西”!?

卉微递过芳子给的磁卡,开始反复的打量着这个巴掌大的“卡片”。当她开始看到上面的图案时,突然像是如获珍宝般喜爱。

不禁感叹:

“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美丽的画作,太逼真了”!!!

卉微与芳子的对白堪称“世纪对话”,二人非常投缘似的一直在彼此身边像极了“闺蜜”。一路上有说有笑...

“这里就是驿站了”,

“我们乘马车走吧”...

邱睿说着话,一个身影从驿站围栏的一侧走出来...

“许彬哥哥”~

卉微一下叫出了声来,兴高采烈的心情一家人齐聚在一起。

“老爷,卉...卉微,我...我来了”!

许彬吞吞吐吐的话音中露出一丝喜悦的表情,但是衣服却有些陈旧不堪了些。

“他怎么说话是这样的啊”!?

“口吃”!?

余文芳疑问道。

“许彬哥哥是小时候跟随爹爹躲避战乱,”

“过度惊吓造成的,可爹爹说是照顾我造成的。”

卉微话语带着歉意,还有眼神中对许彬哥哥温柔的目光,都表达对哥哥的崇敬。

“你好啊,刀客”!!!

余文芳俏皮的对许彬“搭讪”道...

“...”

“你们怎么把她给放了”!?

许彬沉默了一会儿,对邱睿和卉微说...

“她,...”

“她不是这里的人...路上详细说吧”!

邱睿打断女儿与许彬的对话道...

“驿站”,在现代人心目中是个颇有几分浪漫气质的词语,比如“人生驿站”、“心情驿站”之类,仿佛驿站成了一个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灵港湾。但是在古代,驿站却是实用性极强的“机构”,一直延绵不绝应用到现代,堪称古代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机构”之一。

“驿站”的产生,与古代长期落后而低下的交通运输水平密不可分。现代人想去千里之外的某个城市,可以乘飞机、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最多几个小时到达。但对古代人而言,却是一次漫长的旅程。古代没有飞机火车,出远门只能骑马或者乘坐马车,乘船,动则十天半月,旷日持久。而国家需要维系统治,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口往返于各个城市之间,驿站系统因此应运而生。

原来,古代驿站根本不是啥身心放松的温馨港湾,反而让一些官员们叫苦不迭。驿站饮食条件和卫生水平低劣。很多驿站地处荒僻山野,卫生条件极为恶劣,驿站按照规定需要常备粮米蔬菜,但因为驿站头目私自克扣,加之保管不善,往往分量不足,新鲜欠缺。

而且,驿站住宿水平低下。很多驿站往往僻处野岭,住客大多下层驿卒铺兵和不讲究的粗人,所以住宿条件难免“恶劣”。

“好臭”!!!

一声高亢的声音打断了一行人的思绪...

余文芳看到古代驿站的景象,产生了厌恶般的情绪。破败不堪的驿站远比她想象的破烂...

“文芳,我们走开一些吧”...

这是卉微一生十二年来第一次踏出平江郡“筒子楼”,但是这里驿站的“脏乱差”环境实在难以恭维。看到这般环境,卉微更加想念“筒子楼”的成长生活。这让她感恩起曾经搭救过她的人们,和父亲对她百般疼爱的呵护!

这时许彬从屋子拿出“铺盖”说:

“卉微阿妹,这....”

“这是,我给....给....给你....你.....拿...”

“拿....拿....”

...

“拿来了把你”!!!

余文芳一手从许彬手上抢过“铺盖”说:

“哇,这是蚕丝的,还有锦绣...”

“你们怎么会有这个条件用这种材质的用品”!?

余文芳一时惊讶的表情下轻柔抚摸着这件她所看到的这件“文物”。因为芳子知道,在古代下层或是中等阶层的劳动者,是没有条件拥有所谓“蚕丝”材质的生活用品。所以,余文芳很细心并且“明察秋毫”般看待她所看到的“大越”一切景物“如数家珍”!

“小孩,不要乱摸...你和卉微今晚就睡一块儿吧”!

邱睿严肃说道。

余文芳一时望着对面这位严肃且柔情的“教书先生”。在芳子的认知中,这位教书匠是一个受到朝廷打压一蹶不振的更年期男人。并且,打在余文芳脸上的那几记响亮的“耳光”,足以印证了她所相信的观点。

余文芳笑了...是对邱睿及卉微父女深深且真诚的微笑。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和她成长的点点滴滴。“酸菜汤”、“大乌鱼”、和“父亲无声的教诲”,这些都是余文芳的“致宝”...

“...呜呜...”...

余文芳想家了,在平静地说完她感情破防的这句话后,转头拐进驿站围栏的角落里,独自“泣不成声”...

“!?”

“文芳姑娘,你怎么了”?

“我父亲不是故意对你凶恶的”,

“你不要记挂在心上了,要不我把被子给你吧,”

“我和爹爹睡草屋”....

余文芳听完卉微的这些话语后,更加大声的哭泣出来。

歇斯底里般...

这让在一旁的邱卉微一时不知所措,她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样的方式,让身旁这位来自五百年后与他同龄大的女孩子如此这般伤心。卉微轻轻抚摸着余文芳的后背,好让她舒服一些。

“我想家了”...

余文芳说出了心里憋屈“五百年”的情绪,然后靠在了邱卉微的肩膀上擦拭了下眼角的泪水。

“你的爹爹想必很照顾你吧”!?

“你和爹爹怎么生活的呢”!?

卉微好奇的向余文芳抛了一个现代生活“无感”又“无知”的问题。这个问题反倒让余文芳乐呵了一下,因为从没有对父母表达过所思所想和感情的她(注:没有勇气和信心表达),可以毫不顾忌的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时,觉得是如此的美好!

“我的娘和爹爹,很疼爱我,我和你一样”。

“他们很喜欢看电视,也会带着我一块看,很幸福”...

说着话的余文芳,又笑了...

她跨越了五百年,来到了一块可以辩证和反思自己幸福人生的“伊甸园”。“大越”,这一时刻芳子眼里的所有,都铭记在了她十二岁的年纪里!

“电视...哈哈哈哈哈”,

“你说的好好笑”。

“电...看”

“看电视...”

卉微仿佛被余文芳戳中了笑穴般,哈哈大笑起来。

“电视就是可以看到任何地方的人和事啦”,

“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八十年低啊,二十年代啊都可以”....

余文芳侃侃而谈道。

“这么神奇”!?

“那不就是神仙的法术一般”!?

“随时如愿,需要喊类似“急急如律令”这样的咒语吗”?

卉微兴奋的说道。

“遥控器”,

“遥控器一点就行了”。

....

卉微像是找到了自己所心仪的对象,像是打开了十二年都闭合的“话匣子”。余文芳侃侃而谈,而一旁的邱卉微不停的抛问题。二人拉拉扯扯聊到了晌午。

“我看啊,还是明天一早再出发吧”...

邱睿朝“许彬”笑了笑,拿女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道。

许彬则拿出钱袋,走进驿站的账房付了留宿一晚的钱两。

在安顿好一切后,简单的陋室在一阵“欢声笑语”中迎来了驿馆的第一个黄昏。夜晚即将到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