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乡行 > 24、州中解试

从乡行 24、州中解试

作者:饮水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家里专心读书已经两年,李中明听从了朱夫子的建议,开始准备今年州中举行的解试。此次解试,还有师兄朱旭也和李中明一同参加。

此次解试,李中明只是想试一下这么些年来,自己读书的成果,想通过解试检验一下。再说年龄已经不小了,如果真的在科举上,没有天分。那么,李中明也可以早早另谋生路,以养母亲家门。

所以,近来李中明就在开始准备文书,书写用具和其他考试等物。而且解试需去州中,故而李中明和朱旭需要提前出发,到达州城还得找地方吃饭住宿。这些一系列问题都是要考虑的,也要提前准备。

到了商议好日子,李中明便和朱旭拜别家人,背上书箱,带好随身的物品,坐上了去往州城的马车。“师弟,你之前久在州城,咱们这一行,还需你多费心呀!”,朱旭说道。

“师兄,无需客气。平日里,还是要你我共商才好呀”,李中明谦虚道。

“师弟,你说咱们到了州城是租住院落,还是寄居佛寺,或是学宫附近的客栈?”,朱旭继续发问道。

“师兄,依我之见,我们不要怕花钱,咱们就居住在解试附近的客栈,住店期间,也让客栈主人将每日的饭食也提供了,咱们就闭户用心读书,最好不要出门乱逛。毕竟,解试就要举行,州中定然都是来此应试的学子,到处人来人往的,三教九流和偷鸡摸狗者也会不少,为防意外,咱们还是最好避免外出,以免突生变故,耽误考期。”李中明仔细思索后,说道。

“师弟,你考虑的很周全,应该如此。”,朱旭同意道。

随着马车的摇晃,州城也是来到了眼前。因为是要举行解试,城门口的人流也多了起来。看着拥挤的人群,李中明和朱旭只得下了马车,步行进入城内。

看到街上到处都是叫卖的,店铺里也比往日热闹了几分,摊铺更是比往日多了好多不常见过的新玩意。总之,这花花绿绿的,热热闹闹的景象,使得不常来州城,整日读书的朱旭是看花了眼,就连曾在州城呆过的李中明也是百看不厌。

这热闹的景象并没有使得师兄弟两人放慢了脚步,二人寻了一家离考试地点较近的客栈,与店主人说了二人的要求,店主人也当场答应。要了两间挨着的普通房间,也给老板柜上放了预备的银钱,二人便回去,等着饭食端进房来。

虽然是呆在房内,可还是能够感觉到客栈的来客住宿者是越来越多,闹哄哄的声音隔着房门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可是,李中明并没有在意,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口后,便拿起书继续读起来。

而师兄朱旭也是和李中明一样,一天里,都紧闭着房门,除了读书,余事不管。

到了考试那天,李中明和朱旭早早便出了房门,背着提前准备好的书箱和干粮,二人以着平稳的步伐向着考场走去。

二人虽是出发的很早,可是到达学宫时,发现此时入口早已是人山人海了。从人群中艰难的挤出,二人进了考场的入口,看着把守考场的兵丁和核对文书、身份信息的吏员,李中明和朱旭老老实实的排队等候着。

等到他们时,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递了上去。待人审核完成,拿到了考场内的号牌。不幸的是,二人的位置相距的不近,还是在不同的院落。跟着各自的引路差役,二人也不好多言,只得以目为礼,然后分道而行。

李中明静静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离开场时间还早,先是将里面好好的清扫打理了一遍。然后才将文房用具默默地摆了出来,接着便是小心加水,慢慢研磨,待一番动作下,准备工作已是做的七七八八了。此后,李中明便在位置上静坐养身以待开卷。

解试中进士科一般都是州判官主持,而诸科则是录事参军负责。在解试的这三天里,李中明就要在这考房里度过了。

从点燃的蜡烛挑亮,喝了口携带的温水,大大咬了口携带的干粮,此时有考吏将考题卷子投递了进来。

看到贴着家状的考题卷子,李中明将卷子重头到位仔细检查了一遍,看到无有错漏处,才彻底放了心。

这家状可是考场上的大事,李中明和朱旭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书铺处打家状,故而拿到卷子后,李中明才会那么小心。不然稍有错漏,此次考试便是功亏一篑。

九经科内容众多,要考一百二十道贴书,六十条墨义。这对于李中明来说,时间还是很是紧迫的。实际上,如果是考试的是一本经书上的这么多题,可是涉及九经,就需要好好思量,仔细回忆。不然的话,稍有疏忽,便会张冠李戴,错漏百出,这也是九经考的困难之处。

不然的话,九经本科及第,也不会等同进士甲科第六名,为二等出身。而且九经及第者与进士甲科者一并出身,能够得授将作监丞、大理平事,甚至通判各州。可以说,九经及第者,除了不如同等以上的进士科风光外,其余的待遇是一样不少。

将这些私心杂念全都抛出脑后,此时的李中明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心一意的答写着眼前的试卷。李中明答的很慢,答的不仅仔细,而且小心翼翼。看着试卷上的题目,结合着记忆中的内容,前后比对确定后,才会下笔填写。

这三日里,李中明打算第一日专门填写贴书,后两日猛攻墨义。按照计划,随着蜡烛的燃烧,李中明饿了便吃携带的干粮,渴了便喝口携带的茶水。就这样勉勉强强熬过了白天,到了晚上,因为已经耗费了很大精神,所以李中明将带来的被褥铺好,将蜡烛吹灭,便安安稳稳的休息起来。

休息了一夜,李中明起身,听闻着房外传来的新鲜空气和啾啾鸟鸣,此时,在这片晨曦中,一片宁静。展开昨晚收好的试卷,李中明继续着昨天的书写。

不一会儿,附近的考房也渐渐传来了声响,随着众人,李中明同样使钱,向考差要了一竹筒热水,和着已经凉透的干粮慢慢吞咽着。李中明很快结束完用餐,便继续埋头书写起来。

相比于进士科的抓耳挠腮,诸科考试虽也会愁眉不展,可是此时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具体知道不知道,就看平日里的功夫有没有下透,如有一点马虎,现在就会有一星半点的错漏,那么在评卷的时候,就会错漏一处,真的是容不得一丝马虎。

所以虽然时有世人批评诸科考生只会死记硬背,不如进士科考生眼界广博,深思远大。可是试问对诸经的熟练掌握者,缺了诸科考生也是不可。毕竟,对于经典的传承,诸科生所起的作用更大。

这一日,李中明已经开始书写墨义了。墨义一般最好是按照经书的注疏释义解答,当然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但是对与不对就要看考官的心情了,而以注疏释义解答,则无此担心。

故而,李中明也是尽量按照经书上的注疏回答,所幸,今日遇到的,李中明都有记得,故而均是按照注疏默写了下来。

很快天又黑了下来,李中明中间也再次向考吏买过了两次热水,还买了一碗米汤泡着干粮将晚饭对付了过去。明日还有一日,李中明将试卷收放好,就熄了蜡烛,准备养足了精神,明日最后一博。

一夜安心睡眠,也许是考过两天费了大家很大的心力和精神,甚至能够听到隔壁的阵阵呼噜声。可是,李中明放松下心态,并未受其影响,也慢慢睡了下去。

一顿好睡后,迎来了第二天的黎明。今日是最后一日。李中明先是趁着环境幽静,头脑清醒,先是答了一番题。然后随着大家要了一份汤面,好好吃了个心满意足。然后便是集中精神,继续答题。

剩下的墨义,李中明答的很快,因为今天精神很好,也是因为所剩的试题不多的原因。不管他人答的如何?总之,李中明感觉这几日是尽其所能了。

再次将试卷检查了一遍,便将试卷规整好,将书写用具一一收拾停当,再次向公人要了一份素面。吃完后,李中明便继续和衣而睡,静等第二日考试时间结束。

躺在床上,李中明心想都听人说,历届解试都会出现些奇奇怪怪的乱事,可自己至今还未碰到,而且他对此科的答题也是非常满意,此科未尝不会榜上有名。

想着想着,李中明竟然深深睡了下去,然而在睡梦里,李中明竟然梦到自己好像来到了天宫中,到处云气飘飘,而自己身穿锦袍,腰束玉带,悬挂玉笔,手捧书简,在一座辽阔的藏书室中翻看着。他翻看的很慢,但是很认真。可就要看完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道:“时间就要到了,还有一个时辰,就要清考房了,请各位郎君醒醒。”

这一声使得梦境破碎,李中明也清醒了过来,睁开眼,将考房内的事物再次收拾了一番,就安坐在书桌前等待着。

不久后,便听到了房外传来开锁声,接着便有一名考官进了来,李中明连忙行礼致意,考官点头,然后询问了名姓,核对了李中明的问答,便摆手让他将考卷交上,仔细端详了一番后,便携卷离去了,而李中明也出了考房。

李中明随着人流往学宫外走去,一路上还前后观望着,寻找着师兄朱旭。待出了入口,才发现,师兄早在外面等着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