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乡行 > 22、期满与祝福

从乡行 22、期满与祝福

作者:饮水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了顾府,李中明先是找大管家销了假,然后便开始执勤行事。而顾灵清看到李中明竟然返府了,还询问了他家中的情况。当知道他家中已经大定,顾灵清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什么。

李中明能够从顾灵清简单的动作和话语中,明白顾灵清背后的关心。估计还是担忧李中明怕在家耗费的时间过长,所以提前返府。但当确定,李中明家中确实已经安排妥当,也就放下了心。

接下来,李中明在顾府又恢复了之前的日子。每日里认认真真当差,规规矩矩行事,丝毫不敢松懈,一点也不敢粗心。可以说,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李中明几乎做到了两点一线。

每日里不是跟着顾灵清,侍奉职事,就是在自家的小院里读书习技。从不再掺和府中的琐议散事,老老实实的度过着在这顾府的最后日子。

而在这最后的时间里,顾府也给府中的两位姑娘,定下了婚约。其中给顾雪见定下的还是新城伯府帮忙联络的永安侯府郎君,这也使得近来的顾府众人都喜气洋洋的。

不过实际上,听顾灵清说,顾蕊心对自己的婚约却是极为不满。原来与顾蕊心定下婚约的人家,并不如顾雪见定下的显贵,只是州中的仕宦之家,是州中新到任通判家的嫡幼子。

听说,州通判姓章,也是累世簪缨仕宦,而这位章通判家的郎君更是自幼熟读诗书,极有才名。有一次章郎君应顾灵清所请过府切磋学问的时候,碰巧见到了顾蕊心。谁知这一见,一见倾心,之后有缘又是见过了几次,就这样一来二去,章郎君情根深种,愈陷愈深。

最终,这位章郎君回去后,禀告了章通判告,要与顾蕊心定下婚约。本来,章通判是不怎么同意的。一来,顾蕊心虽然容颜耀眼,才情出众,可是章家却是嫌弃她不是嫡出。而章郎君虽是幼子,不仅是嫡出,而且姿容有态,读书有成,日后挑选比顾蕊心更好的人家是易如反掌的。二来,顾蕊心的容颜太过秀美,章家认为女子太过美艳,易招来是非祸事。三来,章家私下打听过,知道顾蕊心心气高,手段多,恐怕自己的儿子不能驾御,使得家宅不宁。故而,他们是极为不愿意成就这门婚事的。可是他们的这些种种顾虑,却不被章郎君放在心上,依旧苦苦哀求。

最后看到自家儿子心意如此坚决,就是认定了此生唯此一人。再加上顾况在任上的考评优异,将要调任京城,而且还有两家勋贵之亲。

实在拗不过自家儿子,而且在这些其他条件的吸引下,遂满足了章郎君的心意,上门找顾况顾大人提婚订约。而顾况听闻来意后,很是看好章家的清誉和门望,再加上章郎君才华横溢,心中却是极为满意,于是欣然答应。

最后,虽然章郎君如愿了,但是顾蕊心却不怎愿意,甚至还鼓动秦姨娘和她一起向顾况哭闹拒婚,但没能使得顾况更改主意,还将她们训斥了一顿。

可此事的根由还在于顾雪见身上。

原来是这样,嫁入新城伯府后,顾蓉华不仅对外姿容秀美,体态大方,对内更是持家有道,孝敬公婆,还能使得府宅安宁,诸事井井有条。或许家事顺畅,使得新城伯也能更加专心朝事,故而在朝上履受嘉奖,几次与官家太后奏对,都能使得双方满意。总之,她的种种优点,使得京城勋贵人家都认为顾家诗书传家,教女有方,还能福佑家人。

所以,新城伯家的姻亲永安侯家便起了也迎娶一位顾氏女的念头。而这永安侯可非新城伯相比,永安侯世掌西北兵马,虽非世袭,可是侯府的姻亲故旧遍布西北州府,而京中朝堂上不仅是太后官家,还是宰执各位相公都甚为看重永安侯对西北边陲的意见。所以,这永安侯府不仅贵重,而且握有实权。

而顾况自从大女儿来的书信中了解到永安侯想迎娶一位顾家女,可是高兴坏了。本以为能和新城伯府联姻,已是很大的喜事了,而现下永安侯府也要和自己结亲,更是感觉这生女儿甚至比儿子还要有用,虽不能传家,可是护佑家族兴旺却是绰绰有余。后来,经过永安侯府来人暗中精挑细选和多次私下的考核,更是结合这往日里的二位顾家姑娘的行事做派,选中了顾雪见作为侯府媳妇。

这样的结果一经公布,顾蕊心听罢,便极为不满。因为她认为凭着母亲秦氏在顾况这里的宠爱,和平日中顾况对她的偏心,侯府的婚事于她,应是手到擒来。可是最后却是花落顾雪见之手,这怎能不使她生气呢?

可此时,章府来提亲下聘,顾况却痛快答应了下来。试想,一个侯府,一个通判,二者云泥之别,以顾雪见心高气傲的性情,又怎能答应呢。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即便顾况答应了,她又怎能甘心呢?

可是,李中明反而觉得这位章郎君却是极好,在才学上能与顾灵清切磋论道,在感情上,就从他能在倾心一人后,痴心不改,不为外物所动,便可知这位定是个至情之人。而且这样的人,还为人善良,从无富家郎君的不良习气。

总之,通过和这位章郎君的接触,李中明认为章郎君确是一个值得相交的人。而章郎君也极为喜欢和顾灵清及李中明一起探讨学问。虽然李中明专心于九经,不善进士科,可是在顾家这么多年,陪着顾灵清在学堂上,随着展夫子学习,对于进士科诸目也都有了一定的水准。而且李中明深谙九经,在诸目中某些地方更是极为出彩,常有妙句。

后来,章郎君还知道李中明不仅九经极好,而且能弓善剑,还会骑马。不禁佩服李中明多能多艺,还说依照他这样刻苦的劲头,日后定然是个大才。故而,章郎君很是乐于和李中明交好。

这边随着出府日期的临近,李中明也开始和府内与己相善的各人挨个拜访相聚,在互别感情的时候,也祝福着各自的事业。同时,还相互留下了日后联系的住所和方式。在后面,李中明更是组织了几场大宴,挨个感谢诸位的照顾,也是为本不是特别相熟的各位提供个平台,在顾府中加深下感情,日后能够互帮互助。

对于府中顾灵清和顾雪见,李中明也专门进行了感谢。既感谢他们多年来的照顾,也感谢他们在自己困难时伸出的援助之手。最后,李中明更是诚心的祝愿道,祝愿顾灵清能够早日金榜题名,蟾宫折桂;祝愿顾雪见一生顺遂,举案齐眉。

而顾况处,李中明更是提前寻了个他有闲的时间,由顾约陪着,当进入堂内,李中明并没有多言,只是感谢顾府多年来的照顾,更是感谢顾况的栽培,在此离别之际,惟愿顾况身体安乐,早着紫朱。之后,便是躬身行礼,听其训话了。而顾况也没有为难李中明,只是说多谢他多年来的忠心侍奉,勤恳职事,也愿他能继续学业,早有所成。最后还多赏了李中明二十贯钱,以慰辛劳。李中明再次感谢后,就从堂内退出了。

在离府之日,李中明就只是单人提着收拾好的包裹,并没有打扰任何人,也没有让府内众人出府相送,只是静静坐上了顾三哥已经准备好的马车。

当年他来府时,只是一人一身一相赴。而今离府,依旧是一人一身一离别。只不过,身上多了一身纯熟九经,还有一弓一剑。真是,曾经微寒贫乏士,今成能成有为儒。

可是,李中明不知道的是,虽无熟人相送,但是相熟的友人都以各自的方式瞭望着天霄,神望着今天的离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