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凶兵 > 第955章 拖字诀

明末凶兵 第955章 拖字诀

作者:怒江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6: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955章拖字诀

晋北军可不会有什么仁慈之心,痛打落水狗的机会怎么能放过?那些受伤的乌思藏士兵反应不及,立马就被后边的晋北军士兵挥刀砍杀。百夫长们慌忙指挥着乌思藏士兵组建一条防御带。可惜那仓皇建立的盾牌阵哪里挡得住铁滑车的冲锋,一条条口子被撕开,那些赶来的骑兵也没能幸免,战马接触到铁滑车,能安好的又能有几匹?

恢恢....战马的嘶鸣声不绝于耳,整个乌思藏大军乱成了一锅烂粥。塞勒班脸色死白,几欲昏厥,知道汉人酝酿着阴谋诡计,可哪里想得到晋北军的反击会来的如此猛烈,竟让勇士们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此时想要全部撤出去已经没有可能了,塞勒班也是统兵多年的将领了,此时要走,就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才行。

眉头一皱,他严令道,“库鲁查,带着你的人从侧面迂回,给老子把汉人牵回去。”

塞勒班也是够狠,他看得到在晋北军后方有一面大旗,那里一定是督师铁墨呆的地方了。杀铁墨,已经没有可能了,但是冲击后方,晋北军定然要回援中军,也许那样前去冲击后方的库鲁查和他的三千骑兵很可能会全军覆没,可要是能救大部分人,也是值得的。用三千骑兵换七千步卒?

值不值?如果放在平时,一定是不值的,别说七千,就是换两万也得考虑一下才行,骑兵是战略兵种,不是用来拼命的。可现在,步卒就是比骑兵重要,在接下来守卫安多城的战争中,步卒要比骑兵重要太多了,守城靠的是人数,人越多越好。

库鲁查没有多言,拔刀领着部下骑兵朝格桑山高坡冲去,虽然道路崎岖,颠簸不堪,但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必须硬着头皮往上冲。库鲁查也有点小聪明的,他看到晋北军与大军绞杀在一起,便故意避开,上了高坡就往西边跑,沿着高坡脊梁,绕过整个战场,才向着大军后方赶去。库鲁查的大批骑兵行动,周定山不可能不知道,他与耿仲明交代一番,自己分出三千兵马回援中军,不管怎样,督师都不能出事的。

两千多骑兵沿着高坡脊梁扑上来,铁墨暗自点头,塞勒班也不是泛泛之辈啊,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唯一一个扭转战局的方法,也算不容易了。敌人汹涌而来,铁墨并不害怕,他慢慢拔出那把墨色鬼头刀刀,指了指远处的骑兵,傲然道,“陈耀峰,可斩此人?”

“督师放心,末将绝不辱使命!”陈耀峰年纪轻轻,可俨然成了晋北军中举足轻重的猛将,他张弓搭箭,狼烟见如流星飞过,直朝着库鲁查额头钉去,狼烟四起的战场是,杀声震天的环境里,库鲁查能捕捉到这一箭,绝对算是一员猛人了。他往后一样,左手一探,竟硬生生将那支狼牙箭我在了手心,这一下,可真是技惊四座。

陈耀峰的箭术那可是仅次于史森明的猛人,臂力更是无人能挡,可这一箭警备库鲁查硬生生接住了。不过库鲁查并不好受,如果能有选择的话,他一定不会选择握住箭矢了,这一箭又快又狠,力道惊人,手心火辣辣的,虎口发麻。

陈耀峰冷哼一声,当即收起长弓,领着千余名锐锋营士兵迎了上去,一照面,陈耀峰就盯上了库鲁查,刚刚着实栽了面子,必须找回来才行。银枪飞舞,将库鲁查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库鲁查并不弱,可刚刚接那一箭吃了个暗亏,到现在手心还火辣辣的疼呢。

交锋没有一刻钟,周定山的援兵就堵住了后方,这下子库鲁查就慌了,心思一乱被陈耀峰逮住机会,一枪刺死在马背上。锐锋营和周定山带回来的援兵将两千多乌思藏起兵堵起来打,这地方本身就不利于骑兵冲锋,以至于有些乌思藏士兵甚至主动跳下马背当了步卒。不过即使这样,也避免不了被晋北军围剿的命运,这地方是逃也逃不了。

虽然剿灭了库鲁查所部骑兵,但少了周定山的几千兵马,耿仲明那边终究是有点捉襟见肘的,一个不查,就被乌思藏人冲出一条路。逃命中的乌思藏人发挥出了高原子弟特有的优势,那就是耐力足。晋北军虽然经常性的越野跑,可那不是在高原气候下,这种高原气候,哪是短时间能适应的?乌思藏勇士们还有点恍若梦中的感觉呢,之前还嫌汉人跑的跟兔子样,可这才过了多久,逃跑的人换成了自己,而且这逃跑的速度比兔子还兔子。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人要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缝,塞勒班逃的好好地,结果马蹄子才在小石头上,马腿一下子折断,好在塞勒班本事大,否则非被摔成残废不可。没了战马,又不好意思抢士兵的马,硬着头皮跑吧。眼看着就要回到安多城了,却又异变突起,一阵隆隆的马蹄声从西边传来,没多久,一队银甲骑兵在阳光下驰骋而来。看到这股骑兵,塞勒班身子一晃,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这次他连逃跑的心思都没了,面对这股骑兵,疲惫不堪的勇士们怎么逃,越是逃越是被人轻松砍杀。什么情况是骑兵最喜欢的?就是你用两个大脚板在前边跑,我骑着马在后边追。安多城附近多山,偏偏附**坦得很,十几里草原,足够骑兵砍杀一路了。

苍天,汉人的骑兵是如何出现在这里的?为什么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安多城西北,晋北军会飞,那战马还会飞不成?塞勒班哭丧着脸望着安多城方向,他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安多城内的人能反应及时一点,尽快出兵救援,否则真的要葬送在此地了。塞勒班注定是多想了,此时的安多城早已不是乌思藏人的天下了,就在塞勒班领着大军出征后不久,阿杜玛就暗中让人放开了安多城南门。

自己的亲信几千人也悄悄地从南门撤离,就在阿杜玛离开后不久,一支汉人大军突然出现在安多城南部,这支大军由一员上将统领,此人身材魁梧,手持一杆方天画戟,一番砍杀下,有入无人之境,直杀的安多城守兵哭爹喊娘。塞勒班那边还没败,安多城内的守军就先败了,有些人还想逃出安多城给塞勒班报信,提示他往东边逃,最好逃到达木城去。可这些传信的人一出城就被耿仲明所统领的骑兵截杀个一干二净,所以到现在塞勒班还不知道安多城已经易主了呢。

晋北军中,要论骑兵运用,当属耿仲明,至少现在还无人能出其右,就是近两年对骑兵运用突飞猛进的周定山也多有不如。看着塞勒班的疲兵,他嘴角翘起,满是傲然之色。其实早就可以对塞勒班发起攻击的,但耿仲明一直在等,直到乌思藏人希望就在眼前时才杀出来。

人,一旦满怀希望的时候,又彻底绝望,会是什么反应呢,大多数人都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现在的乌思藏人就是如此,他们太累了,连唯一一点希望都破灭了,还怎么打,现在最好就是祈求能够死的痛快一点吧?

这一场杀戮一点都不惨烈,古镇骑兵驰骋而过,无数乌思藏士兵像稻草一样倒下去,就连城主塞勒班也没能幸免,当安多城北部没了活着的乌思藏兵,这一场格桑山恩恩怨怨总算结束了。

耿仲明吩咐士兵们打扫着战场,对耿仲明来说,安多城一战只是他此生微不足道的一战,当年武州城大战,远比这激烈多了。可是对于那些乌思藏人来说,安多城一战,无异于是转折之战,这一战,北部屏障彻底被击垮,接下来,逻些城和匹播城就裸露在晋北军眼前了。

崇祯十一年腊月初六,晋北军再下安多城,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再下安多城,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当年阿月城头,岁岁平安,古老的乌思藏王朝,还能走多远?当安多城陨落,也预示着整个乌思藏王朝将面临一场灾难,那就是能不能继续存活下去,晋北军来势汹汹,绝不会打到安多城就停住脚步的。腊月的乌思藏高原下起了雪,虽然不大,却伴着狂烈的寒风。也是这场大风雪,让乌思藏人赢得了一点喘息之机。晋北军拿下安多城,惊恐不安的并非卓玛一赞一人,说起来,全宁城里的多尔衮可比卓玛一赞惊恐多了。

乌思藏的急报就放在案头上,多尔衮不断揉着太阳穴,想让自己轻松一点,可实际上一点都轻松不起来。哎,本以为乌思藏人能拖住晋北军两三个月的,谁曾想这么快就让晋北军突破了唐古拉山防线,更可笑的是连七天时间都没有,就让人家占了安多城。

多尔衮从来没去过乌思藏,更不知道安多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可是他听长辈们说过,安多城可是逻些城北部最后一道屏障,现在唐古拉天险已经失去,又丢了安多城,以铁墨的性子,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么?多尔衮觉得自己很了解铁墨的,这家伙拿下了安多城,要是不一口气把乌思藏吞了,那绝对不会罢手的。

铁某人能跑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建一座城堡,更能在乌思藏境内修筑城池,要是这姓铁的把安多城和迦马丹萨城重新修葺一下,再讲纳木错关隘加固弄成函谷关那样的雄关,嘿嘿,那乌思藏人以后可就只能窝在乌思藏高原上了,当然也可以向南跟那些天竺人闹腾下,至少是无法再染指中原的花花江山了。

无能的乌思藏人,无能的卓玛一赞,当真是让人失望。接下来铁某人就该攻打逻些城或者达木城了吧,他多尔衮也要打达鲁城,还必须赶在铁某人打下逻些城之前夺取达鲁城才行。南下中原的计划早就有了,不过也没想到达鲁城里的明军竟然如此抗打,城中粮草齐备,城墙坚固,明军守着城不出来,硬攻伤亡实在太大了。当然,造成现在的困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小瞧了那些大明将领。

之前攻打达鲁城暗中留了些暗道,就是为了日后攻城更方便,这些密道大都是在城墙下挖的,距离很短,当时自以为妙计,六个后门给自己,可谁也没想到那大太监杨嗣昌领兵还真有一套,一听说大清国要打达鲁,吩咐一些人沿着城墙搜寻,一找到不妥之处,立马进行加固补救。

说起来杨嗣昌用的法子也挺缺德的,就明目张胆的雇了一群三教九流的闲人,跟他们做了保证,找到一个不妥之处, 赏钱一两。这下子可把一帮子闲人兴奋坏了,这些三教九流的闲汉们平时没事就对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感兴趣,你要是让他们扛着锄头上城墙御敌,那绝对一个比一个坑人,可要是让他们去找密道或者打听下谁家寡妇偷汉子,那绝对厉害得很。

就这样,杨嗣昌利用城内的闲汉,顺利找出了多尔衮之前留下的密道,顺便还多填了几口水井。多尔衮对自己的计策有信心的很,咋想也想不到自己会败在一帮子闲汉身上。现在投机取巧入城是没戏了,可硬攻达鲁城,那损失又不失自己能接受的。

相比较多尔衮,杨嗣昌可就舒心多了,只要自己死守达鲁城,誓死不出门,什么都不用怕。不就是缩头乌龟么,当了又不是一回两回了。杜棱洪这个人唯一的贡献,就是将达鲁城修建的跟铜墙铁壁一般,有这一座坚城,女真人来多少打下去多少。

要是春夏之际还要担心下别的,可现在隆冬时分,河里早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就是想放水淹城也没机会了。所以啊,杨嗣昌一点都不担心,只要这么耗着,谁怕谁?你多尔衮有本事对峙个一年半载的?杨嗣昌太了解大清国的情况了,这两年干旱严重,年底又闹雪灾,女真人缺粮缺的都快跪地上哭姥姥了,就那么点家当能长期对峙下去?在杨嗣昌想来,多尔衮早晚得退!

顶点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