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凶兵 > 第919章 彻底乱套了

明末凶兵 第919章 彻底乱套了

作者:怒江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6: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919章彻底乱套了

“何堂主,你觉得需要担心么?本座既然如此,自然是早有应对,哼哼,估计过不了几天,那铁某人就要乖乖地离开京城,滚到北边去了。只要他不在京城,许多事也少了掣肘,朱紫嫣,必须要为我们所用才行!那铁某人,真以为这般护着郡主,就可以平安无事了么?”

黑袍人语气里有着浓浓的自信,房府算准了铁墨会上当一般。何若龙眉头紧锁,心里无数个问号冒出来,那朱紫嫣精明似鬼,郡主也是聪慧无比。虽说眼下这两个女人好像都跟铁某人关系不怎样,可要她们转过头来对付铁某人,是不是有点扯了?

黑袍人不会跟何若龙解释太多,有些事情不是何若龙等人应该知道的,铁墨,呵呵,争斗了这么多年,也该分出胜负了,只要这次计划成功,铁某人将彻底陷入困局,而弥勒教也会趁势而起。黑袍人说铁墨会离开京城,事情很快就应验了。

十月初一,又是一场秋雨肆虐,萧如雪抚着一张古琴,弹奏着铁墨最喜欢的那曲《阳春白雪》,庭院里气氛静谧,许多人都安静地听着。王婼然本就是曲艺大家,可听了萧如雪的琴艺,还是心生佩服的。静谧优雅的环境里,总是有些大煞风景的人,周定山踏着雨水,匆匆而来,琴声也戛然而止。拱拱手,周定山将一封信递给了铁墨,随后在一旁等候起来。

一开始,铁墨着实没有多想,本以为是平常的边关急报,因为最近晋北军对西伯利亚土著发起清剿,战事没有断绝,所以有急报传来并不奇怪。可是看了几眼,渐渐地眉头就皱了起来,看完信,铁墨脸色发寒,连握信的手也有些颤抖了。海兰珠见铁督师神色不对,起身接过了信,看了两眼后,也是一脸的凝重之色,怎么会这样?不怪铁墨和海兰珠如此凝重,因为就在昨天,新任全宁守备卢梭暴病而亡,副将曹珊亡故。

怎么会这样?卢梭正是春秋鼎盛,怎么会暴病而亡?呵呵,这其中猫腻不少啊。卢梭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应对才行,本来让出赤州,留下粮草辎重,指望杜棱洪牵制住多尔衮,给多尔衮制造点麻烦的,可现在全宁发生剧变,全宁防御必然会发生混乱,以杜棱洪之头脑,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全宁,而去攻大宁么?

几乎没有思索太久,铁墨就有了决断,必须尽快北上才行,要是真让杜棱洪重新夺回全宁,事情可就不妙了。不过在北上之前,必须做好安排才行,因为对京城的局势始终怀有担忧之心。当夜,海兰珠为铁墨收拾着一些必要的衣物,而铁墨也在客厅中召见了几位近臣。

十月初七,就在全宁发生惊变后不久,多尔衮也开始了自己的东征之路,多尔衮很自信,他似乎笃定了杜棱洪一定会打全宁似的,因为如果这个时候杜棱洪还放着全宁不攻,而打大宁,那一定是蠢驴脱成的。而杜棱洪也如多尔衮所想,几乎在多尔衮发兵东进的时候,立刻挥兵赶到全宁,陈兵玉山县外。

十月初七和初八两天,多尔衮以及阿济格以阿敏毒杀大福晋母妃为由,举大旗征伐会宁府,此次共集结兵马不下七万,其中骑兵为主,粮草更是充足。半年来,多尔衮休养生息,暗中与大明皇帝结盟,可是得了不少好处,光是粮草就能耗死阿敏。

听闻自己的兄弟要讨伐自己,阿敏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当即皇太极更是宣布多尔衮为大金国叛徒,人人得而诛之。短短时间内,整个北国风云突变,战云密布,尤其是辽东一带,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因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组织,号称“天香门”,而门主沃勒尔率领门下之人猛攻东京辽阳府,辽阳府守将脱骨阿反应不及,仅仅一夜之间就失了辽阳府南城大部。

乱了,彻底乱了,天香门也就三千余人而已,可造成的破坏力是无法估算的,这就是多尔衮的毒辣之处。多尔衮自小成长与白山黑水间,所以深知辽东子弟怕什么,最怕的就是内部出问题,导致粮草不足,而恰恰辽阳府就是大军的大后方。大金国是号称大金国,可永远不能与大明王朝相比,大明朝经历多少民乱,但底子还在,就因为大明朝农耕发达,粮草绵绵不断。而大金国不行,经不起折腾,后方只要被人折腾一次,就会元气大伤。

其实现在多尔衮所用的法子,与毛文龙建立皮岛根据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多尔衮利用沃勒尔于辽阳府发难,而毛文龙靠着皮岛作战而已。不管是沃勒尔还是毛文龙,他们都无法对女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更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可作用却无法小视的,尤其是后世毛文龙的皮岛根据地,战略价值更是远远高于战术价值。

只要毛文龙的皮岛根据地还在,就可以很好牵制女真人的注意力,但有皮岛大军,女真人就不可能毫无顾忌的南下亦或者西进向南破长城关隘。很多人都质疑皮岛的意义,说毛文龙自始至终都没取得什么骄人战绩,跟土匪一般,就是抢点东西,打不过就跑。

可恰恰,这就是毛文龙的优势所在,皮岛所部根本无需跟女真人硬拼,假设,女真人集结大军南下,或者西进向南破长城关口,毛文龙就可以趁虚而入,对辽东一带造成大规模的破坏。不需要多,只要毛文龙成功折腾一次,所谓的后金国就会元气大伤,甚至会重新陷入困局,要么拼命南下抢粮,要么被大明朝逐步以利诱之进行分化瓦解。

可以说自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明白这一点,所以打毛文龙的皮岛存在一天,女真人就不敢肆无忌惮的南下,可惜,所谓的大英雄袁崇焕死心作祟杀了毛文龙,更为要命的是还解除了毛文龙建立的皮岛根据地。可以说正是大英雄袁崇焕亲自葬送了大明朝的辽东战略优势,致使后来皇太极毫无顾忌的南下破长城关隘。

今日沃勒尔就是后世的毛文龙,他于辽阳府东部暗中积蓄实力,人数不多,但牵制搞破坏完全可以了。而多尔衮呢?他也不是袁崇焕,他看的更为高远,多尔衮自然知道沃勒尔狼子野心,但眼下必须用多尔衮,因为只要沃勒尔能搞乱辽阳府,势必大乱阿敏的整个部署。据多尔衮了解,如今辽东会宁府可用之兵五万左右,只要辽阳府出了乱子,阿敏必须分兵去救辽阳府,如此一来,手上的兵马更少了,要维持辽阳府安宁,至少得调用两万兵马,哼哼,仅靠三万大军,阿敏敢出会宁府百里决战么?

多尔衮算计的非常准,就在辽阳府被破当天,阿敏就紧急征调万余大军,此外各部兵马向东收缩,集中在长春州、宾州等地,拱卫大金国国都会宁府。可以说阿敏这种做法,是眼下最为明确的决断了,毕竟人数不占优势,还跑出去跟多尔衮决战,那不是拱手让出汗王之位么?

由于阿敏主动放弃外围,多尔衮一路畅通无阻,仅用了一日,就打下了大大小小三十二座城池,行军速度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了。不过多尔衮可不敢放松戒备,因为这位兄长最善奇袭,如果让他捕捉到战机,失了主动权,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多尔衮显得很简单,不比忙着跟阿敏决战,但必须占据主导权才行。

各路兵马云集会宁府西部,而杜棱洪也调集三万大军将玉山县围了个水泄不通。如今守卫玉山县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先前临阵倒戈的郭台铭,郭台铭见杜棱洪率兵来攻,差点没吓尿了,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愿意再临阵倒戈一次,可是他太明白杜棱洪的为人了,抵抗一下还有可能活命,可要是投降,杜棱洪定将杀他郭台铭祭奠军旗。

杜棱洪知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攻破玉山县,抵达析津府城下才行,那晋北军不会给他太长时间的,铁某人不是傻子,再知道他杜棱洪不对大宁动手后,就明白该怎么做了。棋子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有用,没用的棋子是不需要存在于棋盘之上的。晋北军能让出赤州,也一定能重新攻打赤州,如今赤州只有一万余人,这些人在凶悍的晋北军面前又能坚守多久?必须要快,敢在晋北军来之前打下析津府,有了全宁城池做为倚仗,就谁也不怕了。

玉山县战况惨烈,远在大名府的铁墨也是神色忧虑,急报已经送来好几件了,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孟小娘子替铁督师揉着太阳穴,还不断安慰着些话,“夫君,莫要着急,出不了大事的。”

哎,孟小娘子还是太天真了,从卢梭的死开始,明显是有人布了一场大局,谁知道对方还有没有后招呢?徐美菱就在一旁等着呢,铁墨思索了下,提笔写了一封急信,“美菱,立刻派人送到敏特手中,命他放弃赤州,改由飞狐一带进入全宁,另尚可喜领骑兵游弋于飞狐与赤州之间,防止赤州兵马潜出城阻拦大军进入全宁!”

铁墨这条军令是有点冒险的,因为要是有什么意外,杜棱洪不打全宁集结重兵向西返回,那这支绕过赤州,经飞狐进入全宁的兵马就有被两面夹击的可能。

不过世上哪有完美无缺的战术兵法,只能随机应变,既然确定杜棱洪已经拼了命要拿下析津府,就不再担心他会返回来了。

军令很快就抵达敏特手中,敏特也是兵法大家,自然明白铁墨的意图,他当即召集部众,命尚可喜领骑兵先行,其余各部放弃围攻赤州,只在赤州东部建立一条防御带,其余两万兵马即刻配合尚可喜的骑兵赶赴全宁,务必在杜棱洪攻破析津府之前与之展开决战。

晋北军迅速做出反应,不在攻打赤州城,这下彻底解放了近四万大军,尤其是尚可喜所部骑兵,往飞狐县一窜,整个战局变得明朗起来,赤州兵马自然不敢擅自出城的,出去打,不是找死么?军报抵达玉山县外围,杜棱洪一听晋北军从飞狐县进行突破,当即吓得冷汗直冒。

杜棱洪领兵多年,会想不到飞狐县的问题么,可是他要是再往飞狐安放重兵,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攻打析津府了,无奈之下,只能赌晋北军会盯着赤州不放。既然赌输了,那就只能拼命了,不能在晋北军突破全宁抵达之前成功, 那就死在这里吧。困局之下,杜棱洪被激出一股血性,他扯掉上身软甲,接过了一把长柄钢刀。

“儿郎们,能不能回到全宁城,就看此战,本汗将与尔等共赴难关”杜棱洪声音高昂,语气诚恳,当他亲自提刀攻城时,那些辽兵也被刺激到了。将奋勇向前,兵则悍不畏死,更何况,杜棱洪还是一个高贵的亲王。

杜棱洪亲自上阵,辽军士气高昂,郭台铭吓得脸色灰白,此时手底下七千多人已经打得只剩下四千多了,再打下去,就变成光杆司令了。郭台铭是个识时务的人,他非常清楚,只要手底下有兵,大明朝就得养着他,要是没了兵,他郭台铭连个屁都不是。想到此处,郭台铭当即下令打开玉山东门,自此逃窜而去,直到永定河一带才停下来。

十月初十,玉山县陷落,杜棱洪率三万多大军奔赴全宁,本来一切还有悬念的,毕竟全宁城高墙厚,就算没有主将坐镇,也能抵挡一番的。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全宁临时守备将军岳寒林下了个愚蠢的命令,他竟然领着近三万大军出城决战,结果可想而知,依靠着高昂的士气,以及精锐飞云骑,全宁守备大军一败涂地,这一战,三万大军被杀的血流成河,鲜血从全宁城下,一直绵延到了永定河河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