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凶兵 > 第1121章 李自成上阵

明末凶兵 第1121章 李自成上阵

作者:怒江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6: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121章李自成上阵

就说铁默,他能走到今天,手中沾染了多少人的血,晋商大家族许多全都毁在了铁默手中。可是,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陆通想到了自己,现在那三个亲兵已经死了,那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呢?恐怕宋大哥功成名就那一天,就是他陆通身死之日吧。天下多得是刘邦那种人,却少有铁默以及李世民这样的雄主。

再看宋乔的时候,陆通已经有了一些心思,只是他很聪明的没有说破。宋乔同样也知道陆通已经看破了一切,但二人都没有说破。或许,以后陆先生再也不会尽心尽力的出谋划策了,但宋乔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走到那条路上去,就回不来了,那三个亲兵如果战死在赤峰口该多好?

宋乔与陆通各怀心思,却又看似亲密,一对复杂的主仆。中条山一战,除了宋乔与陆通逃出生天,余下的人几乎全军覆没,当消息传扬出去,最受打击的当属毕永浩以及李岩了,这两个流寇大将,就像吃了一块臭狗屎一般。

其实他们也知道宋乔的中条山攻略计划,这么大的事,宋乔可以不理孔有德,但不可能不知会流寇大将的,只不过二人就当没看见,进攻中条山,最后要是成了,大家都有好处,败了吃亏的是宋乔,但谁也没想到战事结局会是这样的,宋乔需要败得这么惨么?

全军覆没,那中条山的压力将荡然无存,秦良玉和李养纯的兵马必然会补充到风雷镇以及风陵渡口一线。

毕永浩要比李岩冷静多了,人家晋北军连虎牢关的兵马都调过来了,宋乔要是还不败就没有天理了,不过这败得太惨了,直接造成风陵渡进攻计划延后。接下来该怎么打,毕永浩已经没法做主了,只能发信回江陵。

一日之后,江陵方面得到了毕永浩送回来的急报,不知为何,看到中条山战役的结局后,李自成并不觉得吃惊,或许在铁默身上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奇怪的。

铁默就是铁默,这放弃虎牢关的办法,也只有他做得出来,没有了虎牢关,晋北军还能在什么地方再次掌握到主动权?李自成太了解这个人了,铁默这个人打仗天马行空,看似冒险,但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既然他敢放弃虎牢关,就一定还有后续的计划。

放下急报,李自成依偎在华贵的椅子里,看似慵懒,但一点掩盖不了他的威严,「牛先生,你来看看活阎王的手笔,一出手就弃虎牢关,全歼宋乔所部,当真是鬼才啊。据我所知,此人可不像那种为了中条山就放弃虎牢关的人,看来这黄河天险必须尽快突破了。」

「不错」跟晋北军打交道这么多年,牛金星可以说深知铁默的性子,这个人每做一件事都是一环扣一环,他能放弃虎牢关,就一定能从别的地方另外建一座虎牢关。

以前虎牢关就摆在江陵城外,一目了然,就算虎牢关再强,看得见摸得着,心里总是安全的,可是铁默心中的虎牢关在哪里,却没人能知道。

所以,牛金星跟李自成有着同样的担忧,都对未知的虎牢关怀着忧虑,「必须尽快对风陵渡口用兵才行,只要能在短时间内打下风陵渡,晋北军的精力就没法放到别的地方。而且,拖得越久,战事对我方越不利,现在宋乔溃败,对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辽东方面,沃勒尔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如果后元被灭,辽东兵马一定会驰援中原的,到那时候我们唯一的优势也没有了。」

晋北军的辽东兵团是流寇最忌惮的兵马了,这些兵马多年驻守北地,战火从来没有远离过他们,多年历练下,这些人绝对是晋北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兵马了,虽然赖以成名的晋北骑兵所剩无几,但单纯的步卒也足够扭转中原局势了。

时间变得越来越紧迫,逼着农民军必须尽快动手了。世上很多事情都无法尽善尽美,像宋乔那样,

老想着奇谋制胜的,最终也不会有好处,真以为处处都有捷径可走呢,很多时候靠的还是实力。

「牛先生,李某决定明日启程去风陵渡,我要亲自督战,我们能不能打开局面,就看这一战了,到时候江陵方面的事情,还要请牛先生多多费心了!」

牛金星并没有反对,而是点了点头,李自成确实没有必要再待在江陵了,虎牢关已经无人驻守,轻松可以拿下,没了虎牢关的威胁,江陵安然无恙。相反,风陵渡却非常需要李自成,不管李自成指挥能力怎么样,只要她去了,都会振奋三军士气。

随着中条山战役的结束,流寇想另辟奇径,轻松突破风陵渡防线的愿望再度落空,由于经历了一场大战,再加上流寇要重新控制虎牢关,于是接下来几天倒还算平静。只是天下人谁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平静的越久,积攒的火焰就越炽热。

七月初,骄阳暴晒着大地,黄土皑皑,连绵起伏的晋北,再次进入了最为炎热的季节,虽然如今的晋北还没有后世黄沙满地的场景,可是由于唐朝年间对晋北的过度开发,早已让这片大地变得苍老,好在晋北大运河的开通,让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在这种炎热的季节里,晋北军将士却要在黄河沿岸等待着流寇的进攻。

中条山战役虽然不算完美,但总算断了流寇一支兵马,可惜让那宋乔跑掉了。其实中条山之战第二天铁默就来到了风陵渡,站在风陵渡口,远眺东方,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第一次横渡风陵渡的情景,岁月苍苍,时光仓促,风陵渡还是原来的样子,人心却已经斑驳淋漓。

古老的晋北,千年不断的黄河,波涛汹涌,冲向天空。黄河是苍老的,与长江相比,这里有着更古老的文明,更绵长的血脉。如果说长江是一条经济走廊,那黄河就是一条氏族长河。

华夏文明中大多数家族都起源于黄河,从上古伏羲氏,隋唐的宇文氏与独孤氏,后来家族败落了,但是氏族却从来没有在华夏文明中断绝过,一本族谱,记录了多少生生死死,冬夏春秋。

一直想要整个天下,当怀抱中原,瞭望黄河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需要的并不是天下,而是那份属于内心的宁静。终于懂得了恩师说的话,红尘万丈,功名利禄,来来去去,最后又剩下什么,心不安宁,又有何用?可惜,懂得晚了,有些事一旦做了,就停不下来了,身后站着太多的人,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那些人考虑。

流寇,在大明国土几乎销声匿迹,可当他们重新站出来的时候,竟然如此的惊人。

七月十四,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流寇大军终于有了行动,毕永浩开始率兵强攻风雷镇要塞,虽然风雷镇被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但是风雷镇有着先天性的缺陷,那就是基础太差,风雷镇只是一个小镇子,当初的镇外根本没有围墙,晋北军虽然紧急修建,但修出来的城墙也不过三丈高。

而且最要命的是,风雷镇太小了,根本无法展开兵马,能扑上去的兵马连一半都没有。流寇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仗着兵多将广,对风雷镇外围进行轮番攻击。至七月十五午时,风雷镇东面被打开了一道缺口,随着流寇兵马蜂拥而入,缺口越来越大。

风雷镇战事进行的异常惨烈,当缺口打开后,不知道有多少流寇兵马涌了进来,奥尔格坐镇风雷镇,身上的担子可谓比天还大。此时指挥所一片慌乱的景象,每个人都迈着快速的步子,看上去眉头直皱,不断有消息送来,奥尔格则不断做出应对。

风雷镇对整个风陵渡防守战来说太过重要了,这可是风陵渡前方唯一一块据点了,就算要丢,也必须坚守七日再丢才行,否则,风陵渡一带的防守根本无法准备好,「萧允武,领着你的人从北边撤下来,去东面堵住缺口,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付出多大代价

一定要在今日酉时之前,将叛军赶出去,重新堵住缺口。」

萧允武领了命令匆匆而去,所部四千多兵马从北城撤下来,全速赶赴东面,当萧允武赶到的时候,叛军已经顺着缺口涌入了东城街道,甚至连中心大街都有了叛军的身影。好在萧允武反应够迅速,他让人从两侧散开,慢慢挤压叛军的空间,渐渐地将叛军全部赶到了缺口处。

叛军也知道打开缺口有多不容易,所以誓死守着缺口,双方就在东面缺口前的街道上反复争夺,无数士兵在这条街道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鲜血顺着青石路流淌着,烈日之下,红的让人心痛。

双方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为了保住这道缺口,叛军真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了,萧允武也没捞到好处,所部四千多人打了两个时辰就折损一半,这恐怕是萧允武这辈子打得最惨烈的巷战了。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姚淮云率兵赶到,麾下推着几辆铁滑车,顺着街道碾压了过来,但凡挡在路上的叛军全被铁滑车扫到,叛军根本没想好怎么应对这恼人的铁滑车,被一步步驱赶了出去。

在丢下将近五千尸首后,叛军无奈撤出了缺口,不过晋北军将士也不好受,一天下来,伤亡惨重不说,城防也被破坏的七七八八,要不是后来铁滑车的出现,恐怕已经有更多的叛军涌入城中了。

而且,战后满城的尸体也成了大问题,现在夏日炎炎,不尽快处理尸体,很容易产生疫病的。劳累一天的奥尔格躺在椅子里休息着,半眯着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

在风陵渡指挥所,铁默紧皱着眉头,看上去很是担心,这才第一天,风雷镇就被冲开了一道缺口,照这样下去,风雷镇还能守多久呢?

秦良玉、黑云龙等人全部都在,为了帮铁默缓解压力,王左挂也从宣化府跟到了风陵渡。自从风雷镇一天的战况传回来后,大家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必须想办法才行,否则风雷镇撑不了多久的。

「诸位,虽然风雷镇经过紧急加筑,但底子还是太薄了,这么被动防守下去,恐怕风雷镇是撑不了三天的」王左挂显然是有了新的想法,落座后侃侃而谈,眸子里还透着一股兴奋,「某家倒有个主意,这个办法还是宋乔教的。叛军可以从中条山奔袭黄河防线,我们为什么不能顺着中条山向南,偷袭一下叛军呢?」

王左挂所说的办法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不过方启梁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王先生,此计倒是不错,但我们该进攻什么地方呢?商州距离中条山有些远,函谷关和潼关又是易守难攻,怕是出了中条山,也无法对叛军造成麻烦啊。」

「嗯,确实如此,可我们既然要出中条山,就必须做出相应的配合才行。我们何不主动增兵风雷镇,做出要在风雷镇咬叛军一口的样子,只要我们增兵风雷镇,叛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否则广平孔有德以及卢定芳的兵马,是挡不住我们的。从目前情况看,流寇最有可能的就是从潼关调兵,只要潼关兵马有所调动,赶往风雷镇的话,大云村是必经之路,我们完全可以在大云村设好埋伏,等着叛军送上门来。只要这一仗打得漂亮,必能缓解风雷镇那边的压力。」

王左挂就是王左挂,兵马调动,军事奇谋,脑海中转眼就出,这一条调虎离山,半路埋伏的计谋,看上去简单,可实际上包含了太多东西。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这种计划,必须对局势有着准确的判断,同时要熟悉中条山附近的情况才行,可以说,王左挂之前一定做过充分的准备了。

铁默也从来不是那种只知道被动挨打,不懂主动出击的人,说起来,他更喜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众人稍微商量一下,便同意了王左挂的提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