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少年武宗 > 第五十二章 道士的书法

少年武宗 第五十二章 道士的书法

作者:儽神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4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剩下的四个明劲巅峰跟我一样处于嫁打的层次,我们之间倒是没有动过手,不知道谁高谁下。不过嫁打还不是我所总结的最高层次。”

一个武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武者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对拳术有了自己的理解。只要这种理解切实可行,能把这种理解长期坚持下去,形成方向。这终将成为这些武者的信仰,撑起一个武者的全部。

董广感觉这个道士对于格斗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只要还有他的理解继续深入进步,他以后的功夫绝对会更好。

这是一种感觉,一个人身上的气质。这位道士理解的内容并不复杂,但是就是这么简单不起眼的内容。却很少能有人把它从生活中提炼,总结成自己的经验。

中年道士继续说了下去,杨松祎虽然不是把全部心思放在武术上,但是他的功夫跟董广相近,听着也是津津有味。

“我现在能总结出来的最高层次就是定打!定打是速度和力量高到了一定层次的结果,在攻击之中让对手根本没有机会还手。只能被动的承受你的攻击,想跑都跑不了,就像钉子被钉在地上一样,没办法移动。”

语言中露出一丝向往,中年道士这几年也是不断努力练功,可是自从格斗技击功夫进入了嫁打的层次之后,他的每一步提升都显得很困难,也不知道这一辈子到底有没有机会进入定打的层次。

董广以前看武术书也了解到一些类似的内容,南拳大师黄飞鸿的一生,最高成就应该就算是定打了。

几乎每一次跟人动手交战,对手打不过黄飞鸿,跑都跑不了。黄飞鸿大师之所以当时能成为全广东最年轻的拳师,也是这个原因。

可惜当时国家乱世,科技火炮的威力极大,黄飞鸿见到西方火器之后,回到自己的医馆宝芝林,终生不再与人谈论武术。包括他的儿女,他也没有教他们功夫。这不得不说是当时武术家的悲哀。

少年英雄,最后老来颓废。国家不强大,也只能让这些有一腔报国热血的武林男儿徒呼奈何!

“董广,我很欣赏你,但是你要记住。”中年道士说着,眼睛直盯盯的看着董广,脸上也变得严肃。

“一个武者,只要不是必死的厮杀。就不能放弃。失败了就再来,再败,再重来。直到战胜的一刻,武者之路,在于不屈,在于一颗强大到永远不会被击败的心。”

董广能在之前的屡次被中年道士摔倒打击的过程,继续起身再战。这个中年道士也觉得董广很不错,这么好的苗子不能迷了路。

似乎又是想起来了什么,中年道士一时沉默无语。董广也不敢开口打扰,静静的陪着。

“只要你没有在失败中被失败腐蚀心灵。败中求胜,方才是真正的武者之路!走吧,说了这么长时候,饭也该好了!”

说完闭上眼,道士长舒了一口气。领着董广杨松祎向吃饭的地方走去。

中年道士的话对董广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中午短短的两个小时,他却有着巨大的收获。

游历,战斗,交流。果然是武者功夫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最快的进步方式。

转了个弯,就到了吃饭的地方。饭菜已经被小道士端到了桌子上,饭菜很简单,一小碗米饭,一盘小葱拌豆腐,一盘炒豆芽。

不过对于游历在外的人来说,能吃上一顿热饭,这滋味就已经很美了。

道教有“三不起”的禁忌。即道教徒吃斋、诵经和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作为道士也不得应声而起。

吃斋,即用斋,也就是吃饭或用餐。中国有两句俗语,一是“吃饭大似官”;二是“雷公不打吃饭人”。由此可见当人用餐时,他人是不应去打扰的。

道士斋堂用斋,有三种规矩:一是便堂,二是过堂,三是过大堂。道众斋堂吃饭,名曰“过斋堂”。过斋堂亦是道教宫观的仪范之一。

道士在吃饭时,与世俗人吃饭有很大的区别。如:道士每饭必先供养,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故每饭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是为结“三缘”之举。

北京白云观斋堂门旁有幅对联:“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难消。”由此可知,道士吃斋过程中亦有修心之举。所以,他人不得打扰,吃斋者也不得起身。

所以在供养之后,三个人吃饭也静静的。不发出一点声音,各想着各的心事。董广总结回味了这位中年道士说的话,之后又开始思考自己怎么样提升自己的桩功。

之前回想到完自己练习桩功的步骤之后,开始听中年道士的教导,但是往下具体怎么练习,他却还没有方向。

他的闭目虚步单腿站,已经可以达到三十分钟以上了。甚至可以把闭目虚步单腿站当做是一种休息的方式,来进行练功。这种长进的速度可以快得很。

其实闭上眼是一件很舒服的事,只不过很多人都被外面好看的迷住了眼,总是想再贪玩一会。

一个腿怎么站似乎已经到了瓶颈上了,接下来到底该怎么练习。吃完饭,中年道士也不再管他们,让他们自己该去哪去哪。

不得不说,这个中年道士的处事方式确实让人不太喜欢。可是道士自己活得又很潇洒,没有一丝拘束。

出门前路过一个屋子,董广看到了一副副挂起来的书法,应该是这位中年道士自己所写,不由停滞下来。

杨松祎也停滞下来,他比董广要了解书法。董广只是因为其中的内容而听,他却是被书法中笔走龙蛇的精神所吸引。

“出掌如闪电,起步如龙行;手足一起到,发手如雷惊。”

“遇敌好似火烧身,狭路相逢勇者胜。手似箭,身如弓。消息全在后脚蹬。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

“掌打虚实敌难辨,五行一气发力精。雨打灰尘散,风吹浮云行。”

“发手要快,不快则迟滞;举手要活,不活则不快。打手要跟,不跟则不济;存心要毒,不毒则不准;胆子要正,不正则疑惧。”

“眼要明,心要细,性要慈,面要恶。静如青松,动如山倾,细察敌之来势,转身换步,发中有绝,此打法之要义。”

……

这一点一滴,一字一句。或许都是中年人练拳时候有感而写吧!他的每一个字都笔力雄健,显露出一股浩气

一句一句读完,杨松祎和董广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但是前面还有更多挑战和机遇,他们现在不能停留。该是继续动身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也是人家这位中年道士压根没意思留自己在这过夜,所以他们也不好打扰。

白龙马,西上天,一走就是几万里。如今行路,杨松祎和董广才感觉到路难行,才知道古代西游记唐僧和尚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几十万里的路程,跨越国界的佛经交往,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念信仰,谁能支撑的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