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少年武宗 > 第四十三章 儒家拳

少年武宗 第四十三章 儒家拳

作者:儽神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4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引至门前的时候,那位和杨松祎年龄差不多的人却突然站定,单掌放在胸前,对杨松祎行了一礼!

“道友勿怪,按照规矩,道友需要自己介绍一下。”

“客气,全真教清静派第二十七代俗家弟子,仁字辈,俗名杨松祎,道号伯仁。”杨松祎显然知道这些规矩,也没有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反而向门口这位青年人回了一礼,介绍起自己的身份。

说完一手指向董广的方向,“这位是我的护道人,俗名董广,并非全真教士,只是陪我游历,保护我的安全而已!”

之前在车上,杨松祎就已经把规矩告诉董广,董广听杨松祎介绍完自己,也连忙像模像样的回了个礼。

这个青年人微微避开杨松祎和董广的礼节,“不敢,我是全真教清静派第二十八代守字辈弟子,陪老师在这边居住。身处闹市,不能随意穿着道袍,怕染了珠光宝气,倒是让伯仁师叔笑话了,不知师叔受的是什么戒!”

青年人先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穿道袍,后来表面上又像是在问起自己受的什么戒律,但是杨松祎却知道这一句话的实际内容是在试探他的道法修为。

“至今尚在俗世,未曾正式出家。只算是俗家弟子,所以未曾受戒,倒是守了初真戒之中部分戒条而已!”

只有正式出家的道士和尚才要受戒,杨松祎现在只是俗家弟子,所以他只能说守戒,守戒是自律行为,而受戒则是受天地人神监督的意思。

初真戒是道教入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介等。《初真戒说》里就制定初真的意义说得很详细,目的就是树立道心,弘道立德。初真戒要求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

五戒指: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五戒后来发展成“八戒“。陆修静在《受持八戒》中说:在匠戒之外加:六、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七、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八飞不得耽着,以作倡伎。

而西游记之中的重要人物猪八戒,受的其实就是初真八戒。名字之中暗含佛法与道法之意。

古代道士们认为这些戒律是持身之本,护法之根。如果能遵守这些戒条,就能够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

杨松祎所做的回答也很有意思,既不显得软弱,又不显得强硬。虽然说自己没有正式受戒,但是另一方面又告诉这个年轻道士,自己的道法实际上已经算是入了门户。

“失敬,请师叔与您的护道人先去里面洗漱一下,换身衣服。我去把两位的衣服烘干。”

核实过身份之后,这位年轻人才说了一下,之后把杨松祎董广领到登记处,进行了登记之后,才带到两个客房里面,给他们端了热水,让他们简单洗了脸和手之后,换一身衣服。

道教游方道士在外借宿寺庙或者道观之时,都要把姓名登记,以防止借宿期间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中午天气虽然晴朗了,但是杨松祎董广衣服鞋子被淋湿却没有那么好干。论道之前,换身干净的衣服这是必要的程序。

两个人速度很快,十分钟左右就换好洗漱完毕,中午先在这边吃了饭。吃完饭的时候,那个小道士正好已经把衣服烘干拿了过来。

“我也是清静派弟子,道号成仁,和你同辈,第二十七代。不知道你在哪里修行?”吃完饭闲聊的时候,这个地方的道长就做了自我介绍。

这位成仁道长皮肤黝黑,眼光却炯炯有神。年龄大概在四五十岁左右,周身的筋骨结实,看着好像还练过一身功夫,武艺进境似乎不错。

同辈之中,年长者或道法武艺精深者为尊,不是在同一个师傅门下的话,应该称呼年长者为师兄。

对方受的应该是初真戒全部戒条,杨松祎自然也不能怠慢。

“我在南阳独山祖师宫修行,跟随宏道人师叔已经三年!”口中作答,回答了董广的问题。

“哦,宏道人师叔!”听到这句话,对方才鼓起精神神来,重新打量起来杨松祎和董广。

看来这位宏道人在南阳市全真教的范围内影响不小!

“诶,老弟你有客人来访!”正打量的时候,门外突然一声洪亮的声音传来,紧接着就看见一个身穿中山装,年龄大约在五十岁左右的人踏步而来,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身穿中山装的年轻人,在后面亦步亦趋,紧紧跟随着。

成仁道长赶紧起身,“什么风把老哥吹来了,老哥快来做,我给你介绍一下。”

成仁道长说着就赶紧指挥自己的弟子,去屋子里又拿了张凳子。

“这位是杨松祎,和我同属于全真教清净派仁字辈,道号伯仁。”说着指着杨松祎。

然后他又指向董广,“这位是董广,我师弟杨松祎的护道人!”

接着手又指向那位五十多岁的人,开始向杨松祎和董广介绍

“这位是陈威,儒家心学一脉传承人之一。”面对和成仁道长同辈的人,虽然年轻得很,陈威却也起身朝他们两位拱了拱手。

心学,作为汉族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

因为陈威刚进门时候有些不守儒家的规矩教条,这一点倒是可以理解了。

“诶,你说这位董广老弟是杨松祎的护道人,那他功夫应该不错咯!”拱过手之后,陈威却突然一笑,并不坐下。反而看向董广突然开口。

陈威后面的年轻人也突然盯住董广,目光之中满是火热,似乎想要较量一番。

董广拱了拱手,却不好回答,只能干站着。他没经历过这种阵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好。

“哈哈”陈威看着董广尴尬,突然哈哈一笑,指着后面的人:“这是我弟子宋朝州,他也爱武,既然见面了,不如董广你就指点他几招!”

陈威话刚说完,宋朝州就缓缓从陈威背后站了出来。

“既然如此,那就在两位师兄面前献丑了!”董广没有辈分和道号,但是他身为杨松祎的护道人身份,所以自然是随着杨松祎称呼。

宋朝州是晚辈身份,所以他首先向董广行了一礼。不过儒道之间辈分称呼不同,所以他也不用喊其他。

“董先生,我所学习的拳术是儒家拳,儒家拳特点是灵活多变,以快制胜。手法有:截掌、插掌、挂掌、标掌等;肘法有:屈肘、拼肘等;腿法有:扫腿、弹腿、蹬腿、铲腿等;步法有:马步、弓步、虚步、丁步等。下肢动作灵活,能用迅猛动作击破四面围攻。点到为止!”

出招之前说明自己的武功招式,这是老一代的武者所遵循的规矩。

董广随父亲学拳已经大半年下来,对这个规矩自然知晓。这样做的人,是真正尊重传统武术规矩的人。当下也是点了点头。

“我练习的是兵家连环拳,中间含有劈拳,崩拳、钻拳、炮拳与横拳,但是并非形意的五行连环拳。腿法较少,以蹬为主。点到为止!”

两个人互相说明点到为止,意思就是切磋论手交流,不可以下狠手伤人乃至致命!不过在格斗交手过程之中一点小伤倒是在所难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