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少年武宗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练拳的感悟

少年武宗 第一百八十六章 练拳的感悟

作者:儽神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4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怪不得要靠面壁呢!虫是在地上爬行,一曲一曲。而神龙升降于天地之间,往来于云湖之内。此番以墙壁为大地,我身为龙蛇。若是不懂屈伸之法,便是爬虫。如果能练出屈伸的速度,便是一条小龙。”

古语云:龙者,往来升降于天地之间。生而从云,降而入水。

在当天下午之时,董英广便已经把面壁蹲起功的锻炼方法告诉董广了。董广经过三天的努力,才逐渐了解了这门功夫的一些内容。不过顿悟是顿悟,功夫是功夫。来不得一点偷懒取巧,从没有谁懂了理论就直接成为了高手。不然天下武林世家的弟子,岂非个个都是宗师。

《杨氏太极拳谱》云:杨鉴,字健侯,号镜湖,人呼为三先生,晚年时人呼为老先生,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幼时即从父练功,当时之刻苦情形,一般人皆不能忍受,健侯亦曾欲寻短见,幸被发现,未成悲剧。后武功精绝,其拳刚柔并济,实臻化境。

武功那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杨氏太极拳如今一个轻柔传天下,谁知道杨健侯先生练功练得究竟如何刻苦,如果仅仅是背背知识那么简单,谁会去自寻短见?想把家族传承的知识练到自己的身体上,又哪里会有那么简单?

莫惹是非,莫生是非。莫看是非,自作作者,各行各事,认真做事。无欺余年,无奇我念,我知我心。骂我者骂之,弃我者弃之,观我者观之,信我者信之,从我者练之。本来无我事,何故枉劳劳。这种境界,常人又岂能轻易做到?

“我长期练习拳术打法,对于下蹲的动作太不在乎。突然在格斗之中想要做到突然蹲身,确实会有一些不灵敏,不方便。这门功夫倒是也解决了我拳术格斗中的一个问题!而且面壁贴墙,也练了我的脚跟,和我的腰身脊椎。能帮助我腰板塑形,把我在练习卧虎功之时,腰板的坚硬再多添加几丝韧性。”

兵家拳打法讲究直身而起,几乎没有低蹲的动作。攻防阶段,破攻阶段,破防阶段。也是以打法动作为主,速度固然是能快则快,力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刚猛,劲力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同样的道理,长期练习直身而起的打法动作,在屈伸之间便会多有不方便,或者说是不适应!天底下好处不可能全部都让一个人占了,任何一门功夫,只要有它本身的优点,必定会有相应的缺点。我们评价的标准,不过是要看它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现在正在练习桩功,拳术的下一步练法也是倒练,以退为主。如果在别人猛攻,不断前进,我不断撤退的过程中。我突然性的蹲低身子。应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能直接把对手扛起来摔过去!”

董广已经制定好了自己的锻炼计划,他的桩功目前进入了最为重要的阶段,也就是融入到拳法之中。所以他把桩功放在第一位,而倒练则放在第二位,慢慢磨练,改去自己的劲力。面壁蹲起功放在第三位。这就是他接下来的主要锻炼,如果练累了,便休息一下,看看武学书籍。揣摩一下自己之前的所练。休息好了,就继续练习。

“传统武学,有鼻尖,手尖,脚尖三尖相照的说法。又要求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这样练习,正好能让我的立身中正安舒。”

《形意拳谱》第十四节之中:素有三尖分明的说法,眼尖,手尖,足尖。打人先打顾法,后打空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内实精神外似安逸。行如神龙动如猛虎。起左腿,左腿未落右腿随。起右腿,右腿未落左腿随。

其实董广至今对这几句话不太理解,不过他看了大量的武学书籍,发现很多古拳谱都有提到三尖,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认为这是拳术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仔细想想的话,面壁功确实是在无意之中,把这三尖都练到了。对自己立身中正,好处极多。

早上起床练了一会儿面壁蹲起功,董广转而又开始练习拳术套路。他走的套路动作,仍然是从起势到收势。正练反练都进行。在倒着从收势到起势练习之前,他要先仔细的把自己之前的练法一步步的回顾。温故而知新,这是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武者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巩固自己的境界,打好基础。

从武学的发展史来看,不管是拳术还是器械,都是先有散手后有套路。套路可以说是无学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的高级阶段。

过去的武术界把练套路,称为盘架子。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套路中,将很多格斗技法组成系统的动作。能帮助习练者尽快的掌握各种实用招法。而打法又是从套路动作中脱胎而出,跟散手极为相似。但是相比较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又显得具体了一些。

很多大家都对套路有过描述,如明朝程宗猷《农耕余技.单刀法选》:“以前刀法,招招皆是临敌实用。苟不成路刀势(如果不能成为一路刀法),习演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虽云招招实用,犹恐临敌掣肘。故总列成路刀法一图。而前图诸势,备载其中,又续刀势十二图于后,以供习练者观览。

戚继光也在《拳经》之中写道:套拳为武学初学入艺之门。创编三十二式长拳。

一点点的感受拳术之中的劲力,董广在这段时间,其实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几乎他所有的格斗习惯,都必须要做一个改变。而且他哥哥劝他,在倒练倒打掌握熟练之前,暂时不要和人格斗。不然的话,他可能会运用到以前猛冲猛打的习惯,对他功夫的进步并不是太好。

在正练和反练进行完之后,董广开始琢磨起来倒练的路子。倒练也同样有着两种练法,第一种最为简单,一般人练拳起势都是先开左脚,然后练到收势。这种练法被称为正练,倒练的第一种练法,就是从正练的收势,还原到它的起始动作。可以称为倒正练。

如果董广掌握了倒正练,那么倒练的第二种练法,对他来说,也不会太难。同理,如果一个武者,左脚开步,从起势到收势的动作能够熟练流畅的完成。右脚开步,使用相反的手脚,依然能把同样的动作流畅的做到收势,这样就被称为反练。

就像左脚在前的弓步冲拳是弓步冲拳,右脚在前的弓步冲拳同样也叫做弓步冲拳。两者在武学中的道理是相同的,不过一正一反而已。

而倒练的第二种练法,就是从反练的收势,还原到它的起始动作。而根据这两种练法,习拳者,自然也要掌握相应的两种打法。

收势,虚步勾手亮掌。董广尽量让自己的动作缓慢下来,之前他在练法之中,都是把动作发出来,现在却要把动作都收入自己的怀中。把力量收回来,不发出去,将脚下步子的力量变为搓碾。体会力量从胳膊到达躯干,再到腿上三节层层递进的步骤。脚底无声,轻灵的步子下,力量却变得更加惊人。

这种含而不发的感觉真的让人感觉到别扭,就好像一股力量本来已经到了手里,董广正准备将他打出去,却突然被一个绳子给硬生生拽了回来。董广是在正练之后,开始倒练的。

他的感觉,就像是一股暖意即将从身体出来,身体即将出汗的时候,汗水仿佛又被自己生生给拽了回来。孙禄堂老先生所说的话真的很经典。这种感觉不够酣畅淋漓,是很让人别扭的。

但是他的身体却有着一股暖洋洋的感觉,好像在正练的时候,力量通过蹬脚,扭腰转胯,抖肩出拳,快速的从腿上到达了胳膊上。在倒练的时候,又被自己慢慢的从胳膊上拉回来,作用到自己的躯干上,然后回到了腿上。就仿佛一个完整的循环,运动虽然增多了,但是力量的消耗反而变小了。董广也说不清,这究竟是因为自己的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是这样。他来来回回练了好多遍,正练反练的动作快,劲力刚猛。倒练的动作他还生疏,所以有些慢,劲力也相对比较柔和。

在这种快慢刚柔之间来回体会,他对拳术的理解又一步的增深。不经意间,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每当中午十二点,这就又到了他去三哥的屋子混菜吃的时候了。

身为一个社会主义三好青年,董广时刻谨记着,要常跟亲人联系。多看看自己的亲人,多和自己的亲人说说话。所以当电饭煲之中的米饭煮熟之后,董广毫不犹豫地端起饭碗,就跑到了他三哥所在的屋子。

“三哥,有菜没?来给我整点呗!”咚咚咚!声音刚传过去,董广已经跑到门前,开始轻轻地敲门,木头门上又响起了悦耳的声音。

“三哥啊,你也不忍心看着老弟大老远跑到这里来挨饿吧,练了这么长时候的拳,你也不忍心看着老弟没饭吃吧!”一计不成,一计又生。董广果断的又打起了亲情牌。

这办法果然有效得很,还没等董广喊第二声。英广就无奈的打开了屋门:“进来吧,你个臭小子,你是来坑你三哥的啊。喊那么大声干什么,不一会儿,万一大哥大嫂听到了,就该喊你去吃饭了。到时候我就要被大哥批评了。最近这段时间老实点,知道不,不要打扰大哥大嫂的小生活。那个,另外,晚上来跟我学炒菜!”

英广果然忍无可忍,不过还是和颜悦色的说着。就这样,董广在练功之余,又要多学习一门厨艺了。都是为了生活啊,不过会做饭的男人才是好男人,看我以后怎么抓住赵风亭的胃。董广心里美美的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