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 第三百四十四章密谋大事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第三百四十四章密谋大事

作者:云开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传令,看住那术士,”曹操站在滴水檐前板着脸道:“不可让其离开邺城。”

“诺!”程昱应声,然后突然道:“方才在下见元让将军进城了,想必马上就会前来拜见。”

“元让来之后不用通传,直接让他来见孤,”曹操说着,便转身进入书房。

此前曹操为了要亲征西川,特地把夏侯惇从幽州调回来,准备让夏侯惇跟他一起西征。

可是没想到让管辂给迎头泼了一盆凉水,让他有些犹豫了。

不多时,夏侯惇昂首阔步进到书房,恭恭敬敬的道:“夏侯惇参见魏公。”

“你我兄弟,何须如此客气,还是以兄弟相称即可,快坐,”曹操微笑着指了指座位道,“这一路鞍马劳顿,辛苦了。

一会儿孤置下酒菜,你陪孤喝一碗。”

在众兄弟中,夏侯惇是最正直的一个,也是最穷的一个,所以深得曹操信任与敬重。

一刻钟后,曹操命人置办了菜肴,他二人对饮。

曹操崇尚简朴,所以置办下的菜肴也很简单。

“元让可知道,孤召你回来所为何事?”曹操边饮边道。

夏侯惇道:“在下一路也曾想过,当今天下能让兄长担忧者,唯西川尔。

兄长召小弟回邺城,或许正是要商讨对西川用兵之事吧。”

“正是,孤本意正是让你陪孤一起西征,”曹操点了点头,随即摇头苦笑道:“可是今日被一个术士卜卦,说孤若率军西征,将有性命之忧,一时间孤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兄长向来信奉法家,何时也开始相信术士之言了?”夏侯惇笑道。

“本来孤也是不相信的,奈何那术士卜卦太准了,让人不由的不信,”曹操便把见到管辂之事详细说了一遍,随即又把曹昂丁辰联合写来的报捷文书递到夏侯惇手里。

“方才在卦馆,那术士占卜之后说汉中将有捷报传来,孤当时还不信,谁想到刚刚回来便收到了这份子脩子文报捷文书,你说奇不奇怪?”

夏侯惇听了叙述,也感到诧异异常。

他把文书仔细看了一遍,叹息道:“此次子脩带领一众兄弟进兵汉中,算是把那一帮后辈摔打出来了。

他们不止连战连捷,而且不费一兵一卒便把西川搅得天翻地覆,兄长有此佳儿佳婿,也算后继有人。”

曹操听了夏侯惇的夸赞,心里不由美滋滋的,微笑道:“此战虽以子文为主,但毕竟是他们兄弟齐上阵,让每人都亲历战争,这便是最大收获。

这些后辈都是我曹魏未来中坚,他们将来都要独当一面坐镇一方,所以越早摔打出来越好。”

此时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懋也在西征军中,所以平定汉中的功劳,夏侯懋也要算一份。

而且能随着曹昂出征的,都是曹昂最为信任之人,将来当然会得到重用,所以西征军立功,夏侯惇听了比自己立功还要高兴。

夏侯惇笑问道:“如今天下即将平定,兄长不知何时让子文和节儿大婚?”

曹操笑眯眯的道:“此前订婚时是因为节儿年岁尚小,无法合卺。

如今节儿已到出嫁年龄,子文却连连率军出征,没有时间完婚了。

不过……是该操持,等这次子文回军,就让他们大婚。”

“对了,那术士说兄长能拜相封王,小弟要先行道贺,”夏侯惇举起酒碗道。

曹操早已经拜相,所道贺的乃是封王。

曹操在兄弟面前自然不用装,笑着摆了摆手道:“此术士之卜,未必可信,再说天子岂能轻易违背祖宗盟誓,为孤封王?

且静观其变吧。

只要后辈争气,这都是水到渠成之事,不必强求。”

夏侯惇点了点头,突然拿起那份报捷文书道:“兄长请看,这份文书乃子脩子文联合书写。

其中子脩之言乃是为了报捷,而子文所写,则是提醒提防有居心叵测之人生事。”

“嗯,子文行事总是那么谨慎,此事老夫早有安排,”曹操道:“邺城这边由孤亲自坐镇自不必说,许都那边孤已派王必前去统领羽林军,驻军东华门。”

“王必?”夏侯惇闻言愣了一下道:“非是在下背后议论他人,许都乃天子所在,如今天下又处于多事之秋,那王必嗜酒性宽,恐不堪此职。”

“元让不必过度忧虑,”曹操却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王必是孤当初起兵最为艰难时相随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铁石,足以相当。”

夏侯惇正色道:“兄长,子文见微知著,心思缜密,你可记得他有过无意义之提醒?”

曹操闻言,脸上不由一滞。

回想起这些年来丁辰所说过的话,好像每件事都应验了。

当然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赤壁之前丁辰那一封提醒的信,他没当回事,可是后来事情走向,跟丁辰在信中预言的一般无二。

瘟疫,铁索连舟,火攻,全都应验了。

此时丁辰专门写信回来提醒,让他注意许都邺城有居心叵测之人生事,他又怎可能马虎?

王必忠心自然不必说,但是能力却稍有欠缺,让王必坐镇许都似乎有些草率。

“言之有理,”曹操看着夏侯惇道:“就劳烦元让率领一支军马暂时去往许都坐镇,若无事便罢,若有事可接应王必。”

“诺!”夏侯惇领命,酒都顾不得喝了,放下酒碗,立即率领一支军马启程南下许都。

……

许都,侍中少府耿纪府邸一间密室内,一灯如豆。

耿纪与好友司直韦晃相对而坐。

耿纪率先道:“贤弟可曾听闻,近来邺城荀攸带领众臣连番上书,具言曹操之子率军平定汉中之事,此实乃逼迫陛下为曹操进位王爵。

依在下来看,那曹操早晚必行篡汉之事,我等世食汉禄,深受国恩,宜早做准备。”

这耿纪虽然跟随曹氏久矣,且一直做曹操属官,但他内心却跟荀彧一样,乃是汉室忠臣。

只不过他隐藏的比较深,成功骗取了曹操的信任。

“我亦深知此事,”韦晃叹口气摇头道,“只是那曹操生性多疑,且手下兵强马壮,远在邺城,我等就算心有锄奸之志,却也有心无力。”

“事在人为,”耿纪道:“前些时日在下向曹操上书,为表彰其平定天下之功,让其允许在上元节于许都放花灯,那曹操竟然答允了。”

韦晃惊奇的道:“难道贤兄上书放花灯,是为行大事准备?”

“那是自然,”耿纪绷着脸道:“如今天下虽然即将平定,但国贼未除,陛下未曾重掌权柄,在下哪有心情庆祝?谷

只不过借助放花灯之时,许都百姓涌上街头观灯,我等正好可以借机行事罢了。”

“兄长准备怎么安排,算我一份,我以兄长马首是瞻,”韦晃跃跃欲试道。

耿纪平静的道:“我待到正月十五上元节,先派人设法将羽林军统帅王必以及麾下都尉等灌醉,然后带领府中部曲冲入皇宫,迎天子于五凤楼振臂一呼,则天下万民必然响应,从而聚于天子麾下效力。

我等到时可派人联络西川刘玄德,让其发兵接应。

同时以天子之名,号召各地州县义士招募人手前来许都勤王。

待到积累足够人马,便可发兵邺城,诛杀国贼。

如此基业可定,汉室可兴。”

韦晃想了想问道:“贤兄府中有多少部曲?”

“在下特地招募五百左右死士,皆能征善战之辈,”耿纪凛然道。

韦晃面容忧虑道:“贤兄思虑甚远,我认为可行,可是起步却是比较艰难。

贤兄府中五百部曲,在下府中亦有三百,加起来不过八百人,就算提前灌醉了王必,这八百人又能成何事?

再说那王必虽然好酒,但其毕竟是曹贼心腹,上元节夜晚,如非其亲近之人,如何能让将其灌醉?”

一番话让耿纪也沉默了。

想要扶持天子登上五凤楼夺回最高权力,八百人手的确是少了些。

要知道曹操在许都安排的羽林军就有三千人。

再说王必并非淳于琼那般嗜酒如命,在上元节的夜晚让他喝酒,好像很困难。

可是不灌醉王必以及其麾下都尉,他们那八百部曲更无法跟羽林军交手了。

“所以我才把贤弟找来,共同商议对策,”耿纪眉头紧锁道。

“贤兄勿忧,”韦晃微微一笑,轻声道:“我有亲厚之人,姓金,名祎,乃汉相金日磾之后,其人忠诚显著,名节累叶,素有讨贼之心,更兼与王必甚厚,若得同谋,大事济矣。”

耿纪忧虑道:“其既与王必相交,岂能与我同谋?

我等将一家老小之性命做赌注,若稍有泄露,必为曹贼灭门,万万不可大意。

贤弟明日可将金祎请来,你我试探一下再做决定。”

韦晃也不敢轻易相信人,毕竟这等掉脑袋的大事,谁知道对方心底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点点头道:“贤兄所言甚是,待明日小弟把金祎带来,一试便知。”

第二日。

韦晃果然把金祎带到了耿纪这间密室。

坐定之后,有侍从奉上茶水,并回身关上房门。

韦晃对金祎躬身道:“我等素知贤弟与王长史私交甚厚,故而我二人把贤弟请来有事相求,还请贤弟应允。”

“所为何事,不妨说来听听,”金祎端起茶水平淡的饮了一口。

韦晃道:“如今魏公将进魏王,依在下看其早晚受禅,身登大宝,而王长史即为曹氏旧臣,将来必受重任。

贤弟与王长史交好,自也能受其恩泽,将来还请贤弟在王长史面前予以提携,我等对贤弟感激不尽。”

“住口!”

金祎闻言脸色一变,手中茶碗重重摔在桌案上,茶水顿时溅了出来。

他指着韦晃怒道:“我与你相交,乃以你为汉室臣宰之后,今尔等不思报恩,却欲投效谋反之人,我简直瞎了眼,与你这种人为伍。

告辞!”

说着,站起身袍袖一挥,便要离去。

旁边的耿纪连忙站起来道:“我等也想效忠朝廷,奈何汉室气数已尽,天命如此,不得不为之。”

韦晃拉住金祎的衣袖帮腔道:“所为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等每人都有一家老小养活,谁不想图个合家平安,平步青云?”

“厚颜无耻!厚颜无耻!”金祎气的脸都涨红了,指着眼前韦晃怒吼道:“从今日始,你休要再与我多说一句话,我也不再多见你你一面。”

说着一把扯出韦晃手中衣袖。

韦晃连忙上前将金祎抱住,换了一副笑脸道:“贤弟息怒,贤弟息怒,实在事情重大,出于慎重,不得不以言语相试。”

金祎愣了愣神,这时候耿纪过来,脸色沉重的把所谋划之事原原本本跟金祎说了一遍。

“太好了!”金祎义愤填膺的攥着拳头道:“其实我早有诛贼之心,奈何有心无力,今日能与二位贤兄共谋大事,虽死无憾。”

“呸呸呸,”韦晃道:“还未举事,说什么死不死的。”

金祎连忙笑道:“对对对,我等大事必成,不会死。

想来为了兴复汉室,朋友之谊只能先放于其后了。

到时由我前去向王必献美酒,那王必与我相交多年,必无防备,将其灌醉之后羽林军便称为一盘散沙,再无战力。”

“太好了,”耿纪激动的攥住金祎的手道:“只要羽林军丧失战力,我等大事便成了一半。

到时天子重掌朝政,贤弟乃是首功。”

“此时论功还早了些,”金祎摆了摆手道:“另外我有心腹兄弟二人,可同谋此事。”

耿纪忧虑道:“我等这毕竟担着灭门之祸行此事,贤弟所说心腹可靠不可靠?

是否邀来试探一番。”

“不用,我一说便知,”金祎道:“那二人乃是原太医吉平二子,长名吉邈,字文然,次名吉穆,字思然。

当年曹贼因衣带诏之事大肆屠杀,吉平牵扯其中而殒命,那兄弟二人与曹贼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故而贤兄不用担心。”

耿纪闻言才放下心来,既然是吉平的两个儿子,自然跟他们是一个阵营的。

于是几人商议妥当,准备在正月十五上元夜行大事。

只要控制住王必等羽林军首领,大事可成。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