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忧事,喜事

周瑜气血淤积,吐血昏迷。

程普暂代大都督之职,立即下令撤退。

此时战场上江东军势弱,早已无心恋战,程普一声令下,仅剩的一两千江东军慌忙乘上几艘未曾着火的战船,扯开风帆向濡须口逃去。

如此便把江夏水军孤零零的晾在了那里,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江夏守军仅有五千人,关羽率领一千在守夏口陆上城池,剩余四千水军则由周瑜指挥。

经此一战,江夏军也损伤惨重,仅剩不到千人,江面上的战船也仅余二三十艘。

文聘见此情形,当即亲率荆襄水师向夏口水寨冲了过去。

至于目瞪口呆的江夏守军,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前面已经无军可守,那座曹操当时梦寐以求的夏口水寨,被文聘轻而易举便给拿了下来。

如此荆襄通往长江的入口便彻底被打开了。

此后曹氏水军可以在长江上任意游弋,曹军可以从任何一个地点登陆江东的,天险再也不是江东的天险。

此时在陆地上丁辰见水师大胜,当即率领军马向江夏城冲了过去。

他手下不止有一万铁骑,还有徐晃乐进以及文聘当初所率的陆军,也有一万余人。

这两万大军迅速开到夏口城下,还没来得及叫阵,就见城门慢慢打开。

有个浑身缟素的老者捧着一个托盘,带领两个随从出城,来到丁辰马前躬身施礼道:“老朽乃荆州刺史府长史付谦,特地前来恭迎王师。”

此前刘备为了取得在荆州的合法权益,曾上表天子封刘琦为荆州刺史。

不管天子有没有下诏书,但是刘备始终让刘琦以荆州刺史自居。

如此刘备便以刘琦的名义,顺利接收荆襄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势力。

刘备之所以那么容易拿下长沙,正是因为打着刘琦的旗号,既然都是自己人,所以长沙守将刘磐以及黄忠也没有怎么抵抗。

这时候那长史付谦继续道:“此前我夏口抵抗王师,实乃刘备等人存心不良,刻意挑唆之过,非我百姓之愿也。

如今王师大军至,那关羽率人仓皇而逃,我夏口正可重归朝廷。

此实乃大快人心之事。”

“关羽逃了么?”丁辰坐在马上,淡然问道。

“是的,”付谦点了点头道:“看王师兵强马壮,关羽若率军抵抗,实乃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丁辰心想,这关老爷看来也没有相像中那么傲慢,知道一千人守不住江夏城,还不是提前像兔子一般溜了。

他指着付谦的素衣问道:“不知你作这身打扮,乃是何意?”

付谦叹息道:“实不相瞒,刺史刘使君已于昨夜故去,下官这是为旧主戴孝。”

丁辰这才知道,原来是刘琦死了。

他也没有在意刘琦是不是自封的荆州刺史,随即率领一众手下进入城内,迅速封存府库钱粮,以作军需。

紧接着丁辰便以这夏口城为前哨,汇集水陆两军准备沿江东下,攻取建业的门户——濡须口。

同时,他将此地战报写成文书,回报给曹操……

……

只不过此时曹操却早已不在邺城。

此前曹操用贾诩之策,谎称要讨伐汉中张鲁,欲借道陇西。

此时的陇西实际上是把控在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合称“关中十将”)等十数部军阀手里。

这些军阀在名义上都是归顺曹操的,甚至当年曹氏与袁氏在官渡对峙的时候,袁绍让外甥高干派军攻打屯兵弘农的钟繇,那些陇西军阀还曾出兵帮过忙。

只不过帮忙归帮忙,这些军阀却是切切实实的割据势力,不准任何人染指他们的地盘。

曹操要一统天下,自然不能坐视这种势力存在。

果然曹操要借道的消息传到陇西之后,以关中十将为首的西凉军团立即推举韩遂为大都督,并集结了十万羌、胡、汉人混杂的军队,屯于潼关。

弘农、冯翊多个县邑起兵响应,数万家的关中百姓都从子午谷逃入汉中。

这正是曹操要达到的战略意图,他立即留曹昂镇守邺城,然后亲率大军西征,前去讨伐叛军。

一个月后,曹氏大军经函谷关朔黄河西进,到达潼关。

关中之地自古就有“百二秦关”的说法,既以关中的险要地形,用二万军兵就可以抵抗百万大军的进攻。

如今马超韩遂有十万大军防守潼关,曹操麾下经赤壁战败之后,也不过又重新招募了十数万军兵而已,想要强攻潼关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曹军与西凉联军就在这潼关对峙了起来……

中军大帐里,曹操看着眼前几个心腹文武,冷着脸问道:“如今孤在潼关受阻,进兵不顺,朝中可有人非议嘲笑?”

面前的夏侯渊曹洪以及荀攸程昱等人皆默不作声。

如今曹操随着年龄渐长,脾气也越来越大,而且疑心病越来越重,似乎天底下所有人都在被后非议他一般。

就连夏侯渊曹洪等人都不敢在兄长面前随意说话了。

见众人不言语,曹操点名道:“仲德,你说。”

程昱咳嗽两声,硬着头皮道:“唔,诚如丞相所言,非议倒是有的,有人言……魏公此前首倡义军,迎奉天子,平定暴乱,兴汉安刘,屡战屡胜,但官职却没那么大,还能把大将军之职主动让与袁绍。

可是自从在官渡战败之后,魏公接连战败,于汉室在没有半点功劳,这位子却是越坐越高了……”

“是谁人这样议论,”曹操气的一拍桌案,厉声道:“全都给孤抓起来,夷三族。”

“初时只是市井之间偶尔有人如此议论,如今这论调在许都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程昱沉声道:“甚至还有人将赤壁战败,潼关受阻归结到为魏公对汉室不敬,有传言这是刘氏先祖欲惩罚魏国……”

“可恨!”

曹操气的暴跳如雷,指着程昱道:“给孤去查,只要查实任何人传播这等言论,立即斩杀,绝不姑息。”

其实曹操自从称魏公之后,便在天下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震动。

毕竟大汉养士四百年,无论官僚士绅还是豪族百姓,都对刘氏大汉王朝怀有旧情。

可是曹操做出逾越规制之举,已经逐渐流露出篡汉的野心,如此不止士人集团以及旧官僚集团纷纷抵制,就连豪绅也有不少心怀不满者。

偏偏又在这段时间曹氏集团在场上却屡屡受挫。

先有在赤壁一败涂地,后有南郡差点失守,如今又在潼关用兵不顺,此时不少别有用心之人自然便找到了说辞,将曹氏用兵失利,归结到曹操对汉室的不敬上。

“回魏公,满伯宁已经派人在查了,”程昱恭恭敬敬的道:“只是牵扯之人太多,他许县县衙的牢房已经关不下了。”

“抓住就杀,何须用牢房?”曹操使劲揉着眉心,感觉头痛病又有些加重。

他自从做了魏公之后,似乎天天都是糟心事,没有一件事顺心。

这时候他不由得想起当初称魏公之前,跟女婿在书房里那次谈话。

那时女婿已经提醒过他,只要称公,定然会引来天下士人的反对,可是他当时信心满满,觉得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没有料到的是,这反对竟然来的竟如此强烈,以至于弄得他心交力瘁,满身疲惫,头痛病越来越重。

这个时候,突然有侍从悄悄走进来,拱手道:“禀魏公,邺城来信。”

夏侯渊见曹操揉着额头痛苦的样子,料到从邺城来的信也没什么好事,于是出言道:“兄长,这天色已晚,小弟扶兄长回去歇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是啊魏公,有大公子在,邺城安然无虞,能有什么要事发生?魏公还是好好将养身体要紧。”

其余众人也在出言相劝。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让那侍从把信放在桌案上,索性什么都不管了,先去修养一下心神再说。

突然,他眼睛扫在信封上,惊奇道:“这是子文的来信!”

说着迫不及待的把信打开,眼睛紧紧盯着书信上的文字。

只见他本来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继而笑意逐渐爬到那张苍老的脸上,到最后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手中扬着信,略显得意的道:“子文在赤壁火烧周瑜战船,大破孙刘联军,已经拿下夏口,正在筹备进攻濡须。”

这几句话一出口,众人只觉得中军帐中似乎吹过一阵春风,将所有压抑的气愤一扫而空,整个天空都晴朗了起来。

曹操此时也不觉得头痛了,举着信哈哈大笑道:“孤虽于西北用兵受阻,但孤之女婿在东南却是节节胜利,为孤报了那赤壁一箭之仇。

谁说孤称魏公,我曹氏便打不了胜仗?

谁说他刘氏先祖要惩罚我魏国?

难道孤之女婿胜利,不是我魏国的胜利?”

“恭喜魏公,贺喜魏公,”程昱在旁边赞道:“丁令君于赤壁大胜,足以能堵住天下人之悠悠众口,那些传言也会不攻自破,魏公不用再担忧了。”

夏侯渊笑着接口道:“要说子文用兵,就从来没有让人担心过,没想到他刚刚解了南郡之围,这么快就把周瑜小儿给击败,也着实给我等出了一口恶气。”

曹操指着信笑道:“信中说,据细作探知,周瑜小儿战败之后,气的吐血晕倒,昏迷不醒了。

不是传言他周公瑾气量甚宏么?

依孤看来,也不过如此吧。”

众文武又是一阵大笑。

的确是丁辰这场胜利来的太及时了,正在魏**事上屡屡受挫,遭人非议之时,取得了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而且是以牙还牙的复仇之战,自然令人振奋人心。

这时荀攸在旁边道:“犹记得当初魏公曾言道,丁令君总督荆襄,魏公再无忧矣。

如今丁令君已经在筹谋进攻濡须口,这样看来,大胆设想一下,丁令君将来能拿下江东也并非不可能啊。”

“公达此言有理,”曹操微笑着接口道:“对别人来说,攻取一州一郡难上加难,可是对子文却并非难事。”

现在曹操收到这胜利的消息,头痛病早已不治自愈了。

这些天的糟糕心情也一扫而空。

突然看了一眼桌案,奇道:“咦,还有一封书信?”

众人凝神一看,那封丁辰写来的书信下面果然还有一封。

“是夫人写来的,”曹操纳闷不已的拆开。

丁夫人虽然深得曹操倚重,几乎已经与皇后无异,但是却是个极其恪守妇道之人,从来不干涉曹操的公事。

在曹操的记忆里,他外出行军打仗之时,夫人总是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从来没写过书信,让他为家事而分心。

如今却骤然有书信前来,自然令曹操很是奇怪。

拆开书信扫了一眼,曹操不由发出一阵会心的微笑。

“此孤之家事也,说与诸位得知也无妨,”曹操一边收着书信一边道:“子文妾室甄氏足月诞下一男婴,此虽非丁氏嫡子,却是长子,故而夫人让孤给这婴儿赐名。”

其实曹操已经猜到了夫人的意图。

夫人定是听说他在潼关用兵不顺,并且天下人多有非议,恐怕心有郁结,所以借着新生儿诞生,算是一个小小的喜事,来给他报喜宽心。

却不知此时他已经得到了更大的喜讯,那郁结的心情早已经一扫而空了。

不过曹操依然非常感激夫人的良苦用心,他看向程昱荀攸等人笑道:“尔等都是饱学之士,帮孤想一想,这婴儿该赐以何名?”

“要说学识,我等可不敢在魏公面前班门弄斧,”荀攸微笑着连连摆手,然后道:“不过这个婴儿的父亲,此时正在南方指挥军队作战,魏公是否可以从这方面着想。”

“嗯,”曹操捏着胡须沉思了片刻,自言自语道:“其父正在南方用兵。

那么这婴儿就取名为丁平吧,表字定南。”

“丁平,字定南,平定东南,”荀攸赞道:“好名,好字。”

曹操道:“其父刚刚立下功勋,这赏赐就沿袭到婴儿身上,将这小丁平赐爵关内侯。”

其实婴儿被赐侯爵曹操并非先例,当年大将军卫青两个襁褓中的儿子便被赐了侯爵。

随即曹操又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交给侍从道:“此玉佩乃当年大父赏赐于孤,如今孤便赐予那小丁平做礼物,一并给带回去。”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