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 第二百七十一章丁辰来信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第二百七十一章丁辰来信

作者:云开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甲板之上,曹操已经喝的半醉,听了程昱的话却丝毫不在意,抿嘴笑道:“仲德不必大惊小怪,老夫麾下军兵多为河北之士,骤然来到这河道纵横,空气阴冷的荆襄之地,水土不服也是常理。

要不然,这荆州本土军士怎么不见有人生病?”

“丞相言之有理,”程昱听了微微点头。

此时营中的确有许多军士皮肤溃烂,并伴有发热症状。

但奇怪的是,只有曹操带来的北方军士出现这等病灶,而新归降的荆州军却是一如往常,并没有任何不同。

所以这此发病显然不是上次那样的瘟疫。

曹操归结为水土不服,也能说得通。

此时连曹纯等几员将领也染上了发热之症,只能躺在营帐中静养了。

值得一说的是,这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曹纯这位虎豹骑的首领便以四十岁的年纪暴病而亡,从此虎豹骑便走向了没落,由曹操亲自统领,且屡战屡败。

直到史有所载的最后一任首领司马师死后,这支三国史上曾经纵横天下的顶级劲旅,便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只不过曹操却没有预知后事的能力,此时显然也没有把那些病灶放在眼里。

他意味深长盯着程昱问道:“可还有其他消息?”

“有的,”程昱顿时会意,于是微笑着朗声道:“据斥候来报,丁君侯于东北大破辽东军,活捉公孙康,并已捉拿袁尚与高句丽王高延优。

如今袁尚之人头已经被送往邺城,高句丽也送上降书,彻底归附丞相。”

“嗯!”

曹操脸上浮现出一缕不易察觉的喜色,微微点了点头。

这正是他急于想要知道的消息。

虽然他知道公孙康绝对不是丁辰的对手,但是在没有接到确切战报之前,担心总是难免的。

只是丁辰毕竟是他明面上贬斥的人,他就算心里再是关心,也不能表现出来。

这时候荀攸出言赞道:“丁君侯用兵当真神出鬼没,以微弱之兵竟能平定辽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其他文臣武将也都纷纷符合道:“听说公孙康麾下可是有十万大军,辽东郡又经过他父子两代经营,再加上高句丽人相助,丁君侯是怎么平定的?”

“丁君侯用兵,非常人也。”

“如此,这东北再也无需忧虑了,丞相只需着眼于江东即可。”

……

曹操听着一众文武的议论,心里大为快慰,丁辰做事就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他走到旁边挂的一副大汉疆域的舆图前面。

这张舆图不是普通的舆图,它上面标记着目前不服朝廷号令的割据政权。

曹操从旁边拿起一支毛笔,在东北公孙康的位置画了个大大的叉,把毛笔重重的惯在地下,然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代表他的对手又被铲除了一个。

那舆图上,袁术、袁绍、刘表等地盘的位置上早已打上了叉。

“丞相英明,大汉一统,”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

紧接着甲板上的所有文武全都齐声高喊起来。

“丞相英明,大汉一统!”

“丞相英明,大汉一统!”

……

曹操此时已经有了七八分的酒意,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噤声,然后声音低沉的道:“老夫自起义兵以来,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

如今所未得者,江南也。

今老夫有雄兵数十万,更赖诸公用命,何患大事不成?”

众文武听着曹操慷慨陈词,全都侧耳倾听,甲板上只回荡着江水拍岸以及曹操那沙哑低沉的声音:“老夫这一辈子,今已年过五旬,如得江南,窃有所喜。

昔日乔公与我至契,我知其二女皆有国色,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

我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

众文武听了不由低头莞尔微笑,看来丞相真是喝醉了,竟然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具言抢夺二乔之事。

弄得好像动用几十万大军东征,只是为了抢夺两个美女似的。

酒宴很快就散去,曹昂伺候父亲回营帐休息。

曹操喝了一碗醒酒汤,突然看到桌上竟然放了两只梨子,不由惊奇道:“这个时节竟有此物?”

曹昂答道:“父亲有所不知,这附近有座太和山,大山之内遍布幽谷,其中有一座山谷四季如春,有不谢之花,不败之果,故而也产出了梨子。

儿子已经替父亲验过了,入口甘甜清冽,正好用来解酒。”

曹操拿起一只,咬了一口,果然入口又凉又甜。

他突然没来由的问了一句,“子文离开老夫几年了?”

曹昂想了想道:“自从父亲第一次从河北撤军回许都,留子文守黎阳,距今已近三年矣!”

“已经三年了啊,”曹操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悲凉的道:“回想起当初在谯县老家,老夫带他于尔等共同偷梨,还恍如昨日一般,没想到已经过了三年。

老夫不知道未来还有没有三年可活。”

当初曹操从河北撤军之后,只留下了丁辰守黎阳,作为进攻河北袁氏兄弟的跳板。

只不过后来丁辰经过两年鏖战,没等曹操再行进军,已经扫平了河北四州,驱逐了袁氏兄弟。

后来乌桓乱起,曹操没等到邺城,便已经下令让丁辰率先西征,所以两人又没有见到面,如今又是将近一年过去了。

“父亲可是想子文了?”曹昂见父亲情绪瞬间低落了下来,想来老人到了一定岁数,都盼望着喜欢的儿女在身边吧,就连父亲这等身份,也跟个普通老人无异。

丁辰虽是女婿加内侄儿,但是也与儿子没什么两样,甚至比有些妾生子还要亲近一些。

曹昂试探着道:“既然子文已经平定了东北,要不……就把他招回来吧,想必母亲也很想他,儿子也挺想这个兄弟的。”

“罢了,”曹操摆摆手道:“如若现在把他召回,岂不前功尽弃?

等将来你坐上为父的位置,再行把他召回也是一样的。

反正这一天也无需太久了。”

此时曹昂已经知道了父亲贬斥丁辰的良苦用心,而父亲言中“这一天无需太久”,其意自然是指父亲时日无多了。

“父亲……儿子……”曹昂本是至孝之人,听到这话顿时手足无措,红着眼睛,声音更咽了。

“傻小子,你急什么?”

曹操笑道:“为父又不是立即便死,总得把这天下给你们平定了,留给你们一座完整的江山,无需你们兄弟再去动刀兵。”

说着,转身往床榻上走去,突然又回头道:“派快马把这梨子给子文送些过去,他在东北那苦寒之地,定然吃不上这个。”

“诺!”

曹昂点头应声,然后上前照顾父亲躺下,突然想起一事,道:“父亲,昨日儿子收拾旧物,发现了一封一年前子文写给您的信,当时您让儿子处置,儿便打开看了。

子文在信中说,如若父亲进兵荆襄,须注意三事。

一为军兵或许会水土不服而产生病灶。

二为一定要提防敌军用火攻。

三为切忌铁索连舟。”

“哦?”

曹操闻言顿时坐了起来,他仔细思索了片刻,好像当初刚刚贬斥丁辰的时候,的确是收到过一封从柳城来的信,只不过他当时为了表现愤怒,并没有打开看。

此时曹操瞪大眼睛惊奇的自语道:“子文一年前便已经预知,我营中军士会生病?真奇才也。”

“他还说……不要铁索连舟呢,”曹昂道:“可是父亲如今已经把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若孙刘联军用火攻,我方战船岂不一毁俱毁?”

曹操微微笑道:“这倒不用担心,若用火攻,必须借助风势,如今我屯驻与西北,孙刘屯驻与东南。

而这个时节多为西北风,若敌用火攻,岂不是烧他们自己?

若是十月小春之时,为父早已提备了。”

曹操索性披衣下了床榻,语重心长的教育曹昂道:“子文判断再准确,但他终究是人而非神仙。

他说切忌铁索连舟,岂知老夫这也是无奈之举。

贾文和曾言道,荆州军新降,人心不稳,此事为父岂能不知?

可是攻击夏口,与孙刘作战,全靠水军,若我等从北方带来的军马不能上船,又安知他荆州军有没有二心?

而若要让我军上船,则非铁索连舟不可。”

这帐内只有父子二人,所以曹操许多话自然可以明说。

他铁索连舟正是要让曹军主力上船,以监视威慑新降的荆州兵。

要不然荆州兵临阵倒戈也是有可能的。

此时曹操酒已经渐渐醒了,索性坐在了桌案后面,完全变成一个手把手的教儿子老父亲。

他声音和缓的道:“还记得当初在谯县,老夫见过本地乡绅之后,让子文为你等兄弟讲解的那些话么?”

“记得,”曹昂道:“那是父亲在向天下人表明,父亲代表着大汉天命,同时收取贵族、士族、旧官吏以及百姓之心。”

“没错,”曹操点点头道:“如今那些策略都已见成效,所以老夫率军南下,刘琮在诸般势力裹挟下不占而降。

为父又在襄阳大封侯爵,如此更让天下人相信,老夫的确代表大汉天命,让更多人相信跟着老夫,便能让他们恢复往日荣光。

而江东,只要我军能保持持续威压,其本土势力与荆襄是一样的。”

“父亲是说,江东的豪族也会像荆襄一样投降?”曹昂惊奇的问道。

曹昂可是知道,当初曹氏大军刚刚行进到宛城的时候,荆州各豪族已经纷纷写来书信,表达了与曹氏合作的意向。

而且曹氏大军越逼近襄阳,对方写的信越客气。

曹军在宛城的时候对方称父亲为“曹公”,这是个比较通用的称呼,即使是敌军为了表示自己有涵养,也会称对方为某某公。

曹军走到新野的时候,对方写信过来已经称“曹丞相”,这相当于承认了曹操是大汉丞相。

但是当曹军进驻樊城的时候,再写来的信,有许多都已经称呼为“主公”了。

而宛城到樊城,不过两百来里而已。

从这些称谓上的变化,便能看出那些豪绅们的心态变化。

说到底都是一帮土地主,只要能保全家产即可,没有一个愿意打仗的,管它本州本郡是谁来执政。

想来江东的豪绅也没什么两样。

曹操指了指角落里的一口箱子,微笑道:“自己打开看,你一看便知。”

曹昂依言上前,把那口箱子掀开,只见里面放满了书信。

随手抽开一封,果然是江东豪族准备与曹氏合作的书信。

不过这些信却没有一封是家主所写,信主人大多是家族中某个有地位的大人物。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江东自孙策开始,一直对豪绅们采取血腥镇压的政策,当时不知道杀了多杀人,诸豪族们实在被杀怕了。

虽然孙权继承基业之后,施政开始偏向倚重本土势力,可是谁知道孙权会不会突然变了性,跟其兄长一样,再一次血洗江东?

于是大家都学聪明了,让本族中某个比较有地位的人给曹操写信,即使这信被孙权发现了,还可以推出那人顶罪,甚至安排其流亡,也不至于全族被灭。

曹昂一封封的翻看着那些信,欣喜的道:“看来这江东豪绅也并没有抵抗王师之意,只不过是孙权与麾下淮泗武将在抗拒一统。”

突然曹昂翻到一封信,脸色变得惊奇道:“连黄盖都写来投降信,这是诈降吧?”

“何以见得?”曹操喝了一口茶,淡然考问。

曹昂道:“这江东豪绅为了保全自己利益,写信前来投降还情有可原,可是这黄盖乃是淮泗武人集团一员,正是江东手下铁杆的主战派,他岂能投降?”

“我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曹操道:“那江东淮泗武人也分为两派,一派为当初孙文台手下将领,如程普黄盖等,这些人跟为父当年还有过同袍之谊。

而另一派则以孙策所招募的周瑜鲁肃为首。

这两派人马貌似属于同一势力,但实则貌合神离,矛盾颇多。

如今周瑜为水军大都督,淮泗武人领袖,有许多老将便颇有不服者。

听说这黄盖便因为违反军令,被周瑜当众鞭笞。

作为一个老臣,他心里岂能没有怨气?”

曹昂听着微微点头,经过父亲这么一讲解,好像黄盖想要脱离淮泗武人势力,也能说的通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