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 第二百四十四章 乌延部覆灭

乌延头领搂着怀中的女子大大的喝了一口酒,轻蔑的道:“汉军已被大单于打得龟缩在蓟县不露头,他们还敢出来?”

“这支汉军似乎是从冀州方向来的,并非蓟县的汉军,”乌桓斥候禀报道。

“那还不是一样?”乌延头领扫视了一眼厅堂中的贵族们,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他们刚刚跟着大单于踏顿用两万余人击败了曹仁手下四万大军,故而对汉军的战斗力很是轻视。

而厅堂中被俘获的女子们也全都无动于衷,自从公孙瓒覆灭之后,边郡百姓被乌桓人劫掠已经习惯了,从来没有指望过有汉家军队为他们出头。

“他们来了有多少人马?”乌延头领继续问道。

“大概有两千人,”斥候回答。

“谁去赶紧弄死他们,”乌延头领满不在乎的推出怀中的一个少女道:“回来之后,这个就赏给他。”

作为头领,所抢到的这两名少女自然是最年轻漂亮的,如此赏赐给下属,自然很有吸引力。

那方才用鞭子抽打的贵族青年,站起身笑哈哈的道:“我去,谁也别想跟我抢。”

说着拎着马鞭大踏步走了出去。

“快去快回,等你回来喝酒,”乌延头领随口道。

“这色坯,简直跟牲口一样,早晚都得死在女人肚皮上,”剩余之人在这厅堂里继续调笑着饮酒作乐。

也有人瞅着乌延头领推出来的女子流口水,这赏赐的姑娘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比自己怀里的要美貌的多,的确值得去拼杀一阵。

反正汉军不堪一击,杀了也不费什么事。

过不多时,突然有斥候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禀报道:“不好了,楼康首领被杀,我们的人全军覆没了。”

“什么?”

在场众人听了一片哗然,各自面面相觑。

楼康是他们这些人里最残忍,战斗力也最彪悍的,手下有七八百青壮,算是乌延部里面比较大的部族。

可是出去这才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竟然就全军覆没了,汉军的战斗力有这么强悍?

“都别吹了,滚出去,”乌延头领烦躁的冲着乐师大吼一声,又对厅堂内几个部下道:“这支汉军恐怕非比寻常,准备迎战。”

话音未落,就听轰隆一声,宅院大门被踹了下来。

一员身骑白马的青年将领手持一柄亮银枪率领人马冲杀进来,那正是赵云。

赵云作为当年白马义从的一员,对乌桓人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有切齿之仇。

他一马当先率领陷阵营一阵冲杀,把毫无防备的乌桓人杀的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如果说以前乌桓人眼中汉军是绵羊,可是现在却是倒过来了,在陷阵营的眼中,惊慌失措的乌桓人也是可以任意斩杀的绵羊。

毕竟并州军的战斗力本就远远强于普通汉军,而陷阵营又是并州军里面精锐中的精锐。

眼见汉军任意收割着乌桓人的生命,这庭院里被俘的女子全都惊呆了,她们被乌桓人俘获本已经绝望,万万没想到还真有汉军来救她们。

尤其是汉军的武将身骑白马,这本身就令人仰慕,许多女子都激动地失声痛哭起来,就像见到了亲人一般。

赵云没有跟乌桓军兵恋战,而是纵马直冲向乌延头领。

有两个贵族青年试图前来阻拦,却被赵云接连两枪当场挑死。

乌延头领还没反应过来,赵云锋利的枪尖已经离他咽喉不过一寸。

他做梦也没想到转眼之间死亡会离的如此之近,一时间竟然呆住了。

这场战斗结束的很快,乌延部不过只有两千人,在陷阵营的突然打击之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被杀了大部分,剩下的数百人尽数被俘。

随即丁辰带领的主力军兵也到了,他来到这庭院里。

一个时辰以前还傲气十足的乌延头领此时五花大绑,跪在地下。

旁边是被俘的乌桓军兵,全都垂头丧气,抱头跪地。

而那些被解救的女子则怔怔的看着这位少年,虽然年轻,可是身上却有一种独特的气场,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军兵似乎都很惧怕他。

这时候牛金对着庭院内众人朗声道:“大汉安北将军,平陵亭候丁君侯在此,你们这里谁是领头的?”

此时庭院里除了一众少女之外,还有十几个被抓来的男性。

他们都是被乌桓人抓来,用以胁迫少女们就范的。

有一个头发胡须俱已花白的年长之人,穿着颇为体面,大约是这方城县乡绅之类的角色。

他颤巍巍的上前,眼含热泪对丁辰道:“总算把君侯盼来了……看来朝廷还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边民。

如非君侯搭救,我们恐怕都要被这乌桓人掳走,连牛马都不如。”

他回身对着院里的众男女百姓道:“乡亲们,咱们快给君侯磕头,叩谢君侯救命之恩呐。”

说着带领众人全都呼啦啦跪在丁辰脚下,磕头谢恩,非常虔诚。

在乌桓人眼中,汉家百姓根本就不是人,男人都是牛马,女人都是工具。

若非丁辰率军到来,他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凄惨的下场。

“请起吧,”丁辰搀扶起这些百姓道:“身为大汉军将,抗击外族,保境安民,乃我辈应尽之责,诸位无需客气。”

他话虽这么说,但是一众百姓深受感动,只有在同族军队面前,他们才算是个人。

丁辰手下军兵很快就把被俘的百姓全都解救出来。

百姓们看着乌延部一众人已经被擒获,想起这帮人在这方城县做下的种种恶事,纷纷请愿让丁辰杀这帮牲畜,为他们残害的百姓报仇雪耻。

丁辰也没想放过他们,在聚集的数千百姓面前开行刑大会。

那乌桓人虽然即将被杀,但是个个彪悍无比。

乌延头领更是挺着脖子恶狠狠地威胁道:“你等今天敢杀我们,我们大单于定会率军马杀过来,血洗这方城县为我们报仇,到时你等一个也活不了。

如若现在乖乖把老子放了,老子道会考虑在大单于面前为你等求情……”

话未说完,便被后面的魏延一刀砍了脑袋,鲜血喷出数尺。

后面的军兵也毫不容情,把这些乌桓军兵尽数斩杀。

这帮乌桓军兵每人手上都沾染不少汉家百姓的鲜血,砍头没有一个被冤枉的。

方城的百姓看了虽然血腥,却都感觉大快人心。

自从公孙瓒覆灭之后,已经多少年没有大汉军队为他们撑腰,保护他们了。

所以丁辰率领的军兵进驻方城县,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拥护。

但是也有百姓们对乌延头领临死之前的威胁感到担忧,因为那些威胁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说到底乌延部只是乌桓部落中较小的一支,而真正让袁绍立为大单于的踏顿,手下有数万铁骑,那才是令人生畏的军队。

而且踏顿已经洗劫了幽州数个郡县,抢走了数十万的人口。

如今汉军在这里残杀乌延部虽然是痛快了,可是踏顿前来为乌延部报仇怎么办?

此时方城县的县令早已经吓跑了,只是下面各乡绅维持着地方管理。

在县衙内,丁辰接见了众乡绅代表。

有个乡绅首领战战兢兢的问道:“君侯对我方城县有救命之恩,我等自当肝脑涂地以报,可是老朽斗胆问一句,不知您此次率兵前来,是碰巧路过,还是准备长期驻守?”

“尔等是怕踏顿率军前来报复,是么?”丁辰直接点破道。

“实不相瞒,正是如此,”乡绅首领道:“这方城县是我们世代居住的家,此地离踏顿所屯住的柳城,比君侯所在的许都近的多,将来君侯若撤兵回许都,我等依然要暴露在踏顿的铁蹄之下,过着生不如死,朝不保夕的日子。”

“放心,”丁辰淡然道:“我此次率兵前来,定会一次解决解决踏顿之患,攻破柳城,将乌桓军兵斩尽杀绝,使其再也无法进攻边郡。”

“彻底解决边患,那可真是太好了,”众乡绅听了丁辰的回答无不欢欣鼓舞。

如若真能像丁辰所说的那样,毕其功于一役,他们这些边境百姓将再也不用受乌桓人袭扰。

“君侯做出此等壮举,所立功勋不亚于当年冠军侯横扫匈奴,可谓我们这些边民的再生父母。”

“我们愿意拿出余粮劳军,助君侯马到功成,得胜而归。”

众乡绅满意的退去之后,果真主动凑集了不少粮食送来,以资助军队前去进攻柳城。

甚至有乡绅为为丁辰送来两名年轻貌美的女子,算是酬谢救命之恩。

丁辰的军队在方城县集结,不止夏侯惇麾下军马,连曹仁驻守蓟县的军马,包括黑山军也都调了过来。

如此汇集之后便有四万之众。

只可惜,如今已进入六月,天上像是绝了个口子,接连十数日的瓢泼大雨,让滦河发了大水,把曹军挡在了河西岸,根本无法东进。

丁辰无奈,也只好暂时在方城县屯住。

这一日,突然有个叫田畴的人求见,丁辰等的就是这个人,下令让其进来。

田畴乃是一个隐士,善于击剑,曾做过幽州牧刘虞手下从事,后来刘虞覆灭之后带领亲族到山里隐居。

虽袁绍数次征辟,但他对于袁绍勾结乌桓人袭扰边境百姓深恶痛绝,故而没有接受袁绍的征辟。

如今丁辰率领朝廷军马前来抵抗乌桓入侵,田畴便出动出山帮忙。

“见过君侯,”田畴是个五十多岁的儒雅之人,进到县衙书房,对丁辰躬身施礼道:“听闻君侯欲东击柳城而不得其路,故而在下专程前来相助。”

丁辰苦着脸道:“在下虽奉命抗击乌桓,奈何天公不作美,令滦河之水大涨,先生却又如何助我军到达柳城?”

田畴道:“其实到达柳城除了过滦河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从此向北,攀越徐无山,出卢龙塞经大汉边境进入滦河上谷,行军五百里在平岗转而向东,穿越鲜卑牧地再次进入大汉境内的白狼山脉,如此便绕道柳城以北。

只不过此路崎岖难行,自武帝之时到现在已有两百年无人通行,若君侯欲行此路,老朽愿意作为向导带路。”

“两百年无人通行,先生怎敢确保这条路还能不能走通?”丁辰问道。

其实他当然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上,曹操正是走了这么一条险路,突然出现在乌桓人的身后,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才在白狼山一战击溃了乌桓军队,斩杀踏顿。

“在下也不敢保证这条路能走通,”田畴道:“不过用兵之道,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此路无人通行,踏顿必然也毫无设防,若君侯能率军走通,此战也就赢了大半。

即使实在走不通,君侯不妨再撤回来便是。”

“就依先生之言,”丁辰拍板道。

同时传令下去,将军兵挑选出两万精壮者,由曹仁和夏侯惇各自率领一万,再加上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和陈到率领的丹阳兵组成远征军,秘密向北出征。

剩余的军兵则大张旗鼓的撤退,并在路边留下了牌子,写道: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

以此给乌桓人留下已经撤军的假象。

丁辰跟随这两万余军队秘密北行,首先翻阅了徐无山(也就是盘山)。

田畴就是带领亲族在这座山里隐居,故而道路熟悉的很,并没有费多大力气,但是经过卢龙塞向北之后,便进入了滦河上谷,此地已经出了大汉边境,自从当年汉武帝时期有人走过之外,两百年来已经无人通行。

崇山密林之中已经找不到道路,田畴也是凭着一张早已磨得看不清字迹的古舆图,依稀辨认着开路前行。

如此一来行军便极其缓慢,军队叫苦连天,连曹仁夏侯惇等都流露出犹豫之意。

而且如此行军,后续粮草供应也非常困难,常常面临着粮草供应不上的局面。

这便是考验主将意志的时候。

丁辰知道此路必定可行,所以意志坚定无比,毫不动摇。

可想来当年的曹操可是前途未卜,不知道此去到底是吉是凶,却依然坚定前行,其毅力自非常人可比。

他们在滦河上谷的崇山峻岭之中行军数百里到达白檀,这是鲜卑人的地盘,又向东穿越五百里的荒无人烟的茫茫荒原。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