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上表与疑惑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上表与疑惑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平四年,正月十六。

刘备正式迎娶林氏女。

成亲的过程其实并没有什么波澜,新娘家与新郎家的距离仅一墙之隔而已,送嫁的过程也极为简略。

若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吃席!

为了显摆,刘备将内库中最后两成家底也掏了出来,并扬言要摆下三天的流水席,只为让众人吃好喝好。

试问有谁能拒绝吃席的诱惑呢?

刘备这道命令一下,徐州群臣纷纷表示主公大气,主公666,主公一胎八个儿……

就连一贯黑着脸的田丰,此时也难得拍了一波马屁,让刘备不禁有些飘飘然。

别看户部尚书掌管着整个刘备集团的财政,但终究只是个秩六百石的小官,俸禄少得可怜。田丰又不肯贪墨,日子自然清苦。

所以得知刘备准备摆酒三日后,田丰当即一顿马屁派了过去,却马上带着全家人一起来蹭饭。

只要不从府库里出钱,吃喝这种事情田丰一贯极为热衷,并且临走时还不忘打包一些。

刘备难得大方一次,结果第一天就发现消耗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算,顿时一阵肉疼,当晚洞房也没心情了,反而拉着貂蝉和糜氏一起算账。

可豪言已经放出,自然不能再收回去,于是刘备只得忍痛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彻底把家底花光了。

第四天清晨,他便以回门为借口,跑到林朝家里蹭饭。

而此时,三刘以及孔融带领青州士族上表的风声,也终于传到了徐州。

内府众人皆以为时机已到,是时候表举刘备建国称王了。

可眼下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商议,那就是这本奏表该由谁领头。

如果说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现在就是临门一脚。

将来刘备称王,也是以这份表奏为准。

毕竟是青史留名的大事,不得不慎。

政务堂中,荀谌率先开口道:“某以为,子初乃我徐州文武之首,理应由他带头上表。”

荀彧苦笑道:“话是如此,可以子初如今的官爵,却难以名副其实。”

林朝如今的情况,正符合了位卑权重四个字。身上除了一个安喜侯的爵位,便只剩下了太尉府长史这个秩千石的官职。

莫说与重臣相比,就算是一个比二千石的都尉,也比他林某人官大得多。

如此排序,林朝怕是要被排到五十名开外,且不说林朝本人能不能接受,那些经他举荐之人也不会答应,更不敢排在他前面。

可若是不以官职来排序,又不合礼法,绝对会惹得天下人耻笑。

如此以来,倒成了两难之事。

沮授思虑片刻,起身道:“为今之计,只有请主公给子初升官这一条路了。”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此事还得问过子初。”

崔琰开口笑道。

众人正说话间,林朝却走了进来,刚好听到沮授和崔琰的对话,不禁开口道:“不用,某无需升官。”

田丰不解道:“不升官,你如何排在表奏首位?”

林朝反问道:“谁说某要排在首位了?”

“那子初以为,谁应排在首位?”

荀彧开口问道。

“自然是玄德公之师,如今的兖州刺史,卢公卢子干。”

闻言,众人这才想起来还有卢植的存在。

林朝就算再怎么位极人臣,在表奏中也不可能排在卢植前面。

荀谌开口问道:“那第二位呢?”

“蔡伯喈曾任三公,如今又是学宫祭酒,理当排在第二位。”

“第三位?”

“孔文举乃海内名士,又是青州士族领袖,之前也是他率先表请玄德公称王,排在第三位也是情理之中。”

“第四位?”

众人心道,这下总该轮到你林子初了吧。

“关云长为我徐州武将之首,理应排在第四位。”

听到这句话,众人顿时有意见了。

卢植、蔡邕、孔融排在前面倒是情有可原,可他关羽怎么也能排在你前面!

荀彧苦笑道:“子初,兹事体大,现在可不是谦让的时候。你若不排在前面,我等如何自处?”

“某自然知晓轻重,此事也绝非刻意谦让。”林朝笑道,“直说了吧,关于玄德公称王之事,某根本不打算上表。”

“为何?”

众人皆不解道。

林朝摊手笑道:“因为某打算辞官归乡,试问一个无官无职之人,又如何上表?”

这个消息,可比上表排序令人震惊多了,一时间众皆哗然。

田丰皱着眉头道:“林子初,这个玩笑并不好笑。”

“所以它并不是玩笑。”林朝笑道,“诸位只管继续排序,不用顾虑某的位置。对了,将贾文和的位置也一并去除。”

荀谌不解道:“子初,到底发生了何事,竟能逼得你辞官归乡!”

“之前不是告诉过你们了吗。”

闻言,众人方才想起对付世家之初,林朝就曾提起过辞官之事。

当时还以为是林朝的推托之词,不想数月过后又旧事重提,而且看上去他林子初像是玩真的。

荀彧摇头叹息道:“子初,且不说你有何谋划,你若辞官,主公必不允。”

“事在人为,某早已准备妥当,过几天你们就会知道了。某此来,只是通知你们一声。”

林朝笑了笑,随即转身离去,留下面色怪异的内府众人。

……

贾诩在兖州大肆杀戮的举动,终究还是引起了反弹。不仅是世家,甚至部分百姓也跟着反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动荡。

屠刀堪称锋利之物,但这世间终究有比它更锐利者,那便是人心!

徐州的新政,只是针对世家今后的利益,并没有现在就要将他们赶紧杀绝。

至少他们几十数百年积累的富贵、人脉,以及手中大量的田产土地,林朝并没有进行剪除,世家们也就没有拼死反抗的动力。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可经过贾诩这么一闹,兖州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与其坐等死亡降临在自己头上,倒不如拼死一搏,结局犹未可知。

贾文和,你不想让我们活,那你自己也别想好过!

于是在接下来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贾诩多次遭遇了兖州士族联合发动的刺杀。

若非张辽一直在旁保护,单凭贾诩那堪比林朝的身手,恐怕早已身殒。

面对这波突如其来的刺杀,贾诩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该吃吃,该喝喝,该砍的头也一个没少。

不过紧接着,世家的第二轮报复也随之到来。

眼看刺杀无法成功,世家的第二轮报复就讲究多了,算是真正无解的阳谋。

首先,兖州大小世家联合对外放出消息,顺天府令贾诩草菅人命,毒害无辜,所行令人发指,罪恶更是罄竹难书……

在这份声明里,贾诩其人被彻底妖魔化,堪称是董卓在世。

毕竟这天下可不仅只有刘备一位诸侯,袁术和曹操见刘备在兖州的统治不稳,当即使人散播谣言,趁机对林朝和刘备也进行了一波妖魔化。

至于为什么是林朝?

他贾诩是拿着你林子初的印绶行杀伐之事,不管是不是你的授意,你都难辞其咎。

在袁术和曹操的推波助澜下,本就刚刚归顺,还没有进行深入治理的兖州,顿时变得风声鹤唳。

如果说之前刘备在兖州的统治度勉强达到了70左右,现如今只剩了不到50。

做完这一切之后,兖州世家又潜伏了一段时间,估摸着消息差不多该传到刘备耳中之时,便又联合起来给刘备上了一份奏表。

信中,世家们先是对刘备一番吹捧,称赞他神文圣武,应天合人,堪为数百载未见之明主之类的云云……

但等这番吹捧结束之后,却笔锋一转,说起近日来贾诩在兖州所行之事。

最后他们表示,若太尉不召回贾诩这条疯狗,而任由他在兖州胡作非为,恐兖州日后非太尉所有也。

来信看完之后,刘备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怒。

这群狗东西,居然敢威胁某!

贾文和是何等大才,如何会行此等愚昧短视之举,定是这些人借机反对新政的借口而已。

子初所言不错,这些士族门阀,果然是当今天下最大的祸害!

出兵,出兵,砍死他们!

就在刘备准备所有行动之时,郭嘉却行色匆匆的前来拜见,并且还手中拿着一封校事府的密报。

看完内容后,刘备整个人都疑惑了。

“贾文和他……为何会如此?”

这封密报中,详细记录了贾诩这些日子在兖州的所作所为,同时对兖州现状也如实阐述了一遍,所以刘备才会如此惊讶。

郭嘉苦笑摇头道:“主公,此事嘉也想不通。”

刘备思量片刻,又开口问道:“奉孝,你说是不是校事府的通讯方面……”

哪怕事实摆在眼前,刘备也不相信贾诩会如此不智。

“不,绝无可能!”郭嘉神情肃然道,“主公,嘉敢以性命担保,校事府所传之信息,绝对字字属实!”

校事府主管情报,若这方面出了问题,那刘备可就要变成瞎子聋子了。

刘备赶紧温言安慰道:“此事太过蹊跷,所以某才有此一问,绝无怀疑奉孝御下不严之意,奉孝不必激动。”

“主公,嘉明白您的意思。”

刘备一挥手,示意郭嘉坐下说话,然后又开口道:“但此事却又……还请奉孝帮某参详一番。”

这下可把郭嘉难倒了。

他自问智断无双,却从没看透过贾诩其人,所以一时之间,也不好评价此事。

苦思片刻后,郭嘉才斟酌道:“主公,贾文和绝非短视之辈,此番杀伐,也必事出有因。而且……此番贾文和赶往兖州主持新政,正是子初的意思。他能调动张文远麾下五千大军,也是因为他带了子初的私人印绶。”

“依奉孝之意……贾文和如此行事,皆是出自子初授意?”

刘备说着,却又摇了摇头道:“不,不会……子初虽然有时胡闹,但一贯仁厚,便是对敌人也不肯杀戮过甚,绝不会如此行事。”

“主公英明,嘉亦是如此看法。不过此事着实令人费解,主公何不召子初前来一问究竟。”

刘备思索片刻后,最终却否决了郭嘉的提议,开口道:“昔日创立内府之时,子初曾言君权不可轻用,某对此深以为然。如今兖州之事虽有蹊跷,但终归该由都察院负责,某不好越权行事。”

刘备身为君主,徐州大小事物自然能一言而决,但不代表他可以随意行事。

恰恰相反,越是拥有无上的权力,在使用的时候就得更加谨慎。

贾诩在兖州大开杀戒,就算要追究其责任,也必须由都察院弹劾调查,最后由刑部定罪问责,而不能由刘备本人充当急先锋下场过问。

这种各司其职的潜规则,看似影响了刘备的权力,却也是最稳妥的执政方式。

若你刘备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还要诸多行政机构干什么?

对部下委以重任的同时,却不给予充分的权力与信任,部下又如何为你效力?

郭嘉自然明白刘备的顾虑,便开口笑道:“如此大的事情,内府和都察院这两日也必然得到消息,主公且等他们上奏就是。不过今日无事,嘉打算去子初府上蹭饭,主公可愿同往?”

“哈哈哈,好,同去同去。”

郭嘉不愧为小机灵鬼,三言两语便将事情完美解决。

两人刚要起行,却碰到荀彧与崔琰联袂而至,求见刘备。

见两人如之前的郭嘉一般行色匆匆,而且手中还拿着几分奏报,刘备就知道了二人的目的。

这下去林朝家中蹭饭的人,又要多两个了。

……

林府。

林朝正带着荀采在院中散步。

自怀了身孕之后,荀采便从林家主母变成了林家大熊猫。

处处小心谨慎不说,连日常出行都得最少两名婢女搀扶着,身后更是随时有数位携带药箱的医者随行。

林朝以为如此阵仗着实过了一些,便要求福叔裁撤一些,只留两名婢女贴身侍奉即可。

毕竟华佗和张机就在郯县,有什么事也能随时反应过来。

可林朝的要求还没说到一半,却遭到了福叔的严厉反对:

“夫人腹中,乃是咱们林氏贵子,自然得小心看护。郎君您整日忙于军国大事,此事便是老奴之责。倘因一时疏忽而有不测,老奴万死难辞其咎。

因此郎君方才所言,老奴万万不敢苟同!”

闻言,林朝不禁愣了一愣。

穿越这么多年以来,这还是福叔第一次当面顶撞自己……

见福叔如此坚决,林朝也不好再说什么。

可如此养尊处优,对生产却大为不利,这点医学常识林朝还是有的,所以便每日抽空配荀采一起散步。

两人正走着,就见张郃进来禀报道:“监军,高将军到了。”

“知道了,你先带公义去书房等候,某稍时便到。”

“遵命!”

张郃抱拳而出。

林朝对荀采笑道:“女荀,你且自己活动一番,某还有些要事处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