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八十七章 新式纸张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五百八十七章 新式纸张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朝当然不知道荀彧心中的想法,仍自顾自讲述着自己的计划。

“如今咱们手中算是有四州之地,将来还会更多,所以是时候将内府的职权分化的细致一些了。”

闻言,荀彧皱眉问道:“如何分化?”

林朝喝了口茶,笑着答道:“某以为,不如仿照朝廷的尚书台扩建内府。”

“尚书台?”

“不错,就是尚书台。”林朝点了点头道,“不过也不可完全照搬,还需一些改动。”

说着,林朝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递了过去。

荀彧接过一看,发现上面不仅有文字,还有一些草图,虽然字写得很丑,但简洁明了的画风,使得归属关系一目了然。

在这张图纸上,林朝将内府放置在了首位,下面却设立了五个部门,分管所有的政务。

既然是五个部门,那就免不了每部都要有一位首脑,其中三个部门,便是由现任内府三位成员分别担任。

这套制度,是林朝仿照后世明清时期的官制魔改出来的版本。

好处是职权分明,许多事情流程变得简单的同时,处理效率却能大大增长,不会堆积政务。

当然,机构也免不了变得庞大臃肿起来。

原本若有重要政务,内府四人聚在一起商议,出结果后便上报林朝,林朝若还是难以裁决,便继续上报刘备。

当然,其中上报给自己这一流程,林朝几乎从未动用过这个权力,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内府直接向刘备汇报。

而现在内府扩大,内阁四个成员皆摇身一变,成为各个部门的首脑,手中的权力自然也大了一些。

也就是说,此次扩招内府,其实是招人充入这五个部门,不可能上升到五部首脑的位置。

当然,除了内府扩大之外,其他方面的官制也有所改革。不过林朝先不打算单独透露给荀彧,而是等到公议之时再提出来。

原本东汉朝廷的尚书台,其下有尚书令、尚书仆射,五部尚书,三公曹尚书,以及二千石曹尚书,鱼龙混杂之极,已然成为了各方势力的博弈场。

而林朝此番改革的内府,将这些全部剔除出去,只保留五部,每部暂时设立一位尚书,两位侍郎,其下在设立一些功曹,郎官之类的行政官吏。

这五个部门的名字,林朝也懒得改了,索性直接照搬,以吏部、刑部、礼部、工部、户部并称五部。

至于原本存在的兵部,林朝直接抹除了。

战争用兵乃国之大事,自然不可能由内府这个处理政务的地方来决断。

看完林朝画的草图,荀彧立即就明白了林朝的意思,点了点头道:“如此改制,倒也能上行下效,使政治清明。”

“若是没什么大的问题,便以此扩建内府,至于一些的细枝末节,之后可慢慢增补。”林朝笑道,“不过文若你得注意,此次增添内府是为了周济三州百姓不假,但你选上来的人,也不能全是无才无德之辈。

毕竟以后剔除这些人的时候,还是要留下一些的,不然难免引来流言蜚语,说咱们处置不公。”

林子初,你这时候知道要脸了!

之前在城门口坑某的时候,可没见你思虑如此周全。

“某知道了。”

荀彧答应一声,眼看林朝找甄氏兄弟还有事情商议,不多时便拿着草图起身告辞。

等荀彧离开之后,林朝才把在偏堂的甄氏兄弟叫了过来。

“兄长!”

兄弟二人一拱手,神情极为恭敬。

林朝点了点头,示意兄弟二人入座。

虽说甄俨如今贵为徐州十二从事之一,又兼工商府府丞,但为人素来恭谦有礼,并不以家世背景为傲,甚至严谨治家,不许家人在外招摇,也算是极为本分了。

他深知自己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并非自己有多大的才华,而是胜在跟随刘备的时间较早,又将三位妹妹分别嫁给了林朝兄弟以及赵云。

可以说只要他甄氏不犯谋逆大罪,这辈子荣华富贵是不成问题的。

如此,便不需要折腾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甄俨如此懂事,林朝也没有敲打他的道理,入座之后也只是问了一些工商府中的事情,以及徐州商业方面的开源情况。

面对这些问题,甄俨对答如流,并无丝毫停顿,可见他一直忠心任事,不曾懈怠。

话说了一大堆后,林朝又叮嘱道:“贤弟,如今工商府掌管商业贸易,坊间皆称其为整个徐州最有油水的衙门,你可得把眼睛擦亮一些,免得祸起萧墙。”

林朝自然不怕甄俨贪污,他甄氏虽然说不上富可敌国,但也是如今天下有数的大商。

林朝怕得是甄俨御下不严,导致工商府中出现严重贪污的问题,到时候田丰和崔琰联手咬人,便是林朝也保不住他。

闻言,甄俨马上站了起来,极为严肃的向林朝拱手道:“请兄长放心,小弟虽位卑德薄,却不敢有负主公所托。工商府内,自小弟以下若有贪墨者,小弟愿罢官谢罪!”

“不必如此激动,某不过随口一说而已,且坐下说话。”林朝笑道,“此外,那样东西带来了吗?”

闻言,甄尧赶紧从怀中拿出了一沓纸张,双手递到林朝面前。

甄俨笑道:“兄长发明之纸,经小弟这两年命家中工匠改良,如今已初见成效,请兄长鉴赏!”

林朝接过这一沓纸张,在手中观摩了片刻,又伸手摸了摸质感,脸上便露出了笑容。

早在刚入徐州之时,林朝便把造纸的大略方法教给了甄氏兄弟。

不过林朝对此也是一知半解,只能是提供一个方向,也所幸是有了这个方向,在过往两年的时间里,甄氏工匠一遍遍改良工艺,终于达到了这种程度。

虽说质量比后世生产的纸张还要差上不少,但对于书写方面,已经是够用了。

摸着手中的纸张,林朝又开口问道:“此物产量几何,耗费成本、人力几何?”

甄俨拱手答道:“回兄长,这纸张乃树木竹子制成,所需成本仅人力而已。以百人为例,您手中乃是最上等佳品,日产百张不成问题,至于差一些的,日产千张。”

当然,甄俨所说的百人,是从砍伐树木竹子,直到制作成纸的总过程需耗费的人力,然后再折合成天来换算。

闻言,林朝不禁又点了点头。

方今天下,最不缺的便是人力,最不缺的便是野草树木。

能有如此产量,也就证明能书写的纸以后便不会缺了。

纸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林朝更清楚。

有了这东西作为载体,学术知识才会更方便传播,开民智这项大工程才能事半功倍。只有经历一段时间大规模的开启民智的活动,才会有科举生存的土壤。

届时,知识这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才不会是某些人某些家族的专利,才能更好的照亮后世前进的道路。

而一切,都要从手中这两页薄纸开始。

林朝感叹道:“研发出此物,你二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甄俨连忙谦虚道:“此物乃兄长所创,小弟不过奉命行事,不敢言功!”

“某说你有功,你便是有功,不必多言。”林朝挥手道,“既然有功,便不会亏待你甄氏。待玄德公返回郯县之时,某必然为你二人请功。

此外,某要你们在城外开设一个大的作坊,日夜加急造纸,投入人手越多越好。人不够,便去城外募集流民,向府衙征调徭役来生产,只是工钱方面不能克扣。”

见林朝要动真格的,甄俨当即神情一肃,站起来拱手道:“遵命!”

说完之后,甄俨忽然面带难色道:“只是……该征调多少人手,工钱是否由州府供给,还请兄长示下。”

郯县乃徐州首府,若是征调的人手太多,甄俨担心影响不好。

至于钱财,倒不是甄家缺钱,只是如此重要之物,若是由他甄氏出钱,产出的东西算谁的?

亏点钱倒是小事,只是纸张在甄氏手中,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甚至刘备的不满。

甄俨衡量着自己的小身板,好像压根扛不住这些问题,便想请林朝给个准话。

林朝自然明白甄俨意思,当即便笑道:“此物甚是重要,自然要和盐铁粮食一般收归官营。不过某也不会让你吃亏,此物制造皆由你甄氏出钱,但也由你甄氏开市发卖。

至于利润,你二州府八,如何?”

闻言,甄俨马上笑道:“多谢兄长!”

利润不利润的无所谓,主要是想靠上州府的名义,这样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事不宜迟,稍时某便手书一封,你拿着去内府上报给文若,请他拟定一个章程,如此也名正言顺一些。”

“遵命!”

甄俨再度拱手道。

……

等甄氏兄弟离开后,林朝又在厅堂中等了好一会,才终于等到了四位妻妾的盛装出场。

虽说盛装出场,不过今日毕竟是去拜见郑玄这个长辈,四女也很收敛的选了些颜色比较清雅的衣衫。

要说最高兴的,还要数荀采。

毕竟林朝父母双亡,称得上长辈的就只有郑玄一人而已,林朝今日登门拜访恩师肯带着她,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对她的重视。

林朝望着院中甄氏兄弟带来的满满两大车礼物,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

“此番也算得上是借花献佛了。”

林朝轻声自语道,随即吩咐福叔将这两车礼物去掉一车半,只留半车当做带给郑玄的礼物。

府门大开,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走了出去。

郯县作为徐州治所,本来占地面就不小,可随着这两年不断的发展,城中居民日益增多,所以城池又经过几次小规模的扩建。

昔日郑玄所居住的城外,已经快变成了城墙脚下。

对此郑老头自然有些不满,认为来往进出城门的吵闹声,已经让自己无法静心钻研学问,遂又搬家到了更远的地方。

半载未见,如今林朝再度登门拜访,却还是没发现郑玄的身影。

林朝询问郑老头唯一的儿子郑益恩得知,郑老头近来静极思动,又跑到河边钓鱼去了。

见不到正主,晚上可就没人管饭了,于是林朝便让家仆前面带路,一路去寻找郑玄。

只是到了河边时,却发现岸上坐在三个人。

除了许久未见的老师郑玄之外,卢植竟然也在此处,此时倆老头又在手谈。

而在旁侍候,帮两人端茶倒酒之人,正是师兄崔琰。

这一幕,像极了林朝当年在京师洛阳初见二人时的一幕。

一念及此,林朝不禁停住了脚步,目光中泛着怀念之色。

荀采见林朝停步,不禁好奇道:“子初,为何不走了?”

“额……走,前去拜见老师与卢公。”

说着,林朝大踏步走了过去,等到了三人身后时,才极为庄重的行了一个大礼,口中朗声道:“拜见老师!”

身后四女也一同行礼。

本来郑玄正在思索眼前的棋局走向,听到林朝的声音,差点被吓了一跳。

待看到来人是林朝时,这才露出了笑容。

“子初回来了!”

半载未见,郑老头还是如之前一般,只是他张口大笑的时候,林朝明显看到看到郑玄口中,好像又少了一颗牙齿。

林朝走上前,又对卢植和崔琰施了一礼。

崔琰微微点了点头,随后继续烹茶。

倒是卢植的反应有点过激,不仅笑得洪亮,起身的动作更是无比夸张,以至于连棋盘上的棋子都弄乱了。

卢植拍着林朝的肩膀笑道:“子初,某听闻你布下大局,直接把袁本初给坑死了,不知是真是假!”

闻言,林朝有些哭笑不得。

事儿的确是这么个事儿,只是卢老头你的形容……怎么听都像是在骂我。

旁边郑玄却幽幽道:“师弟,悔棋可不是君子所为啊!”

“什么悔棋,师兄你休要冤某。”卢植马上反驳道,“某不过是许久不见子初,一时有些兴奋,不小心弄乱了棋盘而已。师兄若是不服,咱们大可再来一局!”

闻言,郑玄差点被气笑了。

再来一局?

这不还是悔棋吗!

“师弟,你好歹饱读诗书,也曾率兵剿乱平叛。如今虽年过五旬,竟还是如当年一般不要面皮,着实令为兄大为惊叹!”

卢植闻言,顿时冷笑道:“师兄你可不要乱说,某如今还是兖州刺史,你如此诽谤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郑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