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八十三章 郭嘉的障眼法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五百八十三章 郭嘉的障眼法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管亥最终还是死了,死得悄无声息,甚至是毫无波澜。

于吉和左慈修道数十载,对于养生炼丹自然有着极强的造诣,但技击之术也没落下,毕竟想要行走在这样一个乱世,手下没点真功夫简直寸步难行。

二人修炼的当然不是阵战厮杀之术,而是一种近身短兵相接的剑术,有点类似于古时刺客常用的杀人术。

一击得手,远遁千里!

倘若披挂上马,使用长兵器对战,以左慈和于吉的水准想要击杀管亥,自然得废一番功夫。

但此时的管亥早已脱下战甲,而军帐中也没有长兵器施展的空间,自然三两下便被左慈用剑刺伤,继而被于吉手起剑落,割下了首级。

从于吉突袭斩杀门口的守卫开始,再到入账击杀管亥,整个过程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极为干净利落。

甚至管亥都没能发出大的声响,仅仅两声呼救而已。

等亲卫赶到的时候,帐中便只剩下了一具无头尸首,而始作俑者于吉和左慈,早已在混乱中与黄巾军士卒融为一体,最终又在混乱中潜行逃匿。

二人离开之后,打探到刘备所在的地方之后,便于第二日抵达了高密县。

在将管亥的首级进献给刘备之后,二人拒绝了刘备的封赏,并当场辞行而去。

管亥的死,对平定青州自然有着众大的意义。而刘备也没有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当场决定亲自上阵,率臧霸、尹礼、吴敦等人统军东进,进攻剩余的黄巾残部。

只是临行之前,郭嘉却正好生了一场大病,因此并没有随军出征。

可等刘备率军出征后的第二天,郭嘉的病却不药而愈,甚至当场提着一壶酒去登门拜访孔融。

对于郭嘉的到来,孔融其实是一脸懵逼的。但眼下郭嘉明显是刘备手下的头号宠臣,孔融还是依礼接待了郭嘉。

两人客套一番之后,郭嘉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文举公,方今天下动乱,有志之士无不思得明君圣主,以匡扶社稷,安定天下。前有国贼董卓霍乱朝纲,欺凌幼主,擅行废立之事。后有袁绍擅杀州牧,结党营私,欲使社稷倾危,为祸天下。

值此危难之际,我主起于寒微,却先后剿乱平叛,辗转四战,志在匡汉兴国,虽百死而不悔。后值先帝驾崩,我主镇守一方,保境安民,又力战董贼,讨灭袁绍。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如此忠直之臣,足可为大汉柱石,文举公以为如何?”

郭嘉这番话马屁的意味虽然浓了一些,但终究是实话,也是刘备所作所为的真实写照,所以孔融倒是没有出言反驳。

相反,孔融虽然性情狂傲,却并不傻。

从郭嘉一开口开始,他就在思索郭嘉的来意,等郭嘉说完之后,孔融心中便已有了计较。

郭奉孝如此言语,应该是想让某替他刘玄德请功。

不过这也是应有之意,自古忠臣立功,天子理当重恩厚赏以安其心,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想着,孔融便开口道:“奉孝所言,某深以为然。太尉功高劳苦,为世之楷模,自当列土封疆。某虽不才,倒也有些人望,愿联名上表为太尉请功。”

这时代的人讲究含蓄,有些事情不能太**裸。

就如请功这种事,若刘备目前官爵不高,权位不重,自然可以将功劳上报朝廷,再由天子封赏。

但此事难就难在刘备如今已是食邑过千户的列侯,官位也是秩万石的三公之首。在他的上面,严格来说便只有大将军这一个官职,或是那不长设的太傅一职。

这种时候再立下大功,上报朝廷的时候,便得有一些名满天下且在朝的名士为其请功,如此方能显得刘备甚得人望,居高位也是众望所归。

以孔融如今的名声、官职,恰好刚刚能达到名满天下的及格线。

而最重要的是,孔融的人脉也很广,毕竟孔氏身为孔子后裔,七世祖孔霸又曾是汉元帝的老师,拜太师之位,自从孔氏跻身高位,不仅是圣人之后,又成为了世家高门。

传到孔融这一代,孔氏自然是交游广阔,身后也有着一大批的士族力量。

所以郭嘉要的不仅仅是孔融一个人的支持,而是孔融身后整个士族网络的支持。

毕竟郭嘉这一手也是时下最流行的玩法,所以孔融第一时间便心领神会,并表示愿意帮忙上表。

但他吃不准的是,刘备究竟想要何职,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的请自己呼朋唤友。

不过郭嘉不是谜语人,他很快解开了孔融的疑惑。

“文举公,以我主如今之功,拜何官爵为妥?”

闻言,孔融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目光微动道:“太尉之功,自是可列土封疆,然如今天子年幼,急需大德之士教导,不如某上表天子,请拜太尉为太傅如何?此外,也该增添食邑,以慰其功。”

太傅这个位置,乃是真正的满朝文武第一人,地位还在大将军之上,也算到了人臣顶峰。

可郭嘉对这个答案却不满意,摇了摇头道:“天子乃天下之主,教导大任自然不敢推辞。但如今我主掌四州之地,政务繁忙,日理万机,倘若一旦入京教导天子,何人能继任之,在下以为文举公此言不妥。”

孔融本就没指望刘备能放弃地盘入京,只是郭嘉却一本正经的反驳,那就证明太傅和增添食邑的筹码不够。

“既然某言之不妥,还请奉孝指点迷境。”

不要在打哑谜了,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刘玄德到底想要什么职位?

郭嘉笑了:“在下之意,以我主如今之功,封王如何?”

此言一出,整个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孔融下意识屏住了呼吸,额头上当场就有冷汗冒出。

两汉四百载以来,除几位开国元勋以外,再也没有因功封王之人!

就算是那些开国元勋,最终也都落得个惨淡收场,无一例外。

如今刘备想开历史先河,这对于孔融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冲击。

“奉孝此言不妥,高祖白马之盟有约在先: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刘太尉虽居功至伟,但……”

孔融话说到一半,整个人却愣住了。

而对面的郭嘉,则始终是笑意盈盈。

不对啊!

他刘玄德好像就是宗室啊,虽然血缘关系远了些,但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宗室!

这……

不得不说,这分明就是钻了白马之盟的空子。

高祖刘邦的本意是,只有皇室成员才能封王,只有足够的功劳才能封侯。

前者是身份血缘限定,后者则是功劳限定。

但刘备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足以卡一波bug。

就凭他那一身不知稀释了多少代的血缘,是根本不可能封王的。若是以功劳论,他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也只能是侯爵。

但两者若合在一起,那便有了封王的可能,而明面上不违祖制。

所以,这才是孔融先下意识出言反驳,而后又愣住的原因。

见孔融沉默,郭嘉再次拱手问道:“文举公以为如何?”

以功劳而封王……刘玄德倒是好想法。

孔融想了想,便开口说道:“以太尉之功,此事倒是可以为之,但只恐招来非议。”

“文举公多虑了。”郭嘉却冷笑道,“我主为朝廷讨贼平乱,居功至伟,倘若如此忠臣却遭非议,那便是这世间最大的不公。

谁敢非议,谁便是乱臣贼子!

倒行逆施者,终将自取其祸!”

郭嘉这最后一句,不仅仅蕴含着警告的意味,更是一种势必要成就此事的决绝。

又是一阵沉默后,孔融抬起头,开口问道:“不知太尉将以何处为封国?”

虽然是郭嘉来找自己商议,但孔融已经默认了这是刘备的意思,当下便直接询问道。

问封国,等同于问封号,毕竟孔融在上表劝进的时候,肯定要在其中写明刘备的封号。

依照汉代制度,诸侯王以封国为号。也就是说你在何处立国,就得以封国的地名为号。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原本历史上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虽然名号上是汉中王,但封地可不仅仅是汉中郡一地,它囊括了巴、蜀、广汉、犍为四个郡国,可以说是把整个益州适合种植的平原盆地都纳入了囊中。

但如今刘备身在徐州,自然不可能将整个徐州纳为封地,所以郭嘉打算用一郡之地立国。

郭嘉停顿片刻,便开口笑道:“在下观齐地甚为富饶,且物产丰盛,正是绝佳的立国之地,我主在此立国,必然能福荫万代,文举公以为如何?”

刘玄德这是要进位齐王。

孔融心中想着,便点了点头道:“奉孝高见,太尉在齐地立国,必然能效仿齐桓尊王攘夷,匡正天下!”

对于孔融心中那点小心思,郭嘉也不点破,只是笑了笑便又拱手道:“既如此,那在下便静候文举公佳音了。”

只要孔文举肯率众上表,贾文和的三步计划,总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郭嘉心中想着,总算暂时松了口气。

……

十日后,徐州东海郡边境。

金秋九月,落叶随风飘零。

虽是硕果累累的收获之际,但周围吹来的凉风,也已经有了初冬的寒意。

从高密到郯县的路程并不是很长,纵然林朝没有刻意加速赶路,此时也已经隐约看到了远处耸立的郯县建筑。

自初夏开始用兵,如今又是半载时光过去,总算扫灭了袁绍,将冀州与兖州纳入囊中。

以如今青州的形势,估计最多两个月,在第一场雪落下之前,青州大地也能平定。

如此一来,麾下坐拥着青徐兖冀四州之地,林朝为刘备策划的大业,已经算是完成了一半的进度。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可一旦踏上了正轨,剩下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这十天在路上,林朝并没有急着赶路,反而在欣赏沿途的风景,谋划着未来的方向。

首先便是官制方面。

当年初入徐州之时,手下控制的郡国不过四五个,凭借林朝与一众文臣武将的高效行政策略,自然能将地盘治理的井井有条。

如今骤然增加了三州之地,原本的一些手段就开始不适用了,行政方面的改革,也就该提上日程了。

不过好在林朝早有准备,之前设立内府之时,便有意侧重了职能分化方面,如今只需稍加改良便能推行下去。

其次,便是三州之地的人心收拢。

那些原本在袁绍、曹操手下坐享一部分特权的世家大族,其本身势力庞大,又没有对抗徐州的倾向,如今面临着改朝换代,心中自然有些惶恐不安。

对于这类人,林朝尽量还是选择安抚,甚至必要时候,还可以派他们去制衡那些顽固不化的世家。

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天下的世家可不是这样。

有汝南袁氏这种妄图僭越的世家,也就有颍川荀氏这种胸怀理想,想要建功立业的世家,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全都一棒子打死。

再者,便是军队制度以及行政制度的改革。

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成长为能吞噬一切的怪物。

因此权力必然也要受到监督,虽然目前徐州有师兄崔琰在负责监察百官,而田丰也时常狗拿耗子,举报自己发现的贪官污吏。

但,这还远远不够!

林朝的最终目标是,哪怕天子之权,也要受到监督!

他刘备宽仁爱民,但不代表他的后代会一直如此,所以一定程度的限制就很有必要。

但这是终极目标,也要找个时间和刘备开诚布公的谈一谈,不能一蹴而就。

现在要做的,便是先一步削弱军队中实权将领的权力,诸如关羽、赵云、张辽、林夕等独领一军的将领,手中的兵权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最起码,不能让那些士卒只知有将军,而不知有主公!

想到这里,林朝忽然笑了。

要说削弱权力,好像自己的权力才最应该受到限制……

最后嘛,才是林朝此次回徐州改革的重点,那就是在四州之地大规模开设学堂,免费招收适龄百姓人家的孩子进入。

如此只需数年,世家垄断官场的局面就会大为改善。

十年后,这一批出身最底层的读书人出仕之后,现行的察举制便名存实亡,届时便有了科举制度的生存土壤。

如此,盘亘华夏大地数百年的世家大族,便敲响了灭亡倒计时。

当然,此举必然会招来世家大族的激烈抵抗,不过林朝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自古大道之行,莫问凶吉。

这件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那就有必要去做。

至于成与不成,全看天意。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