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660 裁军,裁军,还是裁军

重生南非当警察 2660 裁军,裁军,还是裁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受罗克影响,亚瑟也不喜欢住在喧闹的市区里,上一次搬的不够远,随着大量新移民的涌入,城市快速扩张,亚瑟不堪其扰,新家距离东卡佩足足50公里。

环境确实真的好,青山环绕的小湖畔,绿树成荫,鲜花开满山坡,一头母鹿带着一只小鹿漫步其中,无忧无虑。

通往主干道的路口有哨卡,最近的邻居也在十公里之外,附近还有一座军营,驻扎着亚瑟的私人卫队,安全上不用担心。

来到塞浦路斯,罗克最关注的肯定还是俄罗斯。

俄罗斯并没有像南部非洲一样,在世界大战结束后有计划的裁军,依然保持着庞大的军队,在东亚和北非,俄罗斯已经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罗克和温斯顿将俄罗斯封锁在欧亚大陆的计划,一定程度上已经失败了。

这并不是罗克的问题,因为南斯拉夫和俄罗斯的关系,已经无法将俄罗斯彻底锁死,罗克只能寄希望于南斯拉夫的领导人瓦尔特能顶住俄罗斯的压力,不要彻底倒向俄罗斯。

“东欧国家跟俄罗斯的关系一向亲密,我们在东欧地区的民主计划遭遇史无前例的困难,共产国际已经在这一地区取得绝对优势,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黑海出海口的安全。”亚瑟面对目前的形势也束手无策,东欧国家的资产阶级太不争气了。

二战对于东欧国家来说是一次彻底的洗牌,有了法国的珠玉在前,在轴心国家的强力威慑下,东欧国家纷纷加入轴心国阵营,仅罗马尼亚,就在对俄罗斯的战争中损失了62.4万人。

由于西线盟军的决策出现失误,东欧的战争主要是俄罗斯主导的,这就导致这些国家中的亲俄势力,在战争结束后获得绝对优势。

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这场战争中展露无遗。

统治阶级和资本家都有钱,又比较爱惜生命,没有和国家共存亡的觉悟,于是在战争逼近时,纷纷逃离故国。

等战争结束,这帮人想回国接收胜利果实的时候,却发现整个国家已经变了天,即便组成临联合政府,等过渡时间结束后,整个国家的政权都被亲俄势力夺走。

被罗克寄予厚望的匈牙利共和军,也没有顶住亲俄势力的反扑,在战后的第一次普选中全面溃败,南部非洲在战争期间支援给匈牙利的物资和武器装备,现在都成为俄罗斯的战利品。

“我早就说过,靠他们那帮人,什么事都干不成。”温斯顿马后炮,这话也是在影射爱德礼。

从这个角度上说,温斯顿选举失利倒是值得庆幸,至少他不需要为目前的尴尬局面负责,毕竟这些事都是在爱德礼担任首相之后发生的。

“奥斯曼的情况怎么样?”罗克本来就对东欧那帮人没报太大希望。

东欧国家以斯拉夫人为主,长期处于俄罗斯的高压威慑下,受俄罗斯的影响很大。

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几个国家,本来就是因为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才得以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天然对俄罗斯有好感。

世界大战期间西线盟军百般拖延,坐看俄罗斯和德国相互消耗,结果让俄罗斯再次成为东欧国家的解放者,这种情况下东欧国家怎么可能对西线盟军有好感呢。

俄罗斯对南部非洲没太大威胁,是因为俄罗斯距离南部非洲太远。

如果俄罗斯跟南部非洲接壤,那恐怕罗克晚上也睡不着觉。

“奥斯曼的情况还好,我们给与了俄罗斯民用船只,在和平时期自由出入黑海出海口的权力,军用船只需要提前申请,并且严格按照我们的要求才能通行。”亚瑟也没办法将黑海出海口彻底锁死,奥斯曼人也不可能同意。

处于欧亚十字路口的奥斯曼,过路费是最稳定的收入之一,往来欧亚大陆的商品,以及俄罗斯的商船,都被奥斯曼苛以重税,这种情况一直到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才有所缓解。

也正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奥斯曼帝国的情况每况愈下,最终在一战中四分五裂。

要完全禁止俄罗斯军用船只通行是不可能的,俄罗斯和西方阵营的关系现在还没有彻底决裂。

即便决裂,欧洲也需要大量从俄罗斯进口资源,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南部非洲和美国,对于欧洲来说还是太远了,距离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大宗商品贸易上,欧洲国家很难拒绝价格相对低廉的俄罗斯商品。

所以就算俄罗斯不提要求,黑海出海口也必须对俄罗斯民用船只开放,否则欧洲人就要饿肚子了,这一点也不夸张。

很难想象,对英国这样严重依赖殖民地物资供应的国家来说,从印度征调的粮食,居然比从俄罗斯进口的成本更高,这也难怪英国国内近来允许印度自治的声音越来越大。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本质上就是躺平,殖民成本直线飙升,英国人已经开始考虑放生印度了。

印度对于英国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近乎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

甘地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后,印度人不再心甘情愿为英国人工作,再加上英印部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糟糕表现,印度在英联邦内的地位直线下降。

如果不能为英国提供大量低成本人力资源,印度对于英国来说就会变成彻底的负担,花了好几亿英镑打下的南部非洲都可以允许自治,放生印度也不是不可接受。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破坏性,现在即便是最好战的人,也不敢轻易挑起战争,英国的国防压力大大减小,这也促使英国放弃印度。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英国现在的实力已经明显弱于南部非洲和美国,未来即便再有世界大战,也是以南部非洲和美国为主,英国只需要做好随时准备迁都的预案就够了。

“俄罗斯现在还有军舰吗?”温斯顿不放过任何一个嘲笑俄罗斯的机会。

英国虽然实力在下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皇家海军还是可以拿出来吹一吹的。

俄罗斯是传统陆权国家,为数不多的海军军舰,日俄战争中一蹶不振,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实力。

不过以大胡子的性格,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俄罗斯如果全力以赴,不说建立一支比肩南部非洲和美国的海军,超越英国还是很轻松的。

就在罗克一行人前往塞浦路斯的途中,爱德礼内阁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拿出了第二版裁军方案。

波兹坦会议后,爱德礼只干了三件事,裁军、裁军,还是裁军。

1944年,英军达到巅峰,总兵力450万人。

这么多军队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温斯顿在任后期,英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制定裁军计划了。

温斯顿没等到开始裁军就被赶出首相府,爱德礼接手这一工作,温斯顿逃过一劫。

裁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谁提出谁就会挨骂,爱德礼也不例外。

温斯顿离任的时候,还顺手给爱德礼挖了个坑。

英国在二战期间全力造舰,一共自己建造了8艘舰队航母和24艘轻型航母,相对于南部非洲和美国航母,英国航母载机量少,性能落后,效率低下,严重不符合皇家海军的要求,皇家海军在战争期间多次要求英国政府开工建造新型航母。

皇家海军的要求也不高,新航母不说超过南部非洲和美国航母,最起码综合作战能力得和南部非洲和美国最新型航母持平。

二战期间,英国一共欠了45亿英镑的外债,温斯顿实在挤不出钱造航母,只能用舰队航母和轻型航母凑活用。

这要能从一而终也就罢了,可温斯顿偏偏在离开唐宁街之前,批准了建造海军新型航空母舰的方案,悄悄给爱德礼挖了个大坑。

现在爱德礼估计恨死了温斯顿。

温斯顿批准的新航母满载排水量5.8万吨,飞行甲板长280米,最快航速33节,载机80架,续航里程1.3万公里,各项数据对比英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各型航母都有较大提升。

新航母的造价为2500万英镑,温斯顿计划造四艘。

别说四艘,爱德礼一艘都不想造,而且还想把现役的所有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全部退役。

爱德礼内阁制定的第一版裁军计划,忠实反映了这个思路。

在计划中,爱德礼只为皇家海军象征性保留一艘航空母舰作为训练舰使用,其他所有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全部拆解出售。

注意是拆解出售,不是封存,直接是一刀砍到皇家海军的命根子上。

不用说,爱德礼的这个计划遭到英国朝野的强烈反对。

不仅皇家海军坚决反对爱德礼的计划,国会议员们也表示,如果按照爱德礼的计划裁军,那么裁军之后的英军,实力将不足以保障英国安全。

这是裁军,不是自裁!

爱德礼其实也知道他的这一版计划不可能通过,本来就是投石问路的,只是没想到裁军计划公布后,舆论大到连国王都被惊动的程度。

爱德礼的第二版裁军计划还是做了手脚。

皇家海军之所以态度激烈,不仅在于爱德礼要退役所有航母和战列舰,同时还因为爱德礼否掉了温斯顿已经批准的造舰计划。

英国现在正面临全面的战后重建,预计需要大约60亿英镑的重建资金。

现在英国别说60亿,6千万都拿不出来,爱德礼内阁正在和南部非洲以及美国商量,希望从南部非洲和美国贷款。

重建的钱都拿不出来,上哪去弄造新航母的钱?

爱德礼在第二版裁军计划里,同意继续执行造舰计划,但是将造舰计划开启的时间,推迟到1950年之后。

从8月到现在,爱德礼当了不到半年首相,心力交瘁,能不能撑到1950年还不好说呢。

不管这个计划到1950年是否如期开工,爱德礼的这个决定还是让皇家海军看到了希望,元帅们的情绪暂时得到安抚。

在对待现役战舰上,爱德礼的态度并没有改变,该退役的还是得退役,未来皇家海军将以护卫舰为主,主要任务是保护大西洋航道的安全。

保护航道安全是皇家海军应尽的责任,皇家海军责无旁贷。

可只有护卫舰,怎么能完成保护航道的任务呢?

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那时起,全世界最强大舰队这个名词就成为皇家海军的专属。

全部由护卫舰组成的舰队,怎么看跟强大都没关系。

连法国、意大利都有新航母计划了,英国反倒逐渐落伍,这让皇家海军的将军元帅们简直气急攻心。

法国和意大利的新航母,都是准备从南部非洲购买,南部非洲会把正在服役的“城市”级航空母舰翻新后卖给法国和意大利。

气急败坏的海军元帅们无法影响爱德礼的决定,于是纷纷找国王哭诉,希望国王能出面,让爱德礼改变主意,不说新建更多军舰,最起码为皇家海军多保留几艘大型军舰。

国王其实也郁闷。

爱德礼的抠门不仅对海军,对王室一样抠门,裁军的同时,希望国王以身作则,主动减少每年的财政拨款,为英国政府减轻压力。

爱德礼刚上台的时候,国王乔治六世对爱德礼是寄予厚望的,没想到爱德礼刚上台不久,就开始对王室动刀。

这其实也能说得过去,因为英国王室每年不仅有财政拨款,而且还有大笔领地收入和投资收入,所以英国国王才是全英国最富有的人。

关键是谁都不知道英国国王拥有的财富有多少。

英国王室都是聪明人,不会傻乎乎的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而是进行各种投资钱生钱,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几百年,王室拥有的财富已经膨胀到,需要财富管理局进行管理的程度。

这还是明面上的财富,背地里王室拥有多少公司股份谁都不知道。

这还没算王室收藏品的价值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