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68 去前线

重生南非当警察 2568 去前线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美国是个目光短浅的国家,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概就是形容美国的。腁

美国的崛起得益于世界局势的突然变迁,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就没有美国的兴盛,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美国的繁荣必然是昙花一现,不可能长盛不衰。

南部非洲都不需要罗织黑幕,只需要把美国干的那些个事一五一十说出来,就能激起全世界——最起码是老欧洲对于美国的厌恶心理。

没有二次大战后对欧洲的两面三刀,没有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巧取豪夺,美国又凭什么成为未来世界的国际警察?

开玩笑吧!

有罗克的南部非洲在,美国注定白忙一场,不可能成为未来的世界之光。

清晨的比勒陀利亚生机盎然,四月底五月初,紫葳花尚未进入花期,但是花园城市已经百花绽放,帝王花、沙漠玫瑰、茉莉、鸢尾等等等等,自从二十年前德兰士瓦决定将比勒陀利亚定位为旅游城市,这几年比勒陀利亚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这个「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还真不是噱头,是由全球二十家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共同评定的。腁

尤其让人欣慰的是,在这个榜单中,前二十名中,南部非洲城市占据十一席,前十名中占据八席,以绝对优势领跑榜单。

「先生们,早上好——」刚刚入职《泰晤士报》南部非洲分部的泰勒,来到办公室的时候,热情的和所有人打招呼。

泰勒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柏林工业大学毕业,在尼亚萨兰大学完成硕士学位,然后进入《泰晤士报》南部非洲分部工作,仅仅六个月,泰勒脱颖而出,在二十名实习生中最先拿到正式职位,目前负责文字编辑工作。

「九点钟要参加编辑部全体会议,十点半有一个远征军的新闻发布会,你必须参加,这是总编点名要求的——」助理编辑布鲁斯主动迎上来,汇报上午的工作安排。

世界大战期间,《泰晤士报》分部的工作异常繁忙,在东亚和欧洲战场,《泰晤士报》一共有170名随军文字和摄影记者,负责后续工作的编辑同样有数百人。

「战争要结束了吗?」泰勒把公文包递给布鲁斯,拿起一个纸杯先去接水。

《泰晤士报》的福利非常好,编辑部提供包括咖啡、绿茶、红茶、奶茶、可乐、甚至啤酒等各种饮料,甚至还可以提供冰激凌和甜点,从这个角度上说,《泰晤士报》甚至不亚于正义宫。腁

布鲁斯喜欢喝绿茶,这是他来到南部非洲之后才养成的习惯,在柏林工业大学时,布鲁斯最喜欢的饮料是咖啡。

顺便说一句,布鲁斯是冯·布劳恩的学弟。

「现在还没有,不过指日可待,最新的消息是,俄罗斯方面已经有十六个师攻入柏林,朱可夫元帅麾下的部队已经可以看到德国总统府,今天有两个劲爆新闻,一个是击毙小胡子,一个是生擒,具体情况正在核查。」布鲁斯的表情一言难尽,这样的消息每天都有。

关于小胡子,各种各样的新闻层出不穷,几天前甚至有小胡子在雷马根镇被生擒的消息出现。

《泰晤士报》还是很谨慎的,没有被证实的消息,从来不会见诸于报端,俄罗斯军方发布的战报,《泰晤士报》也很少刊登。

「有关于东亚的消息吗?」泰勒自有侧重点。

好几天前,就有消息传说,东亚盟军有大动作。腁

虽然关于这个消息,所有人都讳莫如深,泰勒还是敏锐的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可能性在与日俱增。

关于南部非洲的超级炸弹,媒体已经热炒了好几个月

唯一的疑惑是,到底会首先应用于东亚,还是投掷在柏林。

南部非洲的超级炸弹现在已经不是秘密,唯一的疑问在于超级炸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是否真的像南部非洲国防部说的那样,一颗超级炸弹,就可以轻易毁灭一座城市。

仗打到这个份上,将超级炸弹应用到战场上,目的不仅仅是打击轴心国,也是警示某些潜在对手。

如果还有第三个目的,那就是确定超级炸弹的威力。

当然第三点肯定是附带的,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在于超级炸弹本身。

「当然有,不过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就在刚刚,远征军和美军,联合攻克了日本的重要工业城市大版——」布鲁斯答非所问,俄罗斯军队围攻柏林的时候,南部非洲远征军和美军也没闲着。腁

攻克下关之后,盟军继续向北推进,广岛、冈山、神户相继攻占。

日本政府拼命组织抵抗,但是整体实力差距太大,连基本的迟滞作用都无法达成,盟军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和盟军想象中的不同,日本政府宣称的「一亿玉碎」根本就是吓唬人,除了一小部分日军作战意志稍显顽强之外,绝大部分日军都多没有顽强的抵抗意志,战斗烈度,跟柏林相差甚远。

有一点还是要强调的,在所有顽抗到底的日军中,来自殖民地仆从军,例如小岛、半岛的部队,抵抗意志尤为顽强,甚至比纯粹由日本人组成的部队更顽强。

这个情况让盟军始料未及,在安琪和麦克阿瑟的预估中,应该是纯粹由日本人组成的部队更顽强,殖民地仆从军应该是虚与委蛇才对。

现实中,纯粹由日本人组成的部队,往往在伤亡比利达到百分之二十的情况下,就会全线崩溃。

而殖民地仆从军,往往在伤亡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坚持作战。腁

令人欣慰的是,安琪也没心情研究殖民地仆从军的心理状况,他下令将顽抗到底的所有敌军全部就地处决,不留任何遗患,从而给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减轻了最大负担。

「大阪在之前的大轰炸中,一共遭到盟军多少次空袭?」泰勒还试图发掘新闻点。

布鲁斯稍愕然,翻看了一阵手中的文件,才表情古怪。

「102次!」

这——

盟军对日本的轰炸,其强度不亚于汉堡大轰炸,每一次都是出动几百架轰炸机,投掷高爆弹燃烧弹上千吨那种。

现在的大阪,城市面积远没有后世庞大,人口密度却不小,仅45年1月,到45年4月的六次大轰炸中,就造成大阪6.5万人死亡,4.7万人受伤。腁

有意思的是,对大阪的轰炸中,伤亡人数甚至还没有死亡人数多,这就很值得考究了。

一般情况下,死亡人数肯定是少于受伤人数的。

现在受伤人数居然比死亡人数更多,要么是日方统计的数据有误,要么是盟军轰炸的效果超出常理。

见仁见智吧,反正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让人喜闻乐见。

「这个数字是正确的吗?」泰勒惊讶,102次轰炸,恐怕大阪的红薯,都变成烤地瓜了吧。

「应该是正确的——」布鲁斯连连点头确认,南部非洲国防部的数据还是可以相信的。

「不止是大阪,大阪府的第二大城市堺市——这个字是念「堺」吧——堺市一共遭到65次空袭,其余的岸和田、梅芳也都遭到数十次空袭,以至于远东司令部,要求空军注意节省弹药——」布鲁斯跟着泰勒走进泰勒的办公室,将泰勒的公文包,放在泰勒身后的文件架上。腁

如果戴高乐在场,那么戴高乐会很惊讶,泰勒一

个《泰晤士报》的文字编辑,办公室居然跟戴高乐这个法国总统的办公室面积不相上下。

单纯比较办公室的装潢的话,泰勒的办公室,甚至比戴高乐的办公室更上一个档次。

只是装饰而已。

如果计算办公室的成本,那么戴高乐的办公室,肯定就比泰勒的办公室值钱多了。

戴高乐的办公室,最贵重的,是墙壁上那些名家出手的世界名画。

泰勒的办公室侧重于放松,办公室里甚至有高尔夫球道你敢信。

当然这里的球道,练习个推杆什么的还可以,跟正儿八经的球场是两码事。腁

「想不想去远东?」泰勒不甘寂寞,想得到第一手资料,还是要亲赴前线。

「我吗——」布鲁斯目瞪口呆。

「对,如果你想,我在申请的时候会带上你。」泰勒已经有了完整计划。

「当然,我很愿意!」布鲁斯很高兴,他也想亲临前线。

这关键还是得归功于南部非洲国防部的宣传。

世界大战并没有爆发于南部非洲本土,想让成千上万南部非洲青年远赴重洋,前往东亚和欧洲作战,宣传工作必不可少。

东亚还好说,以华人为主的南部非洲,打日本不需要动员,只需要把日本在东亚战场干的那些事一五一十说一遍,所有南部非洲人都同仇敌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报名参军的热情那叫一个踊跃。腁

对欧洲战场,南部非洲华人就兴趣缺缺。

好在南部非洲是个移民国家,众多华裔的同时,还有众多欧洲移民,这些欧洲移民对于赴欧参战的热情也迫不及待,甚至很多德裔,为了表明和第三帝国的决裂,不惜写血书,要求赴欧参战。

这里就能看出南部非洲和美国、英国的不同了。

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和英国不约而同设置集中营,将所有德裔投入其中,不给德裔参战的机会。

同时这些德裔的所有个人财产也全部被没收,没有任何例外,以至于南部非洲德裔群体,都不得不为身处美国和英国的德裔呼吁,希望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能善待这些无辜的人。

这就是现实。

很多被南部非洲「礼送出境」的移民,之后前往美国,这些人是最痛恨南部非洲的,每次有关南部非洲的负面新闻出现,这些人总是冲锋在前。腁

他们没想到的是,一旦南部非洲和美国处于战争状态,那么他们将是美国最先报复的群体,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忠诚于美国,他们都将被当做战争的牺牲品,第一批祭天。

所以这帮人最好一直希望南部非洲强大下去,否则他们就将失去所有价值,沦为待宰羔羊。

「很好,做好准备吧,我们即将前往东亚。」泰勒同样迫不及待,东亚的新闻性,明显比德国更大。

德国柏林被围困,接下来的报道重点,无非就是双方的伤亡人数,以及战线的推进速度。

有些东西不能报道,比如俄罗斯军队在德国的报复行为,又比如南部非洲远征军,以及美军和英军在汉堡的无所事事。

所以综合来说还是东亚性价比最高,如果能第一时间得到盟军使用超级炸弹打击日本的消息,那么泰勒很有希望文鼎今年的《泰晤士图片摄影大奖》。

说到《泰晤士图片摄影大奖》,这是《泰晤士报》组织的一系列新闻奖项的一部分。腁

所谓「权威」到底该如何体现,不是你说说就行了,得在行业里不断树立权威,引导潮流,让所有人向往,引得所有人顶礼膜拜才行。

所以《泰晤士报》不仅有摄影大奖,同时还有文字大奖,短片大奖,纪录片大奖,热

点大奖等等等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别误会,这里的「不同人群」,不是指读者,而是指从业人员。

读者不是不重要。

而是可以引导。

所以《泰晤士报》把重点放在从业人员上,只要能获得从业人员的承认,那么读者的思考,还不是任搓圆就搓圆,任捏扁就捏扁。

《泰晤士报》的这些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分「一、二、三」三个等级,优胜者的奖金从一万兰特,到三万兰特不等。腁

别的不说,单纯从炒作这方面,《泰晤士报》的编辑们是玩明白了。

「能去日本吗?」布鲁斯也有理想,他想亲自去日本看一看,日本人是不是真的和传说中的一样,凶残、暴虐!

「当然,我们去东亚的目的就是日本!」泰勒的目的比布鲁斯更复杂,他是布拉德办公室成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