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46 让他们来

重生南非当警察 2546 让他们来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t34的正面装甲厚度只有45毫米,这在正面装甲动辄80、100毫米的当下,确实是有点薄弱。

在采用了倾斜装甲之后,45毫米的防护力,大概相当于90毫米,效果还是不错的。

关键是钢材的质量不够好,虽然理论上倾斜装甲很难被穿甲弹击穿,但因为炮塔在铸造过程中夹杂太多杂质,从而严重影响到炮塔的防护能力,导致t34在实战中经常被击穿。

t34坦克的火力也有问题,其配备的76毫米坦克炮,在面对德国重型坦克是力不从心,库尔斯克会战中,t34坦克往往要接近到四号坦克二百米距离内,才能有效击穿四号的装甲。

二百米之外不仅打不穿,而且也打不准,精度是硬伤。

除了以上槽点之外,因为俄罗斯的电子产业不够发达,绝大部分t34还没有安装无线电,这就导致t34在实战中缺乏编队作战能力,坦克和坦克之间只能采用旗语沟通,很难进行大编队协同作战,反倒是少数坦克组成的小编队,常有亮眼表现。

虽然有着众多缺点,俄罗斯人却用数量弥补了缺陷,整个二战期间,t34的产量超过五万辆,作为对比,同时期德国生产的所有坦克一共加起来才五万辆。

德国人的坦克数量虽然少,反坦克武器还是很充足的,88毫米反坦克炮在面对t34时效率惊人,击穿炮塔的弹孔足有碗口大,爆炸部在炮塔内爆炸后,坦克手根本没有幸存的机会。

“我们要回到刚才的弹坑里吗?”恰科夫捂着脑袋心有余季,刚才他可是很清楚的听到了穿甲弹在炮塔内制造的金属风暴。

还好,穿甲弹在击穿炮塔之后已经失去穿甲能力,否则恰科夫和瓦辛也会被撕成碎片。

“不,现在待在这里最安全。”瓦辛经验丰富,88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手们,不会向一辆已经被击毁的t34补炮的。

这时候战场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安全的,有厚重装甲保护的坦克手更危险,他们是德军集火的目标,第一批参与进攻的十几辆t34在短短五分钟之内就全部被摧毁。

这种速度的损失,放在南部非洲远征军,肯定是要调整进攻的,要么加大打击力度,要么等待更厚装甲的坦克抵达。

俄罗斯人的神经确实粗线条,十几辆坦克的损失根本没放在心上,随着更多t34的抵达,新一轮进攻马上开始。

“机会来了,准备好——”瓦辛向恰科夫做手势,躲在那辆被击毁的t34后面,等其他t34从身边经过的时候再跟上。

恰科夫握紧手中的步枪,躲在坦克履带后面,很勇敢的起身向德军阵地射击。

“小心德国人的狙击手——”瓦辛不露头,他的勃勃沙射程太近,这种距离上根本无法发挥威力。

“好的——”恰科夫推动枪栓上子弹,回头向瓦辛递一个笑容,然后就被一发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的子弹爆了头。

“这个笨蛋!”瓦辛表情没有丝毫波动,他参军的时间其实也不长,只有一年多,但是已经经历了太多死亡,对这种场景,早就已经麻木了。

电影上那种看到战友阵亡就撕心裂肺的场景,现实中很少发生,至少在俄罗斯军队中很少发生。

死亡对于俄罗斯军人来说太正常了,很多人都认为俄罗斯军队经历了四年血战,都是百战老兵,肯定经验丰富,实战无敌。

实际上情况根本不是这样。

俄罗斯军队打的大仗确实多,参战双方动不动都是百万级别。

可要说刷经验,只对朱可夫这种级别的指挥官有作用,普通俄罗斯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时间是以小时计算的,根本没有积累经验的机会。

瓦辛所在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前身是着名的顿河方面军,自伏尔加格勒战役组建以来,参加了此后几乎所有大规模战役,无论库尔斯克会战,还是接下来的第聂伯河战役,巴格拉季昂行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都是战役主力。

和辉煌战绩相对应的,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补充速度,在俄罗斯所有军队中,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补充速度一直都处于第一序列。

补充速度快,是因为损失惨重,为了让部队尽快恢复进攻能力,只能边打边补充,所以在成军之后的三年内,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总兵力,一直在90万到120万人之间浮动。

一场战役就能损失四分之一,从这个角度上说,朱可夫也的确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说现在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类似瓦辛这样的老兵不说硕果仅有,也是相当稀少。

恰科夫的阵亡并没有吓倒瓦辛,他一直躲在t34的履带后面等待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一批新的t34抵达战场,一头撞向未知命运。

瓦辛盯上距离最近的t34,没想到这辆t34在接近瓦辛的时候居然没有减速,也没有转弯,而是直接向这辆被击毁的t34撞过来,丝毫没有躲避的意思。

瓦辛连滚带爬躲到旁边,然后被坦克后方的伴随步兵拉起。

然后瓦辛就目瞪口呆的看着,这辆t34推着那辆被击毁的t34往前走。

这也就t34有这个能力,换成发动机马力被严重虚标的德国虎王,别说推着其他坦克走,自己走都费劲。

“车长特么疯了吗?”瓦辛作为老兵,都没见过这种场面。

“车长肯定没疯,你不觉得那辆被击毁的t34,就是最好的掩体么——”胸前同样挂着勃勃沙的彼得托维奇哈哈大笑,呲着一嘴大黄牙。

这特么也对啊!

前面有一辆t34被击毁了,问后面的t34车长怎么走?

从旁边绕过去?

那多半还是会被击毁,因为对面有一门88毫米反坦克炮正好整以暇,所有从这个位置经过的t34,都在88毫米反坦克炮的射界内。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推着那辆被击毁的坦克走。

如果能推得动的话。

对面的88毫米反坦克炮,也没有想到t34居然还有这种骚操作,第一发炮弹居然还是打向那辆被击毁的t34,纯粹条件反射。

如果还是以前的t34,多半反应不过来。

以前的t34,虽然是四人车组,炮塔内只有两个人,车长同时兼任炮长,因为没有自动装填系统,供弹全靠人力,所以t34的理论射速虽然不错,实战中效率很低,一分钟打不了几发炮弹。

t34/85是三人炮塔,增加一名车组成员,车长专注指挥,炮长专心作战,效率明显提高。

一炮射空的88炮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t34马上有回应,一炮过去直接将88毫米炮掀翻,这个距离上,t34的精度还是可以保证的。

瓦辛很高兴,有大仇得报的感觉,在心中为之前阵亡的坦克车组和恰科夫默哀了一秒钟,然后就把枪口对准仍在顽抗的德军。

德国人也确实很顽强,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没有退路,投降会被当场枪决,撤退会被当作逃兵吊死,小胡子的命令管不到在俄罗斯作战的德军,对柏林守军还是很有效力的。

莫斯科战役之后,德军损失惨重,需要暂时后撤调整。

小胡子不顾前线将领的一再请求,下令德军不准后退,就地防守,死战到底。

当时的德军指挥官还是很有魄力的,顶着小胡子错误的命令做出正确选择,这才将战线稳定下来。

现在那批老将死的死,退休的退休,剩下的人只能跟着小胡子一条路走到黑。

勃勃沙确实近战无敌,76发弹鼓保证强大的火力延续性,德军虽然也装备了大量突击步枪,在近战上还是很吃亏。

瓦辛一个长点射,将一个火力点内的四名德军打成筛子,同样清空弹鼓的彼得托维奇捡了大便宜,唯一一名德军军官的那支鲁格手枪成为他的战利品。

“很棒的战利品,我会把他当做给小儿子的礼物。”彼得托维奇很开心,军人的孩子,玩具都得带点硝烟味。

瓦辛也不是没收获,拿走了军官领口的勋章和手腕上的手表。

俄罗斯军人的作战风格,比起保护伞公司的战争鬣狗也不遑多让,尸体嘴里的金牙都要掰下来。

德国人其实也差不多,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没有死者为大这回事,打扫战场的时候一定会拿走所有值钱的东西。

所以布达佩斯战役几乎所有德军尸体都是光着脚,真不是为了防备他们逃走,而是他们的尸体上,只有那双鞋还能值点钱。

突破第一道防线并非万事大吉,前面还有德军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随着战斗距离市区越来越近,情况会更加复杂,战斗过程也会更惨烈。

对于朱可夫来说,敌人不仅是柏林守军,还有来抢攻的盟友。

“南部非洲人要在柏林进行空降,希望我们能保证登陆场的安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指挥部内,朱可夫冷笑着将巴顿发来的电报仍在面前的桌子上。

“登陆场在哪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指挥官科涅夫元帅不意外,这时候盟友们要是不来抢功,那就太不符合常理了。

欧洲人的本性就是抢劫全世界,抢完了内部分赃不均就打一场,打完了接着抢。

所以别听那些所谓和平爱好者的呼吁,一方面呼吁和平,一方面殖民世界,内部分工多明确的。

“奥得河下游,汉堡方向——”朱可夫用打火机点烟,烟和打火机都是南部非洲援助的。

虽然朱可夫本人对于南部非洲没什么好感,不过朱可夫也承认,南部非洲的东西确实是好用。

朱可夫是个坚定地大俄罗斯主义者,对全世界除俄罗斯之外的国家都没有好感。

这也正常,巴顿对美国和英国的心态,也跟朱可夫差不多,别看现在是盟友,随时都可能改变立场,个个都是潜在对手。

在经历了英法的祸水北引之后,所有俄罗斯人都有种被伤害的感觉,他们自认为是世界大战的受害者,理应获得最大程度的战后分配。

这时候俄罗斯人多半忘记了,战争初期俄罗斯瓜分波兰,又趁德国打法国的时候发动芬兰战争,结果在芬兰碰了一头包,又被国际联盟开除这回事儿了。

“噢呵呵,我的战区——”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指挥官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也冷笑,内心大概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欢迎空降的盟友了。

俄罗斯方面的计划是分三路夹击柏林,其中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为主力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

以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侧攻击。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部攻击。

巴顿和蒙哥马利、埃森豪威尔研究的方案是空降兵先在柏林完成空降,陆军同时从荷兰和法国方向继续向德国北部推进,同时海军从汉堡方向封路,策应在柏林完成空降的盟军。

这就跟俄罗斯的计划发生了冲突,作为盟友,巴顿得先给朱可夫发电报,避免擦枪走火。

否则的话,万一西线盟军进行空降的时候,俄罗斯军队把西线盟军的运输机当成德国人的运输机打下来,那乐子就大了。

到时候万一俄罗斯人祭出“误击”的大杀器,西线盟军有口难言。

“误击”这种事又不稀罕,英军战舰都能把美军的运输机打下来,运输机上少将的尸体到现在还没找到呢,俄罗斯作为协调水品更落后的一方,误击的理由似乎更充分。

“让他们滚回去,我们不需要他们。”科涅夫性格暴躁,他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为俄罗斯陆军的野战三驾马车。

现在三驾马车都在柏林,自然也就不需要西线盟军的掺和。

你们不是爱看热闹么,那就在荷兰看热闹吧,敢来柏林,科涅夫一定会让西线盟军了解下俄罗斯人和德国人的战斗有多残酷。

“应该让他们来——”罗科索夫斯基注意到第一批在柏林空降的西线盟军是英军,这就有意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