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24 50吨是个坎

重生南非当警察 2524 50吨是个坎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德国的黑科技里,南部非洲没有的还真不多。

这么看的话,反倒愈发衬托出德国的神奇。

南部非洲的强大是因为开挂,以及无人能及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这方面连美国都不如南部非洲。

美国的地理优势也不错,但是在资源方面跟南部非洲差远了,要是把罗克扔到德国,罗克还真不敢单挑全世界。

科隆最后一辆坦克被消灭的时候,涌向雷马根的部队越来越多,双方都深知,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来到。

如果南部非洲远征军能从雷马根打开缺口,那么数百万西线盟军就将沿雷马根涌入德国,伦德施塔特在过去一个冬天里,沿莱茵河布置的防线将全线崩溃,那么世界大战或将在年内结束。

如果德军夺回雷马根,那么战争就将延续下去,如果年内无法结束,那么到明年,会出现什么变化还真不好说。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欧洲各国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法国和意大利,共产国际的声势越来越大,如果在战后的选举中,共产国际在法国和意大利获得胜利,那么南部非洲和英国、美国辛辛苦苦这几年,就将全部失去意义。

巴顿深知机会难得。

在英美联军攻击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南部非洲远征军是唯一的亮点,第9装甲师在拿下鲁登道夫大桥的当天,巴顿下令所有南部非洲远征军加快速度向鲁登道夫大桥靠拢,尽快通过多瑙河,进入雷马根作战。

雷震却很担心。

攻克鲁登道夫大桥后,雷震命令工兵对鲁登道夫大桥进行彻底评估,结果很不乐观。

德军安放的炸药,虽然没有将鲁登道夫大桥炸毁,却严重破坏了鲁登道夫大桥的结构,导致坦克和其他重型武器无法通过,只能另寻他法。

好在还有工程兵,可以在莱茵河上架设浮桥。

架设浮桥是需要时间的,还得防止德军的破坏,德军新任总司令凯塞林甚至鲁登道夫大桥的重要性,为了破坏鲁登道夫大桥,甚至使用了喷气式轰炸机和V2火箭。

“我们的喷气式轰炸机开始服役了吗?”托尼·安德森也不确定,南部非洲的喷气式战斗机也才刚刚服役。

“应该还没有——”雷震端着望远镜,观察空中激烈的搏杀。

或许是德军尚未集结完毕,这几天地面上的战斗并不激烈,反而是空中的争夺愈发残酷,每天都会爆发激烈空战。

德军方面参战的,不仅仅是喷气式轰炸机,还包括喷气式战斗机和最新型号的BF109。

南部非洲这边也是底牌尽出,不仅派出大量“猎豹”,也派出了刚服役不久的喷气式战斗机。

虽然都是喷气式,外型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德国人的喷气式战斗机外型是真的丑,感觉都没有来得及进行气动优化,就匆忙派上战场。

南部非洲的喷气式战斗机外形流畅,性能更先进,数量也更多,还有性能已经达到螺旋桨战斗机巅峰的“猎豹”配合,所以这几天收获巨大,每天都有数十架德军战机被击落。

至于喷气式战斗机——

说实话,雷震还真没看出喷气式轰炸机,对螺旋桨轰炸机的性能有压倒性优势,要不然鲁登道夫大桥,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完好无损。

“咱们勋爵的性格你还不知道嘛,除非万不得已,肯定不会把最先进的东西拿出来,信不信如果德国不拿出喷气式战斗机,咱们的喷气式战斗机,到世界大战结束都不会出现在战场上——”雷震的镜头里,一架德军的BF109被一架“猎豹”追着打,BF109的飞行员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完成摆脱,最终还是被击中,飞机凌空解体,飞行员连伞都没跳。

跳也没用,这下面就是莱茵河,跳伞的命运或许更悲惨。

雷震说得也是事实,南部非洲远征军很少在战场上实验新武器,像德国那种边用边改,效率确实高,可也是对士兵的不负责任。

“火箭,V2火箭——”托尼·安德森的镜头里出现了V2火箭的身影。

火箭发动机就这点不好,跟水雷一样,在空中飞行的途中,发动机会有明显的尾焰和气流,很容易被发现。

连托尼·安德森都能看到V2火箭的尾焰,飞行员们自然也能看到。

一架南部非洲喷气式飞机和一架“猎豹”,同时向V2火箭迎上去,希望能用机炮将V2火箭击落。

这也不是不可能,昨天就有一枚V2火箭被战斗机击落,飞行员估计能吹一辈子。

这当然也跟V2火箭的性能不够先进有关。

击落火箭这种事,不是随便某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除了技术绝佳,更多靠运气。

这两名飞行员的运气不太好,都没有击中目标,V2火箭成功突破层层防御,向鲁登道夫大桥直飞而来。

然后就掉落在距离鲁登道夫大桥差不多300米的河面上。

300米已经不错了,德国人还没有将精确制导炸弹跟V2火箭结合到一起的能力,真是万幸。

“这已经是第几枚了?”雷震感叹,德国人真能撑。

“第11枚——”托尼·安德森心细,跟夜视仪相比,V2火箭的价值更大。

V2火箭的性能也不怎么靠谱,精度不高不说,昨天还有一枚V2火箭根本没有爆炸,直接落在莱茵河里。

托尼·安德森将这个情况向巴顿汇报之后,巴顿表示出了对这枚火箭极大的兴趣,现在河里还有几十个人正在忙活呢,希望能把那枚没有爆炸的V2火箭捞出来。

雷震不关心这些小事,一门心思把重型坦克送到对岸。

鲁登道夫大桥的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重型坦克无法通过,想把重型坦克送到对岸,只能靠浮桥和拖船。

那种简易的浮桥还不行,同样无法承载数十吨的重量,得用那种很多个小船组成大型拖船,才能把重型坦克送过去。

这对于南部非洲远征军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昨天第一座拖船组成后,工兵已经进行了一次实验。

结果很糟糕,拖船行驶到莱茵河中心时,因为水流湍急,搭载的虎式坦克位置发生移动,重心偏移,最终落水,幸运的是当时坦克里没有乘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今天是第二次尝试。

在两岸数百名工兵和坦克手的注视下,驾驶员将虎式坦克小心翼翼开上拖船,一群工兵蜂拥而上,使用工具将虎式牢牢固定在拖船上,然后所有人员撤离。

旁边一座已经搭建完成的浮桥上,数百名远征军官兵正在快速通过。

不远处的鲁登道夫大桥上,一队装满军用物资的四吨卡车正在小心翼翼的行驶。

桥面上的破洞经过工兵的紧急修补,现在已经可以勉强使用。

纵然如此,所有卡车在通过的时候,司机都很谨慎的打开车门,一旦通过途中大桥断裂,那么这些司机有更大机会逃生。

雷震身边,数千名远征军官兵正在休息,等待过河参战,他们都来自第61师,一个小时前刚刚抵达。

对岸的雷马根镇,先期抵达的远征军官兵正在紧急构筑阵地,等待迎接德军的进攻。

更远处有隆隆炮声传来,那是德军的先锋部队,正在和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外围部队交火。

远征军工兵还是可以信赖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此时少有的大学学历,对于工程建筑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工兵们再接再厉,终于将这辆虎式坦克成功送到对岸。

“很好,我们过河——”雷震很满意,有了重型坦克,雷震对于接下来的战斗就更有信心。

没有重型坦克的话,雷震也有信心挡住德军,把雷马根镇死死控制在手里,等待更多援兵抵达。

有了重型坦克,那么雷震的计划就可以更激进一些。

凯塞林不是调集了12个师,发誓要夺回雷马根镇吗?

现在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到底有多少德军能逃出生天吧。

唯一的担心是,如果凯塞林发现有太多部队过河,会不会放弃夺回雷马根镇。

“这容易,让凯塞林放心不就行了——”托尼·安德森主意多,参谋长嘛,就是帮忙出主意的。

“怎么说?”雷震也不知道该怎么让凯塞林放心。

“呵呵,德国人不是想炸毁鲁登道夫大桥嘛,我们帮他炸——”托尼·安德森怕凯塞林不上当,还要火上浇油。

对啊!

表面上鲁登道夫大桥是南部非洲远征军度过莱茵河的主要通道,德国人为了炸毁鲁登道夫大桥,不惜一切代价。

现在如果鲁登道夫大桥被炸毁,那么在凯塞林眼里,大概已经渡河的南部非洲远征军,就会成为瓮中之鳖。

不知道凯塞林知不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和“破釜沉舟”这些典故。

“炸,今天就炸!”那辆已经过河的“虎”式,给了雷震最大的底气。

炸桥这种事,雷震和托尼·安德森说了不算,还得上报巴顿。

巴顿跟罗克学了这么久,最大的收获是用人不疑。

换句话就是甩手掌柜。

甩手掌柜也不是好当的,东有遥控指挥班组作战的常校长,西有无论任何情况都死战不退的小胡子,这俩位都是个中翘楚。

罗克主张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前线战况瞬息多变,就算现在有电报电话,通讯速度快了很多,身处安全的大后方,对于前线的了解,肯定不如那些一线指挥官。

巴顿也是这样,同意炸桥。

感情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炸桥是一步险棋,有风险的。

如果凯塞林上当,坚决执行小胡子的命令,把所有机动兵力都派到雷马根镇,跟南部非洲远征军死磕,最终南部非洲大获全胜还好说。

如果远征军没能顶住德军的疯狂进攻,最终导致雷马根镇丢失,失去唯一的桥头堡,甚至导致渡河远征军全军覆没,那么巴顿也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有巴顿分担压力,当天下午,万众瞩目的鲁登道夫大桥,就在无数人震惊的目光中轰然倒塌。

凯塞林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情况,正在向雷马根镇集结的德军,速度都快了不止一筹。

大概在德国将军们看来,已经渡河的远征军官兵,就是一堆一堆会移动的军功章。

巧了。

在远征军官兵看来,德国人也是一堆一堆会移动的军功章。

入夜,持续多日的空战总算停歇,鲁登道夫大桥的垮塌,给德国人吃下定心丸,现在凯塞林可以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消灭渡河的远征军上了。

远征军这边还在抓紧时间组织渡河。

失去鲁登道夫大桥,对于远征军的渡河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几天工兵已经在距离鲁登道夫大桥一公里的下游修建了四座浮桥,无数远征军官兵和物资,正通过这些浮桥,源源不断抵达对岸。

毕业于尼亚萨兰大学建筑学院的潘森上尉,是架设浮桥的指挥官,他在入伍前,在比勒陀利亚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已经升职为高级工程师。

世界大战爆发后,潘森应征入伍,这是继诺曼底登陆后,潘森第二次指挥架桥。

“我们的浮桥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超过40吨的卡车和装甲车,以及中型坦克,都可以通过。”潘森对自己架设的浮桥有信心,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工兵们也没闲着。

南部非洲军方一直都有舟桥部队这个编制,诺曼底登陆期间,南部非洲工兵架设的浮桥,承载重量已经达到20吨,一鸣惊人。

20吨对于英国坦克来说足够了,对于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坦克来说远远不足,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中,南部非洲的重型坦克只能通过港口登陆,直到后期夺下多座港口城市后,南部非洲的重型坦克才得以参战。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南部非洲舟桥部队总结诺曼底登陆的经验,对技术再一次进行升级,现在工兵搭建的浮桥,承重能力已经提高到40吨。

“都已经40吨了,能不能在多点?”雷震不满足,50吨是个坎,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