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人图 > 第67章书画琳琅人心惊,道君实是文曲星

铜人图 第67章书画琳琅人心惊,道君实是文曲星

作者:李远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说怀英、弃疾在悦心园的书屋中观览典籍书画,书籍倒还罢了,当世有毕昇发明了印刷术,许多书籍刊本繁多,开始大量盛行。但是名人字画却是完全不同,因为名人字画当时还不能印刷,那些大家名作,仿制自然极难,虽然免不了会有赝品,但数量极少。特别是宋徽宗等人达官贵人的名品,纸张、笔墨、印签等,自有更多特异的防伪措施,极少伪作。看到大宋许多的珍贵字画在这里展览,自是被金国掳掠而来,真是又心痛又惊奇又气愤。

原来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开封府,建立宋朝,其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中原王朝,立国之初,便为了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采取崇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宋朝逐渐步入治世。虽在宋仁宗以后,宋朝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但在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等进行变法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儒学复兴,形成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相对开明。有学者推算,千年之前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十之二三,宋朝人口总数则一度达到一亿两三千万。有学者称赞“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也有提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期的观点。

特别是经过了王安石、章惇的接连变法,到了徽宗一朝,其人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相传赵佶就是李煜的转世。李煜和赵佶,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皇帝,甚至在性格、人生际遇上都很相似。李煜为后唐最后一位君主,后唐被宋所灭,李煜转世赵佶,也差点断送了大宋的江山,也是报应不爽。这些自是传言,当然不可信的。但也侧面说明宋徽宗才分之高,除了才子李煜,能与之比肩者不多。

宋徽宗之才首推写字。他自创瘦金体,在书法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宋徽宗的书法在学习黄庭坚、薛曜、褚遂良等大书法家的基础上,自行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当真是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从其瘦金体的字形结构上就可以看出,宋徽宗受黄庭坚的书法影响很大。黄庭坚为苏东坡四大弟子之一,他的书法笔画向来不受拘束,以大撇大捺、长笔四展见功夫,他写出的横画倾斜不平,竖画虬曲不正,每个字的各部分常以相乖或相应的歪斜之形作配合,一反前人横平竖直的平淡、呆板的结构,使他的字显得风神潇洒,瑰玮跌宕。宋徽宗观黄庭坚书后大叹:“黄书如抱道足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

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虽然宋徽宗的书法存在着柔媚轻浮的缺点,这也许是时代和他本人的艺术修养所致,但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后人竞相仿效。既以开创了一大流派的书体。

郓王乃是宋徽宗亲子,更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曾经凭借实力得中状元,只是因为徽宗多有顾虑,所以才没有点中他,但也说明了其才分极高。郓王书法、文才风华绝代,怀英、弃疾曾常受教诲,自然也是行家。今日在这里观看书籍字画,看到徽宗真迹,十分的唏嘘感叹,称赞不已。

再看墙上所挂之画,更多是大宋作品,各家之中,又是以徽宗所画居多。有些名画即便不是他亲创,也多与他大有干系。因为他除了是名家大咖之外,更是收藏大家,也是宋朝画院的组织者、推动者。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赵佶于花鸟画尤为注意。《宣和画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二千七百八十六件,占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见其偏爱之深。《画继》记载赵佶曾写《筠庄纵鹤图》。历来关于赵佶的艺术成就,论者都以他的花鸟画为最高,如五色鹦鹉图。赵佶艺术的独创性和对后代的影响力,也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中。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物象意念安排的独特性。经营位置为画家的总要,所以画面布置因题材内容繁简不同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般的方法,这是人人皆能学习而得的;也有特殊的方法,这需要作者独出心裁,巧妙安排。赵佶花鸟画的构图,时有匠心独运之作。由此开启了南宋刘、李、马、夏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改革先声。

第二,写实技法的独特性。有一位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外国专家曾把赵佶花鸟画的写实技巧称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因为它给人以“魔术般的诱惑力”。北宋的绘画理论中以气韵为高的说法已不少见,但在赵佶时代,严格要求形神并举。“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形似以物趣胜,神似以天趣胜,最理想的境界是由形似达到神似。所谓写生的逼真,不但要有正确的形体,还必须富有活泼的精神。赵佶在创作实践中,一直是力求由形似达到神似的。传说赵佶画翎毛多以生漆点睛,隐然些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这正是为了由形似达到神似所作的技术性尝试。

第三,诗、书、画、印结合的独特性。赵佶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上,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题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如芙蓉锦鸡图》轴,左下角秋菊一丛,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鸟锦鸡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戏飞的双蝶,顺着锦鸡的目光,导向右边空白处的诗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全图开合有序,诗发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这首诗题,实际上已巧妙地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从中可以见出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

总而言之,“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画继》),诗词书画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尤其是绘画方面,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可以说,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拥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皇帝。

此时怀英、弃疾看到的墙上的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原来,宋徽宗除了作为杰出画家自己亲自作画以外,还大力发展组织了宫廷绘画。他广集画家,创办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北宋灭亡后,兴盛一时的徽宗宣和画院随之结束,一些画院画家经过辗转逃亡,逐渐集结于南宋的都城临安,先后被恢复在画院中的职务,成为南宋画院的骨干力量。李唐、刘宗古、杨士贤、李迪、李安忠、苏汉臣、朱锐、李从训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宋高宗虽然在政治上也是苟且偷安,但对于书画之事,仍十分重视,特别是后来他利用绘画为他的政治服务,组织画家进行创作。所以,南宋时绘画活动主要还是以画院为中心。

宋徽宗在世时,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

赵佶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第一个学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第二个学生画了古寺的一角,背景上画了山峦起伏的密林。第三个学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径,尽头一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掩没不知寺院在何处?“深山藏古寺”着意在“藏”字上做文章,给人以“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享受。“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绘画讲究藏得自然,藏得巧妙,藏得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怀英、弃疾虽然对画作不是十分精通,但是看到徽宗被挂在墙上的画作,仍然崇拜不已。但一想到徽宗作为大宋一代帝君,才华绝世,人被囚押,其作品因陋就简,被随便悬挂在这里,无意焚琴煮鹤,对牛弹琴,心中就无比愤恨,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恢复大宋国土,重展中原雄风,给大汉文明之应有的尊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