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长公主拿稳黑莲花剧本 > 第九十五章华笔之名

三甲中状元和探花均出上林书院,榜眼为柳氏嫡长公子。今年恰逢柳如是逝世三百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这位才女和词人,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柳如是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空白。二甲进士名额俱由民间几家书院分而治之,与前几年不同,世家子弟占了一半以上。

景王、柳仆射、两考官相互抗衡,这进士名单应该是宋赢彻最为满意的成绩。

宋玉绰束袖在院子里剪枝,宋赢彻从旁边负手看了看,说:“看了苏晴川试卷,倒让宋玉绰联想到您,两人都有独特见解。”

殿试的话题乃政论方面的问题,平日里家里无事可做,宋玉绰和父兄三人经常围炉夜聊,书院离庙堂很远,没少讲政事,而宋玉绰和弟弟只是感到好玩,不愿将来派上大用场。

弟弟这些年刚从书卷里苦读,就拿下了探花的桂冠,已经是始料未及的事了,事实上宋玉绰是不会在意的。因为,哥哥的才华,他的才能,他那一招一式都是别人望尘莫及的。哥哥在朝中当差时,也算得上一个有才气、有才干的人了。可宋玉绰挑了片枯叶还调笑着说:“宋赢彻既然如此赏识,何不把状元的宝座让给弟弟呢,只落得个探花的下场呢!”

宋赢彻慢慢答道:“右仆射柳弥逊对苏晴川试卷赞赏有加,竭力推重第一,而五兄弟却盲目地推重另外一张辞藻华美的试卷。他觉得苏晴川用字太帅,文辞上输掉了一截。柳仆射和五兄弟针锋相对,各说各的理。”

宋玉绰微微抬眼,递上一把剪子招呼他和宋玉绰一同剪剪,接着说:“柳大人恐怕认得柳公子笔迹,这才想避嫌、推弟弟试卷,真是无私!”“你又说什么?”他一怔,接着道:“宋玉绰想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啥秘密。”“你知道吗?”宋玉绰笑笑说。“当然知道啦!虽说麋录抄写,但柳仆射却总认亲生嫡子手迹,到了柳氏今日盛极一时,重夺状元之位,更惹起了嫌隙。

宋赢彻拿着宋玉绰手中的银剪仰着头剪了一大截枯枝淡然地说:“柳弥逊提议将那卷卷压于二甲之末,并指该卷徒有其表、花枝招展。”

他说:“这等评语亦不负柳公子‘华笔’之名,'吾闻之哂之,曰:'凡读柳公子之文,必自叹足撼人数日未敢提笔者,不信世有此辞藻华章者,景王殿下想必由此对此卷推崇备至。'

出生于柳氏嫡系的柳道彦,8岁作赋,座无虚席,与骆宾王7岁咏鹅之才不相上下,文采飞扬,少年得志,帝都奉为圭臬。在他写的《花间词》里,有一篇名为《春江花月》的小令,颇有特色,却也难登大雅之堂。这就是柳道彦所拟的词题。取其一、二篇读之,并不是纯仗柳氏之名,实有才气,只是男人写得高纤丽词章时,总是缺乏一点气概。

宋赢彻无意中笑了笑说:“柳道彦的华笔实在是太过醒目了,五兄弟估计都认得出来吧!”

陛下对景王的这一举动自然赞赏。然而他在朝中所做的种种举动却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他们纷纷对其进行指责,甚至将其弹劾下狱。其中不乏言过其实之人。然而这些议论最终都归于失败。景王却不相信柳氏有此才能,他对柳氏的评价是:“虽有才华,却无能力。柳氏是家族,权力膨胀备受非议,柳道彦即使拥有华笔之名,却真的赢得了状元的宝座,天下也宁愿相信是柳道彦和父亲舞弊也不愿意相信是真才实学。

景王的意图错综复杂,说到底是为了压制世家、维护皇室权威。且陛下虽对景王有所防范,猜忌却只停留在不授予兵权这一肤浅的水平上,没有阻挡其参与核心政事。所以,景王是个很好的君主。但是,当国势衰微时,景王会选择出奔,或被废黜,这也就决定了景王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君王。平定钱氏之乱时,景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渐渐压制柳氏,宋赢彻不方便出面,还必须要借景王之手,在一定程度上宋赢彻对景王还很倚重相信。

宋玉绰看他额上有细密汗水,踮起脚,用蘸着玫瑰水的湿毛巾给他擦汗水说:“其实一开始柳仆射应该避嫌不允许柳公子赴试吧!”

他握着宋玉绰的手莞尔地说:“当然违背了柳氏一贯的惯例,不过柳弥逊要让儿子早入仕,省下蹉跎3年的光阴。”这是对柳开慧一生经历和人生选择的总结。在他看来,柳开慧生下来就有一种天生的进取精神。他从小学习书法,后来又拜书法家柳公权为师。不藉科举入仕,很难承担重要的职位,即使后来官位再多也被批评是流外的官,自嘲“不入流”。

宋玉绰嗔怪他,飞上了跪在眼殿门口的宫女示意收敛,但他一直到碧茹端水时才放手,宋玉绰绞碎湿巾等碧茹退去问:“那么三甲如何定夺呢?”

“终于看上一眼还是选了江蓠的那份答卷,被列为状元。两人才没有争议,上林书院已经占据状元的宝座,于是就把柳道彦列为榜眼,把你的弟弟苏晴川列为探花。

猜不透江蓠这个状元是三方折衷的结果,爸爸的预测竟然也有失偏颇,学业方面从来没有得到爸爸过多照顾的弟弟,反而几乎是一枝独秀,让宋玉绰忍不住扑哧笑了。

“您认为这有什么可笑的地方?”宋赢彻给了宋玉绰一不生气的目光。

宋玉绰勉力憋住笑说:“家父一开始就赏识其才学,料定大有出息,并亲自为其易名,岂不知一开始话就这么应验了,但馨只觉可笑,韶郎莫误解。”

“他本来叫什么名字?

提起这一茬儿又让人笑话,宋玉绰拿起一块躲在树杈上焦黄梨花瓣在它面前晃来晃去地说:“江梨!”

“梨花的梨呢?”

宋玉绰搓着花瓣说:“江蓠家困窘,父母都是目不识丁之农,但还有7个儿女要抚养,它夹缝中,生下来再遇梨花盛开之时,便随意为它娶亲。”

他一脸不可思议地化作浅浅的微笑,但又无法在宋玉绰面前戏弄他钦点状元,便不住地咳嗽,宋玉绰抚摩着他的背,无可奈何地说:“爸爸一开始见他大名,还险些把一口茶叶喷在身上,后取法《离骚》里“扈江离、辟芷兮”这两个字,为他改名谐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