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五十二章 李廷钰的遭遇

大清疆臣。 第六百五十二章 李廷钰的遭遇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你是怎么回来的?”阮元又向李廷钰问道。

“是……是关军门的意思。”不想李廷钰听到阮元问出这个问题,竟又一次哭了出来,道:“关军门靖远炮台在前,所以洋兵先进攻的也是那里,小侄原本也想着分兵去救,可威远炮台这边,当时也被洋人火炮压得喘不过气来,又如何分兵呢?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未初时分,忽然……忽然靖远炮台那边来了一名关军门的亲兵,他说关军门告诉他,如果有可能,要让我……要让我活下来。关军门说,此战所见洋人火力之猛,用兵之法,俱是前所未见,我们不仅火力不如洋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之前根本就没和真正的英吉利军队交过手,不知敌情,方是此战战败的根本啊?可是……可是如今海内并无一人曾与英吉利正面相抗,所以无论如何,这场仗,我二人要有一个活着回去,要把战况告诉其他人,不能……不能再这样毫无准备的应战了!关军门炮台在前,洋兵已然登岸,他绝无生还之理,是以只有我活下来,才能让其他人知道虎门发生了什么!小侄……小侄本也不想就此撤兵,可是过得不久,威远炮台也来了洋兵,无奈之下,小侄只有带兵奋力冲杀,才撤了出来,那时小侄方知,就在洋兵从威远炮台登岸之时,关军门已然殉国……”

“怎会……怎会如此呢……”阮元听着李廷钰讲述炮台战况至此,也不禁双手颤抖,再不能止。按着李廷钰的描述回顾虎门之役,虎门炮台这一战,似乎根本就没有获胜的可能。

“阮叔父,小侄该死,当时小侄若是没有撤兵,而是死守炮台,或许……或许尚有一战之力……”李廷钰见阮元神色难过,却也有些懊悔道。

“唉……你又有什么错呢?你留在炮台,能改变什么呢?”阮元也向他劝慰道:“叔父知道,你李家俱是忠烈之人,可这场仗也不是……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扭转战局的啊?廷钰,你终是丢了炮台,革职在所难免,但你不过是副将,多半还是可以免死归乡的。回去之后,就按关军门的话做,总结经验教训,以后才有打赢下一场仗的可能啊?忠毅公……我和你爹爹昔年也算同袍好友,我眼睁睁看着他身陨海疆,我也不想……不想看到你们李家在战场上再倒下一个人了啊?廷钰,你爹爹当年走的时候,你可还是个孩子啊……”说到这里,阮元回忆起自己同李长庚昔日之谊,又想到即便李长庚在世,只怕面对这样的敌军,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无奈之余,亦自垂下泪来。

“小侄……小侄谢过阮叔父了!”李廷钰也向阮元再拜道。

此后李廷钰也被道光贬归同安,仅以伯爵之位家居。李廷钰后来也将自己和父亲治军、海战之法辑成几部兵书,曰《靖海论》、《行军纪律》,并有《七省海疆纪程新编》等作,试图流传后世,为后人海战留下一些经验。然而李廷钰所遗海战战术大多仍是传统海上用兵之法,对于此后已然出现的翻天覆地般变化的海战模式而言,并无多大用处。

而此后一连数日,阮元也都是沉默不言,刘文如、阮孔厚等人也或多或少看出了些端倪,或许对于眼前这场战事,阮元已经有了最糟糕的打算……

这时扬州之北,阮元终于将雷塘的阮氏家墓修葺一新,除唐庆云与江彩同葬北湖之外,自己和孔璐华、刘文如、谢雪的墓茔均已修建完毕。这日阮元也将孔璐华和谢雪的棺椁正式入土。无独有偶,这时孔庆镕也亲自带着每年均需送往阮家的陪嫁租产来到了扬州,总算是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见到了姐姐最后一面。

“璐华,你在那边,终于可以安息了。”阮元眼看着面前为孔璐华树立的一品夫人墓碑,也不觉泣下沾襟,向墓碑道:“今日衍圣公也过来了,你……你可有开心一些啊?一晃你走了也快九年了,我……我也想你啊。你看看我如今这个样子,虽然活在人世,可我还能做什么呢?安享致仕余年,外人看来确是惬意,可我这每天心里想到的,大多都是你们这些故人啊。不过这些年来,我……我书法应该有些进步了,总也作了几幅看得过去的画,等我走的时候,我带一幅过来,你可喜欢?孩子们都好,我们……我们也快有曾孙子了,等他们出生了,我带他们一起过来,你要是在天有灵,也看一看他们吧,他们一定……一定也会喜欢你这个曾祖母的啊……”

“姐夫,你能和姐姐走完这一生,我这个外人看来,也都有些羡慕啊。”孔庆镕也向阮元笑道:“以前我问过姐姐,她最喜欢的诗作是哪一首,没想到她当时居然回答我,是那首有关养蚕的诗。我当时还不理解,如今终于明白了,姐姐和姐夫一生走遍天下,所见所闻,可要比我这个泥塑木雕一般的衍圣公多的不知多少了。姐姐她也……也真正见到了何为民生疾苦,有所见方有所思,有所思方有所作,姐姐她……她做到了更好的自己啊。”

“衍圣公客气了,您也是天下万众所仰慕之人,怎么就成了泥塑木雕呢?”阮元也不禁向孔庆镕笑道:“其实衍圣公到了今日,还来扬州送这些陪嫁租产,我……我实在惭愧啊。璐华走了这许多年,我……我又何必再用这些圣裔家产,来过我自己的日子呢?”

“姐夫,说实话,每年嫁妆如故,是我的主意。”孔庆镕却向阮元说道:“姐夫说我这个衍圣公为万众仰慕,姐夫可知这是为何?正是因为我啊……不过是一尊泥塑木雕罢了。我虽贵为衍圣公,可这却也决定了,我除了那几次入京面圣,一生都不能离开曲阜。我……我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有任何举止乖张之处,只能老老实实安坐家中,凡有仪典,俱要端正,稍有差错,那便是我这个衍圣公不称职,或者说,我……我就变成了凡人。可他们真正仰慕的,究竟是我孔庆镕呢,还是高位之上的衍圣公呢?所以姐夫别看孔府拥田万顷,可这些租赋,那些历代帝王的恩赏,有什么用呢?许多以前的衍圣公,便挥霍无度,银钱都便宜了那些小人,自己还落得一身骂名,这样的一生,果真便值得羡慕么?我眼界太狭窄了,不知这些财富能做什么,但我知道,姐姐这份嫁产到了姐夫手中,姐夫却会拿它去做些有用之事,无论捐赈灾民、还是刊刻书籍、延引名士入幕,亦或捐办军务,姐夫总是把这些银钱用在了需要用钱的地方,那也算是我……我做了些好事吧。姐夫,我……我的身体我清楚,我没多少时间了。所以今日却也想着,想来再见姐夫一面,是我应该向姐夫道一声谢啊。”

阮元看孔庆镕面色之时,只觉他面容已然颇为憔悴,气色果然大不如前,心中亦自叹息,只得向孔庆镕道:“衍圣公,您……您一定要保重啊。只是这陪嫁产一事,我实在受之有愧,家中田产本也足用,我以宰相致仕,皇上自也没有亏待我,可是……总之衍圣公便只送这一次,以后……就不劳曲阜之人了。”

阮元之所以一度沉吟,也是因为这时京中来信,因前线战事不止,道光已然决定六旬万寿从简,只在正大光明殿行宴一次,不再大操大办,其余外官也无需进京祝寿,阮元三年前和道光定立的再入京城之约,便也如此取消了。孔庆镕自也知道此事,向阮元问道:“既然姐夫执意不想要这份陪嫁产了,那……我就答应姐夫吧。只是……我也听说了,今年不让我们入京庆寿,也是因为前线战事未决之故,广州那边,还在打仗吗?”

“是啊,广州那边,情况……并不算好。”阮元只得如此叹道。

“唉,但愿天下太平吧。”孔庆镕也向阮元道:“当年初见姐夫之时,姐夫尚是风华正茂之年,那时候我也不过跟姐姐开开玩笑,哪里会想到,日后竟有成真的一天呢?如今姐夫也老了,我……我应该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姐夫了。我命数有常,也不强求,只愿姐夫以后……以后多保重吧。”

“衍圣公,无论如何,您也要爱惜身体啊。”阮元看着一旁的孔庆镕时,心绪也不觉回到了四十余年前初入孔府的那一个下午,那时孔庆镕尚在童稚,一脸天真之色,不想如今之状,竟是孔庆镕要走在自己前面。又回想起早已长眠棺椁之中的孔璐华、谢雪、唐庆云等人,又何尝不是曾经有过一番青春年少?一时心中酸涩,却也无言。

这日阮元便也拜别了孔庆镕,果然两月之后,曲阜的方向便即送来了孔庆镕过世的消息讣告。孔庆镕实任衍圣公整整四十八年,终年五十六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