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嘉庆六十大寿

大清疆臣。 第四百六十九章 嘉庆六十大寿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后娘娘,奴才是为您着想,可绝对没有其他意思啊?”曹进喜眼看皇后言语渐渐严肃,也只好跪在皇后面前,继续对皇后诚恳道:“娘娘这些年对咱们这些个下人,从来恩遇有加,奴才们只要尚有一丝良心,就不能不报娘娘的恩啊?奴才今日所言,绝对……绝对不是为了奴才私利啊娘娘?”

“曹公公,你这样说,我也相信你。但日后太子之事,我无权参与,皇上愿意立哪位亲王做太子,那位亲王就是未来的皇帝。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今日你便退下吧,出了这个门,咱们两个就当今日没说过话,如何?”皇后虽依然不为曹进喜之言所动,却也不忍再去责怪于他,只对他道:“眼下时辰也不早了,皇上那边还需要你去照看呢。”

曹进喜眼看皇后态度坚决,便也没有多言,径自退出去了。只是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就连一向严明有度的皇后,心中却也多了一个念头:

“若是绵忻真的有这个机会呢?我……”

依照旧例,这时嘉庆应该已经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备好了载有下一任皇帝姓名的诏旨。

但诏旨上的名字究竟是谁?依照旧例,这时也只有嘉庆一人知晓,更何况,如果嘉庆真的更换了其中诏旨,皇后和大臣也不会提前得知。

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初六,正是嘉庆六十大寿之日,这一日朝中百官,各国使臣,也一并来到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礼部奏乐,王公大臣行过大礼之后,依例便是各省督抚进献方物,但嘉庆与乾隆却又不同,这一年已经下了谕旨,严禁各省再有金银珠玉之献,是以各省督抚所献也大多只是当地土产,数目却要比乾隆之时少得多了。此外,各省盐商、十三行行商亦有捐资为嘉庆祝寿之事,阮元作为两广总督,自然也要将十三行捐输礼单上呈嘉庆,以示商人尽忠朝廷之意。

不过嘉庆这日却自惬意,看过十三行礼单,嘉庆也对下首群臣说道:“如今各省捐输之事,朕已经清楚了,各省盐商、洋商竭诚为国,捐输报效,朕自有议叙。但这几年下来,朝廷府库尚属充足,并无急用之项,商人捐输报效,朕知道他们心意,也便够了,至于捐输之数,朕也为他们削减一些吧。阮元听旨,这次十三行共计捐输四十万两,准留下二十万两,所有行商俱加议叙,剩下二十万两,就给他们发回去吧,若是朝廷有大工之项,再许他们捐输报效,那样才是把银子用在了实事上啊?”阮元也当即出班谢恩,记下了嘉庆减免捐输之语。

“进献之事,就说到这里吧,朕对你等各省进项,都很满意,朕之前曾经严令你等不得铺张,如今看来,你等做得都不错。”嘉庆看着这次前来朝觐的各省督抚,也不觉感慨道:“你等也应该知道,国朝最重牧守之任,朝廷如心腹,督抚如手足,若不是你等督抚在外任之上,得以勤于国事,抚境安民,又怎会有今日的天下太平呢?是以朕拣择督抚藩臬,府道守令,从来慎之又慎,唯恐所用非人,贻害百姓,如今看来,今日在这正大光明殿上的督抚,都是尽心国事之人,朕甚嘉焉!两江总督孙玉庭、四川总督蒋攸铦、两广总督阮元,你三人近数年来,在天下督抚中办事最为勤勉,所在之处,亦是民生和乐,百姓安居,是以今日,朕要亲赏你等三人!孙玉庭、蒋攸铦、阮元上前,朕要钦赐御酒,与你们三人共饮!”

“臣谢过皇上赐酒之恩!”孙玉庭、蒋攸铦和阮元当即上前拜倒,曹进喜也从旁取过三只玉杯,一一奉在三名总督手上,接着嘉庆亲自取了酒壶下阶,一一为三人斟上御酒,三人也再次向嘉庆回拜,与嘉庆共饮此杯。

“你等且回去吧,朕知道你们今日前来的督抚,都是实心任事之人,无论朕赐酒与否,日后你等也定当尽心国事,若是朕七旬万寿那一日,还能看到你等,这一杯酒,朕也少不了你们的!”嘉庆回到御座之上,也对下面各大臣鼓励道。一边说着,嘉庆也想起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正式对王公大臣们言道:“今年之初,朕下旨各省督抚,清点嘉庆元年至今所有民欠钱粮,如今所有直省都已经将钱粮之数上报到了朕这里,朕看了,一共是银两千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八百七十两,谷四百四万五千二百七十石。差不多算半年的赋税了。朕在位二十四年,亲政至今二十年,自知德薄,不能如圣祖皇帝、高宗皇帝一般,普免钱粮,蠲除民欠,朕心中一直有愧啊。可是之前二十年,朕没办法,各省均有亏空,有些直省亏空多达数百万,黄河大工,朕亲政至今就有六次,加上朕即位之初,战事未平,东南沿海未靖,朕一直想着普免钱粮,却也做不到啊?如今天下尚属承平,百姓亦能安居乐业,朕还是想着,不能再让这些旧欠,成为百姓以后的负累了。今日朕便传旨下来,这两千余万欠银,四百万石欠粮,从今日起,尽数蠲除!如此,则百姓生计,或能得以宽纾,朕登极至今两纪,也算是有功德于百姓了啊?”

“皇上宽仁,天下万民自当铭记皇上盛恩!”一众大臣眼见嘉庆下发谕旨,竟是将自己一朝二十余年欠赋尽数蠲除,也自然连声向嘉庆赞颂起来。尤其是几个从民欠数百万的直省前来的督抚,他们原本以为嘉庆让他们上报民欠,是要重责他们庸碌无为,如今却只是蠲免欠赋,心中的一块大石,自然也就这样落了地。

这一日正大光明殿也摆下了盛宴,群臣饮宴之后,方才渐渐回归京城。阮元也在黄昏时分回到衍圣公府,这时阮常生之子即将临盆,阮元便也与孔璐华商议,多在衍圣公府逗留几日,正好之后嘉庆也有观戏之事,一并叫了阮元,希望阮元也可以前往观瞻。加上为了向嘉庆贺寿,孔庆镕这时也已经暂时入住衍圣公府,阮孔两家众人聚在一起,每日也自是惬意,反而都不愿意就此分别。

这一日阮元和孔庆镕从宫中听戏归来,正好孔璐华在衍圣公府之前相迎,和二人一同到了书房之内。看着阮元须发已渐有灰白之色,孔庆镕却是风华正茂,孔璐华也不禁对二人打趣道:“夫子,你和弟弟这平日出门,若说你二人是姐夫和妻弟,这外面的人谁信啊?我这弟弟也真是的,若论年纪,也不过比常生年长一岁,可如今呢,常生却要叫你一声舅舅。你这样占着外人便宜,日后小心伤了寿数啊?”

“哈哈,夫人这不说我还忘了呢,当年我第一次到衍圣公府,看见衍圣公的时候,他还叫我伯伯呢。真没想到,这一晃也有快三十年了啊?”阮元也不禁感慨道。

“是啊,姐夫,其实我第一次来京城,如今想想,还是嘉庆元年,当时皇上刚刚继位,父亲带着我北上面圣。可当时高宗皇帝还是太上皇,见了我们,一大半的话都是高宗皇帝说的,皇上当时好像只问了我们几人安好,便即散了。后来到了十年前我去觐见皇上,他都记不住我了,问起我家世家人,问了好一会儿呢。”孔庆镕听阮元想起当年旧事,竟也陷入了回忆之中。只是说到这里,孔庆镕却也不觉叹道:“只是姐夫,这次我来见皇上,却不知为什么……不知为什么皇上他如今竟是……竟是有些不像十年前的皇上了。”

“是吗,衍圣公有何见解啊?”阮元不禁问道。

“姐夫,这件事……或许姐夫在这十年之间还见过皇上几次,或许对于皇上神态变化,尚不如我看得这样清楚。可我这十年里从未见皇上一面,这一次时隔十年,却是真切的感觉,皇上精神气色,可是大不如前了啊?”不想孔庆镕回想着自己与嘉庆召对之景,却也不住感慨起来:“我是前两日得蒙皇上召对,当时见了皇上,便只觉得皇上老了许多,皇上倒是也客气,又问起咱们家里情况,可说着说着,皇上却忽然感叹了起来,对我说:‘衍圣公,其实朕本也知道,朕在位二十四年,却一次山东都没去过,朕对不起你们家啊?以前朕随着高宗皇帝去过两次曲阜,终是高宗皇帝的时候,做不得数的。朕也想着,今年朕六十岁了,应该来曲阜一次的,可不想八月东河决了,又要拨银子去治河。你东省百姓怎样?可有荒歉之人,可有人流离失所啊?这些年朕催东省的亏空急了些,却也是亏欠太多了,你那里有没有府县滥征赋税之事?朕是不想因为亏欠之事扰民的,可朕也不能姑息那些奸吏不是?这官、民、黄河啊,哪一件事不难啊?朕夙夜忧劳,却也没个根治的法子。你身为衍圣公,也多为朕担待些吧。回去之后,一定要和你们家人说清楚,朕二十年不来曲阜,绝不是因为朕怠慢了你们孔家,实在是天灾繁重,国帑无多,你们却不要对朕有怨言啊?’姐姐、姐夫,十年前我和皇上言及孔府之事,只觉皇上言语精当,态度亦是从容,可如今的皇上,却……”

阮元和孔璐华听着孔庆镕复述自己与嘉庆对话时的言语,心中也不禁有些惆怅,尤其是阮元想着那日总督入觐时嘉庆的言语,前后对比来看,嘉庆或许已经不仅仅是精力不济,甚至就在这一两年,嘉庆已然开始想到了身后之事,而他前后的诸多感叹之语,或许也更像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对人世无尽的遗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