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十八章 突生变故

大清疆臣。 第三十八章 突生变故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眼看已是未初时分,弘旿随着永瑆永琰从后山归来,莲筏见了,也引着众人,一同到偏殿用斋。眼看斋饭准备完毕,众人也已入座,忽然,一个小沙弥走到门前,向莲筏道:“禀方丈,外面有位姓孙的施主,托我前来一问,在座各位,可有一位阮施主?孙施主有要紧事,要和阮施主商量。”

阮元听了,不由得心中暗暗一紧,他出门之前,曾和杨吉说过,如果阮荃不见好转,就派人到万寿寺来,让他回去。这时孙星衍前来,十有**便是为此。而且若阮荃只是如前日般发热不退,遣个寻常仆人过来,也便够了,却如何叫得孙星衍前来?想来阮荃之病,不仅不见好转,只怕还有加重之虞。一时不免忧急,登时起身,向在座各人道:“各人大人、莲筏方丈,在下失礼了。在下家中原有些事未能办妥,想来是越发难办了,眼下只好出去一趟,还请各位见谅。”说完,也等不得众人答应,便匆匆走出,正看到孙星衍在大门前等候。

孙星衍见了阮元,也赶忙迎上道:“伯元,今日我原想着到你府上一叙,不想令夫人告诉我你来了这里。而且,夫人她说……说令爱前几日便得了病,眼看今晨好了些,你才放心过来。可我中午过去时,令爱……令爱已是高烧不起,我看过令爱神色,她面色虚弱已及,只怕……只怕已不是寻常的病症。眼看着夫人在家里,已没了办法,只好请医生去了。你府里那位仆人也和我说,说你出门前约定,令爱若有不测,便即回来。我看令爱样子,只怕夫人一个人是照顾不来了,便……便立刻借了车来这里。伯元,你眼下又待如何?听说今日瑶华道人也在里面,你是要留下,还是提前回去?”

阮元听完孙星衍所言,果然阮荃病症,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当即便恨不得赶将回去。可想着弘旿等人尚在寺中,一时不由得犹豫起来。那彦成正好从后面跟来,道:“伯元,你家中情况,我都和各位说了。各位也都是明事理之人,父慈子孝,乃人伦之大端,我等绝不会强留于你。若是放心不下家里,便回去吧。”

阮元想想,终于下定决心,道:“东甫,今日相助之情,来日小弟必竭力以报。今日只好对不起各位了,还请见谅。渊如,我先行一步,家中之事,还有劳你和各位讲述清楚。” 孙星衍点点头,自是答应了。阮元连忙找到来时坐车,快马加鞭,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回到了扬州会馆。

入得馆内,只见杨吉连忙迎上,脸上还蒙着一块黑布,见了阮元,道:“伯元,大夫说了,你从外面进来,一定先把这个戴上。”说着从怀里又取出一块黑布,交到阮元手中。阮元听了,更觉心惊,忙一面系了黑布,一面和杨吉到阮荃屋子里来。

进了屋里,只觉药草气味满屋,阮荃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江彩和刘文如侧身坐在一旁,看来已是忙了半天了。江彩看阮元回来,轻轻唤了声:“夫子。”阮元却已听出,江彩声音,竟已嘶哑,看她面色时,虽有黑布蒙着,但双目暗淡失神,眼角泪痕显而易见,想是这大半日照顾阮荃,看着阮荃病势加重,已哭得泣不成声。也赶紧过来,抱住了江彩,道:“夫人,是我的不是,明明荃儿病还没好,我却出去了这大半日,让夫人一个人在家,真是万分的对不住……”

杨吉道:“伯元,是我没照顾好荃儿,上午我看荃儿好了不少,又来找我玩球,就陪她玩了一会儿,不想……不想力气使大了,把球拍到了墙上,害荃儿跑了好几步,结果……结果她就倒下了……都是我该死!要是我小心一点,让她好好睡一天,也许就没事了……”

这时医生却道:“你们说的都不对,这位相公,就算你不陪她玩,阮大人,就算你不出门,今日这孩子,也会如你们看到的一样。只因……只因这孩子患的不是寻常风寒,而是痘疾!”

听了这话,阮元、杨吉、江彩、刘文如四人都大惊失色,江彩照料阮荃数日,一直不得安歇,早已疲惫不堪,经此一激,竟然晕了过去。刘文如和江彩名虽主仆,实则与姐妹一般无二,眼看江彩晕倒,也连忙接住江彩,哭道:“小姐!小姐!”可叫了数声,江彩都没有回应。

阮元看着阮荃,果然隐约之间,她脸上已有数个痘印泛起。仔细想想,也明白了为什么医生要让自己一家蒙上黑布,要用药熏过整个屋子。痘疾极易传染,如果自己不顾个人安危,执意到阮荃身旁,只怕自己也会染病。但自己一生之中,并未遇到过如此病症,也听闻痘疾并无良药可医。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问道:“先生,荃儿究竟是怎么了,居然也会染上这般恶疾?还有,您看她眼下模样,可有什么办法救她一命?”

医生道:“这痘疾向来捉摸不定,全无根源可寻。若在平日,或许还容易避开,可近几日天气阴晴不定,最是人体虚弱之时,极易被传染上。已往这个时候,染上痘疾的也不在少数。能否躲开,全凭造化。至于救她的办法,这痘疾并无对症之药,我能做的,只是配些增补气血的药出来,让她不致因为痘疾,竟又染上其它病症。不过……”

“大夫,我家眼下不缺钱,即便这药贵些,想来也无妨的。”杨吉立刻补充道。眼看阮元夫妇为了爱女之事,沉痛难以自拔,他毕竟是外人,还能勉强冷静一些。

“阮大人声名我是知道的,我不会开天价骗你们,不是钱的问题。”医生道:“染上这痘疾,若想治愈,其根本在于自身强健,若是自身根底好,便极易痊愈。可反过来,若是病人体质虚弱,便往往难以抵受。方才我已给这孩子诊过脉了,她似是尚未出生之时,就已经带上了一般弱症,可谓先天不足,这一生若是长居江南温暖之地,或许可保无虞。来了这京城,又患上这般恶疾,只怕……”

阮元听了,也不禁想起,江彩初来京城之时,就因为水土不服,连续高烧近一月之久,后来直花了三个月时间才痊愈,那时阮荃已在江彩腹中,只怕那场病也影响到了阮荃。想到这里,又是一阵难过,眼泪不由得掉了下来,看着晕过去的江彩,再看看刘文如,知道二人操持一日,精力消耗远甚于己。也一边从刘文如怀里抱过江彩,一边小声哭泣道:“彩儿,都是我不好,若是当日送你回扬州安胎,或许今日也不会有这般后果……”

正在这时,忽然门房来报:“阮詹事,孙相公过来了,后面还跟了个仆人,不知是哪家的,想问问阮大人,阮姑娘是什么情况。”

阮元无奈,也只好先和杨吉一同走出,和孙星衍简单说明之后,让二人都戴上了黑布。孙星衍道:“中午我出门的时候,还以为令爱只是高烧不退,不想要严重得多。伯元,这位是嘉亲王宫中侍仆,听闻令爱染疾,嘉亲王也自忧心,故而派了他前来,想问问府上是否需要药物,若是需要,嘉亲王可以帮你。”

阮元也问道:“渊如,我早早告退,未能向寺中诸人辞别,现下想来,不免愧疚。瑶华道人、方丈他们可有责怪?”

孙星衍道:“伯元这话也是太谨慎了。东甫没有告诉你吗?我等读圣贤书,知伦常事,怎会因为这个苛责于你?大家都说,若是你家中有所不便,愿意鼎力相助。尤其是嘉亲王,说你和他既出同门,便应有同门之谊,这才让我先带着他过来了。”

阮元叹道:“多谢嘉亲王好意了,只是小女所染,乃是痘疾,只怕便是嘉亲王,也难寻良药。这位通事,想来你是要白跑一趟了,实在过意不去。”

那嘉亲王的侍仆道:“阮大人还请放心,嘉亲王身在宫中,寻些良药对嘉亲王而言,不是难事。这痘疾虽不易治疗,却也并非全无办法。阮大人不如将令爱病症,详细说与我听,待我禀报嘉亲王,再做定夺。不然,小人就这样回去了,嘉亲王必定会责怪小人。”

阮元想想,虽然这件事他也不愿嘉亲王参与,可总不能违了对方一番心意,便把阮荃病症说了给那人听。那侍仆听罢,也即告退。孙星衍倒是自告奋勇,愿意帮阮元分担会馆之事,可是痘疾如何治疗,他也毫无头绪。三个人面面相觑,却没有一点办法。

次日阮元宫中无事,草草将詹事府事宜安顿完毕,便回了家,悉心陪着阮荃。让阮元没想到的是,次日嘉亲王的仆从又一次来到了扬州会馆,还多带了两个下人,每个人都带着一个盒子。

那仆从道:“阮大人,昨日大人之言,小人已向嘉亲王禀明。嘉亲王说,这痘疾难愈,确是事实,可宗室之中,常年以来染痘者不在少数,故而也常有备药。嘉亲王说,天命不可违,但人事不能不尽,所以还是派了小人,来送这些药与阮大人。”

阮元听了,倒也不禁有些担心嘉亲王,昨日万寿寺一会,他已清楚乾隆对于这两个皇子,一直心存猜疑,不敢放任二人随意行事。这时嘉亲王给自己家中送药,只怕阮荃的病未必能治好,反而会给他惹来麻烦,也问那仆从道:“这位通事,嘉亲王的心意,在下已知道了。只是嘉亲王如此盛情,只恐旁人不知其中就里,反误会了嘉亲王。这药我家实在收不得,若是方便,不妨告知在下药方,由在下自行配置便是。”

那仆从道:“阮大人,这番因由,嘉亲王早已知晓。只是嘉亲王以为,既然他认识了阮大人,又知道阮大人家中事故,便理应鼎力相助。此恻隐之心,人皆当有之。至于旁人言语,嘉亲王自有应对之法,请阮大人不必担忧。另外,也请阮大人切勿心生异念,嘉亲王此举,原出自其本心,与其他诸事,一概无关。还请阮大人尽心奉公,以报皇上提拔栽培之恩。”

阮元想想,也暗自佩服嘉亲王心思,嘉亲王知道给他送药会带来风险,也知道可能让自己失了公允之心。故而于自己易生疑虑之处,一一嘱咐清楚。转念想想,阮荃一天下来,病势全无起色,只怕这般耽搁下去,不出数日,便要考虑生死之事了。想到这里,也顾不得旁人会有如何言语,对那仆从道:“既然是嘉亲王盛情,在下却之不恭。也请通事告知嘉亲王,阮家一切安好,无须挂念。”那仆从眼看阮元已收下了药材,也已经清楚嘉亲王心意,便也不再言语,和下人一道告辞了。

杨吉眼看三人已经远去,也对阮元叹道:“伯元,昨日你也和我说过朝堂这番难处。照我看来,嘉亲王这样对他、对你,都不太好。就算如他所言,他自有办法应付那些流言,你呢?若是过得几日,便有人说你收受嘉亲王财物,你要如何自辩啊?”

“荃儿的性命重要。”阮元非常坚定,道:“人生在世,总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事。我官职身份,和荃儿性命相比,乃是小事。便是我十年不得升迁,能换荃儿一命,我也心甘情愿。我意已决,你也不必再劝我了。”

杨吉知道阮元心意,也点了点头,吩咐门房去煎药了。看着阮元愁眉不展,也不禁问道:“伯元,若是你担心宫里分不开身,何不去告假数日,回来陪着荃儿?就算不能告假,平日早些回来也可以啊?反正现在皇上也不在,我看没什么急事。虽然……可能也没什么用处,但毕竟能图个心安啊?”

“杨贤弟。”一边的孙星衍忽然插话道:“伯元他……不能随意告假的,按朝廷定制,只有自身或父母病疾,方可上疏告假,子女生病,并非告假的理由。况且,伯元现下已是三品京堂,朝中不少大事,都是要参与的。再过几日,便是秋审,要决天下一年来的疑难要案,皇上过几天也会回来,开始商议秋审之事。詹事府詹事看着实权不多,秋审中却也有一席。就算你让他早些退值,他也退不得啊?”

杨吉问道:“这……不就是去听一天审讯吗?不打紧的。”

孙星衍道:“你不知其中难处,秋审并非一日可以完毕之事,这天下之间,只内地就有十八省,再加上盛京,一年要案不少呢。按已往惯例,大抵一日只能勾决两三省之事,若是疑难不决的多了,一日只勾决一省,也很正常。我在刑部办过去年秋审的事,前后勾决了十二日,加上中间集议的日子,秋审一共持续了一个月,哪里有那么轻松?”

阮元叹道:“或许……只求今年疑难要案少一些了。我也是第一次参加秋审,又不能不准备,而且除了秋审,南书房那边下个月也需要去当值,这样算下来,又哪里有闲暇啊?”

孙星衍道:“只怕今年秋审,时间还要更长些,你看看这个。”说着拿出一封刑部信件来,那信件早已拆开,倒是无碍阮元观看,只见上面所述需经秋审之案甚多,绝非一两日可以审结的。

杨吉不禁问道:“孙相公,我看京城里面,那一二品的大员,平日也有不少空闲的,难道他们事务不多吗?这秋审伯元都要去,难道他们不用前去吗?”

孙星衍把杨吉拉到一边,小声道:“你见的那些大员,都是平日因循守旧,万事漠不关心的庸劣之辈。的确,这秋审之事,他们也要参与,可提议的往往只有刑部,剩下的人,精心查案也是准备,唯唯诺诺也是准备,只要不是我刑部官员,推称自己不擅刑狱之事,一切听皇上决断,也就罢了。可伯元是那样的人吗?荃儿生死未卜,你我自是忧心,可那些等着勾决的犯人呢?按惯例,每年也有不少可以停勾的啊?他们的性命,不也是性命吗?”

阮元看了看孙星衍和杨吉,也是一言不发,面色黯淡。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了做官的辛苦。

到了九月,阮元也只能把主要时间放在秋审和当值上面,照顾阮荃的事,主要还是杨吉、刘文如和江彩分担。杨吉素来健壮,还能应付不少家事,刘文如自幼便时常要做些家事,其实身体不弱。可江彩日夜照料阮荃,经月愁眉不展,饮食大减,眼看着脸色一日比一日憔悴,先前红润的面庞上,已见不到多少血色。

这年又有不少案件,都是繁复难解之事,加上西南战事未决,数次朝中集议秋审,都因军情中断。故而这年秋审,耗费的时间比上一年更多。直到十月,秋审案件终于全部议决,阮元才有了些时间来陪阮荃。

可即便阮家收了嘉亲王的药材,又兼多方延请名医,阮荃的病却始终不见好转。痘疾又在阮荃身上引发其他顽疾,最终药石难下。到得十月末,阮荃终因病重不治,早早夭亡,这一年她只有六岁。

看着阮荃已是救不活了,阮元和江彩也悲不自胜,相拥而泣。阮元尚有些定力,一边哭着,一边还可以安慰江彩。可江彩却哪里克制得住?阮荃自出生之后,只过了两个月便被带回扬州,之后整整四年,都是江彩照顾她长大,这时眼看爱女夭亡,便如心头肉被剜去了一块似的痛楚。哭着哭着,气息渐渐微弱,竟然晕倒在阮元怀中。

直到次日,江彩才终于醒来,可之后几天,竟然粒米不得入口,只得饮些水勉力维持。三日之后,才能咽下几口淡粥。可阮元每次想扶她时,她却只是全无气力,一直无法起身。又过得数日,竟又渐渐高烧起来。

阮元眼看妻子如此下去,只恐这场病便要危及性命,忙找了医生过来。医生这次看完,也束手无策,只是对阮元叹道:“阮大人,尊夫人和令爱的事,以前我听说过,令爱对于尊夫人而言,便似无价至宝一般,平日是断不能受半分苦痛的。可眼下令爱之事,尊夫人却哪里承受得了?想来这几日悲痛,已是伤了元气。尊夫人原本身体也弱,无力驱寒,眼看这般下去,只怕再好的药,也是难救了。”

杨吉不禁问道:“先生,我家夫人之前确是有过水土不服,可去年冬天,她小心饮食,便平安无事的过来了。怎么今年,这又成了原来的样子啊?”

医生道:“所谓水土不服,并非必然生病。如果小心饮食,季节更替之时多加保养,受到的病痛也就会小一些。可是夫人眼看痛失至爱,心中悲痛,又怎得兼顾这许多?加上这几日天气转寒,当然抵受不住了。阮大人,我还是那句话,夫人的药,并不难找,可病痛能否痊愈,其关键一是体质,二是心绪。夫人原本身子就弱,又眼看着这番变故,心绪如何能平复得来?用药的事,我自当尽力而为,剩下的,就看天数了。”

听着医生这话,阮元不禁垂下头去,刘文如早已伏在江彩身上,哭了出来,就连杨吉一个平日不怕伤不怕痛的粗壮汉子,眼中竟也渐渐湿润了。各人都知道,依江彩的身体情况,这一场病怕是熬不过去了,虽说“天数”尚不是“定数”,可那样微弱的“天数”,却又如何指望得上?

医生眼看二人沉默不语,也先行告退,去寻草药去了。杨吉忽然想起还有一事,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道:“伯元,这是扬州来的信,送信的我看起来,是个江家人。看他神色,只恐扬州那边,也好不到哪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