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船改革

大清疆臣。 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船改革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这时身在扬州的阮元,可是一直处于忙碌之中,虽然经过多方联系,焦循和江藩都同意了参与《扬州图经》的编修,似乎修书之事轻松了许多。但伊秉绶眼看阮元精于钱谷刑狱之事,这时能得阮元相助一二,自是莫大的福分,故而有了繁难政事,都来一一问过阮元,凡刑案有不解之处,也频频请阮元前往裁决。不过半年,阮元竟似成了伊秉绶幕僚一般。只是阮元也乐于为家乡兴利除弊,对于伊秉绶的邀请,也不好意思拒绝。

这一日,伊秉绶又邀请了阮元,前往城南码头断案。到了钞关码头之处,只见果然有两拨百姓相持不下,一边的几个人已换了孝服,围在地上一个草席两侧,两个妇人在一旁失声痛哭。另一边的十几个人则都是船夫打扮,只为首一个衣着尚属精致,阮元自幼在扬州生长,也清楚这样的打扮,应是古运河上操持摆渡船的船夫。这些百姓都没有功名,所以看到伊秉绶过来,也只得纷纷下跪,不再争辩,而是等候知府指示。

“好啦好啦,无关人等,都先退到一边,只你们几个留下吧。”伊秉绶对那两个妇人和一众船夫道:“今日你们就放心吧,我身边这位,就是去年做浙江巡抚的阮大人,阮大人在浙江六年,从来断案令人信服,你们有什么事,就都说出来,本府肯定给你们一个公道的结果!”

“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听闻阮元断案值得信任,一名妇人也主动上前,对阮元哭道:“我……我家男人姓石,我姓王,家住在运河对岸,我家男人昨天到城里买些家用之物,正要乘船归家,却不想……不想这几十丈的运河,他竟没能过来……他,他也不知为何,就从船上掉入河中,结果淹死了……大人,您说,这是不是都是他们渡船的错?还请大人秉公断案,治这些船夫的罪!”

“这……大人,我们也实在不愿意如此啊?”那边渡船船主听了这石王氏哭诉,也近得前来,对阮元道:“是这样的,昨天下午,天快黑了,我们本来想着发最后一次渡船了,这石大郎突然过来,说想要搭船回家,我们当时也没在意,就答应了他上来,可不想当时船上已经坐满了人,这石大郎带的东西也多,那时候天快黑了,我下面伙计一个不稳,船动了一下,正好他坐在船舷那里,就……就掉进水里了……这……可小人若是不让他上船,他昨日就回不来了,小人平日经营这渡船,一直小心谨慎,可从来没出过这种事啊……”

“你还说什么回不回来?我、我家相公,就是因为你们,他才……”石王氏一边骂着那老板,看着一边的丈夫,却又哭泣起来。

“好啦,你们这件事,我也清楚了,都起来吧。”阮元看着两边众人僵持不下,便暂时叫了各人站起,让他们回到人群之中。看着运河上的渡船,阮元也对身后的伊秉绶叹道:“墨卿,其实这种事我小的时候,就已经有所耳闻,扬州水道密集,摆渡船从来缺不得,可一旦人多了,就有这种落水之事,据我所见,问题主要在于船,若是一味苛责渡船船夫,多半会逼得渡船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那……伯元可有什么新办法?”伊秉绶问道。

“我先看看。”阮元一边说着,一边也走到了码头之前,看着渡船沉思了半晌,看着渡船两侧,阮元忽然有了些想法,便回头对伊秉绶道:“墨卿兄,我有一法,请你赶快下一道令,从今之后,扬州所有渡船,左右必须加上护栏,若是有船不加护栏,再出现溺死百姓的情况,渡船船主一律问罪!若如此,这种不幸之事,应该就会减少很多了。”

“这……这真的可行吗?”伊秉绶问道。

“嗯,我自幼在扬州长大,所以对这里渡船最是清楚,无论可不可行,我想着总能用啊?”阮元道:“若是这样还不够,那就再加一条,官府从百姓中,选一些有家资又愿意办事的,成立救生船队,就在几个运河关键之处逡巡,这样即便有渡船上行人落水,只要救生船可以及时去救,这种不幸之事,还是可以少很多的。”

“好吧,我今日回去,就去准备护栏和救生船的事。”伊秉绶道:“不过伯元,这案子还没结束呢,总是也该给他们一个结果吧?”

“好,你们先过来。”阮元计议已定,便将那渡船船主和石王氏一并叫来,对二人道:“船主,这石大郎毕竟是因为你的伙计操船不当,不慎落入水中丢了性命,虽然你情有可原,但责任不能不担,以后记住我的话,把船上护栏加好,切莫为了省钱偷工减料,若是再有这样的事,扬州府这边,可就要动刑了。石王氏,这渡船落水之时,我二十年来亦多耳闻,你家丈夫丧葬费用自然不能少了,可若是都由船主来出,对他也不公平。这样,我们就依寻常丧葬之用折价而计,一半由这船主来出,另一半我帮你垫上吧,或许我先前知道家乡渡船情况,却未能及早更革,我也有我的错啊。”

“小民谢过大老爷恩德!”眼看阮元公平断案,石王氏和船主自然都没有其他意见。一众百姓见阮元乐善好施,又解决了渡船落水的隐患,自然也都对阮元赞叹有加。伊秉绶看这边案子已经解决,便令府衙吏员将石大郎尸首带上,随石王氏一并去办安葬事宜去了,这件落水案便即告终。

“伯元!”正当阮元准备回家之时,忽然岸边又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正是焦循,焦循见了阮元,也将手中拿着的一封信交了过来,道:“伯元,这信一个时辰前送到了家里,说是浙江提督李大人的来信,听送信人的口气,好像……好像是玉德领兵无能,还想着落井下石,准备诬陷李大人。”

“什么?”阮元听了焦循之言,也顾不上先行归家,便匆匆拆开了信件,看着李长庚信中所言台湾战事、自己与玉德文武不和之事,也不禁眉头紧锁,叹道:“玉总制……唉,其实看西岩兄这些文字,我便能看出西岩兄实心为国,绝无作伪可能。玉总制他不善兵事倒也罢了,似这般处处对西岩兄掣肘,却是何必呢?”

“伯元,现在不是何必不何必的问题了,万一皇上信了这玉德所言,果然要对李将军问罪,那可就麻烦了啊?眼下咱们,可要赶快想个办法出来,将福建事实详细告知皇上,我想也只有这样,才能救下李将军了。”焦循道。

“是啊,我这里邸报却也看了不少,这李提督在福建几次与蔡牵大战,可是一直打得那蔡牵抬不起头啊?若是皇上果然误听了玉德之言,那可糟糕。不过伯元、里堂,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真的把福建战事,把李提督平日治军之事悉数告知皇上,那皇上说不定……要免了那玉德的官呢?这样是不是有点……有点闹大了啊?”伊秉绶却想得比焦循更多。

“伊府台,我和伯元在杭州前后九年,那玉德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们心里清楚!你说皇上罢了他官职,那是好事!也就是伯元平日总是想着那玉德颇有文才,不忍在皇上面前直言其过,若是换了我,哼,他玉德现在早就摘顶子了!”焦循怒道。

“里堂,不可无礼!”阮元斥道:“皇上对这些事,心里是有数的,玉总制那边我看,你们倒是不用想那么多。可西岩兄……西岩兄也对我说过,其实他任职浙江这许多年,也没有见过皇上一面,若是咱们不帮他,皇上那里,西岩兄和玉总制毕竟亲疏有别,只怕……这样,我给清中丞去一封信,让他一并上疏,将西岩兄治军之事与皇上言明。此外,我家中目前尚有在浙江整治军务的手记,我将其中关要之处,也抄录一份给清中丞送过去。皇上……皇上是明察之人,绝不会不辨是非的。”

“伯元,这……这样没问题吗?”伊秉绶也颇有些疑惑的问道。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若是我们说的本就不是事实,那皇上面前,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与玉总制争辩?所以……”阮元一边说着,一边也向着城门走去,可不想阮元刚刚走出数步,右腿却忽然一阵剧痛,当即“啊”的一声,倒在了地下。

“伯元!伯元你没事吧?”伊秉绶和焦循看着阮元突然倒地,也当即上前扶住了他。

“无妨……我毕竟居家无事,这腿养养就好。可西岩兄的事,不能……不能拖……”阮元这时只觉腿部疼痛不已,竟是自己也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是李长庚性命要紧,东南海防要紧,这时却也顾不得自己身体了。

“伯元,这都好说,给杭州去信,抄录军报,这我找人帮你抄就行。要不,咱们就先回去吧?”伊秉绶安慰道。

“好,麻烦墨卿兄了……”阮元看着自己情况,也清楚若是不能及早医治,只恐病发起来,竟与父亲临终前一样,想到这里,不觉心中也有一丝惊惧,便也同意了伊秉绶的建议。随即伊秉绶便叫来轿子,与焦循一同带着阮元回了阮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