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贞观清闲人 > 第八十一章危机即将来临

贞观清闲人 第八十一章危机即将来临

作者:清茶和美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孙皇后的话点醒了李世民,钢厂的学校的建立重要的是钱吗?

重要的是教育的普及啊。

一但这种工厂加学校的模式可行,那就代表这是可以复制的,这就可以开启教育普及。

李世民表示,如果我现在是世家的一分子,那我肯定抵制这种行为。

但我现在是皇帝,整个天下都是我的,我要削世家,削教育垄断,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堆积百姓教育。

只要百姓中的天才出的多了,那世家对于官场的垄断也会破碎掉。

君不见卫青和霍光两个,一文一武,彻底打穿阶级固化的天花板。

不过李世民还是把女校割裂了出来。

从钢厂拨一笔款子给李宽,让李宽独自去组建女校。

而且这个女校和钢厂学校没有一毛钱关系。

钢厂学校不说不招聘女生,只是送来的学生由工人家庭自己选择,当然,你要是有钱,你可以多送几个。

钢厂学校一家一户只给你一个免费名额,伱要是有钱,你可以自费。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床上敲定了钢厂学校的模式。

长孙皇后自己又额外给女校补贴了一部分钱款,这笔钱是由她代表皇室出的,每年都有。

拿到回信的李宽总觉得长孙皇后仿佛看出了什么。

但是如果自己的想法被长孙皇后知道,她要么是让长孙家模仿,要么就是告知李世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跟着投一些。

最后李宽只能归结于长孙皇后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想法在跟投。

不过,这让李宽忍不住自嘲一笑,我现在也是被人看在眼里的存在了。

于志宁对于李世民同意李宽搞钢厂学校的行为很是不满,他认为这种行为太亏了,投资巨大,回报率未知,不够稳当,钢厂要是足够有钱,不如拿来整顿边军,为征服世界做准备。

为此于志宁给中央上了好几封奏折,却被中央的那群人给打了回来。

于志宁不服气,可中央给出的话则是,钢厂学校有借鉴价值,为普及教育做试点工作。

这话让于志宁沉默,如果你们是奔着普及教育去的,那我于志宁无话可说,只能说一句,祝你们成功。

一些官员以为世家会阻拦这所学校的建立。

李世民为此特意找了李纲,孔颖达等人,让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能站出来,为这件事说说话。

可惜没有丝毫阻拦,甚至于一些世家还给捐赠了一些书籍。

这让李世民摸不着头脑。

李宽则有了某种猜测,却没有说出,一心开始搞这个学校。

男校李宽不在乎,开成什么样都行。

反正孔颖达过来当校长了,直接套岭南学校的模板就行。

李宽在乎的是女校。

女校老师的问题,李宽想到了初夏初秋两位美人,随后李宽想到了皇宫内的嬷嬷们。

既然如此,那就无话可说,直接返聘皇宫里那些退休的嬷嬷,给她们进行再就业。

这种事情,长孙皇后大力支持,直接送来了一批宫廷教学的嬷嬷。

她们专门负责教导女孩进行洗衣做饭管家等等技能。

至于学识问题,那就由孔颖达那边过来兼职的老师负责了。

毕竟,这个时期,李宽是真找不到李清照那种文赌双全的女大师。

虽然李清照喝酒赌球还离婚,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确实是大佬级别的。

从她一个人写词论骂了李璟、柳永、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贺铸、秦观、黄庭坚等人,却还能留名千古就知道,她的文学成就真牛逼。

李宽觉得,唐朝要是有这样一位女文人在,那她一定请过来当女校校长。

可惜没有。

唐朝出名的女子,往往都是高阳之类的。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李宽还是把女校建立了起来。

招募了一大批百姓女孩进入其中。

孔颖达对于李宽操心女校却不操心男校的行为很不满,专门来找他质问。

“重女轻男乎?”

面对质问,李宽直接回复:“如果一群大男人还需要我操心,那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

孔颖达被这句话怼的难受,没办法,他觉得李宽说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道理的。

“孔博士,您还是说说来找我,遇见了什么难题吧。”

站在女校正在建设的学堂之中,李宽笑着问道。

没错,学堂还在建设,学校就已经开了,一群嬷嬷在带着女孩们用建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教导女孩们。

比如用工用料用时等等。

这些都可以归属于数学题的东西,直接被嬷嬷们用特殊教育法教给了那些女子。

用嬷嬷们的话说,你们以后成家,要是和公公婆婆分家,都需要盖新房,到时候别被人偷工减料了。

孔颖达面对李宽的直球,叹口气,直白的说道:“于志宁把钢厂准备批给男校的钱挪用了,我现在没钱给工人们发工资。”

“于志宁这个教育败类。”

李宽被这句话震惊到,老于可真敢干啊。

这是用实际行动来阻止钢厂学校的建设吗?

不过,李宽紧接着皱起眉头,不对啊,钢厂的工人们会认这种情况吗?

要知道,来上学的都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会同意于志宁这种行为?

他们要是知道因为于志宁导致学校没建设起来,直接半夜拦路打死于志宁都有可能。

综合考虑一下,李宽觉得老于不像会干出得罪一群百姓的人。

毕竟,在大唐这个时代,你被官僚欺负了还有地方说理,可你当官的要是走在大街上被百姓打死,那来查案的人第一个查的就是你是不是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老于历经世事,了解人心,知道这种情况,怎么可能还敢挪钢厂用来建设钢厂学校的钱。

李宽觉得有隐秘,决定亲自去问问。

孔颖达也跟了上去,反正他去钢厂要钱,钢厂负责账务的官员回复的他钱被于志宁拿走了。

去往府衙的路途上,李宽看到沿途有缺胳膊断腿的士卒,心中涌上一股不安之感。

出事了。

孔颖达的面色也凝重起来。

这是怎么了吗?

钢厂建立在朔方城外,学校也建立在城外,二人最近一直在忙学校的事,已经有半个月没有进朔方城了。

此时在城内见到受伤的士兵,第一个感觉就是突厥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