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贞观清闲人 > 第四百二十五章化学反应

贞观清闲人 第四百二十五章化学反应

作者:清茶和美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点晚吗?

李宽想了想,笑着道:“并不晚。”

“毕竟,我以前也没想过自己会继承皇位。”

“所以我以前培养的人才都在底层。”

“再加上那时候的想法就是弄几个忠心人才就够了。”

“现在弄也不晚,我的忠心部下还有好几个呢,等他们一回来,也能撑起前期对大唐的掌控。”

李宽的心态很好。

李世民看着他笑呵呵的样子也不再这件事上说什么,转而聊起另外的话题。

“文官除了于志宁,许敬宗,李义府,武将除了李勣和苏定方,你还有没有其他人用。”

“李勣的年龄虽然还能打,可也不小了。”

“于志宁和许敬宗不见得能活到你这一朝终点。”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告诉李宽,你该为自己这一朝储备自己的心腹了。

虽然李宽刚才也说了他一直有储备,可李世民觉得并不够。

人才储备,最少也得有青年一辈的存在。

老人扛鼎,中年接力,青年储存。

历史上这个做的最好的是明朝。

土木堡之后,大明之所以能迅速反应过来,就是因为大家公认于谦是文臣下一辈接班人。

要不然当时身为兵部侍郎的于谦是不可能接手整体战争的。

只有被大家公认的人才能做到。

“嗯,除了李义府,我还储备了一位叫张柬之的人才,稚奴身边的狄仁杰也是我看好的人。”

“王玄策那个年轻人很适合当外交官,也是一位人才。”

“武将的话,暂时没有合适的,但我觉得这玩意得靠厮杀。”

“再加上刘仁轨还能顶不少年,暂时不着急。”

“最主要的是,我接下来的军事战略会主要放在海军上。”

李宽的话并未让李世民满意,他沉吟一会后道:“我知道伱有很多的想法,但我还是要说一句,世家的离开,带走了大量的人才。”

“薛仁贵,裴行俭这两人就是重点。”

“如果我们的名将有一天需要从外面借调,那大唐就危险了。”

“培养将校这件事,你得记在心上。”

李世民说的意味深长,李宽也表示自己记在了心上。

李宽也知道大唐现在面对的情况,历史上很多名将名臣都是出身于世家,他们以后注定会在世家的封国干活,甚至于原本是臣子的他们都可能成为世家封国的国主。

就像薛仁贵,他注定会成为河东薛氏封国的主人,未来会成为封王。

裴行俭也是如此。

他们太能打了。

家族荣辱集于一身很正常。

虽然帝国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非常少,但在春秋战国时封国的王御驾亲征并不少。

武将当王,很正常,大家都能接受。

“确实是一个问题,没有优秀的家族教育,我们现在只能在百姓中挖掘人才,而百姓生产人才,多多少少有点靠命。”

有家族培养的人才和没有家族培养的人才,成才率差距很大的。

最简单的一点,李宽在前世就看过自己邻居家的孩子,少年英气,英姿勃发,谁看到都夸赞,结果在高中时不学好,就此前路断绝。

左邻右舍都觉得他可惜了。

而他不学好的原因就是家庭因素。

父母吵架,无人看管,外面的花花世界又太美,根本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

这也是百姓家孩子和世家子弟产生差距的主要地方。

在适当的时间没有得到保护。

“所以你面对百姓孩子成才的问题有没有想过解决办法。”

李世民挑挑眉,又提出一个问题。

“想过,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寄宿制,用老师监管的方式来辅助家庭教育。”

“如此一来,应该能提高百姓学子的成才率。”

李宽的方法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他也一直在为这件事困扰着,尤其是知道圣母二代后,李世民更加难受了。

在李世民眼中,那些圣母二代的父辈都是好人,都是大唐的良好子民,他们为了大唐建设付出过不少代价,可就是因为老实善良不懂得教育孩子,结果出了这么一帮败家子。

对于这些败家子,李世民的容忍度是零。

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的不成才。

而李宽提出的这个寄宿制,把孩子放在学校管理,让老师们来辅助家庭教育恰好能解决问题。

李宽也是在经历了大唐教育困境后才联想到后世的寄宿制。

学生住校,一周回家一次,一月回家一次,教育问题尽量在学校解决。

以前李宽觉得这挺不人道的,结果现在想想,一个孩子在学校,睡觉吃饭玩耍都有时间限制规定,也挺好的。

就是老师得负责。

如果老师不是负责的人,那也一切都白搭。

李宽心中默默的想着。

李世民和李宽一拍即合,把魏征找来,把这事告诉了他。

魏征直接拒绝。

“没钱,这花费太大了。”

“我们大唐现在连普及教育,连扫盲都没有正式完成,哪里能组建寄宿制学校。”

在魏征眼里,一切附加教育都得等扫盲完成之后再说。

再说了,虽然现在百姓家孩子出才率低,可基数大啊。

世家出才率再高,可他们有人口限制,也没啥大用。

而百姓虽然出才率低,但基数大,每年也能出不少人。

只要能和世家持平,那这件事就可以搞下去。

李世民和李宽不岔,他们可是大唐最有算是,最有钱的人,他们想搞的东西怎么能被拒绝。

魏征看着二人的表情就能猜到他们的想法,冷笑道:“不是我说,这件事,你们要搞,每年都填入一个大商人的全部身价,现在国库虽然很富裕,可也在紧巴巴的过日子,所以你们两个自己决定吧。”

魏征心里话,如果国家有钱,他早就自己投钱解决教育问题了。

哪里用等这父子俩来马后炮。

好吧,魏征预估的烧钱程度把李世民和李宽的嚣张气焰打消了。

一个大商人有多少钱?

李世民和李宽还是清楚的,那是可以支撑一场高句丽灭国战争的财富。

对视一眼,无奈放弃。

李宽也和李世民告辞,和魏征一起离开。

走在皇宫内,魏征突然开口道:“殿下,你有时间,多在三省待着,少搭理陛下,他现在已经是一副退休老人的状态,你和他扯不起,不如把时间多用在民生上。”

在魏征眼里,李世民和李宽都是英明的君主,单独工作的时候都很厉害。

可二人要是碰在一起,那就妥妥的得出事。

完全不理解两个英明之人碰在一起为啥总能搞出一些不过脑子的事。

就像这个寄宿制一样,东西很好,可二人完全不考虑国家财政现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