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 第六百七十五章 老实人冯胜!

老朱跟天下的所有老人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永远待在自己身边。

但他又跟天下的老人不一样,为了帝国,为了皇族,要忍痛将所有儿子分封出去。

因此,他将所有的亲情都寄托在长子长孙这一脉上,对朱允熥格外看重。

这不仅仅是因为朱允熥是帝国皇帝,不能轻易离开帝都,更因为朱允熥是他最重视的亲人,是将来扶着他灵柩进地宫的人。

“回来就好……”

老朱满面慈祥的拍着朱允熥的手,满心都是说不尽的欢喜。

至于那些个让他心烦的逆子,现在已经不被他放在心上了。

朱允熥回到京城,就被老朱撵回后宫跟一干粉黛团聚去了。

虽说老朱很想跟大孙喝上一壶,好好叙叙旧。但他深知后宫女人的不易,她们也很久没看到自家男人了。

朱允熥回到皇宫,皇后孔氏当即带着所有妃嫔来到皇宫门口等待,并把最显眼的位置让给了抱着孩子的沐瑶。

“臣妾恭迎陛下回宫!”

朱允熥朝着她们摆摆手,随即从沐瑶手中抱起儿子。

一旁的沐瑶看着儿子不住的催促道。

“快叫父皇呀!”

小家伙仿佛跟没听见似的,依然睁着滴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朱允熥,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朱允熥见状刮刮儿子的鼻子,等着儿子那声“父皇”。

不知是这小家伙终于认出朱允熥了,还是一旁的沐瑶提醒起了作用,终于弱弱的喊了声父皇。

朱允熥听闻开心的哈哈大笑,抱着儿子在皇宫门前转了好几圈。

“好儿子!”

“快点长大,长大后替朕分担国事!”

朱允熥这话一出,后宫女人的脸色各异,沐瑶是惊恐,皇后孔氏和徐妙锦、赵婉儿是微笑。

只是三个人的微笑里,孔氏的笑容多了一丝尴尬,赵婉儿则多了一丝勉强,唯有徐妙锦是真心高兴,觉得沐瑶姐姐终于有了盼头。

其他等候在宫门口的大臣听到这话,心思也不禁活泛起来。

先前就有过立储的谣言,现在皇帝陛下这样说,岂不是坐实了朱文圭的储君之位?

虽说这话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猜测,但对于当事人朱允熥和朱文圭来说,他们俩个谁都没有多想,只是在享受这难得的父子之情。

朱文圭经过一开始的生涩,渐渐跟朱允熥熟络起来,不仅父皇喊得更自然,甚至还会提要求,想让父皇将其抱得更高,抛的更高一些。

朱允熥当然不会让儿子失望,使劲的将儿子抛向空中,然后在稳稳的接住。

只是他这种危险玩法将周围的人吓了个半死,要不是有几个锦衣卫凑上来护着,他们可能要集体劝谏了。

即使如此,在朱允熥将儿子放在地上之时,依然有不开眼的跑过来劝谏。

“陛下,臣知你爱子心切,但也不至于做这种危险动作呀。万一伤到皇子,或者伤到陛下龙体,对咱们大明可是天大的损失!”

敢说这话的没别人,只有高明这个老古董。

朱允熥见状赶忙认怂。

“高师傅说的是,朕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

“今天朕就不留诸位师傅用膳了,改日……”

高明也是个知情知趣的人,见皇帝陛下听从了自己的劝谏就当即领着一干大臣离开,不再打扰皇帝陛下和后宫嫔妃的亲热。

朱允熥一连在后宫缠绵三天,老朱就替他顶了三天的班。

如果换成别的皇帝,估计早就有大臣举着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例子上书劝谏了,可落到朱允熥头上,他们恨不得陛下再多缠绵后宫几天,多给大明生几个皇子出来。

要不然大明社稷压在这对父子身上,总让人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然而,朱允熥也只是缠绵了三天,在满足了皇后、沐瑶、赵婉儿三人后,又给徐妙锦开了个“一定去”的支票就正式临朝了。

朱允熥要处理的事情很多,首先是西域的战事不能停,必须在年底之前打到英吉利海峡,实现亚欧大陆的物理统一。

其次,从黄金洲抽调部分舰队,对环大明洋区域小国挨个教训,并肃清海上倭寇,还大明洋一个朗朗乾坤。

最后就是确定日本省的名字了,以及日本省的行政区划问题。

有人提议用扶桑,也有人提议倭奴,最后喜欢神话传说的秦亨伯提议叫东瀛,一来是取自海上瀛洲的传说,二来“瀛”字本就有“海”之意,也更符合日本东海之岛的地理区位。

朱允熥采取了该建议,正式将东瀛省纳入大明版图。

并且重新修订大明疆域图,新地图不仅囊括环大明洋一众小国,以及黄金洲,连同昆仑山以西一直到英吉利三岛都囊括在内。

虽说地图上的很多国家还没归属大明,但对于朱允熥来说,这都是迟早的事。

整个昆仑山之西也就那么几个强大国家,一个是帖木儿,一个是奥斯曼,只要将这两个打残,其他国家不足为虑。

至于后世号称日不落的大英,此时还根本不上数,只要大明的舰队开过去,他们就得跪下唱征服。

这也是朱允熥回国的原因之一,因为整个西方世界实在是没有值得他亲自出面的对手了。

朱允熥只负责做计划,压力全都给到了前线将领和满朝文武大臣。

虽说朱允熥给出的目标很大,时间很短,压力很重,但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对未来充满希望。

朱允熥处置完朝政,剩下的工作重心就是给老朱过寿了。

为了让老朱过的开心,他对于朱允炆都没处置,对于一些有异心的藩王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朱对此也非常感激,亲自去锦衣卫大牢收拾朱允炆一顿,又将朱棣的三卫兵马削掉,扣了他两年俸禄。

其他藩王也有相应惩罚,但总的来说惩罚不大,多数就是惩罚点俸禄而已。

但这也是老朱能做到的极限了,再重一点他自己就该心疼了。

在朱允熥忙着给老朱过寿之时,承担着他全部压力的蓝玉、常升等人,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军事计划。

其实他们对于攻略西域早就有想法了,只是因为朱允熥的到来,又给他们增添了新的想法,这才要坐在一起重新商量。

“现在咱们已经拿下奥斯曼,咱们可以收编奥斯曼的军队,给他们提供武器铠甲,让他们替咱们攻略西方世界。”

这是常升的提议,他不仅这样想,更是这样做的。

在他的授意下,驻奥斯曼将军平保儿已经开始收编奥斯曼军队,并将他们编入大明远征军序列。

蓝玉对于常升的提议不置可否,但大体上还是支持的,只是现在康都地区不是他一人说了算,他得问问老阴比张宗浚的想法。

虽然张宗浚只是军机处排位第四的人,排在蓝玉、傅友德、冯胜之后,但谁都知道,他才是朱允熥最信任的人,是用来牵制他们三个老将的人。

因此,哪怕是以桀骜著称的蓝玉,也不得不听一下张宗浚的意见。

“老张,你说说这事可行不?”

张宗浚想都没想就开口否定道。

“不行!”

“我们不仅要考虑战力因素,还得考虑西方世界的民族问题。”

“西方世界有十字军东征,他们的主要敌人就是奥斯曼。现在咱们带着奥斯曼人征伐他们,会让他们联想到宗教上的侵略。”

“一旦引发宗教战争,这就不是咱们能控制的了,可能几十年都打不完。”

“因此,我建议最好别用奥斯曼人,只用鞑靼人和帖木儿的仆从军,然后积极联络西方世界的教皇和牧首,宣扬咱们是为了捍卫上帝尊严,是为了给西方世界带来和平安定……”

蓝玉一听这么麻烦,心里就有点烦躁了。

“既然张大人胸有成竹,那这事就交由你来负责吧,我们这些武将听命就是!”

张宗浚闻言连忙道。

“不敢……”

“皇帝陛下临行前有言,让咱们商量着来,不论意见是否一致都要启奏陛下,请陛下定夺。”

“咱们不妨将各自的建议写成奏疏,通过电文传递给陛下让陛下看看?”

“好!”

几人各自回到书房奋笔疾书,蓝玉相对好点,他虽然文笔不佳,但写个策略文书问题不大。傅友德号称军中秀才,写个奏折更不在话下,只有冯胜抓耳挠腮半晌,愣是一个字没憋出来,最后没办法只能找别人代笔。

他找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最近新结识的一个康都大学的年轻俊彦,名叫李明的人。

在帖木儿帝国灭亡后,阿明彻底融入了大明。在迎娶了陈婷,成了大明官员的女婿,他对于大明归属就更强了,同时也获得了康都地区官员的信任,让他步入康都地区官场,成了冯胜的专属枪手。

“学生拜见冯大人,不知冯大人有何事吩咐?”

冯胜看着浓眉大眼的李明,心里生出无限惋惜。

挺好的孩子,长得也是黑头发黑眼睛,要不是户籍在康都,说他是大明人都有人信。

只是可惜了这个出身,注定他终生无法迈进大明官场高层。

“老夫有个奏折,想让伱帮我代笔。”

“请大人吩咐,是什么类型的奏折?”

“陛下要经略西方世界,你看着写一篇稳妥且迅捷有效的方略吧。”

李明闻言二话不说,当场说了个“好”字就开始动笔。

这让冯胜大为惊讶,心道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冒失了,他也不问问咱西方世界都有啥就开始写?

冯胜心里很是失望,他已经决定了,不管这孩子写成啥样他都会撕掉,让其重新再写一份。

不多时,李明吹干纸上的墨迹,恭敬的将其递到冯胜手上。

冯胜看着比自己没好看多少的字迹,脸上不禁露出鄙夷之色。

不过这也不能怪李明,一个康都人能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将大明文字写成这样已经算不错了。

然而,当他看到上边的内容后眼珠子瞬间直了,一直过了半个时辰,冯胜才从震惊中回转。

“这真是你写的?”

“冯大人,学生写奏疏的时候您不是一直在旁边么,您可曾看到学生假手于人了?”

冯胜闻言羞愧的红了脸,他就是那个假手于人的人!

“你属上名字吧!”

“皇帝陛下知道咱,知道这不是咱能写出来的东西,咱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李明听到这话心跳瞬间加速,这可是直达天听的机会啊。

但他思虑再三还是拒绝了,一来是不想那么快的露头,二来也是想报答冯胜的知遇之恩,若不是冯胜将军提携自己,自己也不会顺利迎娶大明官员的闺秀,成为半个大明人。

“大人,学生不愿邀功,还是属您的名字吧。”

冯胜看李明说的还挺诚恳,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也就不再推脱了。

“好!”

“但若是陛下问起,咱肯定是实话实说的。”

“在我大明为臣,忠君是第一位的,你可以能力不够,品行不端,但不能对陛下不忠!”

冯胜这话不仅仅是对李明说的,也是对他自己说的,更是他一生为臣的写照。

李明闻言感激的谢过冯胜的点拨,知道这是冯将军对自己的期许,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大明臣子。

但他自家人知自家事,一旦他的身份曝光,恐怕天下之大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毕竟,谁会信任一个刺客出身的人呢?

第二天,蓝玉重新召开了军机会,并在会上收集了五个人的奏疏,一起送到电文室发送。

在之后就是等待,由于距离大明中枢太远,哪怕有电文加持,没有几个时辰也是收不到回复的,因此蓝玉又命人准备了酒菜。

酒自然是当地特色的葡萄酒,喝几坛子都醉不了人的那种。

菜也是当地的特色菜,烧驼峰,烤全羊之类的。

张宗浚从善如流,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文官而故作清高,而是跟着蓝玉等人一起吆五喝六的划拳猜酒。

这也是他能如此快的融入军机处,跟这些老将相处的非常愉快的法宝。

虽说几人都全神贯注的喝酒吃肉,但每个人的精神都高度紧张着,耳朵更是一直竖起来,倾听着隔壁电文室的动静。

因为这次的汇报非常重要,陛下采取谁的建议,那么未来几年康都的军政大权就会在谁手上。

至于其他人,只能是从属地位。

如果运气不好,可能还会被陛下提前调回京城养老。

虽然蓝玉和冯胜等人经常抱怨年事已高,不能再为国征战,但那只是邀功的手段,想为自家子弟多争取点机会而已。

真让他们回家养老,保证他们郁闷死。

“老傅,能不能透露下你写的啥?”

为了公平起见,蓝玉只是收好各人的奏疏,就交给电文室的人翻译、发送,期间再也没过眼看过。

傅友德闻言警惕的道。

“咱能写啥,无非是老调重弹而已。”

“依我看,陛下也只会在你和老张的奏疏中挑选,我跟冯胜不过是凑数的。”

正在啃羊腿的冯胜听到这话,赶忙含糊其辞的“嗯”了声。

“对对……咱就是凑数的!”

蓝玉当场白了冯胜一眼,谁还不知道这货是凑数的,现在咱只想知道其他两人写了啥!

蓝玉见傅友德不肯泄露,又舔着脸去问张宗浚。张宗浚倒是挺坦荡,把昨天军机会议上的内容又复述一遍,至于自己后来又想到的则被他忽略了。

蓝玉听到这话心中大定,因为他不仅将自己的方略写进去,还将张宗浚所提的宗教之事也写进自己的奏折里了。

如果张宗浚回家没连夜赶工,那他的奏疏生出的希望最大。

然而,正当蓝玉智珠在握,以为自己必定获得陛下青睐之时,电文室的机要人员跑过来。

“陛下回电了!”

蓝玉赶忙站起来,紧张的询问。

“陛下选了谁的?”

机要人员摇摇头道。

“还没定,陛下只是询问冯将军,他的奏疏是不是有人代笔?”

“啊?”

所有人的目光落到冯胜身上,将冯胜看的那叫一个不自在。

“你们看咱干嘛?”

蓝玉闻言气哼哼的上前,一把抢过冯胜的羊腿。

“好你个老冯,本以为你是个老实人,没想到你竟然玩阴的!”

“说!”

“你在奏疏里写了啥!”

冯胜听到这话,哼哼唧唧道。

“咱什么也不知道,咱昨天回家就将奏疏交给幕僚写了,谁知道他写的是什么……”

“把你幕僚叫过来,老夫倒要会会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