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国医太子 > 第15回,赔了夫人又丢命

国医太子 第15回,赔了夫人又丢命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2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5回,赔了夫人又丢命

诗曰:

公子貌美似婵娟,见色起意耍手段,

青梅竹马抛脑后,一梦吓得变疯癫。

却说着丞相府的大公子王宝宝,那是京城出了名的少爷,此人自幼熟读诗书,并练得一身毫无意义,也曾经在少年之时为了诗书才学,走遍了北国大地,上得名山,拜了名师,为了才学精进,也为了武功盖世,更是为了他的父亲亲王耶律长安,卧薪尝胆,拉拢京城各色人物,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一步登天。

后来回到了京城,看到大辽国国泰民安,萧太后和圣宗皇帝在位,国家开疆拓土,正是发展的鼎盛时期,而耶律长安已经日近暮年,虽然贵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仍以亲王之身,屈为臣子,王宝宝也就泄了气,从此混迹京城,以风流倜傥闻名于辽国上下,无论王公贵族,还是黎明百姓,都对这个美貌郎君,避之而无不及,因为他只要见到妙龄少女,或者有姿色的中年少妇,或者是半老徐娘,有一个算一个,一个都不放过,浪荡公子的美名已经成了他美妙的标志。

除了皇宫内院的公主他不敢动,依仗着耶律长安的权势,王宝宝每天都干着欺男霸女的浪荡事儿。作为契丹贵族,王宝宝专门找汉族臣子的妻女下手,弄得人家妻离子散,丢官罢爵,有的还要赔上性命,采取各种手段,凡是勾搭上手以后,就不在理会人家了。

朝廷有一位御史,姓刘名章字子义,曾经是打辽国科考的状元,与工部侍郎的千金结为连理,并获得了大辽国皇帝的赐婚,为了拉拢汉族的官员,萧太后还特意下了圣旨,准许状元刘子义,骑马夸官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凡事遇上状元马队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见官大三级。

刘子义骑马夸官第三天,正好撞到了丞相耶律长安下朝的轿子。刘子怡虽然身为状元,但是也应该见着丞相行李,因为耶律长安作为主考官,对于所有金榜高中的橘子来说,都应该是恩师的身份,你作为状元虽然是天子门生,但是你也不能够忘记了与丞相的师生情份。刘子毅作为状元骑马夸官,虽然知道是丞相来了,本应该下马与成下行师生之礼,因为有圣旨在身,不便于此时行礼,所以就让自己的马队绕道而行了。

丞相耶律长安看见了状元的马队,也知道他身上带着圣旨,见官大三级,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老远的看见他的马队绕弯走了,想起来这个门声还算是讲师生之情,如果两下相对,见到圣旨也不得不给他去行礼,那么作为丞相的面子就完全没有了,所以从心里夸这个门生,给自己留了面子,从此两家成了通家之好,发生这件事儿的时候,王宝宝还在外面拜师学艺呢。

王宝宝回到京城以后,风流之声,逐渐扩大,慢慢的就流传到他的老子耶律长安耳朵里,为了避免误会,耶律长安特意给他儿子王宝宝拉开了一张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耶律长安的人,名单里边第二名就是刘子义,而且耶律长安特意将当年在京城大街上,刘子义绕道给他留面子的事儿,跟王宝宝详细的讲了一遍。为的就是让他躲着刘子义,别闹出什么误会了,真到那个时候,那不就是拆了他老子的台吗?

耶律长安的意思明明白白,王宝宝的也听得清清楚楚,但是当经常听到一句话,王宝宝也没有什么顾忌了,直接对刘子义的老婆下了手,一句什么话呢?其实这句话是夸刘子义的,“做人当做刘子义,考个状元耀门庭,娶妻就娶侍郎女,美若天仙配文魁。” 这其实是京城当时流传的一首儿歌,都是那些读书人编出来,让自己的年轻儿女,读书上进,鲤鱼跳龙门的,当时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这就说明刘子意在京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汉族人在大辽国京城最成功的典范。

王宝宝听说这件事儿心里极不舒服,虽然他是父亲耶律长安的人,但是作为契丹人,王宝宝总觉得比人高人一等,而且这个男人女相长得极其美貌的年轻男子,可以说是貌似潘安面如罗成,对于天下所有的女人应该是一览无余。王宝宝千方百计的结识了工部侍郎柳如帆,以请教学问为名,经常出入柳府。

终于有一天,王宝宝和刘子义的妻子柳金环,在柳府打了一个照面。也是活该有事儿,柳金环的父亲工部侍郎柳如帆,竟然身体感风寒,一病不起,柳金环还作为人臣之女,必然要围绕父亲膝下,端茶送水,孝敬年迈的老父亲。

听说工部侍郎柳如帆得病以后,王宝宝三天两天的就往柳府跑一趟,以探望老师的病情为由,长期在柳府逗留,这样避免不了的就与柳金环熟视了。这柳金环,虽然是大家的千金,从小独得女儿经,深知女性的戒律,见到王宝宝以后,就被这个貌似潘安面如罗成的美少年吸引了,在没人的时候也顾不得体面,两个人也是藕断丝连,终于形成了苟且。

王宝宝就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本来柳金环就比他大了许多,一旦上手以后,王宝宝弃之如履,竟惹得柳金环相思病发,不知怎的,竟然一命呜呼了。

有一次在丞相府的晚宴上,王宝宝竟然拿的柳金环赠给他的玉钗,在宴会上眉飞色舞的讲起来他们的风流韵事,虽然被他父亲呵斥了一顿,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御史刘子义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儿,也被气的口吐鲜血,从此与耶律长安父子为仇,在金殿上几次与之相对,互不相让,弄的耶律长安下不来台,从此,王宝宝勾搭有夫之妇柳金环的风流韵事,在幽州城不胫而走,最后闹得御史刘子义挂官而去,没有脸面在京城呆着,柳家也和王宝宝断绝了来往。

这样的事不是一件两件,王宝宝善于勾搭有夫之妇成了尽人皆知的事情,虽然大家都有碍于耶律长安的官威,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够把自己家的大门紧锁,对这个王宝宝嗤之以鼻。王宝宝一看对官员的眷属下手不那么容易了,转而就对商人家里下了手,曾经有几个商人,都因为这事儿栽在了王宝宝的手里,但是为了获得暴利,仍然有一堆商人象苍蝇一下,围绕在王宝宝的周围。

崔茂发就是这样的商人之一,他通过熟悉的商人,认识了这个貌似婵娟的王宝宝,并且在他的帮助下,开始做宋辽通商的贸易,作为做买卖的精明的商人,每一次崔茂发都会带领着自己的商贸队伍,南下大宋,这一个来回就需要三四个月,这就给王宝宝可乘之机了。

崔茂发这一次拿到了一笔大生意,兴高采烈的南下大宋国了。崔茂发前脚刚走,王宝宝闻着味儿就来到了崔府,崔夫人张彩凤本来就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经的多见的广,和自己的男人崔茂发,感情又好,两个人青梅竹马,虽然是作为商人的妻子,但是张彩凤也是知书达理的人,虽然大辽国不像大宋国那样清规戒律多,但是对于女人的本分,女人的名节还是很看重的。

所以每次王宝宝一来,张彩凤都是让管家出面招待,府里的内眷一律都不露面,弄的王宝宝每一次都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但是王宝宝既然是招蜂引蝶的个性,在这方面极其在行,也极其耐性,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能三次,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来到了崔府。

终于有一次,王宝宝来到崔府的时候,管家出去为崔茂发打理生意去了,他就在家里干坐着不走,张彩凤觉得这样一直干着他不合适,就派身边的丫鬟春香,给王宝宝送了一杯茶和一点点心。

王宝宝一看来了一个丫鬟,就知道机会来了。在春香刚刚把茶放到桌子上的时候,王宝宝站起身,一杯茶整整的洒在了他的衣襟上,这可是一杯热茶,烫的王宝宝跳着脚的大声叫唤了一声,倒在了地上,把丫鬟春香吓得嗷嗷的乱叫,张彩凤不知道是什么事儿发生了,一下子就冲到了前厅,也顾不得男女有别了,看着被烫的躺在地上的王宝宝,一个劲儿的赔不是,并请王妈妈去请医生。

医生来了以后,给王宝宝敷上了烫伤药,王彩凤赶紧派家里的伙计,把王宝宝送回了丞相府。

过了没几天,王宝宝亲自带着许多的礼物,来到崔府感谢崔夫人,这一次张彩凤再也没有推辞的理由了,只得到前厅来接待王宝宝了。

张彩凤从后堂刚一进入前厅,就看见王宝宝面似桃花,美的比一般姑娘都要漂亮,心里真是心花怒放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美男子,一颗春心跳动,两个人三下五除二就已经形成了默契。

于是张彩凤就在后堂摆起了宴席,也没有别人陪着,丫鬟婆子也都被打发出去了,只有丫鬟春香在身旁伺候,因为有了烫伤王宝宝的事儿,丫鬟春香在身边也不敢抬头,一直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人都说酒是色媒人,几杯酒下肚,张彩凤心里仅存的一点儿戒心,也被那心里的一股春心代替了,两个人当晚就在崔府形成了苟且,更可恨的是,张彩凤为了拴住王宝宝的心,竟然把丫鬟春香也让王宝宝占有了。

这样的事有一次就免不了第2次,几个月下来,张彩凤在家里已经不避讳别人了,和王宝宝形同夫妻,周边的丫鬟,还有年轻一点的婆子,也都让张彩凤作为礼物送给了王宝宝,王宝宝更是感念张彩凤的大方,三天两头留连于崔家府邸,每天是花天酒地,行令作诗,更弄得张彩凤神魂颠倒了。

时间过得很快,崔茂发很快就要从大宋国回来了,张彩凤恋恋不舍的把王宝宝送了出去,等崔茂发回来以后,夫妻二人就好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崔茂发被蒙在了鼓里,一旦崔茂发到其他铺子巡查去了,有三两日的功夫,王宝宝依然和张彩凤花天酒地,家里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瞒着崔茂发这个老王八一个人。

张彩凤催着王宝宝,赶紧给崔茂发找一笔大生意,好打发他去大宋国,这样两个人就可以在一起三四个月的时间了,谁知道王宝宝却想起了更坏的一招,竟然指使官府,以通敌的罪名把崔茂发抓了起来,并且很快给判了斩刑,这个天天想发财的崔茂发,不知不觉的就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崔茂发死了以后,王宝宝并没有像对别的女人那样,得手以后,弃之如履,而是和张彩凤如胶似漆,并下了聘礼,大大方方的用八抬大轿把张彩凤娶进了丞相府,张彩凤也名副其实的成了王宝宝的夫人,手下那堆丫鬟婆子当然也就跟着过来了。

好日子刚过了一个月,突然有一天晚上,张彩凤从床上嗷嗷叫着站了起来,声音也变成了男人崔茂发的声音,趴在王宝宝的身上,差点儿把王宝宝掐死,口里喊着要报仇,把周围的丫鬟婆子全都给吓坏了,赶紧把张彩凤拉开,王宝宝逃命去了。

从那天起,这个花花太岁,再也不敢进到正房,去碰张彩凤一下,而张彩凤一直是疯癫如狂,凡是见着男人就发起疯来,用崔茂发的声音大喊,要杀死这奸夫淫妇,一直到现在,病情从来都没有好转过,把这些丫鬟婆子都已经折腾的半死了。

听到王妈妈讲述这些经过,李德仁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竟然勾搭有夫之妇,明目张胆的杀害人家的丈夫,抢夺人家的家产,那还有天理呀。

正是:路不平有人铲,事儿不平有人管。

李德仁用什么办法与王宝宝斗呢?请看下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