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国医太子 > 第11回,罗太君深染重病

国医太子 第11回,罗太君深染重病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2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1回,罗太君深染重病

诗曰: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在世孝双亲,

当官要知为民苦,儿女要报养育恩。

话说李德仁回到了县衙门,和师傅老神医李明会合,把高府的情况和老神医说了一遍,并且把穷书生也带到了县衙门,事儿也凑巧,罗知县正好和老神医李明在一起,一眼看到了穷书生,三步并作两步,上去就给他一个大嘴巴,李德仁和老神医李明一下就愣住了。

怎么回事儿啊?罗知县唉声叹气,把事情的经过,和老神医李明,李德仁说了一遍。

罗知县,“两位先生,这小子根本就不是什么穷书生,而是我大哥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亲侄子,叫做罗怀德,字炳辉,因为我大哥吃了官司,被发配到了大漠蛮荒之地,家里只有我一个嫂子,还有这个小畜生,一直是我照顾他们娘俩,让他读书认字,将来好让他在大笔之年,能够考一个好的功名,也算我对我大哥有一个交代。谁知道前几天,突然的就找不到他了,现在咱们良乡县就出现这么大一个乱子,我也就没找他,没想到,他却跑到了他的姨妈家里,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

罗知县,姓罗名天堂,字绍峰,家里共有兄弟两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没有了,是由自己的母亲和哥哥抚养成人的。罗绍峰的哥哥,姓罗名春字长亭,比罗绍峰整整大了10岁,父亲死的那年他已经15岁了,参加了县里的乡试,中了秀才,为了帮助母亲抚养弟弟,就没有在读书,而是跟着自己的舅舅经商,是做粮食生意的和牲口买卖。粮食下来的时候,就从江浙一带,采购大米,到山西河北一带,换成小米儿,然后再贩卖到幽州这一带。然后,再从契丹人手里购买牲口,一路向南,把这些马匹再卖给南方,如果是牛羊,就卖到京城的饭馆里。

这种生意主要靠的是地区差异,在易货贸易中,转变成钱财,再由钱财转变成货物,因为当时的交通并不便利,相互的信息也不发达,这种易货贸易,利润很高,很快的就成了富裕的大户,为让自己的弟弟罗绍峰,能够安安静静的上学读书,罗长廷把这个买卖做了10多年,在京城购买了房产,谁知道,罗绍峰屡试不中,前后也考了10多年,直到快30岁的时候,才搞考中了一个举人,又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6年以后,才考中了一个进士,三十五六岁,在翰林院做了一个修学士,这一次因为侯魁的案子,被吏部选到了良乡县做知县,到了县里没多久,他哥哥因为做买卖的时候,得罪了一个太监,被下了大狱。罗绍峰倾尽了全力,上下打点,这才保住了罗长廷的一条命,但还是被发配到了千里之外。

罗炳辉和他的母亲奶奶一直生活在京城里,自幼就读孔孟之书,已经考上了秀才,去年也考上了一个举人,现在就等着大笔之年,再考一个进士,替老罗家光宗耀祖。

现在良乡县正在大闹瘟疫,罗知县根本就顾不了家里的事情,但是罗太君因为孙子丢了心里着急,还是派人把这个事情通知了罗知县。罗知县真是有点儿内外交困了,现在瘟疫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哪有时间去找自己这个侄子呢,每天除了忙县衙们的事情以外,因为侄子的事情也是着急上火,但是束手无策。

这两天,家里又来了人,罗太君已经急病了,罗知县更是急得火上浇油,所以今天一看罗怀德出现在这里,一腔怒火终于爆发,不由分说,上去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以解心头之恨。

老神医李明知道了情况的前因后果,赶紧解劝罗知县,“大老爷着急上火也没有用啊,现在你的侄子不是已经找到了吗?当务之急是罗老太君的病,人上了年纪,要抓紧给她老人家看,孙子找到的消息赶紧通知家里,可能老太太知道孙子找到了以后,病就好了一大半儿,在适当的进行调理,老人家一定会安全度过这次危机的。”

罗知县,“借您老人家的吉言,也要感谢这位小神医。我老母亲本来就有哮喘的毛病,罗炳辉的事儿一定是让她着急上火了,现在我发愁的事,不能把他老人家接到身边来,因为这边的瘟疫还没有结束,他老人家身体又这么弱,一旦染上瘟疫就没有救了。我倒是有一个想法,还请老神医成全。”

老神医李明,“罗大老爷,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老夫愿意孝全马之劳。”

罗知县,“我在温家庄还有一个院子,那里的土地已经被我哥哥买过来了,村子里全部都是我们家的佃户,我想把老太太和我的嫂子从城里接出来,让他们在温家庄住下来,把我这个侄子也送过去,请老神医去为我的母亲看一看病,不知道您老人家是否愿意?”

老神医李明,“如此甚好,老夫去给罗老太君看病就是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罗知县派人把母亲和嫂子接到了温家庄,让罗炳辉带路,陪着老神仙李明去给他的罗老太君看病。

老神医李明猜的不错,罗老太君知道孙子找到了以后,心病已经去了,身上的病也好了一大半,看到孙子陪着老神医李明回来,心里乐开了花,根本就看不出来有病的样子,但是仍然对孙子还是痛骂了一番,说到气头上,哮喘病就犯了。

老神医李明给她把了把脉搏,又让李德仁也试了试,然后问,“徒儿,你看看我老太君的病该怎么用药啊?”

李德仁,“师傅,我看老太君的病,哮喘一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她的内虚,才是真正的原因。老人家因为着急上火,肝火旺盛,心火虚妄,才表现在老年病上。要想看好她的病,应该降肝火,扶正气,复元气,固本清源,才能够让她的病有所缓解,如果坚持一段时间,治好她的虚妄之症,有可能把她的病根儿都给去了。”

老神医李明一边听着李明说老太太的脉相,分析罗老太君的病因,一边不住的点头,笑眯眯的说,“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开个方子来。” 李德仁按照师傅的吩咐,去给罗老太君开方子抓药了。

老神医李明对罗老太君说,“您的孙子回来了,是不是病已经全好了?”

罗老太君,“多亏您老人家过来给我看病,我这个病就是让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给气的,现在他回来了,我的病也就全好了。我就这么两个儿子,他爸爸已经被发配了,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他咋还在这里胡闹?你说我能不生气吗?我那个二儿子刚补了知县,又赶上良乡县出了这么大一场瘟疫,家里的事什么也指望不上他,所以想让我这个孙子把这个家撑起来,没想到他还这么赌气,真是让人伤心哪。”

老神医李明,“良乡县的瘟疫已经被止住了,罗大老爷马上就会过来看你了,老人家一定要保重身体,别再替儿子们操心了,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你老人家都这么大岁数了,让您的儿孙们去处理吧。您的孙子,我看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所以您更应该保重好身体,将来还要看他光耀门庭呢。来来来,我给您扎着针灸,让您的身体放松一下,好不好啊?”

罗老太君,“我这个身体不争气呀,就麻烦老神医帮助医治了。”

老神医李明,拿起了银针,第一根银针扎在了百会穴上,用手撵了你,第二根银针,又扎了下去,不一会儿,老太太的头上扎了十几根银针,老太太感觉喉咙有些发赌,咳嗽了一声,吐出一大口浓痰,哮喘立刻就缓解了。正在老太太醒针的时节,老神医李明又在罗老太君的虎口上,扎上了两根银针。

这时候李德仁把方子写好了,拿给李明看了看,李明点了点头,把杏仁的用量加大了一倍,然后就让人去抓药熬药了。

李明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李德仁给老太太起了针。

罗老太君呼吸已经匀称了,哮喘的感觉完全消失了,身体一轻松,精神也就好了,拉着老神医李明的手,千恩万谢。

正是:一根银针治百病,妙手回春老神医。

这些人听罗天堂讲的绘声绘色,从心里对老神医李明生起了一番敬意,伺候的就更加周到了。

李明到底怎么样了呢?请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