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禁地死亡探险:罗布泊之咒 > 第136章 幻术故事——《天堂芃》之一

令狐山是因为季风,才跟我们反目为仇的。

现在,季风选择跟他走了。

她将抛弃正常的生活,跟随令狐山去往大漠,从此与世隔绝,开始另一种人不人兽不兽的日子……

她给我留了一张纸条。我看着这张纸条,眼睛湿了。

季风写道——

周老大,我决定跟令狐山走了。我了解你的性格,希望你不要忧心忡忡,担心太多,我愿意这么做,我爱他。

有些工作上的事,我跟你说一下……

接下来,她对我交待了很多事,非常详细,比如,我的新书有几家公司在谈,条件最好的公司是哪家,联系人是谁;比如,我正在写个电影剧本,合作单位已经草拟了合同,除了支付方式正在协商,其他没什么问题;比如,一家公司想购买《第七感》的音频版权,条件非常好,是广播电台的100倍,合同已经寄到,只差我签字了……

最后,她说——

周老大,从今以后,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了,希望你和美兮一辈子平安、幸福。再见!

……

我把纸条撕了,然后抓起电话,拨季风。

她的手机已经关机。

这就是季风的性格,绝不拖泥带水。有个微博这么说狮子座:只要他们做了决定,就像泼出去的水,连盆都扔掉了。

躺在医院的日子里,无比寂寥。

现在,我们穿越罗布泊的两个团队,合起来只剩下了6个人。

我不让大家来看我了,吴城藏着类人,我让他们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

我悄悄叮嘱章回:没事就好好观察这个小城,看能不能再发现什么可疑之处。这很重要,牵扯到我们能不能离开的问题。

上午的时候,我睡了一会儿,梦见了季风——

罗布泊刮起了风沙,遮天蔽日,黑乎乎一片。

荒漠上有两个人影,一个很高大,那是令狐山,一个很娇小,那是季风。她就像个被人拐卖的妇女,正跟着买主奔赴他乡。她的身上背着很大的包袱,手里拎着两个塑料编织袋。

她好像不愿意跟令狐山继续朝前走了,不停地回头看。

令狐山的双手什么都没拿,只是死死地拽着季风。

不行,我得去解救她!

刚想到这儿,令狐山突然回过头,朝我看过来。我想卧倒,已经来不及了!

令狐山不再朝前走了,他松开季风,突然趴在地上,像老鼠一样挖掘起来,很快人就不见了。

我知道,他从地下朝我钻过来了!

我隐约听见季风在喊:“周老大,快跑啊!——”

我没有跑,我盯着地上的沙子,等他出现。过了很长时间,并没有看到他露头。我原地转着身子,观察前后左右,风低低地踅来踅去,还是不见他钻出来……

我有点慌了。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步跳开——我站着的那个地方,果然有一张脸,平平地镶在沙子中,正在恶作剧地笑着……

我一下就醒了。

医院里十分安静。

四面墙雪白无瑕。

被褥都是崭新的,很干爽。我抓起被子一角闻了闻,没有阳光的味道,也没有布的味道。

这时候,护士来了。

她略微有点矮,有点胖,不过身材很性感。

我说:“护士,怎么这么安静啊,只有我一个人住院吗?”

她笑了笑,说:“怎么可能只有你一个人啊,不过,患者不多。”

我看着她的眼睛,问:“你在这里工作多久了?”

她说:“两年多了。”

我说:“你就是吴城人?”

她说:“是啊。”

我说:“你去过兰城吗?”

她摇了摇头。

我说:“那你去过什么地方?”

她有些不好意思,说:“我从罗布泊镇长大,后来就跟父母来了吴城,一直呆在这里,哪儿都没去过……”

接着,她把药放在柜子上,说:“记得吃药。”

我说:“谢谢……”

她朝我笑了笑,出去了。

我盯着她的屁股,忽然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如果我和这个护士**,会生出小孩吗?

是的,我怀疑整个吴城,保护这个医院,这个护士,都是某种幻觉。

我写过一个故事,是关于幻术的。可能是因为在罗布泊深处遭遇了太多超现实的事情,我已经变得神叨叨了,对眼前这个世界充满了戒备。

我写的那个故事叫《天堂芃》——

天堂芃是个地名,距边城佳木市80公里,保留着佳木市最后一片森林,那地方古木参天,常有野兽出没,散发着原始的气息。

这天,有个记者搭乘一辆黑摩的,赶往天堂芃。

太阳太毒了,好像要吸干所有的水分,比如大地上的湖水,花草树木的汁液,人的血。

摩的司机是佳木市人,他为了赚钱,开得飞快,记者耳边的风声呼呼作响,不过他依然感觉像在泡温泉。

记者一大早就离开招待所出发了,那时候天气还凉丝丝的,可是刚刚离开佳木市,太阳陡然就升温了。

一个半钟头之后,摩托车突然在公路上停了下来,记者以为没油了,没想到,那个摩的司机回头说:“到了。”

记者前后看看,公路前后无尽头,两旁除了树还是树,他不解地说:“我们谈好的,你要把我送到天堂芃。”

摩的司机朝路边指了指,说:“到了啊。”

记者一看,路边果然有块不起眼的石头,上面写着“天堂芃道班”。

他说:“这只是到了天堂芃地界,你不能把我放在这里啊。”

摩的司机说:“我们谈好的,我把你送到天堂芃。”

记者说:“怎么也得见到个村子啊,你把我放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儿!”

摩的司机说:“最近的村子也要七八公里,你得加钱。”

记者马上明白这个摩的司机的意图了,他很生气,掏出车费塞给摩的司机,然后大步朝前走了。摩的司机毫不犹豫,一拧油门回城了。

“天堂芃”三个字组合在一起,显得有些奇怪。100多年前,英国的传教士就来到了这个地方,向纯朴的山民传播天主教,随后,某些村落建起了简易的教堂,于是地名中有了“天堂”二字。

“芃”字绝对是本土的,跟“朋”字同音,形容兽毛蓬松,或者草木茂盛。不知道哪个识文断字的老者定下了这个“芃”字。于是,土洋结合,就有了“天堂芃”。

到了1998年,一条公路就像现代文明的胳膊,终于伸向了天堂芃,山民们别提多高兴了。他们不知道,投资修路的人,并不是为了方便他们出行,那竟是为了掠夺他们的安静生活而开创的一个通道。

不久,开矿的来了,伐木的来了,房产开发商来了。山民们眼看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环境一天天变得陌生,他们的居留地越来越狭小,终于醒过腔来,结集了几十号人,分6台四轮拖拉机,晃晃荡荡来到了佳木市,要找政府说个理。

他们的交通工具进不了城,在郊区被警察限行了。这些山民徒步走到市中心,找到政府,却进不了门,不知道谁给出了主意,这些人就在政府大门口静坐抗议。

记者在省城《环境监察报》工作,总编辑听说了天堂芃山民跟开发商闹矛盾的事儿,立即派他来到佳木市采访。

天堂芃太偏僻了,没有公共汽车,不然他就不会搭乘黑摩的了。

偶尔有大卡车从身边轰隆隆地驶过,卷起冲天的尘土。记者走在树荫下,感到一阵阵恶心,他怀疑自己中暑了。幸好前面路边有个瓜棚,他赶紧走过去,想买个瓜解解渴。

瓜棚呈三角形,很低,瓜棚前坐着一个老头,远远地扭头朝他望过来。记者又朝前走了一段路,当他能看清那个老头胡子的时候,发现老头在笑。他不知道老头笑什么,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他走到老头的跟前,老头还在笑,嘴里说:“吃瓜!”

记者说:“大爷,您帮我挑个沙瓤的!”

老头说:“放心吧,都是沙瓤的!”然后,随手捡起一只瓜,又抄起一把锋利的菜刀,麻利地切成了八块,“吃吧吃吧。”

记者朝瓜棚里看了一眼,也许是太阳太刺眼了,他感觉里面很深,黑糊糊的。

他拿起一块瓜三下五除二就吃掉了,抹抹嘴巴,然后说:“大爷,这里离最近的村子有多远哪?”

老头笑吟吟地望着记者的眼睛,说:“再走四五里路就到了。”

记者说:“谢谢。”然后,他接着吃瓜,他感觉他吃到了全世界最好吃的瓜。

很快,他就把一个西瓜吃完了,就问那个老头:“多少钱?”

老头摇摇头,说:“不要钱,我的瓜随便吃!”

记者盯住了老头笑吟吟的脸,不再说话了。他应该感到这个地方民风纯朴,却不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这个老头有些古怪。

老头迎着他的眼光,笑吟吟地和他对视。几秒钟之后,记者忽然有点害怕,他低声说:“谢谢您的瓜……”然后转身就走了。

他一直没有回头,他感觉那个老头一直站在原地,等着他回头。

公路朝山上爬去,记者越走越高。走出了一里多路,记者实在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他发现那个老头不见了。这倒没什么,问题是那个瓜棚也不见了。此时,他居高临下,视线不可能被树挡住,那么,瓜棚和老头到哪儿去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