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六十九章 制照身帖 购买庄子

闻老内史所言,吴驹沉吟片刻,说道:

“这第二件事想来稍难些。”

“哦?”

“我想要在咸阳城外买一处庄子,这庄子至少要能容纳五百人,上不封顶,越大越好。”吴驹说道。

买这处庄子,主要是为了安置从岐山来的五百余骑侍卫,他们需要一个住所和日常训练之地。

其实住在吴府也行,但吴驹不打算这么做。

咸阳又是子楚的地盘、秦国的都城,再怎么说那也是五百余侍卫,带进城不合适,哪怕子楚亲自应允,吴驹也不会这么做。

况且在城内操练多有不便,吴驹又有诸多计划不适合在城内开展。

结合以上原因,买一处庄子很有必要。

老内史一听吴驹第二件事竟然是这,不禁也陷入沉吟。

可容纳五百人的庄子可不是小地方,更何况吴驹还加了一句上不封顶,越大越好。

就算吴驹不来找他,买卖那么大的庄子也是需要内史同意并且签署文书的。

毕竟这里是京畿之地,一处庄子、一间府邸说不定就会成为屯兵造反之地。

“不知吾可否冒昧打探一下,吴卿买这处庄子的作用是?”老内史直言问道。

“咸阳是个好地方,我想在此长住一段时间,此外,我从岐山带出了五百余侍卫,想要买一处庄子安置。”吴驹毫不避讳的说道,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原来如此。”

老内史一听吴驹这么坦诚,反而对其多了一丝认可,少了一丝警惕。

“这件事吾会禀报大王,若他应允,吾便为吴卿物色一处合适的庄子。”老内史爽快的说道。

吴驹拱手:“劳烦内史了。”

“不麻烦不麻烦。”老内史摆了摆手。

这时,匠人的画像也已经刻画完毕。

啪!

公章盖上。

一个照身帖崭新出炉。

“大人请。”匠人将照身帖双手奉上。

“辛苦了。”吴驹接过照身帖,微微一笑。

匠人退下,吴驹与老内史一通闲聊,至午时,老内史想要留吴驹吃饭,被吴驹以家里做了饭的扯皮理由推辞。

老内史将吴驹送出官衙,说有消息了会第一时间通知吴驹。

二人就此告别。

原以为怎么也得等个几天,没想到下午之时,吴驹再度便接到了老内史的消息,请他去一趟官衙。

于是吴驹与章邯向官衙而去,在官衙门口再度见到了老内史。

他正站在门前,李腾也在一旁。

“吴卿。”老内史和李腾拱手一拜。

“内史,中尉。”吴驹和章邯还礼。

“大王已经应允,奈何政务缠身,无法陪同吴卿共同前往那处庄子,便委托吾代劳。”老内史笑道。

“内史日理万机,还需关注在下的微末小事,当真令在下汗颜。”吴驹道。

“举手之劳罢了,哪里的话,吴卿请?”

“请。”

二人驾两辆马车,向着城外而去。

令吴驹惊奇的是,为内史驾车的竟然是李腾。

看来此二人的关系很不错。

吴驹稍稍讶异一番,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不多时,四人来到城外。

密林间掩映着一座占地极大的庄子,青砖黛瓦,依山傍水,但因为周围寥无人烟,颇有几分荒凉。

“这处庄子如何?”老内史笑问。

“真不错。”吴驹肯定的点点头。

这地方大,而且僻静,和他想象的大相径庭,很合适。

李腾上前打开了大门的锁:“诸位请。”

四人进入庄子内部。

庭院宽广明亮,寂静得只剩下周边的鸟鸣和风声。

树木杂草野蛮生长,虽杂乱,却颇有欣欣向荣之像。

无论是厅堂还是院落,都没有任何的家具和装饰,空荡荡的。

“此地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旷达通透,别说五百人,容纳八百人也轻轻松松。”老内史介绍道。

吴驹点点头,他已经开始意动了。

这么大一处庄子,用来安置五百侍卫再合适不过。

“这座庄子原本是昭襄王在位时,悼太子所建,并未竣工,悼太子薨于魏后,孝文王惦念,将老旧的地基铲除,继续修建,想要在原定的图纸上将其完工,但也未能如愿。”

“最终大王承先人之志,于数月前完成了收尾,但由于没有用处,此地也就此闲置。”老内史将庄子的来历娓娓道来。

“历经三代秦王啊……”吴驹感慨不已。

听起来年代久远,但实际并不长,毕竟老内史说孝文王将老旧的地基铲除了,也就相当于是重建了,那么从工程开始到现在,横竖不过两年时间。

并且从未有人住进去过,纯纯的一手房。

由秦王室建造,那工程质量必然也是杠杠的。

“这么说来,这座庄子算是悼太子和孝文王的遗愿了,大王说可以买卖?”吴驹有些不确定的问。

“大王说,交予吴卿乃是发挥了这庄子的用处,悼太子和孝文王都是大度、通情达理之人,若是九泉之下有知,想来也会欣慰。”老内史说道。

吴驹点点头:“明白了。”

子楚考虑到庄子闲置也是浪费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侧方面也能看出秦国确实财政吃紧,都需要买卖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庄子了。

独自面对东方六国,秦国的压力真是相当大,若是能将这么大一处庄子换成财帛,多多少少也能给财政减轻一些负担了。

四人又参观了一圈,吴驹更加满意。

“行,这处庄子我买了。”吴驹爽快的下了结论。

“没问题。”老内史脸上露出笑容。

随之,众人退出庄子,返回城内官衙。

老内史现场起草了一份庄子的转让契约,众人经过协商后,吴驹按下了手印,老内史留下了印记。

这座庄子以足足三千五百金的价格交付,这还是在一定的优惠下。

但好处在于,占地大,容纳八百人也不成问题,对吴驹来说非常够用。

建成时间短,无需修缮,基础设施完好,还有一条从城内直通庄子的路。

再者,不仅是庄子内,庄外也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打包销售,靠近渭河的百亩沃土尚且不言,背靠着的小半座山头也划为吴驹名下。

吴驹觉得很赚,老内史和子楚也觉得很赚。

这波啊,这波叫双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