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上党

“秦国,我老吴回来辣!”

这是吴驹的呐喊。

挡在众人眼前的这座雄关,正是秦长城的门户,萧关。

正是“萧关逢候骑”的那个萧关。

赵亥虽然没跟他们一起回来,但派了官吏随行,在官吏出示身份后,他们很顺利的进入了关中。

直到此时,众人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安全了……

这片土地上,没有想要谋害他们的人。

嬴政先是嘴角上扬,随后狂笑:“哈哈哈哈哈哈,赵王的黑衣卫士此时说不定还在邯郸附近寻找我,殊不知我们已经回到秦国了!”

每一个从草原上走一遭,并回来的人都感慨万千。

“恍如南柯一梦,竟有些不敢相信已经到了秦国。“赵姬一双美眸看着眼前的大好山河,不住发呆,但随之眼圈泛红,潸然泪下,无声流出几滴泪水。

“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了庄周?”章邯想起典故。

吴驹听到后笑着回头打趣道:“别套娃嗷,觉得不真就掐一掐自己。”

董翳闻言毫不犹豫的朝着司马欣掐去,被后者眼疾手快的一巴掌拍掉。

队伍里的气氛可以用轻松加愉快来形容。

现在是巳时七刻,也就是早上接近十点。

经过商量,众人决定在萧关逗留,用完午膳,喂饱马匹再上路,晚上再寻一座城池落脚。

现任萧关令的赵逞听闻是公子夫人入关,连忙前来拜会,设宴好生招待了他们。

……

另一边,上党。

此地位于晋东南,太行山西麓,是秦、赵、韩三国的交界处,因为地势高而险峻,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闻名遐迩的长平就在这里!

“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又曰:“地极高,以天为党,故曰上党”。

关于上党的归属,要从十年前说起。

昔年,这块地属于韩国,但当时的秦昭襄王正紧盯着韩国,并且深谙“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的道理,发动的攻势像是狂风骤雨一般猛烈。

公元前264年,也就是周赧王51年,秦昭襄王派武安君白起发兵攻韩,拔了九座城池,斩首五万。

次年,攻韩南阳,取之。

又次年,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

又次年,攻占韩国的“缑氏”和“蔺”两座城池。

又次年,秦国派出王龁,攻打上党!

从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到秦昭襄王四十七年,整整五年,每年一场大战,只打韩国,兢兢业业。

从这段历史,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的史学家认为秦昭襄王时期是战国时期最具血腥程度的时期,实在是那几年杀红了眼,有名的大战两手两脚都数不清。

“虎狼之师”的称号由来已久,但真正打出赫赫威名,还得是在秦昭襄王掌权,白起掌兵的时期。

秦昭襄王和白起这对组合的碰撞,产生的化学反应相当剧烈,险些炸掉七国。

……

王龁在秦昭襄王时期便是仅次于白起的将领,能力自然不一般,在他的攻势下,上党危在旦夕。

并且因为南阳在此前失守,韩国和上党之间的联络已断,上党成为了韩国的一块“飞地”。

时年任上党太守的冯亭,想出了一个毒到不能再毒的主意。

祸水东引!

冯亭将上党这个烫手山芋送给了赵王丹。

他去觐见赵王,对他说:“韩国守不住上党,但上党的百姓愿意做赵民而不愿意做秦民,因此,我愿将上党的十七座城池全部送给赵国。”

赵王大喜,殊不知踏入了陷阱。

他召来先去找了平阳君赵豹。

赵豹说“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并阐述了其中的利益关系,告诉赵王丹——秦国辛辛苦苦打的韩国,倘若我们收了上党,等同于坐收渔翁之利,会招致秦国的怒火。

紧接着赵王丹又去找智囊一号平原君赵胜,和赵禹。

两人说:“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

赵王丹说:“善!”

当时的赵王丹和赵胜,确实是贪了,但这同样是对自己实力的盲目自信,以及对秦国实力的盲目判断而导致的。

纵观前十年,秦对赵发动战役并不像对韩魏这么频繁。

可以归结为三次。

一次赵魏攻韩,秦国救韩,那一战,魏国大败,被斩首十三万人,赵国随后战败,两万人被沉溺于黄河。

损失不大,并且可以归结为猪队友的问题。

这是小败!

一次秦国攻赵,围攻阏与,赵奢横空出世,大败秦军,被封为马服君。

这是大胜!

一次赵王丹即位,秦国来犯,赵国以长安君前往齐国为质的条件换取了齐国的支援。

这次战争明面上还是赵国势弱,但可以归结为赵王丹刚即位,国内局势不稳的问题,并且当时赵王丹尚且年幼,掌权者是太后,所以显然这锅背不到赵王丹身上。

这是平局!

结合这十年间的三次战争,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赵王丹做出了接收上党的决定。

无他,唯自信耳。

当然,后面的事情老生常谈,赵国为自己的自信、冒进和贪婪付出了代价。

先是赵国遵循计划,一退再退,将上党的大片土地拱手相让,选择在长平构建防线抵御秦国,守将正是廉颇。

一守就是三年。

随后便是赵括换廉颇,大名鼎鼎的“纸上谈兵”!

真乃虎父犬子,谁也没想到英明一世,名震七国的马服君赵奢会有这么个儿子。

再然后,四十万赵军被坑杀,鲜血成河,尸骨成山!

举国上下震惊,七国都为之震动。

值此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赵王丹又发挥知错就改的传统艺能,把廉颇找来试图力挽狂澜,但并没有什么用,再强的将领也需要军队来打仗,赵国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难道指望廉颇带一群老弱病残守住上党?

赵国一退再退,撤出上党,秦国复定上党,乘胜追击,兵分两路,一支由王龁带领攻占皮牢,一支由司马梗带领,攻占晋阳,一年后,重整军队,东出上党,越过太行山,直击都城邯郸!

围城三年而不下。

赤地千里,白骨露於野。

赵国弹尽粮绝,陷入战争泥沼。

大战之中,在没有人注意的地方,一个商人带着一个质子贿赂守城官吏,逃出了邯郸,这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子楚,和文信侯吕不韦。

一个女子在邯郸生产,诞下了一个叫嬴政的孩子。

这时,平原君赵胜请求支援,找来了自己的小舅子,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打出的成名之战“窃符救赵”,随后又有“毛遂自荐”一事,平原君带着毛遂奔赴楚国求援,春申君黄歇领兵出战。

三大公子齐聚一堂,里应外合而攻之。

再之后,秦昭襄王贡献了自己的骚操作——白起被赐死!

白起进言,希望秦王撤军,认为继续打下去必败,但秦昭襄王不听劝,白起于是称病,秦昭襄王几次命令都被白起拒绝,最终招致了其怒火,白起被削去武安君的爵位,逐出咸阳。

此前,应侯范雎担心白起的权势超过他,被纵横家苏代,也就是苏秦的弟弟说动,曾劝说秦王停战,以此不让白起立功,白起与范雎因此有了矛盾。

之后应侯范雎借题发挥,进献谗言。

最终秦王赐给了白起一把剑。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举国震撼,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秦军听闻主将死而非其罪,军心涣散,并且长平之战后,秦国的军队已经损失了一半。

王龁就带着这么一支队伍继续攻城。

最终赵、魏、楚三**队击退由王龁率领的秦军,将其赶出赵国。

白起之死,邯郸之围!

这也成了王龁一生之憾。

不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最终并不算白费功夫,秦国在撤退之后,保住了上党。

保住上党,进可攻,退可守,自然就有了重新发动对赵、对韩战争的本钱。

这便是上党的始末了。

现在看来,这段历史实在是群英荟萃,滚滚时代浪潮中涌现出了大批大批的英才,在这一段历史中展露姓名者,后来都鼎鼎大名,如群星般照耀了整个战国末年。

如白起、冯亭、赵括等人,已经故去了,留名青史,或令人惋惜,或令人愤懑。

但也有王龁、廉颇、毛遂等人,依旧散发光芒,傲立当世,将在接下来的这一仗里发光发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