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五百五十六章 李牧大败匈奴

郭开升任上大夫后,吴驹让他安心在府中好好待着,等待雁门关的消息。

李牧的动作十分迅速。

前后不过一周的功夫,雁门关就传来了捷报。

邯郸小院。

嬴政得到了李牧大败匈奴的消息,不禁皱眉,对身边一魁梧侍卫说道:“李牧是良将啊,如今大败匈奴,赵国的北方再无隐患,雁门关的大军要被调到秦国战场,这一仗的规模更大,也更难打了!”

魁梧侍卫颔首:“确实如此,不过臣以为,依托上党,我们进可攻,退可守,最起码在上党那群山万壑的地形中,赵国的骑兵难以施展开手脚!”

嬴政颔首:“就是不知道父王要如何应对……”

正想再说话,身后却传来呼唤声:“政儿,来吃饭吧!”

“知道了母亲。”嬴政答应。

与此同时,郭府。

郭开一大早就被赵王叫进宫,后者将李牧大败匈奴的消息告诉了郭开。

郭开听后忍不住惊叹李牧的能征善战。

“如此,便请大王令李将军肃清关外!待关外平定,臣自当实行互市之计!”郭开说道。

赵王丹欣然答应。

郭开现在的上大夫官位虽然还是不高,上面还有各种公卿君侯,但凭借着一手互市之计,也算是半只脚踏入核心层。

在郭开帮助下,吴驹拿到了一份详细的战报。

说起李牧镇守雁门关以来,那可真是十年如一日。

近十年来,在李牧指挥下,镇守雁门关的将士每天要做的就是不停的操练,练习射箭骑马,沿着赵长城巡视烽火台,李牧昔日的命令甚至是“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意思就是匈奴如果来攻,要立即撤入营垒,有胆敢捕捉胡虏者一律斩首。

长此以往,关内士卒对李牧颇有微词,更不要提赵王丹,于是赵王丹来了一波经典复刻,把李牧撤了下来,换了个善于打快仗的将军上去。

结果后者上任一年间每每匈奴来犯便出关迎敌,每每都被打的找不着北,大军损失惨重,可状况丝毫没有改善,赵军被封锁在雁门关里出不去,边境无法耕牧,赵王丹这才回想起当年长平之战自己是怎么输的,连忙去请李牧。

李牧当然也是有脾气的,装病不出,赵王丹强行命令他,他便说:“王倘若必用臣,臣要如之前一样固守,乃敢奉令”,赵王允之。

此后数年,依照李牧的防守反击策略,虽然并无建树,但也没有损失。

防守反击,防守李牧做到了,反击他自然也是在筹备的。

原本李牧就已经在筹备着近两年反击,郭开提出的“互市”之计让赵王丹有了“两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念头,李牧一听这计策也不错,反正早两年晚两年区别不大,于是便欣然接受。

数年间,关内士卒被赵国人指指点点,匈奴每每来攻时也会在关下叫嚣,说他们是“缩头乌龟”,说李牧是“龟将军”,军队上下都憋屈的很,迫不及待,渴望一战,只是赵王换将后李牧在军中的声望重回巅峰,如此才能压制关内。

这一次李牧得到命令后,立马召集大军,宣布了这个消息。

关内一片沸腾!

据战报上所说,接到命令的李牧在这一周内调集了雁门关一切可用的力量,有一千三百辆战车,骑兵一万三千匹,精兵五万人,善射者十万人。随后迅速操练兵马,整理军备,在开战前烹煮了雁门关内半数的牛羊来激励将士。

匈奴的骑兵迅速,并且熟悉关外地形,来去自如,所以李牧用诱敌深入之计,组织军士在关外放牧。

匈奴人见状,将人马分成数十小股来攻,李牧佯装不敌,丢下几千士卒给匈奴。

单于头曼闻之,召集兵马前来进攻雁门关,本意只是常规的耀武扬威,毕竟雁门关固若金汤,李牧又是个擅长防守的将军,而匈奴大多是骑兵,并不擅长攻城。

这一仗打不起来!

单于头曼是这么想的,匈奴士卒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李牧不这么想。

匈奴人军临城下,李牧在左右两翼埋伏的兵马杀出,奇袭匈奴大军,杀得匈奴人丢盔弃甲,溃而逃之,死伤近十万人,单于头曼奔逃。

消息一经传出,举国震惊!

昔日对李牧的唾骂声销声匿迹,再没人说他是怕了匈奴。

许多人认为李牧这一仗的战绩不逊色于廉颇,二人隐隐有并列为赵国两大将的势头。

吴驹合上战报,心中凝重。

用兵如神!李牧这一手骄兵之计,足够寻常将领学一辈子。

“李牧确实是良将啊!他日在正面战场上,一定是棘手的人物。”吴驹感慨道。

之后的数天内,李牧集结了关内最精锐的人马,北出雁门,在大漠中纵横,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愈战愈勇,赵国上下对李牧歌功颂德,赞不绝口。

互市之计也正式启动。

在吴驹指使下,郭开进宫,向赵王丹请求派遣使者北出雁门,与外族商议建立互市。

“依郭卿看,谁可以做这个使者?”赵王丹问。

“臣以为,上卿毛遂口才过人,可以为使者!”郭开说。

赵王丹颔首同意。

毛遂其人,口才与胆量当世罕有,昔日长平之战结束后,邯郸危在旦夕,赵王希望与他国订立盟约,使平原君前往楚国,平原君召集麾下门客时,毛遂自荐,追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在大殿之上持剑“劝说”楚王,才让盟约成功订立,保住了赵国都城不陷落。

平原君称赞他“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赵王也因此封他为上卿,掌管与国交往之事务,职位相当于秦国的典客。

赵王丹召毛遂前来,令他前往雁门,说服外族建立互市。

毛遂听闻,欣然同意。

倘若一个月前,他还要犹豫一会,但如今匈奴大败,单于跑路,襜褴被灭,林胡投降,东胡被李牧打得脑瓜子嗡嗡的,月氏吃瓜围观不参与。

眼下关外一片安宁,还有李牧大军庇护,他一个曾经敢威胁楚王的人,有何好怕的?非但如此,他前些天还正愁如何从互市之计中分润一份功劳呢,眼下正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毛遂接下命令,手持节杖,率领使团离开邯郸,向雁门关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