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五百三十章 策论六题

九月十九日。

会试重启。

经历了之前的大案,这回无论世家,考生,还是其他什么,纷纷安稳了下来。

尽管还是在检查阶段筛选出了近二十个不死心的作弊者,但会试总归还是圆满开始了。

只不过到了考场之后,有些考生发现本来坐在自己左右的考友消失不见了。

不用想,这是作弊被抓了。

真应了报纸上那句话,未入仕,先入囚。

常规的发卷,发纸笔。

上午,一个时辰,考了书,也就是语文。

中午日常恰饭。

下午,两个时辰,考了史、数,也就是历史和数学。

一天圆满结束,到了考生日常的叫难环节。

不少人吐槽启用的三号卷比原来的一号卷还要难,做的人头痛。

尤其是数学版块。

“他奶奶的,到底是谁把鸡和兔子关到一起的?!”有考生如此怒吼,引来其他考生纷纷赞同。

“懂不懂什么叫规范化养殖啊喂!鸡和兔子怎么能混养?”有人声援。

没错。

正是鸡兔同笼!

童年时也曾困扰过吴驹的问题,现在被他拿出来祸害别人了。

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数学发展实在不高,后世那些二元一次方程、几何,函数,微积分对他们来说都太复杂,哪怕是初中的题目,放到现在也能问倒一群人,所以吴驹在出题的时候其实手下留情了……起码他自己这么认为。

所以他干脆从古代算经中取题,除了出自《孙子算经》的鸡兔同笼之外。

还有“物不知数”题,问: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老鼠打洞”题:今有垣厚十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引葭赴岸”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在这么一个算学并不发达的时代,使得一众考生简直要发疯。

下午考完数学的他们,双目呆滞,头发被抓成鸡窝,不知道的还以为被彪形大汉蹂躏了。

在得知了数学的出题者主要是吴驹后,他们恨不得仰天悲呼。

呜呼哀哉,吴卿何薄于我啊!

后来考场的人把这个事传达给吴驹,吴驹听后先是愣住,随后说:“那他们可能难过的太早了,明天还要考策论呢。”

正如吴驹所言。

第二天,考生们看到策论题目时,人都傻了。

知道会试比初试难,可没想到那么难啊!

而且数量也有所增加,从初试的四道题,增加到了会试的六道。

此时,考场,二十米处远的高台之上,吴驹、子楚、吕不韦、李斯、嬴励、扬煊、祁农等朝廷重臣该到了都到了,毕竟这是会试,且策论是会试中很受重视的一门科目。

“不知道这次会试中可以诞生多少天才。”吴驹感慨:“兴许有人的答案可以直接作为政策来考虑。”

“所以说你到底出了些什么题,我都还不知道呢?”祁农说。

吴驹叫人拿来数份试卷,给朝臣们看,现在考试开始,考场封闭,试卷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第一题:刑赏忠厚之至论。

第二题:安国全军之道。

第三题:塞外有林胡、楼烦,北有匈奴,何以制胡?

第四题:周有诸侯而乱,有诸侯,何以制,无诸侯,何以治?

祁农等人看得咂舌。

“别说,你还真别说,难得一批啊!”

“这些题,我怎么感觉我也作不出来呢……”

“说明你是靠关系走后门当的官。”

“你放屁!难道你能做得出来?”

“这个嘛……”

一众朝臣就策论题目在讨论。

“这里面有些题会不会有些太难了,使得会试的门槛变得很高?”祁农问。

吴驹摇头:“会试提高了分数线,由原来的680分提高到750分,多出来的70分全部被划到策论,这些题个个分占比都很大,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只要书、史、数正常发挥,策论六题中有三题失分不多,就已经能到及格线了。当然,前提还是得分,若是一通胡写,最后拿个零蛋,那就只能怪他们自己没入仕的命了。”

“事实上,750分的及格线在450分,他们前三门每门150分,要是都能满分,本身就已经到及格线了,更别提还有后三门,我在设计之初的预想是——如果书、史、数外加礼法和体育都正常得分者,及格是稳定的,如果有人能在策论这一科收割大题的分数,那他的得分就会出类拔萃,超过其他人一大截,如木秀于林、鹤立鸡群般十分夺目。”

众人点头。

祁农还在看试卷:“你这题感觉倒是有点意思,但说不上来意思在哪里。”

“哪一题?”吴驹凑过去。

“第五题,汝为县官,两母争夺一婴儿,上官衙公堂,愤而泣,皆说为其子,不知二人孰真孰假,唤医者诊之,把脉,得知此二人皆产子不久,问如何判断?”

吴驹点点头:“这题是检验考生的思考能力和处事风格。”

“那该当何解?”子楚忽然好奇道,试卷他也看过,同样看到了这题,想了许多,但并没想到什么十全十美的法子。

吴驹微微一笑:“把孩子劈成两半。”

众人:???

这么狠?

子楚也目瞪口呆。

“这,这不对吧……”祁农眨巴眨巴眼睛。

“别急啊,我还没说完呢。”吴驹说:“一儿无二母,这两个人中必然有一个是假的,我为县官,主张劈而分之,二人必然反应不一,我以刀斧加之于二人,肯抛却性命阻止者,方为孩子的生母。”

大家听完恍然大悟,觉得这才对嘛。

子楚也连连点头。

“别说,这方法换做我是想不到的。”祁农说。

“这是我心目中的最优解。”吴驹说。

“那还有其他解答吗?”祁农问。

“当然有啊,我就知道一个。”吴驹点头。

“是什么?”

“找两对孩子父母分别提取血液,测血型,实在不行就搞亲子鉴定,虽然够呛能手搓的出来,我还可以想想办法从人身上找答案,我还从来没研究过这个题目,有空可以试试看,不过需要对人体足够了解,所以我的方法,要不就是对科学十分了解,要不就是对医术十分了解。”吴驹说。

祁农张了张嘴:“总之就是医者的方法?”

“嗯,可以这么理解。”吴驹点点头,转而说道:“这题主要就是看考生从什么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是个办法就能得一部分分数,可行性越高,分数就越高,当然有一种答案肯定得不到分。”

“什么答案?”祁农问。

“把孩子劈成两半。”吴驹说。

“刚才不是说过这种方法了吗?”祁农问。

“单纯的把孩子劈成两半,分给两个母亲。”吴驹强调:“那样的指定是有点反社会人格,得分他就别想了,我会找人查他的前科。”

祁农咂舌。

“这策论六题里,每一道题我都是精心设计,挑选的,再比如旁边这道题,选择一个最赞同和最反对的诸子百家的学说,论述理由,这个也能看出考生思想偏向。”

“要是有人反对医家怎么办?”祁农问。

吴驹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那我活劈了他,我们医家济世救人,可没惹过任何人。”

“总而言之,这次的科举必然很有看点。”吴驹笑道。

子楚颔首:“希望能有让寡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