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五百二十章 初试结束

考完策论,绝大部分人脑子都是晕晕乎乎的。

原本还寄希望于在策论多拿大分,弥补前面的失分,现在看来……

想的太美了!

策论的四题类型都不一样。

第一题是让考生代入县令的身份,为解决县内所在问题出谋划策,

第二题将是对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展开论述,发表看法。

第三题是讨论礼法的共同与不同,解析其冲突

第四题则是“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策论一科总分150分,这四道题的前三道题每一道35分,后一道题有45分。

这四道题的范围尚且没有过大,还没上升到“国”的层次,想来这样的题会在会试出现。

纵然如此,也实实在在的难倒了一大片人。

“这真是人做的题目吗?”有人叹气。

前面三个科目还有几家欢喜几家愁,到了策论,绝大多数人都是愁眉苦脸的模样,少数几个稍微好些的也是眉头紧蹙。

这一科的困难超越了大家想象。

“还能重新考吗?”交卷的时候,有人可怜兮兮的看向考官。

考官也很和蔼:“傻孩子,大白天怎么还做起梦来了呢?”

引发哀鸣声一片。

“好了好了,大家跟我一起去吃饭,调整一下心态,下午虽然都是小分科目,但考的好了也是不小的分数,兴许就能进会试呢。”工作人员说。

考生们垂头丧气的去吃饭。

这个时候也就只有美食能给予一些慰藉了。

吃完饭,趁着精力充沛,又考了礼法,时长为半个时辰,紧接着是体育,也是半个时辰。

一通考完是下午三点。

体育考完后,考生们大汗淋漓,感受到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

考官笑着对他们说:“好了,回家去吧,希望会试的那天还能在这个考场见到你们。”

旋即,便放他们走了。

初试正式结束。

临走前,考官告诉他们,初试成绩大概两天后会直接寄到家里,要保存好准考证。如果通过的话,需要来考场一趟,凭借初试准考证和成绩单换取会试准考证。

书、史、数、策论,每一科分别是150分。

礼法、体育,每一科是40分。

合计680分。

按照规定,超过总分的60%,也就是408分,就可以进入会试!

接下来,考生们只需在家等成绩,并继续努力备战会试。

试院前人潮散去。

初试结束之后,凝重的气氛才有所减轻,考了两天时的考生总算得空休息,在家中简单休息了会,便出去呼朋唤友,饮茶酒聊天,讨论刚刚结束的初试和即将开始的会试。

……

无拘酒肆。

前文提到的博闻,庞士安等人的小圈子中,是一番轻松愉快的气氛。

他们都是咸阳有名的学子,自信通过初试是毫无问题的,他们一早就将目光投向了会试,认为那才是值得奋力厮杀的主战场。

有人说:“早先老博说策论的关键要从《大秦报》里找,今日一看果然如此,策论的前两题,我都有在前一期《大秦报》中获取启发。”

依旧身穿黑衣的博闻面色不改:“这条路没走错,第三期报纸我已经买了。回去之后要好好看。”

庞士安脸上挂着云淡风轻的微笑:“但不得不说,这策论还真是带给我太多惊讶,其他科目我都答得顺风顺水,唯独策论,当时我第一眼看到也是一筹莫展,如果会试难度真要高于初试数倍,那恐怕能坑到一群人。”

大家叹气,策论,确实是难点。

“不管怎么说,都努力吧,希望各位会试榜上有名!”

次日,大秦报竟然在发布了第四期报纸后,紧跟着又发布了一期,引起许多人的讶异。

这是一份小报,只有四页纸,比平常少了足足四页。

而在首页的【大秦报】三个大字之下,挂着四个大字。

【科举特辑】

紧接着一行略小的字。

【建议考生购买,非考生谨慎购买】

打开报纸,前两页共四个版面被占据,竟然是初试试卷的答案!

第一眼看到的考生都懵逼了。

这怎么直接把答案放出来了呢?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是,初试都结束了,木已成舟,现在答案放出来也不会影响什么。

往下一看人家报纸也说的很明白了:该答案考生可自行对照,算出粗略分数。

“倒是不失为一件好事,这样如果分数实在比参加会试的分数线差得太多,那也没必要准备了,直接开摆就行。”有差生如是想到。

报纸上,填空题、选择题这些题目都给出了答案,诸如经义题,创作题则给出了基本的解析。

而策论题也占据了一个版面,四大题都有数位名家的解析,但策论题本身并没有绝对的答案,甚至打分标准都很模糊,所以仅能作为参考。

尽管如此,因为这次策论实在是狠狠的背刺了广大考生一波,这个版面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上面的名家解析被许多人一字一句的仔细阅读,铭记在心。

再之后,有一些初试结束后记者的采访,之前上半场初试结束后对部分考生和吴驹的采访已经在第四期报纸上发布过,这些是新鲜出炉的。

再之后,还有对会试的展望,对本次科举的看法等等。

直到报纸末尾,竟然还有一篇内容给了考生们惊喜。

这是一篇文章,名为《吴驹谈策论》。

本以为是社会版块那帮天杀的标题党,结果往下一看,还真是吴驹写的文章。

这让许多刚算完分数,深深感到不安的考生打起精神,认为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到些许诀窍。

但他们还是想得太美了,吴驹是主考官,怎么可能把策论的诀窍告诉考生?

这篇文章仅仅讲述了一些作文的要点,吴驹将初高中教导学生写作文的那一套结构理论拿出来,譬如论点,论据,论证、总结等等。

对策论确实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当武林秘籍看待。

末尾,印上了吴驹亲笔所写的一句话:“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这份【科举特辑】到此结束。

……

报纸一出后,考生们最先关注的还是算分。

咸阳各家各户最常见的景象是一学子俯在桌案前,左手报纸,右手白纸,默默计算自己的分数,脸色一会难看一会欣喜,更有甚者算着算着就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最后算好,一看总分数,立马发出一声悲鸣,哀转久绝。

就连那些世家大族也是差不多的景象。

邓家。

邓家家主看着眼前一份份粗略算出的成绩单,气的青筋暴起,七窍生烟。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族内竟然有接近一半的人达不到会试的标准,难道我邓家无人了吗!”

他将不善的目光投向坐在眼前的子弟们。

“邓云,考了308……”

“邓坤,考了364……”

“邓丰年,考了345,算学满分150分,你竟然只考了39分!”

“等等,39加296怎么会是345……”邓家家主冷静分析,反应过来后更是大怒:“你还给自己多算了10分,难怪算学考的这么差,蠢货!”

邓家子弟们瑟瑟发抖。

邓家家主脸色阴晴不定,越发觉得在会试之前获取答案很是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