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五百一十一章 科举将启

高粱种子要等到明年春耕才可以播种,至少有六七个月的时间,暂且不提。

休沐之后的朝会,子楚将科举的事情正式宣布,引得群臣一片哗然。

大家都没想到,大王竟然暗中搓了这么个大杀器!

这件事筹备了很久,三公九卿几乎都知道,自然没有不长眼的出来反对。

针对吴驹拿出来的科举章程一番讨论,改了几处细节,之后就按照这个执行了。

下朝之后,科举的消息开始传播,公卿大夫,世家贵族,一片惊愕!

率先得到消息的顶级世家,或是官吏中的大员深感不妙,有了某种预感,科举之后,秦国恐怕又是一番新气象,新局面!

官场,不再可能几乎被世家阶层垄断了。

……

第二天,大秦报第二期发售!

第一期创造了近二十万份的销量,使大秦报成为了无数人的关注点。

第二期开售后,抢购者络绎不绝。

“什么?脱销了?快,告诉印刷厂那边,再赶工出五万份,不,十万份!”报社、印刷厂、各大报亭忙成一锅粥。

拿到了第二期报纸的顾客仔细看起报纸上的内容。

买报纸的人都是识字者,以公卿官吏、文人学子为主。

郑祺就是其中一个。

他是一名普通学子,家里不算有钱,只是做点小买卖,有些余财,供得起他读书。

所学之术,也颇为杂乱,不偏向如今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

郑祺认为学术虽有百家之分,但可以兼学,管子曰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当世的儒家宗师荀子,不也是学了儒法两家学说?

还有吴驹,对方不仅是医家魁首,前段时间更是收拢了两位小说家的主事作为副社长,从以往经历更能看出对方精通医、法、小说、农等多家学术。

郑祺认为,无论上流之学、下流之学,实用的就是好学问。

当然,他的朋友么并不赞同,认为兼学为杂,无主次之分,最终只会学出四不像的东西,还说他不是荀子,也不是吴驹,不能和这两位相提并论。

郑祺不以为然,他依旧我行我素,视荀子、吴驹为偶像。

他的梦想,是施展自己的抱负,将一身所学用之于国,用之于民!

只可惜,家中没什么关系,也无法入朝为官,让郑祺颇为心灰意冷。

此时他没有想这些,从报亭前的人群中挤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份刚买的报纸。

“真是太热闹了,差点没挤死我。”郑祺长出一口气,拿起报纸,定睛一看,首页的大字使他瞳孔一缩!

头版头条赫然可见一行大字。

【科举将启!】

郑祺眉头一挑,再看下面的文章。

【经客卿吴驹提议,朝廷审议,大王最终决定,开设科举,以考试的方式为国家挑选人才,此举旨在为国家输送新鲜血液,不拘一格招收人才】

郑祺看到不拘一格四个字,瞬间精神一振!

紧接着是对科举的详细介绍。

【科举设二级考试,初试于各城各大考场,通过者可前往咸阳参加会试,会试者,根据排名给予录用,皆可直接成为官员,榜上名列前茅者,甚至可以获得爵位,面见大王!】

【受限于人员等各方面因素,首次科举选取内史地区为试点,设**报名处】

【凡秦国百姓,无论士农工商,除有罪籍者,皆可参与,三天内可携照身帖至城内报名处报名,参加考试,各报名处详细地址印于下方】

【考试内容包括书、数、策论等六大科目,旨在考校各方面能力,报名者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注:策论者,献策之论也,需要解读当今政事,分析政治问题,做出正确解读与判断,需考生对时事新闻有一定了解,建议提前准备】

郑祺一目十行的看着,了解到科举是个什么概念后,顿时震惊不已,强压住激动之情,一甩报纸:“我的机会来了!!!”

“报名处,让我康康秦国的报名处在哪里,我要参加科举!!”

几个时辰之间,整个咸阳的读书人都沸腾了,凡有志于仕途者,皆携带照身帖前往城内报名处,愣是将报名处围了个水泄不通。

同样,内史地区的同样几十处城池也是相同的景象。

无拘酒肆,咸阳的一些读书人报完了名,兴奋的恨不得立马冲进考场,可惜考试还有至少半个月的时间,他们便带着激动的心情找到朋友们分享。

“真是太让人激动了!以前想要入仕,只能靠人举荐,没点关系都进不去,现在好了!靠自己的能力一样可以入仕!”

一个少年白头的年轻人激动的说,他是这个圈子里有名的寒门子弟,早年渴望入仕施展抱负,可惜因为没有背景没有势力而处处碰壁,壮志难酬。

如今一朝得到科举的消息,胸中郁闷瞬间抒发了个干净,开怀的笑声震得杯子都发抖。

众人纷纷点头,说:“大家今天回去之后就开始备战,相信来日榜上定能有我们一席之地!”

大家雄心壮志。

这时,有人看向场中一个黑衣男子,却见对方眉头紧锁,手中拿着最新一期大秦报在思考。

“博闻,怎么皱着眉头?”

黑衣男子名叫博闻,是他们这个小圈子里公认的智者,同样志在入仕,如此大喜的日子他却皱着眉头,瞬间引来了大家的好奇。

“在想事情。”博闻将报纸翻过来面向众人:“你们看,报纸上说,科举分六科,书科考诗文和各家典籍,算科考算学,史科考……这五科我都能明白,唯独策论我是没把握,尤其是这时事新闻,单靠自己何以能了解这么多新闻呢?”

众人思索。

确实是这回事,博闻不愧是智者,大家还在欢呼庆祝,他已经在思考科举的内容了。

就在众人为这个问题冥思苦想时,有一白衣男子却笑了,他名庞士安,学问不如博闻扎实,但思维逻辑与众不同,也是这个小圈子的风云人物。

庞士安说:“老博,你着道了。”

“哦?”博闻皱眉。

“答案不就在你手上吗?”庞士安笑着起身,拿过他手上的报纸:“这大秦报网罗秦国时事,上面也不乏有人会对此做出评论,依我看,若要备战策论,大家可以研读大秦报,记下上面的事情,说不好科举的试卷上有些题目就会在大秦报上汲取!”

博闻紧锁的眉头松开了,大家也是恍然大悟。

“确实如此!老庞说的有道理!”

“幸好我两份报纸都买了,回头我就要去研读!”

“他么的,我没买,等下要补上,对了,这报纸上好像写到出了一个叫订阅的业务,可以送货上门!本来我还在迟疑,等下我也要去办理订阅手续!”

一日之间。

咸阳城内,风起云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