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五十二章 章邯练兵 准备离山

又过了数天。

魏磬的身体终于养好了,此前留下的后遗症一扫而空,又恢复了活蹦乱跳的样子。

同时,吴驹的祛疤药膏也研制完毕,魏磬亲身试验效果非常好,只要常涂抹,假以时日定能祛除那两个可怕的箭伤疤痕。

如此一来,万事俱备,咸阳之行也终于该提上日程了。

临行前,吴驹去了一趟军营。

但不是秦国的军营,而是是岐山的军营。

先前吴驹用秦王令借来的秦斌,在叛乱一事结束后已经离开了岐山,现在岐山的军营里生活着的依然是医家自产的,负责巡逻守卫的兵士。

章邯以及吴驹的五百侍卫也在那里训练。

……

“喝!哈!”

校场上,兵器的破空声和兵士的大喝声交织。

只见吴驹的五百侍卫,准确的说是五百五十七侍卫正在校场上挥舞着戈矛。

动作凌厉,杀气毕露,已经有了沙场老兵的风范。

这一幕也引得军营里其他兵士纷纷驻足观望。

而章邯正穿着一身劲装在周围巡视,时不时出手指点。

被指出错误的侍卫没有任何不爽,忙不迭是的点点头,加以改正。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章邯已经在这些侍卫中树立了极深的威望。

至于章邯是如何立威的,吴驹有所耳闻。

据说这厮正式成为侍卫统领的那天,直接去了军营。

侍卫对于章邯这种初来乍到的肯定是不服的,于是不知哪个好事的挑起了比斗。

一开始还是文斗,比沙盘上的排兵布阵。

这方面,吴驹的侍卫怎么可能比得过章邯,于是文斗以侍卫一方惨败告终。

而后诸多侍卫不服,说排兵布阵不是他们的强项,要武斗。

这个决定,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众侍卫奉为反面教材,令他们捶胸顿足,追悔莫及。

章邯干脆利落的连下二十人,没人能在他手下走过二十招,凡参加武斗者最终都免不了鼻青脸肿的下场。

那一晚,整个军营都听得到这边的惨叫。

据传章邯打完还说:“有没有继续的,反正这里就是医家,打伤了直接送医,重伤不治的话……岐山也是块风水宝地。”

就这样,章邯简单粗暴的在这群护卫中立了威。

一开始是凶名远扬,后来折服于章邯的才干,也因其秉承的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凶名才逐渐变成了真正的敬畏。

……

章邯发现外围观望的吴驹,连忙令侍卫稍事休息,自己小跑过来拱手作揖:“卑职参见吴卿。”

“自称卑职太生疏,日后称属下便可。”吴驹说。

“是。”章邯说。

“辛苦了,练的不错。”吴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距离真正的沙场距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章邯正色说道。

吴驹点点头,嘀咕道:“要是能练成特种兵就好了。”

他这句话说的含糊不清,声音更是小到他自己才能听见,但偏偏章邯还真的听清了。

“吴卿,敢问特种兵乃是何物?”章邯不懂就问。

吴驹一愣,没想到章邯会有此一问。

他稍作思索,并组织了一下语言,随机解释道:

“特种兵就是一种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需要在各种恶劣、极端、特殊的场景下作战。对于单兵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这么说你能听懂吗?”

章邯点点头又摇摇头:“能听懂,但不太明白。”

吴驹笑了笑:“听不懂也不要紧,眼下的条件也不足以练出一支真正的特种兵,来日方长嘛。”

章邯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但默默将特种兵这个词记在心中。

“对了吴卿,您这趟来有何命令?”章邯突然想起。

“让他们收拾收拾,下午离山。”吴驹说。

章邯一怔:“离山?去哪?”

吴驹微微一笑,吐出两个字:

“咸阳。”

……

楚国东部,兰陵县。

一位鹤发老者静坐于溪间亭中,提笔在竹简上撰写着。

突然,身后传来一道脚步声。

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前来,可不就是韩非?

“弟子韩非拜见师父!”韩非作揖。

亭中所坐的老者,正是当今儒学大家,荀子!

荀子写下最后一字,一边打量着竹简上的字,一边问道:“医家之行可还好?”

“禀师尊,甚好,医家人才济济,新任魁首吴驹励精图治,先创心肺复苏术,后开外科手术之先河,有此魁首,医家当兴。”韩非说道。

“很少见你对一个人的评价这么高。”荀子放下竹简,继而用那双深邃的眸子看向韩非说道:“你传回的那首水调歌头,果真是那医家魁首吴驹所作?”

“正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的真好啊。”荀子不由长叹道,眸中恍惚间仿佛有春秋交替。

“不仅如此,在弟子离山时,吴师还做了一首五言诗赠与弟子。”

“五言?吟来听听。”

韩非便将吴驹那首《送友人》诵与荀子。

荀子听完,顿时沉默了。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荀子长出一口气,仿佛想起些故人往事,微微皱起的眉头旋即舒展:

“文采斐然!此等诗才,于当世乃凤毛麟角,这医家魁首吴驹确实不一般,他这首诗的格律已经非常成熟了。”

“姜夫子不是在推广五言诗吗?弟子在想是否要誊抄一份送过去,既可研究格律,也可推广五言。”韩非说。

“那固然好。”荀子点点头。

“但这首诗乃是赠与道家青卢子、阴阳家湘夫人还有弟子的送别诗,吴师并未说明是否可以传出,弟子想……”

“那便罢了,莫要失了礼数。”荀子说。

“是!弟子谨记。”韩非拱手。

“你一路颠簸,便下去休息吧,待修整完,再来与为师讲讲此行见闻。”荀子说。

韩非有些惊异的一挑眉。

荀子在卸去稷下学宫祭酒一直后,便来到兰陵隐居。

外界发生的事情,他虽然清楚,却总一副不关心的模样,谁也猜不透荀子到底在想什么。

这还是第一次对魁首之间的交替如此上心。

不过这也侧方面印证了吴驹的才华令荀子都无法不重视。

不知道吴兄现在怎么样了,是否有新的诗词问世……韩非这样想着。

尽管挂念着吴驹……的诗词,但他还是拱手作揖:

“遵命,弟子告退。”

韩非离开。

荀子在亭中沉默许久,才悠然的叹了口气:

“吴驹啊……若再年轻几岁,跨千里也当见识一下这等英才,可惜啊,吾已衰朽了。”

溪水继续前行,时而飞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