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说家

温庭云为吴驹斟满一杯酒:“说实在的,我对吴卿当真是仰慕已久了,一直想要见一面,您的小说,是这个!”

他竖起一根大拇指。

吴驹哈哈大笑:“这世上能得到温先生这位小说家主事认可的人着实不多啊!”

“哈哈那是,不过我对你确实是服气,你比我更像小说家!”温庭云说。

吴驹摸了摸鼻子,他知道这是大实话。

小说家。

乃是诸子百家中极为特殊的一家。

史学家认为其盖出于稗官。

稗官者,便是将一些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市井传闻,也包括奇人异事,转告于君王。

小说家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只是发展至今,已经不像稗官服务于君王,而是自成一派,将这些街谈巷语,奇人异事记录下来,编篡成书。

也因此,小说家的成员遍布社会各个阶层,若说规模那也不小,但从影响力来讲,跟其他百家学派相比,小说家真是太式微了,至汉代的时候,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到诸子百家,将百家中最为显赫的数家列为“九流十家”,而小说家正是不入流的那一个。

“过奖了,过奖了。”吴驹谦道。

“不过奖不过奖,我可是《西游记》、《封神演义》的忠实读者啊!”温庭云笑着,与吴驹干杯,随后轻叹一口气:“我也写小说,当然,不是你那种,是小说家的那种,只可惜,可分享者寥寥无几啊!”

“《庭云杂记》,我有拜读过,我很喜欢写到南楚洞庭之地风土人情的那几篇。”吴驹笑着说。

温庭云顿时愣住了,半晌才有些愣住的说道:“你竟然读过?

吴驹点点头:“当然。”

他不仅读过,而且刚才这句话还并不是恭维,他是真的很喜欢,所有百家书籍中,小说家的书是最不枯燥的,里面记载的奇闻异事读起来或搞笑,或诡异,或匪夷所思,或引人发省。

尤其温庭云的《庭云杂记》写的更是不错,他的文字简洁跳脱,但文字形容能力很出色,最短的篇章还不到一百字,读的时候场景跃然于纸上,仿佛身临其境,有时竟然给吴驹一种在刷短视频的错觉。

温庆云嘴巴嗫嚅着,大抵是没想到吴驹读过他的书,而且南楚洞庭是之后的篇章,所以看起来吴驹读的还不少。

小说家向来被评为小道末流尔,士人之中对它并不关注,当然,温庆云身为主事,有一定的地位,愿意拜读他的书的人是不少的,只是吴驹这么位高权重的却不多了,况且吴驹的小说水平登峰造极,温庆云自诩难忘其项背,但今日却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和称赞,一时间颇有些感动:

“来,喝一个!”

吴驹端起酒杯碰了一下,随后一饮而尽。

吴驹吃了一口菜,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让大秦书斋帮你出版《庭云杂记》,相信会有不少的人感兴趣的。”

这下温庆云更是怔住了:“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庭云杂记》记载六国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可以使人足不出户方知天下各地的风土面貌,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喜欢。”吴驹说。

温庆云摊手无奈道:“只是看又有什么用呢,并不叫人重视。”

“温先生想要得到谁的重视,君王吗?还是公卿大夫?”吴驹笑道。

温庆云不说话。

吴驹说道:“我觉得你应该转变一下思路,博得大众的喜欢和支持,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温庆云被说得心头一动。

吴驹见对方有些心动,又说道:“我是认真的,并没有开玩笑,我很看好你的书,以前小说家的书不显露,是因为大家还是更愿意学其他百家的学术,并不愿意耗费精力在誊抄小说家的书籍上,但现在我只需一声令下,几百本书籍装订而成只在立谈之间,愿意买的人一定不少。”

温庆云眉头一挑,更加心动。

振兴小说家,让小说一道被更多的人关注,是他的夙愿。

可小说家源自稗官,本来就是为君王和上位者服务的,温庆云一直也这么觉得,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但这方面上,又矛盾了起来,因为上位者并不重视小说家,只是听他们说奇闻异事,视其为娱乐的方式,或有的希望小说家能为他们这些上位者所用,可摧眉折腰,曲意迎逢……温庆云自诩非他所愿也,许多小说家成员也都是这么想的。

长久以来,温庆云都在纠结,并没有想到给小说家找其他路。

然而,吴驹说的转变思路却让他忽然产生思考,路,真的只有一条吗?

温庆云终究没有下定决定将他的书出版,只是打了个哈哈,说他再考虑考虑。

“嗯,这件事确实得慎重,你慢慢考虑,想通了随时找我便是。”

吴驹也没多劝,二人喝了一杯,吴驹又说,用手指点了点桌子,将话题又说回了小说家的现况:“坦白的讲,我觉得小说家与儒家墨家这些显学相比,是没法比的。”

温庆云皱眉,虽然当今形势确实如此,可这么说出来就让他有些不喜了:“吴卿这是什么意思?”

“大学说,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吴驹竖起五根手指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墨名法,诸子百家,无非是往这四个方向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小说家哪个行?”

温庆云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

小说家哪个行?

小说家哪个行?

小说家哪个行?

这个问题在他脑子里回荡。

儒家讲究以仁治国,道家说无为而治,法家说以法治国,墨家说兼爱非攻,并且还不止如此,这些显学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都有自己的方略。

兵家在平天下上显然很有发言权。

农家研究百谷耕桑,医家研究治病救人,阴阳家的学术范围宽泛晦涩,但对天文气候也很有研究,国家没有农人、没有医者、没有通晓四时气候者显然都是不行的。

那小说家呢……?

“貌似……好像……?”温庆云咬住嘴唇,思绪纠结复杂。

“好像什么都不行。”吴驹替他说了:“既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说家一样都做不到,那你拿什么跟人家儒墨名法这些显学比?又为什么要和儒墨名法比?”

温庆云怔住了,他好像想通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想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