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医院的设想

从郿县回来后,吴驹又在岐山逗留了一段时间,整日游山玩水,得一份清闲自在。

很快,左岱便将伤寒杂病论誊抄在了医家大典上。

但吴驹和苏长老商议了一番,决定暂时不将誊抄的这份和医家大典一起封存,而是就放置在岐山的藏经阁里,凡是医家的医者、弟子皆可以随意翻看、誊抄,但不得毁坏,不得带出藏经阁!

这则消息一经放出,顿时点燃了岐山上下的热情,大批医者和弟子涌入藏经阁。

伤寒杂病论的庐山真面目浮现在了众医者和弟子眼前。

果然如传闻所说的一样,这是一本专门研究伤寒和类伤寒的医书!

无论是内容的高深玄妙,还是吴卿写出这本伤寒杂病论的出发点,都不禁让众医者和弟子们对其又是佩服又是崇拜!

同时,吴驹和苏长老也正式决定要将《伤寒杂病论》列为和《黄帝内经》、《难经》等医书并列的教科书,起码岐山这边全面支持。

至于其他六国分部。

相信他们在看到伤寒杂病论时,也会毫不犹豫的支持的。

话说自从吴驹担任医家魁首以来,苏长老在其他分部面前的腰杆子都挺直了许多,现在又多了伤寒杂病论,学术上的先进是绝对的了。

此后,吴驹又在岐山逗留了几日,为医者和弟子答疑解惑,讲解一些关于伤寒杂病论的问题。

很快,立夏已过。

吴驹想了想,也是时候回咸阳了。

这一日,吴驹和苏长老坐在山中一处亭子中,二人饮着一壶度数不高的酒,看着亭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而出神。

“这听雨果真是一件趣事啊。”吴驹感叹道。

苏长老不说话,将酒给他满上,问道:“确定了准备回咸阳?”

“嗯。”吴驹点点头:“多日不归,想必那边积压了许多事等着我去处理,何况大事将至,料想朝中政局涌动,还是得凑个热闹。”

苏长老点点头,倒也没挽留之意:“说起积压事情,倒是有有件积压了好久的事情,今天我得好好跟你说道说道。”

“什么事?”吴驹饮了一小口酒。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的大概这个时候,你就说要开外科之先河,广收门徒,结果过去一年了……”苏长老摊手:“开哪去了?”

吴驹的表情和放下酒杯的动作忽然僵住。

“此事兹事体大,自然是要多做准备的。”吴驹淡定自若的继续饮酒。

“少来!”

苏长老吹胡子瞪眼:“我看你就是忘了吧!”

“这话你可就说错了,我还真没忘。”吴驹说。

他不仅没忘,还着手编了一批教材。

只不过……就只剩编教材了,其他的事情一点没干,现在想起来大抵是事情多了,便将此事搁置了,久而久之编教材成了常做的事,但收徒弟之类的反而记不得了。

“再说了,前段时间不是疫情肆虐吗,天下医者都在关注这事,这时候发个帖子说要广收门徒不太合适,这不是添乱吗?”吴驹说。

“那倒也是。”苏长老觉得有道理,但随之摇摇头:“现在你的声望水涨船高,外科一词都快被传成活死人肉白骨的仙术了。”

“不至于吧。”

“至于,只剩传言,不见实际,偏偏又都知道你医术高明,于是只往高处吹,不往低处贬,以讹传讹,久而久之不就成这样了。”苏长老摊了摊手,又问道:“所以你现在有想法了?”

吴驹点点头:“这趟回去我就着手办。”

“那就好。”苏长老满意的点点头。

“说起这个,还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吴驹说。

“嗯?”

“我想开一家医院。”吴驹说。

“医院?医馆?你开医馆还需要和我说吗?你既不缺人手也不缺钱和地方。”苏长老不解,他以为医院和医馆是一个东西。

“不不不,是医院!不是医馆!”

吴驹连连否认,旋即给他解释起了医院的概念:

“所谓医院,和医馆又是毫不相同的两样事物了,医馆只管看病,不管其他,医院却既管治病又管收容,还可以设立各种各样的科室,医馆的医者未必通晓所有疾病的治法,有时不免捉襟见肘,医院却可以聘请大量的医者,无论患者想看什么病,总能寻到通晓此道的医者……”

苏长老听完有些明了,同时又露出一副感兴趣的神色:“有点意思啊!”

“在我看来,医院才是大势所趋,因为它意味着规范化,比医馆更全面,制度更优秀。”吴驹说。

“倒是方便了百姓,也可赚取一些薄利,多一项维持开销的生意,想这医家如此庞然,最大的盈利却只是培育和贩卖药材,虽也报酬丰厚,但开设医院又是另一条不错的出路了。”苏长老说。

吴驹颔首:“这是一部分,另外,开设医院也可整合医家资源。”

“你想想,现在医家只管学,不管其他,学业完毕后的去留与就业全由他们自己决定,一个弟子终其一生未必能开一家医馆,但这医院一开就不一样了啊,自产自销,毕业可以选择直接上岗,无形之中给这些弟子和医者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啊!”

“有道理啊!”苏长老这么一听更感兴趣了。

“如此说来,你在岐山的日子少,确实是需要我在这边协同了。”

苏长老明白了对吴驹找他商量的原因,他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当即说道:“如果是照你说的这般,那我这边没问题,你打算开在什么地方?”

“那当然是咸阳最好,反正咸阳离岐山也没多远。”吴驹说,咸阳到岐山的距离其实比后世帝都到津门的距离还短。

苏长老深以为然。

二人商讨了一番,算是对这件事定了个大概的章程。

开设医院和设立外科也是息息相关的。

不过让吴驹更心动的是重新整合医家资源,这不仅意味着在之后的时间里,医家多了一种新的形态和生存方式,也意味着一但医院推广开来,吴驹就可以借此机会将七国分部全部洗一遍牌,彻底打破魁首容易被长老架空的局面。

“待我回咸阳之后,再和大王商议一番吧,虽然和大王没什么关系,但这么大的动作,知会一声总是有必要的,也可以问问他感不感兴趣。”吴驹说。

“行。”苏长老点点头:“什么时候启程回咸阳?”

“明天一早。”吴驹说。

“等你回咸阳,书信联系,必要时候我再去咸阳一趟。”苏长老说。

“好。”吴驹点头。

山中天气多变,没过多会,刚才还细雨蒙蒙,转眼间放了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