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城池到手 李腾启程

之后的几天里,吴驹一直很清闲,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像他这么闲,就比如祁农,又是秦盐,又是猪肉,又是高粱,这几天他忙的脚下都没闲过,但这和他有关系吗?没有关系。

他就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喝喝茶,钓钓鱼,花点时间谈恋爱,陪一陪吕凝。

挺好。

不过这样的日子总是还是少的,摸鱼的日子也不能天天都能有。

这一日,吴府的水池边的亭子里,吴驹正在垂钓。

吕凝坐在他身旁,将半个身子倚在他身上。

身后一串脚步声传来,吴驹同时转过头去,却见是吕不韦来了。

“伯父。”“父亲。”

二人道。

“嗯。”

吕不韦点点头,旋即在旁边坐了下来,看了一眼鱼漂,说道:“魏国十城和韩国六城到手了。”

哗啦!

吴驹扬竿,旋即看向吕不韦,面露惊讶:“他们终于肯交付了?”

吕不韦点点头。

“我还以为他们想拖一辈子呢。”吴驹轻笑一声。

“怎么可能。”吕不韦摇摇头:“现在很多大臣都派人去那边布局了,你有什么打算?”

“布局……这词说的多难听啊。”吴驹摇摇头。

他知道吕不韦的意思。

新的地盘往往意味着大量的利益,早一步布置,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吕不韦没接他这个话茬,接着说:“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本身就有优势,现在只需要稍微动点力气,就能得到十倍百倍的效果。”

“此话怎讲?”吴驹疑惑,将鱼钩上的鲫鱼解下来,放进鱼篓,拿鱼的手在水池里洗了洗。

“你不会忘了吧。”

吕不韦笑:“但凡是此前伤寒疫病覆盖的区域,都有大批感念你救命恩情的人,韩魏这十六座城池里十三座都是当初你划定的高风险地区,剩下三个也曾是中风险,你在那里的声望非常高!”

吴驹一听这话,顿时恍然大悟。

“民心这个东西可是天下最有价值的东西了,就像你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获得民心可比那些人的布局要高强不知多少倍。”吕不韦说。

吴驹点点头,重新抛竿,旋即沉思着,过了一会说道:“秦国子民有便宜的秦盐吃,有猪肉吃,六国百姓不过隔了一道函谷关,却享受不到同等的待遇,因此常常艳羡秦人的生活,现在既然他们成了大秦的子民,那当然也该享受相同的待遇,不如就运送油盐、猪肉、烧刀子这些东西过去,打个八折出售,让他们也能获得这些东西,算是造福百姓了。”

“嗯!一来造福百姓,二来收揽民心,三来巩固我秦国的统治,让六国百姓体会到成为秦国百姓的好处,让他们因成为秦人而产生满足感和归属感,善!”吕不韦抚掌。

“我这就叫人去办。”吴驹叫来张管家,对他嘱咐了几句,张管家点点头,旋即离开。

“话说洛阳什么时候能到手?”吴驹问。

“也快了,依我看,这个月底或者下个月初必定能定下来。”吕不韦算了算日子,说道。

他又何尝不急呢,只是这事急不得。

好在东周覆灭和洛阳成为他的封邑这两件事都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吴驹点点头。

聊完正事,吕不韦旋即放松了些,指了指鱼篓:“这鱼挺肥啊,打算怎么吃?”

“看今天能钓多少,这两条打算红烧,再钓上来那就做个西湖醋鱼。”吴驹说。

“行。”吕不韦见都是他喜欢的菜,顿时笑了:“那我就不打扰你们小两口你侬我侬了。”

他起身。

吕凝听见不由脸色一红,娇嗔道:“父亲!”

吕不韦哈哈大笑,旋即离开。

次日进行了朝会,韩国和魏国使者入秦,在咸阳宫中献上城池的地图,正式宣布了韩魏十六城正式划入秦国版图的事情。

旋即两国使臣被安排到下去休息,朝会继续。

“这十六座城池,暂时一同划入三川郡范围之中,寡人现在正式任命中大夫隗林为三川郡守,杨樛为郡尉,冯去疾为丞。”子楚宣布道。

“臣遵旨!”隗林、杨樛、冯去疾三人出列,拱手便拜。

子楚点点头,旋即扫视了一眼朝堂。

“依诸卿之见,寡人应当在三川郡施行仁政,还是施行苛政?”子楚问。

“禀大王,依臣而言,应当以仁政为主,严酷律法为辅。”吕不韦拱手道。

“何解?”

“三川郡与秦比邻,其地百姓对秦并不陌生,因而当安抚民心,变韩民、魏民为秦民,此乃施行仁政之义,试问大王,若施行严酷的律法,任用酷吏,岂能得民心?若不得民心,三川郡焉存?”吕不韦道。

子楚点点头:“接着说。”

“严酷律法为辅,乃是律法为国本,不可骄纵顽民,若有叛乱者,重罪者,当重重罚之,以儆效尤,将任何不安定因素扼杀于摇篮之中,两者并重,民便不会生反意了,如此三年,便会有三川郡的百姓自称为秦民了。”吕不韦道。

“善!”子楚对吕不韦的建议很满意。

“刚才相邦所说,你们三人可听到了?”子楚看向隗林三人。

“谨记。”三人道。

“三川郡遭遇战乱和瘟疫,百姓苦矣,此去三川郡,要大力开展农耕,鼓励商贾行商,恢复民生,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就会对秦国产生归属感。”子楚说。

“明白!”

子楚将目光投向吴驹:“吴驹,你掌握秦盐,粮油,猪肉等等,关乎民生,这次建设三川郡,你也要多多出力。”

“是!实不相瞒,臣已经将五千吨精盐,三千头猪运往三川郡,准备给予百姓优惠,改善民众生活。”吴驹拱手道。

“好!”子楚点点头:“这也是个恢复民生的好方法,三川郡既然归了秦国,那就要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当做自己人,让他们享有和秦国子民一样的待遇,而不是把他们往外推。”

“大王圣明!”

众臣纷纷说道。

旋即,朝中又开始议起防线的事。

毋庸置疑,这些城池对秦国而言意义很大。

一来获得了肥沃的土地,二来延长了秦国的横向纵深,三来压缩了韩魏的生存空间,尤其是三川郡的地界和魏国国都大梁接壤,就像是一把悬在魏国头顶的剑。

费劲千辛万苦得来的土地,自然不可能轻易再失手。

郡县的守备军是由郡尉管辖,但秦国接下来至少要调十万大军到三川郡镇守,这些军队就不归郡尉管辖了。

由于防线变得长了很多,子楚经过商议后,决定让大将杨端和出函谷关,镇守北线。

至于南线,却调了一个吴驹意想不到的人上去。

中尉李腾!

他将会调到前线的南侧,镇守韩国的六座城池和魏国在南面的两座城池,据说是因为他在成为中尉之前曾经多次攻韩、攻魏,在制韩、制魏上有很深的见地。

至于李腾原本的中尉之位和京畿守备军则交接到了宗室大将赵成手里。

三日后,李腾即将启程,吴驹来送送他。

城外,五辆马车排成了车队,上面是李腾的家人以及行礼。

随行的还有李腾府上的卫兵,共五百人,随他一起去前线南侧。

“岳父,今后不能侍奉您左右,您多保重身体!”李腾来到老内史面前,深深作揖。

“放心吧。”老内史将李腾扶起。

李腾转身对吴驹说:“吴卿,您的医术通天,劳烦您日后多帮忙照看岳父。”

“放心吧。”

吴驹点点头,他抬起手拍了拍李腾的肩膀:“此去前线,路遥而任重,多多保重,不要有懈怠,这对你而言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别人不知道,但吴驹是知道的,历史上正是李腾,也就是内史腾率军灭亡了韩国,打响了灭亡七国的战争,现在他调到前线,主要是负责制韩,两件事显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腾听到吴驹的话,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多谢吴卿!”

他没有多想,只以为这是吴驹对他的鼓励和提醒。

吴驹点点头。

李腾和其他前来送行的人一一问好后,子楚也到了。

他从车辇上走下来,同样拍了拍李腾的肩膀:“韩地意义重大,不得有失,不要辜负寡人的期望。”

“定不辜负!”李腾铿锵有力的说。

子楚点点头:“好了,早点起程吧。”

“是!”

李腾登上马车,马夫一扬马鞭:“驾!”

车轮旋即旋转起来,马车驶向远方。

……

不止李腾,这一次三川郡是一个大动作,朝中有许多臣子都被调往三川郡。

隗林等人到了三川郡之后,收编整理户籍,颁布法律条文,组织开展农耕,鼓励商贾行商,协助防疫工作,数项政令并行,三川郡定也。

尤其是运往三川郡的秦盐、猪肉等等东西。

这些货物早已是七国家喻户晓的了,可惜一般只有秦国百姓才吃得到、吃得起,而六国要不就是很难买到,要不就是价格偏贵,寻常百姓支付不起。

然而这一次将秦盐、猪肉等等派发到三川郡各个县,以优惠价格出售,凭照身帖购买,限制每个人的购买量,三川郡的几十万百姓几乎每家每户都品尝到了这些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一时间民心大定,百姓们因此拥戴秦国。

吴驹作为此事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也被百姓们歌颂,曾经在瘟疫中就受过吴驹恩惠的百姓们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秦盐在三川郡开售的那一天,各大粮油店前都有百姓落泪,乃至拜伏在地,高呼吴驹和子楚的名字。

之后的半个月里,在韩国和魏国的暗中引导下,三川郡陆续起了几次反抗和暴动,但规模都不大,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很简单,百姓的愿望无非是填饱肚子,成为秦民能做到这一点,成为韩民、魏民反而做不到,那他们为何还要叛乱呢?

暴动之后,反倒是那些暴动的人被百姓们唾弃,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才是想毁了他们的好日子的人。

暴动不得其果,韩魏只能悻悻的收回念想。

三川郡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