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五十三章 秦盐

秦盐发售的半个月后,秦国官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为了改善百姓群众的生活质量,保障百姓的健康水准,推动国家的高质高量高速发展,国家经过一系列深思熟虑,决定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秦盐的普及,争取让每一个大秦子民都能吃上物美价廉的秦盐,望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认真落实】

这消息一出,顿时令秦盐更加火爆了。

百姓们对吴驹和子楚歌功颂德,称赞吴驹医者仁心,称赞子楚是有道明君。

子楚这段时间走路都轻快不少。

同时,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产量的扩大,半个月后,秦盐的价格不但没有丝毫上涨,相反下跌了三分钱。

这三分钱的下跌,对五十文的价格而言不能算特别多,但对百姓们是意义重大的!

那一日,咸阳城内普天同庆!

一个老汉坐在路边抹了抹眼泪,呢喃道:“吴卿和大王没有骗咱们呐,秦盐的价格真的是会跌的,好日子就快要来了……”

借着这股东风,吴驹旗下的大秦食品有限公司顺势将大秦粮油店开出了咸阳城,向整个京畿、关中蔓延。

这和此前的无拘酒肆还不一样,无拘酒肆有先后之分,讲究先进入几座大城市,再向小城市进军,大秦粮油店就是不讲道理的一路横推,像春天萌生的野草一样,逮到有空的地方就长,而且一长长一片,每一条街,每一座坊都要覆盖到。

这样的操作固然让开店的速度放缓了许多,但有官府的全力配合,慢也慢不到哪去。

秦盐的火爆也让生产方面,也就是城外的粮油厂异常忙碌,原本的粮油厂五大部门被拆分,成了五个分公司,驻地也分开了。

生产规模一扩再扩,短短半个月扩张了三次,最离谱的一次外围围墙才建到膝盖那么高,就因为要再扩张,不得不推倒重建了。

正好,各个郡的郡守对秦盐垂涎三尺,隔三天就要来一封书信,问吴驹什么时候能把秦盐的销售网铺过去,子楚那边也是同样接到各大郡守的上书,就没断过。

并且其他地区的百姓们对咸阳这边能吃上秦盐亦羡慕不已,也纷纷请求吴驹在他们那开粮油店。

还开出了非常有诱惑力的条件。

什么“只要吴驹你来,我就消费二百文”,“只要来我们这开粮油店,我就让你嘿嘿嘿。”

吴驹看着这些寄来的信,莫名其妙的想起后世那些经常拿推荐票和月票勾引作者的网文读者。

“只要作者日万,十张月票奉上”、“我这还有八张推荐票,作者不更新的话,啪的一下就没了,很快啊”。

何其相似啊,吴驹咂舌不已。

(有没有这样诱惑我的读者?)

吴驹合计了一下,粮油厂的扩张是在所难免的,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不可能说有一天整个秦国的货都要从咸阳出去,于是他大手一挥,决定在国内建立另外四个分公司和粮油厂。

其中一个在蜀郡。

蜀郡郡守李昱听后泪流满面,高呼组织上……啊不对,吴驹没有忘记本太守啊!

虽然粮油厂的建立需要时间,但起码有盼头了。

于是乎民间的声音小了很多,百姓们耐心等待了起来。

而相比之下,还有一帮羡慕嫉妒恨的人,则是来自于函谷关外的六国。

十三盐商中的很多都还没到底目的地呢,更别说开始销售了。

所以那里的人们听闻了秦国全民能吃上盐后,对秦国人的生活羡慕不已。

这可不仅仅是食盐的诱惑。

植物油、烧刀子、镜子、茶叶、炒菜等等脍炙人口的东西都是从秦国流出来的,现在六国之内都在传秦国百姓的生活有多好多好,甚至有人着手开始搬家,准备到秦国去生活。

秦国乐呵的表示:来!我们欢迎!

谁会拒绝送上门来的人口呢,倘若全天下人都移民到秦国来居住,那干脆就不需要打仗了,直接统一天下了。

与秦国相反的是六国。

秦盐的消息,他们是很早就知道了的,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在秦国安插了许多间谍,秦盐发售的第二天他们就都收到了消息。

秦盐很好,但这恰恰是六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其一原因,就像上面叙述的一样,秦国不仅得了自己家的民心,还得了天下人的民心,现在不仅是百姓,就连诸子百家的学者都在称赞子楚和吴驹仁德爱民。

其二原因,现在已经有了秦盐流入他们境内,全部都是被一抢而空,无一例外,这还只是开胃菜,动作更大的是吕不韦的商队和被派遣到六国的十二盐商,他们正在迅速搭建自己的班子,源源不断的秦盐被运进来,随时准备开售。

这代表什么?!

代表钱!

大量的钱财会流入秦国!

六国对此非常头疼。

韩王然问丞相张平:“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寡人派兵去把秦盐都抢回来?”

张平沉默了一下,说道:“恕臣直言,那岂不是做成一锤子买卖了?我们确实可以抢下一批食盐,但第二次呢?根本就不会有第二次,一批货被抢,秦国立马就能察觉到是我们做的,届时他们就会放弃在韩国卖盐,韩国的百姓吃不到盐必然埋怨大王,我们确实赚了一批货,但失的是民心,招致的是秦国的怒火啊!”

韩王然头疼不已。

“难道寡人要眼睁睁的看着秦国人像抢劫一样从寡人手里把钱拿走?”

“也可以考虑给这些盐商设置一些阻难,比如增加赋税。”一个韩国臣子提议道。

立马有一个韩国大夫站出来反驳:“这做法和抢劫没区别,赋税定少了起不到作用,定多了还是有可能发生像张相说的那种情况,韩国素来商贾云集,新郑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繁华城市,如果贸然将赋税提高,岂不是商贾都会畏惧来韩国做生意吗?”

朝堂上沉默许久。

韩王然看着这一幕,叹息不已:“若是我韩国能有一个吴驹这样的臣子就好了,那样的话何愁国家不兴呢?”

众臣子慨叹。

不过更多的人警惕,如果吴驹来了,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权势。

张平看着朝堂上这些人的各怀鬼胎,心中冷笑。

“张相,那件事还是要继续办啊!”韩王然看着张平,意味深长的说道。

“是。”张平作揖,他知道大王说的是拉拢吴驹的事。

这件事确实是一直积压在他心中,他不像其他人在意自己的权势和利益,如果吴驹真的愿意来,他把丞相之位拱手相让都可以。

紧接着,韩国朝堂上继续讨论起有关秦盐的事,但始终没有拿出个方案,最终不了了之。

韩国的不作为并非个例,但相比他们,有的国家采取了更为果断的措施。

二月二十三日,一支商队进了咸阳。

商队只是掩护,他们真正的身份是军队,是兵士。

赵王在得知秦盐之事后,密切关注,经过和朝臣的商讨,决定从源头上下手,一路找上了粮油厂。

于是乎就有了这一队人的潜入。

他们奉赵王命令,潜入秦国,盗取秦盐的技术。

一群人进了咸阳后,直奔秦国一家客栈。

这里是他们的据点。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赵国安插在秦国的情报头目。

他的掩盖身份就是客栈老板,真实身份为赵国某位宗室名将之子。

代号,穿山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